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我的父亲[文档资料]_第1页
追忆我的父亲[文档资料]_第2页
追忆我的父亲[文档资料]_第3页
追忆我的父亲[文档资料]_第4页
追忆我的父亲[文档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追忆我的父亲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艰难的日子 我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热心肠, 40 岁头发就掉光了。生活在偏远的小山村,离开最近的乡镇也有 8 里地,至今也没通公路,在那个交通靠走,通讯靠吼的时代,父母把我们拉扯大。 父亲和我们一起的艰难日子,总是难忘。 大概是 1975 年,我上小学,村小离家约摸 2 里地,不远。那时土地还没下放,父亲是村上的赤脚医生,生产队按出勤所挣公分分配粮食,由于赤脚医工作轻松,只能算 每天 6分,当时男人全劳力是 10 分。所以每年到分稻谷、小麦等粮食,要么给生产队补钱,要么少分。母亲管孩子和家务,不能上工,只能靠父亲的公分养活一家人。所以印象中我家总是不太光荣的 “ 补钱户 ” ,缺吃少穿。 老家种玉米应该是近 30 年的事,原来只种高粱,我从来没有见过苞谷,十分稀罕。当年还是大锅饭、集体劳动。同学的父亲为生产队担玉米种子,估计抓了几把回家,当宝贝零食给孩子,到学校看见小朋友一会吃一粒生苞谷,十分羡慕,我和同学就可怜巴巴伸手去要,同学倒也慷慨,两个指头捻出几颗,分给我们,咀了半天,算第一次尝到 了苞谷的味道,也知道苞谷的吃法。那个时候红苕倒不少,当主食充饥,经常早饭红苕汤,午饭闷红苕,晚饭烤红苕,偶尔会有几颗米放里面点缀,否则我们这些孩子不好好吃饭。没有办法,那个时候,大家也一样穷。 有红薯吃已经是很幸福的事了,尤其到农历的正、二、三月,农村习称荒月,是天上不掉,地上不长的季节。家里实在没粮食,就吃米糠,用水一搅,搓成团,放蒸笼上蒸半小时,现在想,米糠仅是纤维,估计蒸不熟什么,应该是把糖发胀而已。我吃一个糠团,能管一天也不觉饿,有米糠吃也是不错的了。后来实在家里连米糠也没有了,我们又闹着 想吃久违的米饭,父亲扭不过,答应去 30 里外的姨父家借。早上出门前,一起喝红薯汤,我问: “ 爸爸你中午能回来不? ” 父亲沉默一会,说: “30 里,要担 100 多斤米回来,中午不行,至少要下午才能回来啊 ” 。我接着说, “ 那要是您回不来,中午我就不回家了,在学校跟同学玩,一顿不吃没事,等您下午回来,晚上吃米饭 ” 。我丢下碗,背上书包一溜烟去了学校,没有留意父亲脸色变化。后来,父亲去逝前告诉我,他当时听完这话,眼泪在心里打转转,他说每每想起,就内疚 我安慰说,童言无忌,别计较,一是我作为孩子不懂事,没考虑父母感受。二是大家都 穷,也不允许富,不怪父母。 我所知道的那时农村人富有标准是有衣穿,有粮吃。由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和收音机构成的 “ 三转一响 ” 是大多数人的个人梦。 父亲十分节俭,一件带里衬的中山装穿了 5 年。冬天一双解放鞋,夏天一双稻草鞋。布鞋是母亲过年才给大家做一双,有时只给孩子们做新的,大人的修补一下就过了。 