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工程改扩建施工技术(路基填筑施工工艺图)-论文.doc_第1页
公路路基工程改扩建施工技术(路基填筑施工工艺图)-论文.doc_第2页
公路路基工程改扩建施工技术(路基填筑施工工艺图)-论文.doc_第3页
公路路基工程改扩建施工技术(路基填筑施工工艺图)-论文.doc_第4页
公路路基工程改扩建施工技术(路基填筑施工工艺图)-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路路基工程改扩建施工技术(路基填筑施工工艺图)-论文公路路基工程改扩建施工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量迅猛增长,车型的载重量增大。现有的公路已不堪重负,难以承担。交通运输发展的需求日渐突出显露了公路的路况不好、行车事故多、交通堵塞等相严重的交通问题,更加突出了公路改造的迫切性,因此国家、地方各级部门加大了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红陵-永乐)改造工程。是对原有二级路进行改扩建,本人参加了这条公路改造施工,对公路改造施工有着自己的体会和认识。本文将对路基工程改扩建地基处理的技术及施工要求,本工程路基改扩建的施工技术和路基排水施工技术。在尽量降低工程投资的情况下,对现有的公路路基进行改扩建等方面进行探讨。关键词:公路;路基;改建;施工;技术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national economy fastdevelopment, the volume of traffic swift and violent growth, thevehicle type load-carrying capacity increased The existing road hasbeen unable to withstand the heavy burden, undertakes with difficultyThe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demand highlighted day after day hadrevealed the road state of roads not good, the auto accident weremany, traffic jam and so on the serious transportation question, evenmore has highlighted the urgency which the road transformed, thereforethe country, place all levels of departments have enlarged to the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the Liaoning ProvinceShenyang Suchiatun area (hongling - Yungle) transformed theproject Is carries on to the original two levels of roads changes theextension, myself participated in this road to transform theconstruction, transformed the construction to the road to have ownexperience and the understanding This article will change to theroadbed project expands ground processing the technology and theconstruction request, this project roadbed will change the extension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subgrade drainage constructiontechnology In reduces the project investment as far as possible inthe situation, carries on to the existing highway subgrade changesaspect and so on extension carries on the discussionKey word: The highway; subgrade ;rebuild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目 录前言21 . 路基工程改扩建地基处理的技术及施工要求31 .1一般地基的处理41 .2 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52 .路基改扩建施工技术82 .1本工程路基施工方案及方法82 .2本工程路面下基层施工方案及方法102 .3拓宽路基的压实及搭接103 .排水工程的改建方法和技术153 .1地面排水163 .2地下排水194 .