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期中试题(朱 ).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期中试题(朱 ).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期中试题(朱 ).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期中试题(朱 ).doc_第4页
九年级语文期中试题(朱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座位号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卷)九年级语文题 号A 卷B 卷一二三合计四五六合计得 分A 卷(100分)得分评卷人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2分)A 承蜩(tio) 亵 (xi)渎 弥(m) 留 糟蹋(t) B 煞 (sh)白 脚 踝(hui) 陈胜王(wng) 惘(mng)然C 恪(k)尽职守 阔 绰(chu) 省(xng)悟 抽噎(y)D 怒不可遏() 濒(pn)临 喑(yn)哑 休祲(jn)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2分) A 余晖 借鉴 殒落 家谕户晓 B 灰烬 侮辱 辩护 莫名其妙 C 文采 风骚 嗔怒 出奇不意 D 家俱 丝缕 蕴涵 关怀倍至3 .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 陈胜者,阳夏人也。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B 故不错意也 仓鹰击于殿上C 欲信大义于天下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D 将军身被坚执锐 自董卓已来4 .下列语句中的“之”的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A 怅恨久之 B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C 辍耕之垄上 D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2分)A.2010年3月的两会上,“要让人民生活的更有尊严”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刹那间,他拨动了太多人的情感需要,人民大会堂内,掌声雷动,经久不息。B.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把我国三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返回,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空前绝后的成就。 C.阅读文章吗,切不可断章取义,只注重一句一段的局部,割裂其与全文的联系。D.在舟曲泥石流灾区,救援人员克服各种困难,恪尽职守,坚守岗位,冒着生命危险救助受灾群众。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陈涉世家出自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B 孤独之旅选自草房子,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C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长篇小说集羊脂球,作者莫泊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D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是陆游赞颂出师表的语句,“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7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是:( )(2分)极目远望 那波浪互相拥挤着,追逐着,越来越近,越来越高 那从天边垂下来的波涛,一排赶着一排,浩浩荡荡 那由地心里泛起的浪花,沸沸扬扬,一层紧追着一层 像冲锋陷阵的大军 像秋天田野上盛开的棉朵A B C D8、下面划线的句子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4分)有人说,美女的人生充满了机会,而丑女的人生处处都有危机。然而,就像阳光和阴影是双胞胎一样相同,机会和危机也是举案齐眉、白头到老的夫妻关系。无论长得好还是不好,相貌才只是区分人与人的标志。如果把它当成财富,人生就变成一次投机取巧的危险;如果把它当成包袱,生命一次历程就变成重负下的艰难跋涉。所以说,忘记自己相貌的人,可以离幸福更近。 (1)第处词语赘余,应删去的词语是_ 。(2)第处搭配不当,应将_改为_ 。(3)第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_ 。(4)第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_ 。9古诗文默写。(共8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雍也) 生活中,我们既要客观地认识自己,又要客观地看待别人,任何人都不是尽善尽美的,正如俗语所说“ , ”。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隆中对) ,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疑怪昨宵春梦好, ,笑从双脸生。(晏殊破阵子) 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得分评卷人二、阅读(34分)(一)唐雎不辱使命(18分)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4分) 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 岂直五百里哉 直: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缟素: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谢: 11将文中的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2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 (4分)答: 13. 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辱没使命?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性格?