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一、回顾上节课内容二 整体感知:本文标题是一个什么短语?标题有什么作用?围绕着题目和文本内容,你想提哪些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愚公移山困难:两山之高大:“方七百里”“高万仞” 人力之单薄:“年且九十”“荷担者三夫”工具之简陋:“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路途之遥远:“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过渡:愚公移山的困难不仅有来自自然的,还有人为的阻力。三分析人物(1) 朗读比较“其妻献疑”与“智叟止之”的话愚公的妻子和智叟都对愚公移山提出了异议,他们的“同”中有什么不同? ( )称呼不同。其妻称“君”,是敬称;智叟称“汝”,是一种不客气的称呼,用于上对下,长对幼.( )语气不同。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是疑问句,语气较轻表示询问语气。 “甚矣,汝之不惠!” 是感叹句,语气本已强烈,又是“汝之不惠甚矣”倒装,倒装之后,语气更加强烈。【 】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是反问句,语气更加强烈,况且又用“其”字加强语气。 ()出发点不同。其妻是关心、担心丈夫;智叟是显示自己的“智”,嘲笑愚公的“愚”()态度不同。其妻只是“献疑”,想办法,并不反对;智叟不但反对,而且讥讽、嘲笑、阻止。(2) 智叟与愚公(1)智叟的观点是什么?提出这个观点的根据是什么?(2)愚公的观点是什么?愚公认为两座大山可以搬走的理由是什么?(3)愚公和智叟的看法最大的不同在什么地方? 智叟立足于现在,愚公放眼于长远;智叟是用静止的眼光全面看问题,愚公是用发展的眼光片面看世界。(4) 愚公和智叟辩论谁取胜了?何以见得?(亡以应)小结:这一节愚公和智叟的对话,进一步表现了愚公移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心。 (三)课堂辩论:分学习小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到底愚还是不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愚公不愚 示例:正方:愚公实愚 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愚公不愚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教师总结: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喻一个道理,决不能以今天的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也不能以今天提倡的“巧干”来要求愚公。四、探究愚公精神 愚公精神到底是什么精神? 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这种精神吗?五 写法探究对比:愚公大智大勇-智叟鼠目寸光;愚公之妻担忧-智叟嘲讽阻止; 遗男热情帮助-智叟顽固冷漠 衬托:二山高大、人少力微、工具简陋衬托移山之难,进而表现愚公不怕困难; 山神惊惧 、天帝感动衬托愚公精神的伟大力量。 六歌曲欣赏愚公移山 七、拓展延伸同学们,在生活中,或许我们也会遇到太行、王屋这样的“大山”,你是绕开它吗?你将如何面对?课后导学:(本课文言知识梳理)(1)通假字始一反焉(通“返”,返回。) 甚矣,汝之不惠(通“慧”,聪明。)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一厝朔东(通“措”,放置。)指通豫南,达于汉阴(通“直”,一直。) 无陇断焉(通“垄”,高地。)(2)一词多义且: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 焉:且焉置土石(哪里。) 始一反焉(语气词。)之:出入之迂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结构助词,“的”。 )汝之不惠(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指示代词,“这”。 )告之于帝(代词,这件事。)跳往助之(人称代词,他们。)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人称代词,他。)其:其妻献疑曰(代词,他的。)感其诚(代词,他的。)其如土石何(副词,加强反问语气。)而:面山而居(连词,表修饰。) 笑而止之(连词,表修饰。)聚室而谋(连词,表顺承。) 而山不加增(连词,表转折。)于:达于汉阴(介词,到。) 告之于帝(向。)(3)古今异义阳 古义:山之南,水之北。今义:太阳。 阴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阴天。指 古义:直,一直。今义:手指。 曾 古义:连都。今义:曾经。诸 古义:之于。今义;各个、许多。 荷 古义:扛。今义:莲。毛 古义:草木。今义:毛发。 息 古义:叹气。今义:休息。虽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已 古义:停止。今义:已经。(4)词类活用面山而居 (面:名词用作动词,面朝。)