结语22附录A路基填筑施工工艺图两年的本科生活就快走入尾声,我们的校园生活就要结束了,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有对未来工作的憧憬,有对校园生活的眷恋。从这里走出,对我的人生来说,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回首两年,取得了些许成绩,生活中有快乐也有艰辛。感谢老师两年来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对我成长的关心和爱护。同学情深。兄弟义重。两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同走过,充满着关爱,给我留下了值得珍藏的最美好的记忆。 在我的十几年求学历程里,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他们辛勤的劳作,无私的付出,为我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我才能顺利完成完成学业,感激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抚养与培育。 我要特别感谢姚老师。是她在我毕业的最后关头给了我们巨大的帮助与鼓励,使我能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在此表示衷心的感激.姚老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收益匪浅。老师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不少的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种巨大的帮助,感谢她耐心的辅导。最后我要感谢道桥系所有的老师们,是他们的教育,让我有能力向社会迈出人生的第一步。请允许我发自内心的说声,谢谢你们,我的恩师们。参考文献 1 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m.第二版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2 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主编JTJO13-9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3 AASHTO AASHTOguide for design of pavement structuresS. WashingtonDC: AASHTO, 19864路木生.关于旧路改造升级若干技术问题的探讨.D.中南公路工程,1995年第4期5 胡长顺、黄辉华。高等级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6陈贺,戴时云等。旧路改建设计与施工D 公路,2001年第7期7张卫东。改建公路项目旧路可用性探讨D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2年第2期8卢正宇。 惠深线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体会D 中南公路工程,1995年第2期9潘有为。公路改建设计方法研究D 江苏交通科技,1996年第2期10梁云龙,武振林。公路改建工程设计讨论D 山西交通科技,2001年第1期1223公路路基工程改扩建施工技术公路改造是一个永久的话题,也是一个公路建设中一项长期的任务。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量不断增加,交通量的要求日渐突出显露了公路的线形标准差、路况不好、行车事故多、交通堵塞等相严重的交通问题,更加突出了公路改造的迫切性。本文将对路基工程改扩建地基处理的技术及施工要求,一般路基改扩建的施工技术和路基排水。在尽量降低工程投资的情况下,对现有的公路路基进行改扩建等方面进行探讨。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沈阳市苏家屯区,起于红菱堡,止于永乐乡,计划工程量18.392KM。路面结构:面层为5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基层采用半刚性材料,垫层采用天然砂砾。路线等级:该路段为平原微丘区二级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为60KM/H,特殊路段适当降低桥涵设计荷载:公路级 。路面标准轴载:BZZ100。路基横断面:路基宽10.0米和22.0米,路面宽8 .5米和20.0米。本段工程所在地为平原微丘区,沿线土质多亚粘土、个引地段为粉土及碎石土,中湿状态,年平均气温7.8,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24 。6,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12.7。历年最高气温38 .。3,最低气温-30 .4,年平均降雨量700.0mm,蒸发量431 .4mm,降雨多集中在7、8月份,冬季最大冻深1 . 20m,沿线地下水位较低,对路基影响不大。1 . 