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第二课程设计任务书计算书.doc_第1页
十、第二课程设计任务书计算书.doc_第2页
十、第二课程设计任务书计算书.doc_第3页
十、第二课程设计任务书计算书.doc_第4页
十、第二课程设计任务书计算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配式单层单跨厂房结构设计计算书、设计资料(抄写任务书中的内容)、结构选型:建议选用的结构形式:1、 屋面板:选自G410,见图20板重: 1.3kN/ m2 (沿斜面)嵌缝重:0.1kN/ m2 (沿斜面)2、 天沟板:选自G410,见图21 3、 天沟重(包括水重):17.4kN/根4、 天窗架:形钢筋混凝土天窗架选自G316。天窗架及挡风板传到屋架上的重量见图225、 预应力钢混筋凝土折线形屋架选自G415,屋架轴线图尺寸如图23所示。每榀屋架重60.5kN。 图 236、 屋盖支撑:选自G415重量为:0.05kN/ m2 (沿水平面)7、 基础梁:选自G320,bh=250450mm, 每根自重:16.90kN 8、吊车梁:选自G323,见图24每根自重:50kN轨道及垫层重:0.6kN/ m 9、连系梁与过梁,截面与尺寸见剖面图。10、柱间支撑:选自G142.111、基础采用单独杯形基础,基础顶面标高为:-0.6m。12、柱子尺寸: a)、柱子高度:上柱高Hu =11.47.8=3.6 m下柱高Hl=7.8+0.6=8.4 m(基础顶面标高-0.6m)柱总高H = b)、柱截面尺寸:建议上柱为方形截面,bh=400400mm,下柱为工字形截面,bhh f =400800150mm,牛腿尺寸、柱下端矩形截面部分高度尺寸见图25。柱截面几何特征值为: A1 =1.6105 m m2 I1 =2.1310 9 m m4A2 =1.775105 m m2 I2 =14.3810 9 m m4、荷载计算:(均按标准值计算)1、 永久荷载(见图26)、屋架传给柱的永久荷载G1k(A轴或B轴承受)。 a)、天窗架传下的永久荷载(包括天窗架上的屋面板、嵌缝、找平层、防水层、挑檐以及挡风板和天窗架自重)为: b)、屋面永久荷载(包括除天窗架以外的屋面板、嵌缝、找平层及防水层):c)、屋盖支撑重:0.05 69 =2.7 kNd)、屋架自重: 0.50 60.5 =30.25 kNe)、天沟重: 17.40 kN G1k= kNG1k对上柱轴线的偏心距e1=0.20.15=0.05 m、柱在标高11.10 m以上连系梁及墙体重G2K 连系梁重:0.3 0.24625 =10.8 kN 墙体重: 4.51.76 =45.9 kN G2k=56.70 kNG2k对上柱轴线的偏心距e2=0.2+0.12=0.32 m 、吊车梁及轨道重:G3K G3k= G3k对下柱轴线的偏心距e3=0.750.4=0.35 m 、柱自重:上柱自重G4k= G4k对下柱轴线的偏心距e4=0.400.2=0.2 m下柱自重G5k= (0.2+0.4+0.62)0.40.825+6.60.177525+0.20.4225+0.220.50.425=44.68 kN2、 屋面可变荷载:Qk、屋面施工活载:Q1k=、雪载: Q1k=由于降雪时一般不会上屋面进行施工或维修,因此设计时雪载和屋面施工活载不必同时考虑,仅选用两者中的较大者,即选:Q1k=、屋面积灰荷载:Q“1k= Qk= Q1k+Q“1k=3、风荷载:(由学生完成) 风载高度变化系数:柱顶以下为Z1,按柱顶高度H=11.4+0.15=11.55 m取值;柱顶以上为Z2,按屋面平均高度H=11.4+0.15+0.5(16.9211.4)=14.31 m取值。Z1= q 1= q 2= Z2= F w= 4、吊车荷载:Pk min=Tk=Y1= Y2= Y3= Y4= Dk max=Dk min=Tk max= 2、 排架的内力分析:1、永久荷载作用下: 永久荷载G1k G5k这些集中力并不作用于柱的形心线上,而是偏心的,为了便于计算柱顶的不动铰支反力,现将这些偏心力转换成作用于柱的形心线上的力和力偶:1、 计算作用于柱的形心线上的力和力偶,见图27G1k+G2k=G3k=M1k= G1ke1=M2k= G2ke2= (可按近似作用在柱顶考虑)M3k= G3ke3=M4k=( G1k+ G2k+ G4k)e4=M1k+M2k= M4kM3k=、利用附录10计算柱顶不动铰支反力RA ,Ri =MCi/ H2(见图28)=Hu/ H=3.6/12=0.3 