(4分) 答: 14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2分) (二)父亲(16分)小群是个苦孩子,生下来就双目失明,母亲生小群时由于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当小群懂事后便知道自己没有如别的孩子享受五彩缤纷世界的福气,但是,小群也非常热爱这个世界。因为小群有一个细心的父亲,父亲便是小群的眼睛。很小的时候父亲让小群触摸柔软的凉凉的东西,说:“这是水,可以流动,长江、黄河和大海都是这样的水组成的,水多了便浩荡奔腾,可以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后来,小群真的由父亲和父亲的一位朋友带到海边玩,父亲竟然教会了小群游泳。父亲是要在失明的儿子心灵中,重安一双明亮的眼睛。难度最大的是向小群解说颜色。小群生下来就是一个黑暗世界,怎么让他理解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呢?比方给他解释红色:太阳就是红色的,它发光,能把黑夜变成白昼;它发热,在寒冷的冬天能把人晒暖和。“我懂了”,小群说,“红色就是让人感到光亮和温暖!”“不全对。”父亲细致地解析,“血也是红色的,但它不会发出什么光来,人血也是温热的,鱼血却是冷的但鱼血也是红色的。红色并不总同光和热联系在一起。”小群困惑了起来。父亲再作耐心的解析:“发热发光的是太阳,而不是红色,只是太阳能发光发热,同时又是红色的。红色只不过是有视力的人看到的一种颜色。”经过这样的循循善诱,小群逐渐有所领悟。虽然父亲也这样反复地给小群讲解天空的蓝色,大地的黄色,作物的颜色等等。但小群却对光和热有点联系的红色情有独钟。(11)渐渐地,小群觉得世界不再陌生,反而美丽迷人,小群懂得了世界上有许多不用看便能感受的事情,可是有一次小群真生父亲的气了。 (12)那次,小群让父亲买一个红色米老鼠书包,当父亲买回来小群背着上学的时候,一位阿姨很无意地对小群说:“小群这个绿书包可真漂亮!”小群回家便对父亲喊:“爸爸,我让您给我买红书包,您怎么给我买绿色的呢?您知道我看不见便骗我!”说着便哭了起来。(13)父亲听了,半天没吱声,过了一会儿才为小群擦眼泪,说:“爸爸对不起你,小群那天我买书包时说只剩下这个米老鼠书包,所以绿的我也买下了小群,爸爸是爱你的。”小群感到了爸爸用他那慈爱的大手抚摸着自己的脸庞和头发,小群就在那一刻理解了爱。(14)时光就这样慢慢流过,小群读书的成绩越来越好,当小群学会按摩与心理咨询,能够自食其力的时候,父亲突发脑溢血去世了。父亲的匆匆离去让小群痛不欲生。小群想,今后谁还能做自己的眼睛呢?活着还有什么意思?(15)然而,就在给父亲开追悼会的时候,小群听到了一句话,这句话犹如红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小群的一生。(16)一位叔叔在追悼父亲时说:“他从来没有放弃奋斗和追求,他对身边的人充满爱心,作为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他让我们每一个结识他的人都从他身上吸取了力量和勇气”(17)就在这一刹那,父亲对生活、对自己的那份热爱和勇气仿佛一下子全贯注在了自己的身上。“父亲呀,”他默默地祝祷,“ 。”15阅读全文,你觉得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应该是: ;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 。(2分)16第(15)段画线的比喻句的含义是 。段中“父亲便是小群的眼睛。”中“眼睛”的具体含义是 。段中“父亲是要在失明的儿子的心灵中,重安一双明亮的眼睛”中的“眼睛”的具体含义是 。(6分) 17对文中父亲错买书包这一情节,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父亲事先知道买的是绿书包,二、父亲事先不知道买的是绿书包。你同意哪种理解?请根据文章简要说明理由。(2分) 18联系全文,紧扣父亲心愿,补全小说结尾。(3分) 19对文章的分析与欣赏,正确的三项是( )(3分)A、 父亲骤然去世,使小群受到了难以承受的打击,产生了轻生的念头。B、 (16)段的悼词中透露出“父亲”也是“一位失明的人”,从而大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增强了文章的震撼力。 C、 文章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父亲为小群重安“眼睛”。D、 第段写“小群真的由父亲和父亲的一位朋友带到海边去玩”,是为后文写父亲也是“一位双目失明的人”预设伏笔。E、 文章行文详略得当, “买书包” 、“开追悼会”是详写,其余都是略写。 得分评卷人三、作文(40分)20岁月匆匆,十五六岁的我们已走进人生的花季 ,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请以“十_岁,我多了一分_”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 立意自定; 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表达你的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不少于600字。 得分评卷人 B 卷(50分)四、诗歌鉴赏(6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2123题(6分) 新沙 陆龟蒙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注:澥:海。21对新沙一诗的内容解说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知道以后海鸥也知道了。 B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从蓬莱岛请人来栽种紫芝。 C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马上修了一条去征税的路。 D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马上就想到来征税。 22下列诗句与新沙的主题接近的一句是( )(2分)A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B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聂夷中田家) C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杜荀鹤山中寡妇) D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皮日休橡媪叹) 23简要分析新沙诗后两句在表达上的作用。(2分) 得分评卷人 五、阅读提升(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悠长的铃声毕淑敏雨天,是城市的忌日。 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了。