盼望礼物 记不清楚是几岁了,应该很小,那时,农村的煤炭需要煤票、煤油需要煤油票,粮食需要粮票,布匹需要布票 一切都需要票。票的世界、票的生活,老百姓是真正的 “ 票友 ” 。 家乡煮饭主要烧柴火,过事时也烧煤。每年一家大概五、六十斤计划煤票,当然买煤还得要钱,父亲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三百斤煤票。煤票全县通用,要买呢,可以去 8 里地的乡镇,但煤不好,碎粒多不耐烧。也可去离家 30 里外的煤矿。买煤手续是先把钞票和煤票换成另一种票,再出煤炭。 父母天不见亮就担着箩筐去煤矿排队,走路去,然后担回来。两个人挑三百斤,那么远的路,怎么担呢,分成三份,交替着往前运,全靠体力,一般下午或晚上才能回家。记得早上出门时,他们用布兜把 4 个碗对扣着,带了两份饭,主要是红苕。没买到煤,即使到了中午,也 不会吃。等买上了,会趁不是太饿挑上一段,为后面留足体力。渴了,舍不得喝路边 2 分钱一杯的薄荷凉水,就到田边的水井喝够再挑。我曾经挑过,随着体力消耗,东西会越来越重,直到走不动。 这头再说,在家的小朋友,父母出门,要帮忙喂猪、喂鸡和放牛。午饭,早上父母已经做好,泡菜坛子里抓点咸菜即可,心里讨厌干活,但还高兴:盼着父母出远门给带点礼物回来。下午放牛,背篓里背弟弟,手上抓着牛绳,牛出了圈,前脚后脚跳着撒欢。放牛,其实是牵着牛吃田埂上的草,而不能让牛吃着水稻,田埂很窄,两人对过需侧身。牛吃的高兴,忽然前窜, 没处退让,我和背着的兄弟被挤倒在有水的稻田里。爬起来,短裤背心满是泥巴,等背好弟弟抓起路边的木棍就追打,殊不知越打,牛跑得越快,最后,牛绳卡树丛里才算抓获 忘记了那时家里有没有闹钟,星星出来了,我和弟弟爬到后山望了好几回,不见父母回来,单家独户,家里黑灯瞎火,小孩子心里害怕。恐有盗贼,又不敢远迎父母。终于在过了一个湾的地方等到了父亲挑着第一担过来,见了我们,父亲疲惫的眼睛立即有了光彩,放下担子,打开布袋,从带饭的碗里拿出一个被太阳晒得还有余温的馒头。我喜出望外,小弟弟激动伊呀乱叫 这时,父亲 说,么( yao)儿,快回去给我舀碗水和饭端来,我和你妈实在挑不动了 上高中了,离家独立生活,兴奋又陌生。 开学,刚打完谷子(收完水稻),谷草还没晒干,水田里的禾桩刚从黄桶碾压过的印辙翻身站起,漫山遍野的蛙声此起彼伏,空气中迷漫着稻草的香味。父亲用扁担挑着米和箱子送我上学,我是村里第一个高中生,走在路上,不停有人跟他打招呼,说的尽是羡慕恭维的话,父亲听得心花怒放,忙不跌地给大家发 8 分钱一盒的 “ 经济 ” 牌纸烟。我背篓里背着入学通知书要求的被子和凉席,还有两件崭新 4 个口袋的蓝色和绿色中山装。 这是母亲攒了几个月鸡蛋买的,后来,这两件衣服伴随我度过了四年高中生活。 学校离家 50 里,坐汽车要绕很远, 5 块钱的车票,相比每月 25 元的生活费有点贵。客车总是很挤,一只脚轮回金鸡独立站到终点是常有的事。一学期偶尔也会坐一两次公交车,并逐渐成为内心虚荣的极大满足。 一次,要背一月的口粮去学校,太重,需走 8 里路,从乡镇坐汽车到县城,再倒车去学校,父亲给了我 30 块钱坐车和伙食费。赶到县城已是下午五点多,好不容易挤上最后一趟去学校乡镇的班车。 等到了学校,把米和钱交到食堂,换成饭票和菜票,这 时我翻遍所有口袋,不见了父亲给我的伙食费。