路基工程改扩建地基处理的技术及施工要求道路改扩建工程较新建工程有很多难点,首先在于新旧路基的搭接处理上,旧路经过多年的使用产生了变化,采取什么措施防止或减慢该部位不出现不均匀沉降,开裂,滑移等病害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为避免出现不均匀沉降的处理措施是加强对旧路的沉降观测分析和对改扩建部位的地基处理,以保证改扩建工程中新旧路的沉降能够达到均匀,避免病害。有些旧路由于路面的破损导致地面水下渗或地下水上升,使旧路路基强度降低,这时也须对旧路路基进行处理。改扩建工程的地基处理可以采用常见的地基处理技术,但要通过综合的分析现场的实际水文地质情况,旧路通车时间,改扩建后的交通量增长和行车荷载等因素后科学选择,又因为地基病害维修处理困难,投资也较大,故在施工中应予以高度重视,以免建成后因地基问题导致路面破坏。加宽部位除了路面强度要比旧路略强外,路基强度也必须比全部新建路要求的要高。同时旧路的边坡,边沟如何处理更是关键,一般的说边坡从上到下,水的影响越来越大,边沟范围内的土更是不能随便盖在下面,必须清除出去,然后才能按操作规程进行开槽处理进行施工。1 .1一般地基的处理 地基又称天然地基,是指路床及以下的部分,承受路面结构层和路基部分的自重及由路面传来的车辆荷载。一般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1 .1 .1应做好原地面临时排水设施,并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排走的雨水,不得污染周围的环境;亦不得引起水沟淤积和路基冲刷。我们红永线在红陵至宛庄地带是水稻田,如在路基施工中遇到降雨不即使排出会侵害地基,排出会污染稻田,所以我们采取挖排水沟排到运河里去。1 .1 .2路堤修筑范围内,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用原地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并按规定进行压实 。红永线黑林台处在进行路基加宽开挖过程中,发现原路两旁有老树根,每78米一个,有一公里远,施工时采取彻底清楚树根,然后回填混砂压实的方法来保障路基的强度。1 .1 .3 旧路路堤边坡,基底边沟为有机土和松土时,应先清除平整后按规定要求压实。在深耕地段,必要时,应将松土翻挖,土块打碎,然后回填,整平,压实。1. 1 .4 路堤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处理深度应不小于30cm,并予以分层压实,压实度不应小于85%。1 .1 .5 旧路加宽部位,应遵守下列规定:a所用填土宜与旧路相同或选用透水性较好的土;b清除旧路路基边坡,边沟以及新路地基上杂草,并沿旧路边坡挖成向内侧倾斜的台阶,台阶宽度应不小于1m。1 .1 .6 当路堤受地下水位较高的影响时,应在路堤底部填以水稳性好的,不易风化的砂,沙砾,碎石等材料或采用无机结合料(石灰,水泥等固化材料)进行加固处理,使基底形成水稳性好,厚约30cm的稳定层或设置隔离层。1 .2 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在本工程中旧路采用的是稀浆封层技术,但是由于进些年的交通量的不断加大和雨水的常年侵害,原由路出现了大面积翻浆,地基沉降的病害。本工程采用的是垫层处理方法。垫层处治施工通常是指施工垫层处治,就是把基底下一定浅层范围内的软弱土基全部或部分挖除,用砂,碎石等强度高,性能好的粒料回填(本工程用的是辽阳太子河的混砂)。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从而保证重型机械通行,又使填土荷载均匀分布在地基上。这实际上砂(砾)垫层法也是浅层处治措施。垫层一般包括砂垫层,沙砾垫层,碎石垫层,灰土或素土垫层,矿渣垫层以及一些性能稳定的无侵蚀性材料的垫层。虽然不同的材料的垫层,其应力分布有所差异,但从使用经验分析,其作用和特征都可近似的按砂垫层进行计算。垫层的厚度以保证不至因沉降发生断裂为宜,一般为3050cm,垫层的宽度适当大于路基宽度,以防止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机械的破坏而影响垫层公路路基工程改扩建施工技术得到作用。在砂垫层下应设置土路拱,因为设计土路拱对砂垫层的排水肯定有利的,而且路堤各层施工形成的表面路拱,有利于地表面水的排出。浅层处治一般是指从地表下30cm150cm之间,可用浅层拌和,换填抛石等方法进行处治 。现行公路规范规定了当软土厚度3cm 时可用抛石挤淤措施,这种方法适用软土层位于水下,更换土壤施工困难或基底直接落在含水量极高的淤泥中,稠度远超过液限,呈流动状态的路段 。一般的讲,抛石是经济的,但在技术上缺少把握,使用时要慎重 。下面我主要介绍砂(砾)垫层。1 .2 .1砂(砾)垫层:在软,湿地基上铺以0 .30 .5m后的排水层,有利于软湿表层的固结,并形成路基填土的底层排水,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地基的强度,使施工的机械可以通行 。只有这种方法适用于本工程 。现在介绍一下砂垫层的施工。A对材料的要求:砂垫层的材料宜采用中砂及粗砂,不允许搀细砂和粉砂,含泥量不得过多。B施工要点:1)砂垫层施工中的关键是将砂加密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加密的方法常用的有振动法,水撼法,碾压法等 。