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3页
《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4页
《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会计制度设计/ design of the acconting system 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学分:32开课单位:经济管理系财会教研室开课对象:会计专业(本、专科)先修课程:会计学原理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管理会计选定教材:会计制度设计,徐政旦,上海,上海财经出版社,2003年。参 考 书:新编会计制度设计,廖洪,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1、课程性质:会计制度设计是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的一门统设选修课,是一门理论性、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门专业课所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能力,即根据国家有关会计法规和准则,设计和选择适合基层企业需要的会计制度。本课程以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设计为中心,结合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的相关内容进行讲授。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环境,掌握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设计企业各种会计制度的基本方法。二、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一)理论讲授部分第一章总论 掌握内部控制、管理控制、会计控制、会计制度及会计制度设计等基本概念;了解会计制度在会计管理中的地位,会计制度设计的必要性,掌握会计制度设计的原则、内容和方法。第二章 会计组织结构的设计了解会计组织机构设计的原则,掌握大中小型企业、集团公司会计组织机构的设计及运作要点,了解内部核算下会计组织机构的设计。第三章 会计凭证的设计了解会计凭证设计的意义和要求以及会计凭证传递、保管制度的设计,重点掌握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设计要求。第四章 会计帐户的设计了解会计帐户设计的作用和要求,会计帐户设计的方法;掌握会计帐户的饿编号方法。第五章 会计帐簿的设计了解会计帐簿设计的意义和要求,重点掌握日记帐、分类账的设计,一般了解备查簿的设计。第六章 账务处理程序的设计一般了解账务处理程序设计的意义,理解以日记帐为基础的账务处理程序设计,掌握记账凭证了解定期汇总和结帐工作的。第七章 定期汇总和结帐工作的设计了解定期汇总和结帐工作的设计。第八章 会计报表的设计掌握基本会计报表的设计,一般掌握内部会计报表的设计,了解会计报表设计的意义和设计要求。第九章 货币资金业务会计处理程序的设计掌握货币资金业务会计处理程序的设计。第十章 存货业务会计处理程序设计掌握存货业务的内部控制要点及凭证和报表的设计,了解存货业务处理程序的设计。第十一章 采购业务会计处理程序设计掌握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要点、业务处理程序的设计、记账程序的设计。第十二章 销售业务会计处理程序设计掌握销售业务的内部控制要点、业务处理流程的设计、记账程序的设计。(二)实验、实习部分三、学时分配(只简单介绍实验、实习项目)本课程32学时。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学时分配一、总论重点:会计制度设计的意义和原则会计制度设计的步骤及方法 2二、会计组织机构的设计重点:会计组织机构设计的原则小型企业会计组织机构设计大中型企业会计组织机构设计集团企业会计组织机构设计4三、会计凭证的设计重点:会计凭证设计的意义和要求原始凭证的设计记帐凭证的设计凭证传递程序和保管制度设计4四、会计帐户的设计重点:会计帐户设计的作用和要求会计帐户设计的方法 2五、会计帐簿的设计 重点:日记帐的设计分类帐的设计 4六、帐务处理程序的设计重点:以记帐凭证为基础的帐务处理程序设计 4七、定期汇总和结帐工作的设计重点:汇总和结帐工作设计经营帐户结帐设计 2八、会计报表设计重点:基本会计报表设计内部会计报表设计 4九、具体业务会计处理程序的设计重点:货币业务会计处理程序设计存货业务会计处理程序设计采购业务会计处理程序设计销售业务会计处理程序设计6四、其它教学环节及考核方式其它教学环节无。考核采用闭卷考试。五、大纲说明 执笔: 审核: 审定: 日期: 计算机会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计算机会计/Electric Data Processing Accounting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学分:56(其中含配合课程上机20学时)开课单位:经济与管理系财会教研室开课对象:会计学专业(本、专科)先修课程: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会计制度设计、微机原理与数据库选定教材:会计信息系统 ,杨宝刚,高等教育出版社参 考 书:1、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计算机会计学修订版,张瑞君、蒋砚章,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会计电算化实验,胡仁昱,立信会计出版社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1.课程性质:计算机会计是财务会计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它从信息系统的角度出发,针对会计信息系统内涵延伸的特点,让学生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特点;吸收现代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从立足会计核算、面向会计管理的角度出发,掌握各子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一定量的应用设计内容。