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诺贝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诺贝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诺贝尔时堰小学 周冬梅一、提出问题,引导探究:1、师:每年的12月10日下午4时30分,在瑞典王国首都斯德哥尔摩,都要举行一次世界性的盛会2、出示图片,师介绍:颁奖仪式隆重而简朴,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界精英汇集于此,出席的人数达到1500人到1800人;男士必须穿燕尾服或民族服装,女士要穿庄重的晚礼服。瞧,瑞典国王及王后出席并参与授奖。3、你知道这是什么盛会吗? 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4、出示课文第二节,师生问答读句子。男女生分读句子。师:你发现这一节的写法与我们平时的表达有什么不同吗?课文为什么要这样不厌其烦地问? 问着问着,我们的心里就会产生一个个疑问?(诺贝尔究竟是个怎样的人)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它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二、品文析句,感悟“百折不挠”,对科学的爱:1、过渡:2、浏览课文38小节,说说诺贝尔研究炸药经历了那几个过程?3、在诺贝尔经历的这几个过程中,你认为那个过程最能打动你?诺贝尔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映像?在有关词句旁边圈圈划划,还可以在书上写上批注。 交流:(1)、1864年,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但诺贝尔毫不气馁。师:“气馁”什么意思?“毫不气馁”呢?你在生活中有过气馁或“毫不气馁”的事吗?看来,同学们对于人生中的小挫折或勇于面对或退缩不前。那么,我们看看诺贝尔生命中的挫折是什么?补充资料如果你是他的亲人、朋友或邻居,你会对他说些什么?面对众人的劝解、质疑、甚至责难,诺贝尔也许无法辩解,他也有悲痛、也有犹豫、但冷静下来后,他想的是(交流) 这就叫做“毫不气馁”。(板书)师:在诺贝尔研制固体炸药的过程中,还有什么打动了你?(板书:坚持不懈)(2)、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师:我们做简单的乘法:365*4=1461,我们可以说经过了一千四百多天。这样读:一次、十次、上百次、几百次的失败。齐读句子。交流:(3)、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生:从“亲自”这个词语,看出他为了发明炸药连生命也不顾。他自己的生命非常危险。齐读句子。师:如果是你,你有这样的勇气?一旦爆炸,自己的命可能没了。他为什么这样做呢?板书:舍生忘死师:从哪里看出炸药威力大?生:从声音的巨响;从滚滚浓烟等这些地方说明炸药的威力很大。自己练读。指名读。师:还有两个词说明实验获得成功,爆炸力非常大。生:呼喊浑身是血师:要是你第一个反应是怎样?生:我会非常恐惧,马上到医院。师:可是诺贝尔是什么反映啊?他是怎样的神情?生:欣喜若狂激动万分师:为什么这样?他想到了什么?齐读句子。师:是什么力量让诺贝尔如此投入?其实就是在想为人类造福,多么崇高的境界。齐读句子。汇报“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高举双手呼喊着:他,就是诺贝尔。”(1)你会注意到哪些词,这些词给你怎样的体会?“亲自”紧盯、仍然盯着”,盯着什么?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盯着火星的眼睛,你看到了什么?(为了科学实验,不怕危险,把生死置之度外),指读(2)此时诺贝尔的心理是怎样的呢?出示“近了!近了!火星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指读(至少2个):A你为什么读得这样慢?(一丝害怕、恐惧)B你为什么读得有些急促?(期待、激动)是的,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意味着(死亡 )更接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意味着(成功)更接近了!此时,虽有一丝恐惧,三分害怕,但更多的是十分期待,万分憧憬,诺贝尔坚持着,读“有一次不放”(3)“轰诺贝尔完了”,人们的惊呼中包含着怎样的感情?(悲痛、叹息、哭泣)诺贝尔想到过吗?他心中想到的更多的是什么?付出的实在太多了,成功应该属于诺贝尔!(4)齐读第9节,从“冲”“高举双手”“呼喊”这些动作、语言中,你能用一个成语形容一下诺贝尔的心情吗?(欣喜若狂)他,就是诺贝尔,他就是( 舍生忘死 热爱科学 )的诺贝尔。(板书:舍生忘死 热爱科学)(5)同学们,这部分内容作者抓住了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特点,(板书:细节描写)其中对于心理活动的描写老师认为特别值得一学,你看“近了!近了!火星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这种反复强调,语言简洁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心理活动,举个例子来说:考试时间快到,但你题目还没有写完,你可以这样形容“慢一点,慢一点,时间过得再慢一点”,考试成绩出来了,报分时,你可以怎样形容?(菩萨保佑!菩萨保佑!保佑我考得好一点!)是不是很有意思呢?回到文中,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感受细节描写中诺贝尔的为了科学实验、舍生忘死。三、链接课外,感悟崇高人格,对人类的爱多少个日日夜夜,像这样的危险实验,诺贝尔做了成千上百次,我们不由得想问一声:诺贝尔,你真的不怕死吗?(板书:热爱科学 热爱人类)你们怎么知道的?出示第四小节、第十小节。齐读名言:生命那是自然我的理想三、文本拓展,情感升华:同学们,这样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你知道他的墓碑是什么样的吗?(出示图片,背景音乐响起。)课前,老师搜集了资料:诺贝尔墓周围有10多棵柏树,灰白色的墓碑高约3米,碑身为长方体,顶端呈圆锥形。碑的中央仅刻着“阿尔弗雷德诺贝尔,18331896”几个字。一切都是那么朴实无华。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他曾说过的一句话:“我更关心生者的肚皮,而不是用纪念碑对死者进行缅怀”。我再一次被他的博大的爱及谦逊打动了。诺贝尔先生一生没有照过相,他的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