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接受”式教学【教学设计】《牛顿第一定律》(人教).docx_第1页
“传递-接受”式教学【教学设计】《牛顿第一定律》(人教).docx_第2页
“传递-接受”式教学【教学设计】《牛顿第一定律》(人教).docx_第3页
“传递-接受”式教学【教学设计】《牛顿第一定律》(人教).docx_第4页
“传递-接受”式教学【教学设计】《牛顿第一定律》(人教).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牛顿第一定律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由“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三部分内容组成。重点是把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物体是否受力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初步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这将为后面学习二力平衡、压强、浮力、物体的浮沉条件、杠杆的平衡条件等打下基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是研究力与运动关系的重要实验,做好这个实验并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猜想是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关键。运动和力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开始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直到伽利略和牛顿时代,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不仅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而且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对人类思维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指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它是整个初、高中物理课程的基础。要让学生完成对它的认识,最重要的是揭示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有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与生活联系紧密,人们有时可以利用惯性,有时应注意防止惯性给人们带来危害。本节重点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难点是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知道惯性的概念(3)知道二力平衡2、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2)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认识生活中的惯性现象教学难点(1)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结论的进一步分析(2)对牛顿第一定律文字叙述的理解(3)怎样解释惯性现象课前准备斜面,小车,毛巾,棉布,木板,棋子,木块教学过程1、 复习旧课1、力的作用效果?二、激发学习动机投影图片:滑板车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如果我们不再蹬地,它最终就会停下来。力和运动是有关系的引入新课三、讲授新知识(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引导学生分析上图滑板车现象问题: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运动要靠力来维持吗?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是受到了阻力。了解伽利略对“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的解释。让学生以对伽利略观点进行评价,谈自己的看法。 2、演示图P17 8.1-2小车从高处滑下 如图8.1-2,将棉布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去掉木板上的棉布,再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1)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此实验过程中,控制哪些条件保持不变?用什么方法控制?要控制小车进入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控制方法:同一小车,同一斜面,同一高度滑下(三个同一)哪些条件需要发生变化?用什么方法来实现这种变化?(要改变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大小,改变方法: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棉布)要观察和记录哪些数据(要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水平面上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记录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2)学生交流观察到的两种情况下小车运动变化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少。(3)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如果物体不受力,速度不会减慢,它将永远运动下去。(二)牛顿第一定律 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得出: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不会减慢,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说明:(1)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靠力来维持。物体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由于物体受到了阻力。(2)对牛顿第一定律中“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可以理解为: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三)惯性1、演示:课文第18页图8.1-3所示:小球的惯性提问:上面的小球为什么不和被打飞的金属片一起飞出去呢?引导学生分析:金属片被弹出时,上面的金属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不会随金属片飞出。1、 让学生阅读课文第18页有关内容:从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知道,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告诉学生:可以通俗地用物体有一种“习惯性”或叫“惰性”来理解“惯性”。就是说,一切物体都有一种“惰性”,这种“惰性”的表现就是不愿意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只要不受到外力的作用,它就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它,才能迫使它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3、应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惯性现象(1)、想想议议:汽车突然刹车和突然起步时,乘客身体随车变化情况?让同学们谈一下乘坐公交车,公交车启动、刹车时身体的感受。用小车,木块模仿公交车启动或刹车时乘客的情况。(2)、学生看课文图8.1-4,讨论交流:为什么锤头松了木工师傅把锤柄在凳子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紧地套在锤柄上?(3)、讨论交流:为什么骑车的速度太快,容易发生事例?引导学生分析归纳。解释惯性现象的四步:(1)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2)发生了什么变化;(3)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状态;(4)结果。4、科学世界:汽车安全带和安全气囊4、 巩固运用1、运用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人们如何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危害的。2、课堂小结: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五、 检查评价1、课堂检测2、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本堂课的教学,我采用演示实验为主,学生思考、分析讨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知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时,通过学生分析和讨论、教师指导的教学方法,学生大部分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给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从身边发现物理问题,很好的渗透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分组探讨一下运动和力是怎样的一种关系?让学生以推木块为例,体会亚里士多德是怎样得出他自己的观点,时空穿梭在过去与现在之间。学生回味着历史,体会着思想。学生的回答开启了物理思想,打破了课本的局限,但折射着,我对学生的课前辅导不够,特别是历史资料的给及,与学生的交流不足。理想实验的思想主线:学生用自己的理解,通过演示实验、视频演示和语言展示了理想实验。由于没能让学生动手是遗憾之一,更大的遗憾是没有和学生一起重新换思路,设计和经历实验。概念的主线:通过学生自己分析几个例子例如:车越快越不易停是不是速度大,惯性大?辨别惯性。在此主线中需要注意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对概念进行准确的表述和通俗的表达,惯性: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能力。对“力、质量”新的定义学生没有意识,我直接学生提问学生,有意识的引导学士概念的提升,但效果不太好。在教学中时间与预计出入,在概念的教学中感觉时间紧张,同时自己急于求成,想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一步到位,太失误。对惯性的概念的教学,感觉例子没有找好,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语的不足和思想。物理学是一曲“理性的旋律”。物理教学不应满足于对某一定律的揭示,而应使他超越自身,使之上升到具有更大普遍性的世界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