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以及上机,要使学生在对计算机基本操作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获得对会计基础专业课程如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的综合运用能力,明确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信息产生传递处理关系,适应信息时代发展要求,加深理解和掌握会计信息系统主要处理方法;通过应用主流财务软件掌握其设计思想和使用方法。二、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一)理论讲授部分第一章 会计信息系统概述了解会计信息系统及系统的发展。第二章 商品化会计软件及其使用了解商业化会计软件及实施。第三章 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认识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技术。第四章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步骤 认识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步骤。第五章 帐务处理子系统 (7学时) 掌握运用帐务处理子系统来处理会计帐务流程。第六章 销售与应收帐款子系统 掌握运用销售与应收帐款子系统来处理业务。第七章 采购、应付帐款与存货子系统 掌握采购、应付帐款与存货子系统。第八章工资、固定资产、成本子系统掌握工资、固定资产、成本子系统。第九章 会计报表子系统 掌握会计报表子系统。第十章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实施与管理 认识会计软件的实施与管理。第十一章 计算机审计了解计算机审计软件。第十二章 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二)实验、实习部分上机实践环节:第一部分 用友、金碟等财务软件应用 第二部分 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电算化应用 三、学时分配(只简单介绍实验、实习项目) 教学环节课程内容 学时讲课上机小计会计信息系统概述 66商品化会计软件及其使用 44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技术及应用44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步骤44帐务处理子系统729销售与应收帐款子系统224采购、应付帐款与存货子系统123工资、固定资产、成本子系统123会计报表子系统224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实施与管理2810计算机审计224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11合计362056四、其它教学环节及考核方式其它教学环节无。考核采用闭卷考试。五、大纲说明 执笔:廖联凯 审核: 审定: 日期:计算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计算技术/Calculation Technolkgy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时/学分:32/2.0开课单位:经济与管理系 财会教研室开课对象:会计专业(本、专科)先修课程:无选定教材:计算技术,姚克贤,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年9月参 考 书:现代珠算,李海波,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年7月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David M Burton, Allyn and Bacon, 2002年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1、课程性质:计算技术课程是高等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一门学科必修课,它是为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会计专门人才服务的。由于这门课程的实践技能性很强,因此,在教学中,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学练结合,以练为主,在技术上要求精益求精,特别应注意培养学生利用算盘与心算结合熟练、准确、快捷进行各种运算的能力。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珠算基础知识、珠算加减法、珠算乘法、珠算除法、简易心算法、电子计算的运用等方面的基础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技巧,为以后在财会工作中正确、快捷地进行运算奠定基础。二、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一)理论讲授部分第一章珠算基础知识理解珠算的概念,了解珠算的起源和发展。认识算盘,记数与看数,握笔方法与清盘方法,打算盘的姿势,拔珠方法,数字写法。第二章珠算加减法掌握珠算加法的基本打法。掌握珠算减法的基本打法。第三章珠算乘法掌握珠算乘法的基本打法。第四章珠算除法掌握珠算的基本除法。第五章 简易心算法 掌握心算法的要领。第六章 电子计算器的运用 掌握电子计算器的运用。