“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都住校,唯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是有本约翰速度再加了兴奋剂,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是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有一瞬,几乎想席地坐下,喉咙里发咸,仿佛要吐出红色来。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 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然而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 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我对自己说。终于,到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的完结。 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绳拽得时间那么长吗?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者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老师傅,您贵姓?”“免贵”,然后,他告诉我姓氏。 我的脑幕上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住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比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这法子秘不传人,却是百试百灵的。 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有时围着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我对他的尊重。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当我伸直双腿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看门的老头拽着铃绳睡着了。”同桌说。只有我知道这秘密,但我永远不会说。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 终于,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从学院毕业。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铁钉样的老人说:“师傅好!”他瞅瞅四周无人,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你说一件事。” “你不要放在心上”他又踌躇了,“我只是想告诉你 唉,不说了不说了”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到底是什么事呢?”我的好奇心发作了。 “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善地看着我。 “您快说嘛!侯师傅!”听这口气,与我有关,忙不迭地追问。 “你千万别介意我不是姓侯,我姓孙” (选文有改动)24.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标题“悠长的铃声”的理解。(4分) 25.本文语言形象、传神,按要求赏析。(4分)(1)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文中加点的字“抽”,原意是“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在文中具体指什么?(2分) (2)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这个画线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你结合上下文,对它作简要赏析。(2分) 26.读了文章,你一定会喜欢文中的那位老师傅,请你对他作点评价。(4分) 27. 这篇小说讲究运用伏笔的手法。文章最后交代“我”喊错老师傅姓氏的事情,这其实在前文就埋下了伏笔,请从文中找出来。(4分) 28.文中“我”与打铃的老师傅之间有一种默契,这种默契给人很多的感想。请根据你对“默契”一词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感悟。(4分) 得分评卷人 六、综合性学习(24)2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画线处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 )(3分)“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这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联。“写鬼写妖”,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 它借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高人一等”,是评价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入骨三分”,则概括了他在创作上的成就。今天这节课要学习他的名篇 狼,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 A。; ?B。;“ ”。C, 。D。,“ ”?30.读下面的语段,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4分)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唤。你慵懒时,它呼唤你勤奋;你昏睡时,它呼唤你_;你高傲时,它呼唤你_;你莽撞时,它呼唤你_;你跌倒时,它呼唤你_。31请写两句关于青春的名言警句并仿写(4分)名言警句(2分) 仿照下列句子,以“青春”作为开头写一句话(2分)希望产生勇气,勇气使希望之门变得宽阔;希望产生力量,力量使希望之路变得平坦。青春 32 名著导读。(5分)(1) 水浒传中,有两位打虎英雄,在沂岭杀四虎的是 ;在景阳冈打虎的是 。 (2)三国演义中曹操被称为“奸绝”,诸葛亮被称为“智绝”,关羽被称为 “义绝”。请你分别列举出一个相关的故事来佐证这种说法: 曹操: 诸葛亮: 关羽: 综合实践题。(8分)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在城市的花园里、在农舍的庭院中、在学校的读书亭边,常可见竹影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