这些方法要求分层铺砂,然后逐层振密或压实,分层的厚度视振动力的大小而定,一般为1520cm 。2)砂砾垫层,要求无明显粗细粒料分离,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cm 。3)砂垫层的宽度应宽度出路基边脚0.51.0m,两侧墙以片石护砌或采用其他的方式防护,以避免砂料流失 。4)碾压法施工时的最佳含水量一般控制在8%12% 。石灰土垫层施工在这里就不在详细说明了(本工程没有采用过)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种软土地基的处治方法 。1 .2 .2灌浆法:灌浆就是要让水泥或其他浆液在周围土体中通过渗透、充填、压密扩展形成浆脉 。由于地层中土体的不均匀性,通过钻孔向土层中加压灌入一定水灰比的浆液,一方面灌浆孔向外扩张形成圆柱状浆体,钻孔周围土体被挤压充填,紧靠浆体的土体遭受破坏和剪切,形成塑性变形区,离浆体较远的土体则发生弹性变形,钻孔周围土体的整个密度得到提高 。另一方面随着灌浆的进行,土体裂缝的发展和浆液的渗透,浆液在地层中形成方向各异、厚薄不一的片状、条状、团块状浆体,纵模交错的浆脉随着其凝结硬化,造成结石体与土体之间紧密而粗糙的接触,沿灌浆管形成不规则的、直径粗细相间的桩柱体 。这种桩柱体与压密的地基土形成复合地基,相互共同作用起到控制沉降、提高承载力的作用 。1 .2 .3反压护道:在软土地基上填筑路堤时,由于地基承载力不足,常常会出现堤脚外面隆起,路堤滑塌现象,因此需要对路堤边坡进行加固处理 。其中反压护道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 。所谓反压护道,是在堤坝两侧一定距离内堆土石以防基土被挤出,达到稳定堤坝的作用,亦称镇压法 。该法的优点是:施工简单方便,不需要特殊的施工机具;填料可就地取材,经济实用 。反压护道法虽然是一种较成熟的方法,但需要严格控制施工速率和填筑工艺 。1 .2 .4排水固结法:排水固结法即指给地基预先施加荷载,为加速地基中水分的排出速率,同时在地基中设置竖向和横向的排水通道,使得土体中的孔隙水排出,逐渐固结,地基发生沉降,同时强度逐步提高的方法 。该法常用于解决软粘土地基的沉降和稳定问题,可使地基的沉降在加载预压期间基本完成或大部分完成,使道路在使用期间不致产生过大的沉降 。同时,可增加地基土的抗剪强度,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实际上,排水固结法是由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两部分共同组合而成的 。排水系统是一种手段,如没有加压系统,孔隙中的水没有压力差就不会自然排出,地基也就得不到加固 。如果只增加固结压力,不缩短土层的排水距离,则不能在预压期间尽快地完成设计所要求的沉降量,强度不能及时提高,加载也不能顺利进行 。通过计算确定回填的堆载计划、地基处理分区和施工要求,既经济合理,又满足了施工工期的要求 。除此之外还有还有振冲置换法,深层搅拌法等等 。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很多,其原理和适用条件也各不相同,处理方法选择不当,有时根本不能产生好的效果,同时软基处理的费用占总投资的比重很大,因此要认真选取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案 。2 .路基改扩建施工技术2 .1本工程路基施工方案及方法 首先进行翻浆处理,用挖掘机将翻浆部位的软土全部挖除,换填透水性好的砂垫层,根据标高确定其厚度,分层填筑碾压 。并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之内 。 对路其宽度内的场地进行清理,挖除路基范围内的树根,然后进行填前碾压 。施工工序见附录A2 .1 .1施工要点A .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并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 。B .路基填土时松铺厚度不得大于30cm,顶层最小压实度不小于8cm,并且保证路基边坡的坡度满足设计要求 。C .放样要及时准确,路基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最后削坡 。D .填筑段的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0.5m 。 E .不同性质的土应分层填筑,不得混填 。每种填料层的累计总厚度不宜小于0.5m 。 F .桥涵部位填土应采用砂类土 。涵顶填土压实度大于50cm 。公路路基工程改扩建施工技术G .碾压工作应自路基边缘向中央进行,至表面无明显轮迹,且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为止 。 H .碾压时应特别注意均匀一致,并随时保持土壤润湿,不得干压 。 I .桥涵附近的填土,应特别仔细压实以免桥头与路基连接处发生不均匀沉降 。2 .2本工程路面下基层施工方案及方法 鉴于该段工程量大,下基层采取全幅施工 。这样做的好处是不防止战线拉的太长而导致全面开花的混乱场面,还有利于现场管理,方便机械的调配,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 。 在施工过程中,由施工负责人、总工程师对两施工队进行直接管理,并且负责人员、材料、机械的调配,使之能够达到最大的生产率 。 