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黄河之水天上来原创教案北京版.doc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黄河之水天上来原创教案北京版.doc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黄河之水天上来原创教案北京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河之水天上来概述:本课是北京试验版语文十一册第二单元第7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读12个字。 2.默读课文,了解黄河,知道人们为什么会把黄河称做“母亲河”。3.查找资料,了解黄河治理的情况,产生保护“母亲河”的情感和愿望。教学重点:了解黄河,知道人们为什么会把黄河称做“母亲河”。教学难点:解黄河治理的情况,产生保护“母亲河”的情感和愿望。教具准备:有关课文内容的资料 图片课件教学过程:一、自学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结合上下文确定加线字的正确读音。 碰撞(zhung chung) 汹涌澎湃 (png png)间隔(jin jin)学生自己完成检测题 2.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得天独厚: 3.认真默读课文,然后填空 人们把黄河称为( )。它流程约( ),流域面积( ),流经青海、四川等九个省区,最后注入( )。 黄河发源于( )北麓的巴颜喀拉山( )。一路不断汇聚支流,形成了一条气势磅礴的大河。黄河丰富的水力资源,不仅( ),还( ),造就了有“塞上米粮川”美称的( )。黄河无私地滋润着( ),还形成了许多奇异景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 )。学生集体订正4.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古人称黄河是“一石(dn)水,六斗泥”说明( )。5.默读课文,画出文中的好词佳句,选择2、3处作批注。二、交流汇报,感悟朗读 1.关于黄河的概括介绍。 建议找一张中国地形图,使学生直观地感受黄河绵延万里,滋润养育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 2.品味语言,借助音像资料,感受黄河的无私、壮美。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让学生品位语言, 学生结合资料介绍黄河流经地,介绍黄河的喜怒哀乐理解难句 “有人沉重地说,黄河流走得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的深刻含义,使学生产生保护黄河的情感和愿望。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体会句子含义。三、课外拓展延伸 1.继续收集关于黄河的资料。 2.阅读描写黄河的文章。 3.设计一张黄河流经地的图。学生合作完成。板书设计: 7 黄河之水天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