坐车的兴奋早已被丢钱的懊恼代替,失落地把米背回宿舍,后来只好向同学借几块钱混了一星期,那个周末最难熬,不敢回家。丢钱的事我一直没有告诉父母,一是怕挨骂,二是农民挣点钱不易,平日卖几个鸡蛋、几斤蔬菜省吃俭用积攒来的,想起来心里像猫抓一样难受。这样熬到第二周还是没敢回。父亲好像意识到了什么,就问同村的学生,知道了我丢钱的事。 星期天下午,邻居同学给我捎了生活费,并带来父亲的信。写道:儿子,你丢钱的事我已经晓得,虽然对咱们家来说不是一笔小数,但已经丢了,想也没用 ,这对你也是个教训,以后小心点就行了 我和你妈把家里的老母鸡卖了,筹了点钱随信带来,你把借同学的钱先还了,下星期回家来 见字如父。 我拿着信,跑到学校对面的田坎上独自嚎啕大哭 山里娃的初中时光 初中在叫协和的乡镇,离家 8 里地,是小学和初中混合学校。 冬天早上冷,天麻麻亮就出发,路边有乱坟岗,每次经过总觉背后有脚步声,脊背发凉,快过去时撒腿就跑 中午饭,从家里带,内容一般是红薯饭和泡菜,饭碗是表面摔得几个生锈黑疤的搪瓷缸,用芭蕉叶和麻绳扎上口子,放 教室窗台上。到中午,饭早凉了,去小馆子要点高汤泡饭,碰巧时还能要到带点大油的骨头汤,就是厨师脸色难看点。有时也会去酱油店买两分钱的金钩豆瓣,奶奶告诉我,运气好里面还有肉,不过我确实运气不好,只记得舀豆瓣的搪瓷小汤匙上用细麻绳绑了两根筷子作勺柄,上面糊了厚厚一层已经干了的豆瓣酱,老板的手总抖来抖去。有钱人家孩子,中午会在饭馆吃面,不过那时大家都比较穷。 夏天,经常下大雨,河水猛涨淹过了上学的桥。有一回自持水性好,光屁股把衣服和书包举过头顶,游到对岸。晚上回家洋洋自得的告诉家人,没有想到遭来父亲一顿棍棒,说,看我不打死你这狗东西,你下次再游,看看能不能淹死你! 乡镇的居民大都是有地的农民,总觉十分风光,很是让人羡慕。 “ 有一天能到乡镇当个农民 ” 就成了我的第一个梦想。至于那个领工资的供销社售货员的差使,做梦也没敢想。 农村通电了,我家的电器是 4 只 15 瓦的白炽灯泡和一个手电筒。电压低灯光暗,做作业得加照煤油灯。我在教科书中见过电视机,没想到学校配了全乡第一台彩电,很是珍贵,平日里锁在定制木箱中,一般周末会架在操场上公映,有一回播少林寺,晚上 8 点开演,我托熟人捎信回家说晚上看电视,请了霸 王假。早早来到操场,把书包往屁股下面一垫,抢个好位置,尽管肚子饿得咕咕叫,但想到武打片少林寺就精神百倍 散场了,回家要走一半青石板大路和一半山路,借着大家的手电光和石板模糊的白影,还算好走,但越走人越少,等到山里就伸手不见五指了,山路须经过农家,狗听见脚步声就追出来。摸摸身上,火柴还在,也不管主人是否同意,在草垛上扯一大抱稻草,分出一小束,点着当火把。我怕狗、胆小,走着路老想着鬼会不会出来 经过一个大院子,好几条狗汪汪追来,又紧张又害怕,拔腿就跑,谁知狗跑的更快,心虚地回头一看,几双绿旺 旺的眼睛像无底洞,脚下没停、心一慌,踩到路边的松土,腿一弯,骨碌碌几个翻滚,掉进了水田里,书包、衣服裤子满身是泥,狗还在田坎上虎视眈眈咆哮 心里窝火地想,长大了一定得买个电视机,不但自己看,周围的人都来看,又威风又不用受这狗气。 我家是绝不允许看小说、小人书的,但我这个毛病一直没有改过来,没钱买也没有关系,小镇上有私人小图书室,凳子是几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