2 .2 .1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A .首先清理路槽,对已完成路基按规定频率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合格后方可进行下基层施工 。 B .严格控制土质量和粒径,化验员及时对现场土进行各项指标检测,不合格土方坚决清除现场 。 C .碾压过程中,及时检测含水量及压实度,并指导施工 。 D .安排专人挑土中的泥块及大于规范要求粒径的土 。2 .3拓宽路基的压实及搭接2 .3 .1压实的意义,方法与标准A压实的目的及意义1)路基压实是保障路基质量的重要环节,路堤,路堑和路堤基底均应进行压实,且技术等级越高的公路,对路基的压实要求越高 。 路基压实的作用是提高填料的密实度,减小孔隙率,增强填料颗粒之间的接触面,增大凝聚力或嵌挤力,提高内摩擦力,减小变形,为路基的正常使用提供良好的基础 。 路基的压实过程,其本质上是土体在压力作用下,克服路基材料颗粒间的内聚力和摩擦力,使原有结构受到破坏,固体颗粒从新排列,大颗粒之间的缝隙被小颗粒所填充,变成密实状态,达到新的平衡 。在施工工作中,表现为路基材料的体积被压缩,而达到一定程度后,这个过程不再持续 。这是因为在颗粒重新排列之后,土中的气体被挤出由快变慢,最终趋于稳定结束 。这时,作用于土体的压力,只能引起弹性变形,而压力过大时,则可能使土壤产生剪切破坏,影响土体强度 。B 影响压实的效果的主要因素 影响路基压实效果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内因也有外因,但与施工作业有关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1)土的含水量任何有粘结力的土,在不同的湿度下,有同样压实机具来碾压,将获得不同的密实度和不同的强度 。在一定功能的压实作用下,含水量的变化会导致土的干密度随之变化,在某一含水量(最佳含水量)下,干密度达到最大值(最大干密度) 。各种土的最佳含水量大小不同,一般土在天然状态下的含水量值很接近于最佳含水量,因此,在施工作业中,新卸填土应当立即推平压实 。2)土的性质不同的土质的压实性能差别很大 。一般来说非粘性土的压实效果好,而且最佳含水量较小,在大干密度较大,、在静力作用下,压缩性较小,在动力作用下特别在振动作用下很容易被压实 。粘质土,粉土等分散性土的压实效果差,主要是由于这些细分散性土颗粒的比表面大,粘聚力大,土颗粒表面水膜需要大量的水,最佳含水量偏高,而最大的干密度反而偏小 。3)压实功压实功是由碾压(锤击)的次数及其单位压力所决定的 。若在一定限度内增加压实功,则可以降低含水量数值,提高最佳密实度的数值 。土在不同压实功作用下的压实性质,是决定压实工作量和选择机具选择施工方法的依据 。事实上,任何一种土,当密实度超过某一限值时,欲继续提高他的密实度,即使幅度很小的变化,往往需要增加很大的压实功能,还有可能出现所加荷载超过土的抗力,即土受压部位承受的压力超过了土的极限强度,而导致土体的破坏 。4)碾压时的温度在路基碾压过程中,温度升高可使被压土中的水粘滞度降低,从而在土粒间起润滑作用,易于压实 。但温度过高时,又会由于水分蒸发太快而不利于压实 。温度低于0 oc时,因部分水分结冰,产生更大的阻力,起润滑作用的水更少,因而也得不到理想的压实效果,或说同一种土壤的最佳含水量随温度不同而有所变化 。5)压实机具压实机具不同,压力作用的有效深度不同,一般夯击式机具的压实力作用最深,振动式次之,碾压式最浅 。根据这一特性即可确定各种机具的最佳压实度 。然而,同一种机具的压实作用深度,在压实过程中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如钢筒式压路机,开始碾压时,因土体松软,压力作用较深,但随碾压次数的饿增加,上部土层逐渐密实,土的强度相应提高,其作用深度就逐渐减小了 。影响压实度的因素还有很多,但对本工程影响相对小一些,这里不再列举 。公路路基工程改扩建施工技术C 压实标准与质量控制1)压实标准 压实施工应首先确定压实度,正确选定压实度,这关系到土基受力状态,路基路面设计要求、施工条件,必须兼顾需要与可能,讲求经济与实效 。 路床范围内的土层承受着强烈的行车荷载反复作用,路基下层,主要承受本身重量 。因此,路床范围的压实度要求较高 。 ; 路堤、路堑和路堤基底均应压实 。土质路堤(含土石路堤)的压实度应不低于表l-6所列标准 。 土质路堤压实度标准(JTJ 03395) 表1-6 填挖类型 路面底面计起深度范围 (cm) 压 实 度 ()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其他公路 路堤上路床 030 95 93 下路床 3080 95 93 上路堤 80150 93 90 下路堤 150 90 90 零填及路堑路床 030 95 93 2)质量控制在路基施工过程中,为控制好路基压实质量,提高现场压实机械的工作效率,需要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通过试验准确确定不同种类填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二是现场控制填土的含水量 。实际施工中,填土的含水量是一个影响压实效果的关键指标,路基施工中当含水量过大时应翻松晾晒或掺灰处理,降低含水量;当含水量过低时,应翻松并洒水闷料,以达到较佳的含水量 。