n= J1/J2=2.13/14.38=0.148由附录10中的计算公式可求得:C1 =1.971;C3=1.181RA1 = C1(M1k+M2k)/ H= ()RA2 = C3(M4kM3k)/ H= ()RA= RA= RA1+RA2 = ()、柱顶剪力VA(VB)的计算由于荷载与结构都对称,故排架无侧移,就不必进行剪力分配,柱顶不动铰支反力即为柱顶剪力,即:VA= RA= () VB= RA= ()、绘内力图于图2、在屋面可变荷载QK作用下: 3、在吊车竖向荷载(Dk max、Dk min)作用下: 4、吊车水平荷载(Tk max、)作用下: ()柱顶支反力Ri =C5 Tmax由附录10中的计算公式可分别求得:当Y=0.6Hu=2.16时,C5 = 当Y=0.7Hu=2.52时,C5 =再用内插法求得当Y=2.4m, 即当Y=0.67 Hu时的C5 =柱顶支反力RA = RB =C5 Tmax= R =2 RA = ()柱顶剪力VA = VB =绘出M图(N=0柱底剪力值标在M图中即可5、在风荷载作用下: 3、 内力组合:内力组合通常列表进行,希望同学们将前面计算出的内力(标准值)结果填完内力组合表1,然后根据表1的数据完成内力组合表2(设计值)和表3(标准值)的所有内力组合。内力组合表 1截面内力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屋面活载吊车荷载风载Dmax在A柱Dmin在A柱Tmax作用左风右风项次-Mk1.5212.99-61Nk280.4500-Mk-35.8112.99-61Nk334.0500-Mk34.5103.87-290Nk378.7300Vk8.3710.82-34.25说明弯矩M以柱左侧受拉为“+”;轴力N以受压为“+”;剪力V以沿杆端顺时针转为“+”内力(设计值)组合表 2 (注:荷载分项系数G可能取:1.0、1.2、或1.35; Q取1.4)截面内力+Mmax与相应的N、V-Mmax与相应的N、VNmax与相应的M、VNmin与相应的M、V组合项內力值组合项內力值组合项內力值组合项內力值-M1+2G=1.354.87N443.25-MN-M1+0.9(2+3+5+6)G=1.2593.391+6G=1.0473.89N892.64378.73V70.0568.12-截面内力(标准值)组合表 3 ( 注:荷载分项系数G取1.0; Q取1.0 )截面内力+Mk max与相应的Nk、Vk-Mk max与相应的Nk、VkNk max与相应的Mk、VkNk min与相应的Mk、Vk组合项內力值组合项內力值组合项內力值组合项內力值-+Mk1+0.9(2+3+5+6428.71+6348.35Nk771.71378.73Vk51.2351.054、 柱截面设计 1、上柱配筋计算: 选取内力组合表-截面的四组内力中最不利的一组内力,按矩形截面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构件进行计算。所选取的内力为:M = N= 柱的计算长度: l0=2Hu=23.6=7.2m材料强度: fc=14.3 N/mm2 fy=300 N/mm2受压区高度: X=N/b1 fc b=0.55365=208.8mm 2 as=235=70mm取受压区高度: X= 偏心距: 1= 2=12=e= e= 选用 ( 2、下柱截面配筋计算:下柱的配筋沿柱全长应配相同的钢筋,比较柱截面-、-的内力后得知截面-的内力起控制作用。-截面中的四组内力中,经计算得知Nmin组合为最不利内力,控制下柱的配筋(因此时柱的计算长度l0=1.5H=1.512=18m,见教材表13-9的注2)。下柱按工字形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构件计算配筋:3、吊装阶段的承载力和裂缝宽度验算:柱除了必须进行使用阶段的承载力计算外,还必须按吊装的实际受力情况和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往往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80%时就进行吊装)进行吊装时的承载力和裂缝宽度验算。经验算已满足要求。、牛腿设计1、 荷载计算:荷载包括吊车梁自重、吊车轨道重、吊车轮压Dmax、Tmax等。2、 截面尺寸:。3、 配筋计算:因a0,故纵向受拉钢筋及水平箍筋均按构造配置,不配弯起钢筋(同学们可根据教材上的有关内容自行选配牛腿中的钢筋)。