(二)实验、实习部分三、学时分配(只简单介绍实验、实习项目)教学时数为32学时,课内学时分配如下表:教学环节课程内容 学时讲课习题课小计珠算基础知识1.50.52珠算加减法448珠算乘法347珠算除法448简易心算法224电子计算器的运用123合 计15.516.532四、其它教学环节及考核方式本课程的成绩考核分为平时作业及期末考试两部分,其中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五、大纲说明 执笔:彭新华 审核: 审定: 日期:计算机会计实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计算机会计实训/Design of Electric Data Processing Accounting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学分:3周开课单位:经济与管理系财会教研室开课对象:会计学专业(本、专科)先修课程: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会计制度设计、微机原理与数据库选定教材:会计电算化实验,胡仁昱,立信会计出版社。参 考 书:1、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计算机会计学修订版,张瑞君 蒋砚章,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电算化会计, 许永斌 杨春华 , 立信会计出版社。 3、会计信息系统, 杨周南等,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从信息系统的角度出发,针对会计信息系统内涵延伸的特点,让学生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特点;吸收现代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从立足会计核算、面向会计管理的角度出发,掌握各子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一定量的程序设计内容,通过学习阅读程序以及上机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会计信息系统主要处理方法;通过应用主流财务软件掌握其设计思想和使用方法。二、课程设计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部分 商品化会计软件及其应用目的及要求:在讲解完商品化会计软件及其应用的课程后,本着了解、熟悉会计软件的目的,要求学生应用用友、金蝶等财务软件进行简单的会计核算。软件环境:用友V8以及针对大、中、小型企业而设计开发的金蝶财务、金算盘、速达财务等会计软件(自备)。具体内容:运用手工模拟实习资料,掌握系统初始化功能使用的一般方法;掌握账务处理系统使用的一般方法;熟悉掌握报表处理系统使用的一般方法。 第二部分 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电算化应用目的及要求:在基本掌握了商品化会计软件后,本着深化、熟练掌握计算机在会计上的应用的目的,要求学生应用OFFICE等办公软件、FoxPro等开发工具进行会计电算化。软件环境:OFFICE办公软件、FoxPro、VB、VC、Delphi等工具软件。具体内容:深入掌握商品化会计软件的具体使用方法;掌握办公软件在会计上的深层应用方法;将计算机在会计上的应用从财务会计深入到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上;应用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如中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关内容,在计算机上实现成本核算和计算、预测决策分析等内容。第三部分 审计软件的应用 目的及要求:在第一部分内容完成后,利用审计大师软件实施审计。三、学时分配进度要求 教学环节设计内容 学时上机第一部分 商品化会计软件及其应用24第二部分 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电算化应用30第三部分 审计软件的应用6合计60四、其它教学环节及考核方式1.设计说明书要求 课程设计报告书中包含软件使用步骤。所有操作步骤截取代表性的图像,并以图像的方式展现在课程设计报告书中。2.图纸(或其它)要求 3.评分标准课程设计成果应包含课程设计报告书和软件备份文件(磁介质)。按课程设计报告书和备份文件各占50%来进行评分。五、大纲说明 执笔:张琴 审核: 审定: 日期:计算机会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计算机会计/Electric Data Processing Accounting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学分: 20学时开课单位:经济与管理系财会教研室开课对象:会计学专业(本、专科)先修课程: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会计制度设计、微机原理与数据库选定教材:会计信息系统 ,杨宝刚,高等教育出版社参 考 书:1、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计算机会计学修订版,张瑞君、蒋砚章,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会计电算化实验,胡仁昱,立信会计出版社一、目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上机,要使学生在对计算机基本操作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获得对会计基础专业课程如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的综合运用能力,明确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信息产生传递处理关系,适应信息时代发展要求,加深理解和掌握会计信息系统主要处理方法;通过应用主流财务软件掌握其设计思想和使用方法。二、实验内容1.实验类别: 计算机会计课程的实践课程环节。2.实验目的: 在讲解完商品化会计软件及其应用的课程后,通过上机实践让学生加深了解、熟悉会计软件,以及深化、熟练掌握计算机在会计上的应用。3.实验主要内容:第一部分 用友、金碟等财务软件应用 包括账务处理子系统、销售与应收账款子系统、采购、应付账款与存货子系统、工资、固定资产、成本子系统和会计报表子系统。第二部分 财务会计、成本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