三是分层填筑、分层碾压 。施工前,要先确定填土分层的压实厚度 。最大压实厚度一般不超过20厘米 。四是加强现场检测控制 。填筑路基时,每层碾压完成后应及时对压实度、平整度、中线高程、路基宽度等指标进行质量检测,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方能允许填筑上一层填土 。2 .3 .2新旧路基的搭接旧路拓宽时,如旧路经过长期使用没有严重的路基病害,就说明已经沉降稳定,而新路部分虽然经过压实,总要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沉降,如果旧路路基存在严重的病害,而又没经过处理,也会出现接茬部位的沉降差,这就是不均匀沉降,这是必须要避免的 。另一方面旧路的边坡在施工时碾压的密实度往往不足,又长期受水的侵蚀变的比较松软,这一部分的土必须清除,再者边坡是斜面不利于结合 。所以要进行接茬处理,为的就是发生较小的不均匀沉降时,起到一种缓解的作用,不会马上出现纵向裂缝 。搭接的宽度要根据采取的工艺决定,人工进行作业一般是15cm一步,而现在基本都是机械作业,搭接宽度要和机械的特点相适应,高度一般要在50cm左右,宽度视坡度而定,一般选择30100cm一步 。 3.排水工程的改建方法和技术路基及沿线构造物经常受到水的侵袭,这不仅严重危害路基,甚至会将其彻底的冲毁 。因此,对路基的排水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 。根据来源不同,影响路基的水分为地面水和地下水两大类 。地面水主要是由降水形成的地面径流,对路基能形成冲刷和破坏,也能渗入路基内部,使土体软化 。地下水包括上层滞水(从地面渗入尚未深达下层的水),层间水(在地面以下任何两个隔水层之间的水),潜水(地面水以下第一个隔水层以上的含水层中的水),可使路基潮湿,引起边坡塌落,滑动,翻浆,冻害等危害 。所以,路基必须具有合适完备的排水系统,保障迅速排泄路基范围内的地面水,并对影响路基稳定的地下水进行截流,降低水位或给予排除,从而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改扩建施工中,首先应校核全线路基排水系统的设计是否完善和妥善,可以分析借鉴旧路的排水设施的设计的初衷及应用效果,必要时予以补充和修改,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施工现场设置一些必要的临时性排水设施,以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3 .1地面排水路基地面排水可采用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与急流槽、拦水带、蒸发池等设施 。本工程用的是前三种。 3 .1 .1边沟;A设置:挖方地段和填土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地段均应设置边沟 。路堤靠山一侧的坡脚应设置不渗水的边沟 。为了防止边沟漫溢或冲刷,在平原区和重丘山岭区,边沟应分段设置出水口,多雨地区梯形边沟每段长度不宜超过300m,三角形边沟不宜超过200m 。 B施工要求:平曲线处边沟施工时,沟底纵坡应与曲线前后沟底纵坡平顺衔接,不允许曲线内侧有积水或外溢现象发生 。曲线外侧边沟应适当加深,其增加值等于超高值 。边沟的加固:土质地段当沟底纵坡大于3时应采取加固措施;采用于砌片石对边沟进行铺砌时,应选用有平整面的片石,各砌缝要用小石子嵌紧;采用浆砌片石铺砌时,砌缝砂浆应饱满,沟身不漏水;若沟底采用抹面时,抹面应平整压光 。 3 .1 .2截水沟:A设置:截水沟的位置 。在无弃土堆的情况下,截水沟的边缘离开挖方路基坡顶的距离视土质而定,以不影响边坡稳定为原则 。如系一般土质至少应离开5m,对黄土地区不应小于10m 。并应进行防渗加固 。截水沟挖出的土,可在路堑与截水沟之间修成土台并进行夯实,台顶应筑成2倾向截水沟的横坡 。路基上方有弃土堆时,截水沟公路路基工程改扩建施工技术应离开弃土堆脚15m,弃土堆坡脚离开路基挖方坡顶不应小于10m,弃土堆顶部应设2倾向截水沟的横坡 。山坡上路堤的截水沟离开路堤坡脚至少2 。0m,并用挖截水沟的土填在路堤与截水沟之间,修筑向沟倾斜坡度为2的护坡道或土台,使路堤内侧地面水流人截水沟排出,如图1B411052所示 。B施工要求:截水沟长度超过500m时应选择适当的地点设出水口,将水引至山坡侧的自然沟中或桥涵进水口,截水沟必须有牢靠的出水口,必要时须设置排水沟、跌水或急流槽 。截水沟的出水口必须与其他排水设施平顺衔接 。为防止水流下渗和冲刷,截水沟应进行严密的防渗和加固,地质不良地段和土质松软、透水性较大或裂隙较多的岩石路段,对沟底纵坡较大的土质截水沟及截水沟的出水口,均应采用加固措施防止渗漏和冲刷及沟壁 。 3 .1 .3排水沟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A排水沟的线形要求平顺,尽可能采用直线形,转弯处宜做成弧线,其半径不宜小于10m,排水沟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通常不宜超过500m 。B排水沟沿路线布设时,应离路基尽可能远一些,距路基坡脚不宜小于34m 。当水流的流速大于容许冲刷流速时,沟底、沟壁,应采取排水沟表面加固措施 。 3 .1 .4拦水缘石的施工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