、柱下单独杯形基础设计1、 工程地质资料2、 杯口尺寸及基础底面标高的确定()1、 杯口尺寸柱插入深度:h1=800mm杯口深度:800+50=850mm杯底厚度:a1=200mm杯口壁厚:t=300mm 杯口壁高度:h2t/0.75300/0.75400 取h2=300mm杯口顶部尺寸:长:800+752=950mm 宽:400+752=550mm杯口底部尺寸:长:800+502=900mm宽:400+502=500mm基础立面见图30 3、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 1、 荷载计算: a)、基础梁传来: 基础梁自重: 窗重:墙重(计算至室外地平)窗过梁重:(0.45+0.3)0.25256= 28.1kN 标准值: =206 kN 设计值: 1.2206=247.2 kN 基础梁荷载对基础底面形心的偏心距为:150+400=550 mm 基础梁荷载对基础底面形心引起的弯矩标准值为:0.55206=113.3 kN m 基础梁荷载对基础底面形心引起的弯矩设计值为:0.55247.2=136 kN mb)、上部柱传来:柱传来的荷载标准值可取内力组合表3中-截面上的四组内力。C)、传至基础底面的荷载效应标准值见基础计算表1所示基础计算表 1+Mk max-Mk maxNk maxNk min轴向力Nb k(kN)上部柱传来378.73基础梁传来206206206206总计977.71584.73弯矩Mb k(kN m)上部柱传来428.7348.35剪力引起48.7953.6基础梁传来-113.3-113.3-113.3总计364.19288.65剪力Vk(kN)51.2351.052、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a)、初步确定底面尺寸取基底以Nk max组合下的总轴向力:Nb k= =按底面尺寸为:(1.11.4)A= 初步确定底面尺寸为:bl =4.53.0m A=4.53.0=13.5m2b)、持力层地基承载力验算:基底自重反力:G/A=200.85+100.80=25 kN/ m2基底面弹性抵抗矩:W=1/634.52=10.125 m3基底土反力值见基础计算表2 基础计算表 2+Mk max-Mk maxNk maxNk minNb k /A72.4243.31Gk /A25252525Mb k /W35.9728.5Pk max(kN/ m2)108.3971.81Pk min(kN/ m2)36.4514.81由基础计算表2中的数据可知,基础底面不出现拉应力,且所有最大土反力Pk max= kN/ m21.2fa=1.2105=126kN/ m2,同时(Pk max+ Pk min)/2皆小于fa=105 kN/ m2,故基楚底面尺寸满足要求。4、基础高度验算在基础抗冲切验算和基础底板配筋计算时,应取各种荷载效应设计值引起的土净反力值PS。传至基础底面的荷载效应设计值见基础计算表3所示,由此而因起的基底土净反力值见基础计算表4基础计算表 3+M max-M maxNmaxN min轴向力N b(kN)上部柱传来36.45378.73基础梁传来247.2247.2247.2247.2总计1139.89675.93弯矩M b(kN m)上部柱传来593.39473.89剪力引起3.5571.53基础梁传来-136-136-136-136总计530.94409.42剪力V(kN)70.0568.12 基础计算表 4+Mmax-MmaxNmaxNminN/A84.4346.37M/W52.4440.44Ps。max(kN/ m2)136.8786.81Ps。min(kN/ m2)31.995.93基础高度验算即进行冲切验算,取基础计算表4中地基净反力、Ps。max最大的一项,经比较确定为 组合下的、Ps。max值为最大,其值为:、Ps。max= kN/ m2 Ps。min= kN/ m21、 验算柱边处冲切(见图31)bt=bc=0.4m ac=0.8m bb=bt +2 h0h0=1.050.04=1.01mb=3mbt+2 h0=0.4+21.01=2.42mA1= =A2= h0 ( bt+bb)/2=( bt + h0) h0 =(0.4+1.01) 1.01=1.424m2hp=1Fl = Ps。maxA1= 0.7hpft A2=0.70.9791.11061.424 =1073.5 kN 满足要求。 、验算变阶处的冲切(见图32)bt=bc=1.15m ac=1.55mh0=0.750.04=0.71mb=3mbt+2 h0=1.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