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赤壁之战doc_第1页
28赤壁之战doc_第2页
28赤壁之战doc_第3页
28赤壁之战doc_第4页
28赤壁之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 题27赤壁之战计划课时 3课时教学内容分析赤壁之战是一篇精读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的后面部分和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的前面部分,有删改。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它的起因是:东吴大将周瑜率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东吴大将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与曹军隔江相对。战前双方都在做战斗的准备:曹操为了大军渡江,叫人用铁索连船,周瑜针对曹军弱点,决定实施火攻。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并做到有情感。2、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认识罗贯中笔下的曹操等人物形象和了解赤壁之战的生动场面,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名著的欣赏、审美能力。3、初步学会抓住文章的前后联系,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对此类文章的阅读兴趣,从而唤起课外阅读的热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在阅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合作探究能力。4、帮助学生认识“幔、倘、聘、绛、拈、卒、堕”;会写“巡、刃、倘、聘、拈、韩、卒、舵、雌”;理解“巡哨、利刃、天助我也、士卒、决雌雄、漫天彻地、觑、拈、鏖、倘”等词语。 5、鼓励学生在课外多读一点三国演义的故事。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认识罗贯中笔下的曹操等人物形象和了解赤壁之战的生动场面,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名著的欣赏、审美能力。2、初步学会抓住文章的前后联系,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对此类文章的阅读兴趣,从而唤起课外阅读的热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在阅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合作探究能力。教具学具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1.围绕赤壁之战的核心问题是“东吴周瑜是如何以少胜多的”设计教学,放得开,收得拢。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他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能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而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当的引导、点拨,必要时进行归纳、小结和讲解。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围绕赤壁之战的核心问题是“东吴周瑜是如何以少胜多的”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2.抓住人物特点,赏析精彩片段,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另外学生能够学习按一定顺序描写场面的表达方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一、读课题,导入新课二、学习生字,读准字音三、理清顺序,了解文章结构一、谈话导入新课二、回忆课文,理清脉络三、抓住重点,朗读理解,体会情感。一、想象画面,朗读课文,体会情感二、弄清来历,明白意义,体会情感三、总结全文,归纳板书,提高升华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一)同学们,你们知道三国故事吗?指名学生回答所知道的三国故事,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二)(展示课件)展示赤壁的火攻场面,引入新课。(三)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解疑问难(一)自由朗读课文,提出朗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2思考:赤壁之战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二)讨论交流,汇报读书收获。1本文是古典文学原著的节选,文言词较多,朗读起来比现代白话文要困难些。2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通过读书自己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是自己不知道的?3.(展示课件)说说你是怎样解决生字新词的。4.(展示课件)理解重点词语。5.(展示课件)对朗读困难的句子做到正确断句。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指名学生接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可在每段的旁边作批注。(二)同桌讨论、交流。(三)全班交流。1理清文章脉络。(学生说到哪一段,教师跟到哪一段。)第一自然段:黄盖诈降,曹操上当。第二自然段:火烧曹营,悔悟已迟。第三自然段:曹操逃亡,黄盖中箭。第四自然段:张辽救曹,韩当救黄。第五自然段:赤壁鏊兵,周瑜获胜。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学生通过作批注抓住要点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3.梳理吴国实施火攻的步骤。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节课,让我们再次回到硝烟弥漫的古战场,看看几位当年的英雄人物。二、默读课文,品读故事中的人物(一)吴国是如何以少胜多的?请找一找,画一画,读读。(二)有利的天气。1.火攻之计能得以实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是什么?东南风。文中几次写到东南风?(展示课件)2.文中为什么多次写东南风?假如没有东南风,会怎样?(因为东南风是周瑜、黄盖完成火攻妙计的根本条件。前边文中讲了,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对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只有在刮东南风之时,火攻计划才能实施。正因为这样,文中才多次提到东南风。)(假如没有东南风,黄盖去诈降,装满火药的船就不可能行得像箭一样快。船行很慢了,容易被曹操发现情况不对;更糟糕的是,点了火的船,因没有风,不等火船靠近,就会被曹兵发现而想法子阻止,那么,再好的妙计也无法实施了。)(三)有利的地理条件。东南风是火攻妙计得以圆满实施的关键,而有利的地理条件是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你是从文中那句话看出来的?1.(展示课件)指名读。2.你体会出了曹军哪些不利条件?(1)曹军不习惯水上作战;(2)曹操战船连接,不利行动;(3)战船及其帆篷等物都是易燃物。(四)对曹操性格的正确把握。在赤壁之战中,拥有精兵强将的曹操的神态发生了哪些变化?1.从文中找出仔细读读。(展示课件)2.交流讨论,认识人物形象。3.从曹操的表现中,你体会出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周瑜、黄盖又是怎样的一个人?4.小结。(1)赤壁之战中,周瑜能根据敌我双方的情况,认真分析,利用天时地利,巧妙地扬长避短,使弱势转为优势,因而能以少胜多,战胜曹军。曹操自恃兵多将广,小看东吴,轻敌自傲,不可一世,认为拿下东吴如囊中之物。更致命的是采取了错误的措施连船,因而得到了惨败的下场。(2)我们可以用哪三个成语来概括?谁能上来把它写出来?引导学生板书: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骄兵必败(五)性格决定命运,所以在赤壁之战中,曹寨二里的江面上一片火海。(展示课件)1.自由朗读这段文字,边读边想象画面。2.同桌之间交流。3.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画面。49(展示课件)说说你想象到的情景。59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六)用通顺的话小结东吴获胜的原因。三、读诗总结(展示课件)三国演义中有诗这样写赤壁之战: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一扫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郎曾此破曹公。集体朗读,回味赤壁之战。四、课外延伸学完了这篇文章,你一定会被火烧赤壁的战争场面所吸引,三国演义里还有许多这样精彩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近罗贯中,走进三国演义,去探究更多的精彩故事。作业设计(可附页)1、诗句采集: 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一扫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郎曾此破曹公。 2、片段采集: 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障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