帝感其诚 (感:被感动,被动用法。)毕力平险 (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装。)(5)特殊句式A.被动句 帝感其诚 (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B.倒装句 主谓倒装:甚矣,(谓) 汝之不惠(主) 宾语前置:何(宾)苦而不平?C.省略句 省略主语:(愚公)聚室而谋曰 (室人)杂然相许 省略介词: 一厝(于)朔东 一厝(于)雍南 D.反问句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教学反思】一、回顾上节课内容二 整体感知:本文标题是一个什么短语?标题有什么作用?围绕着题目和文本内容,你想提哪些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愚公移山困难:两山之高大:“方七百里”“高万仞” 人力之单薄:“年且九十”“荷担者三夫”工具之简陋:“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路途之遥远:“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过渡:愚公移山的困难不仅有来自自然的,还有人为的阻力。三分析人物(3) 朗读比较“其妻献疑”与“智叟止之”的话愚公的妻子和智叟都对愚公移山提出了异议,他们的“同”中有什么不同? ( )称呼不同。其妻称“君”,是敬称;智叟称“汝”,是一种不客气的称呼,用于上对下,长对幼.( )语气不同。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是疑问句,语气较轻表示询问语气。 “甚矣,汝之不惠!” 是感叹句,语气本已强烈,又是“汝之不惠甚矣”倒装,倒装之后,语气更加强烈。【 】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是反问句,语气更加强烈,况且又用“其”字加强语气。 ()出发点不同。其妻是关心、担心丈夫;智叟是显示自己的“智”,嘲笑愚公的“愚”()态度不同。其妻只是“献疑”,想办法,并不反对;智叟不但反对,而且讥讽、嘲笑、阻止。(4) 智叟与愚公(1)智叟的观点是什么?提出这个观点的根据是什么?(2)愚公的观点是什么?愚公认为两座大山可以搬走的理由是什么?(3)愚公和智叟的看法最大的不同在什么地方? 智叟立足于现在,愚公放眼于长远;智叟是用静止的眼光全面看问题,愚公是用发展的眼光片面看世界。(5) 愚公和智叟辩论谁取胜了?何以见得?(亡以应)小结:这一节愚公和智叟的对话,进一步表现了愚公移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心。 (三)课堂辩论:分学习小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到底愚还是不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愚公不愚 示例:正方:愚公实愚 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愚公不愚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教师总结: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喻一个道理,决不能以今天的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也不能以今天提倡的“巧干”来要求愚公。四、探究愚公精神 愚公精神到底是什么精神? 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这种精神吗?五 写法探究对比:愚公大智大勇-智叟鼠目寸光;愚公之妻担忧-智叟嘲讽阻止; 遗男热情帮助-智叟顽固冷漠 衬托:二山高大、人少力微、工具简陋衬托移山之难,进而表现愚公不怕困难; 山神惊惧 、天帝感动衬托愚公精神的伟大力量。 六歌曲欣赏愚公移山 七、拓展延伸同学们,在生活中,或许我们也会遇到太行、王屋这样的“大山”,你是绕开它吗?你将如何面对?课后导学:(本课文言知识梳理)(1)通假字始一反焉(通“返”,返回。) 甚矣,汝之不惠(通“慧”,聪明。)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一厝朔东(通“措”,放置。)指通豫南,达于汉阴(通“直”,一直。) 无陇断焉(通“垄”,高地。)(2)一词多义且: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 焉:且焉置土石(哪里。) 始一反焉(语气词。)之:出入之迂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结构助词,“的”。 )汝之不惠(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指示代词,“这”。 )告之于帝(代词,这件事。)跳往助之(人称代词,他们。)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人称代词,他。)其:其妻献疑曰(代词,他的。)感其诚(代词,他的。)其如土石何(副词,加强反问语气。)而:面山而居(连词,表修饰。) 笑而止之(连词,表修饰。)聚室而谋(连词,表顺承。) 而山不加增(连词,表转折。)于:达于汉阴(介词,到。) 告之于帝(向。)(3)古今异义阳 古义:山之南,水之北。今义:太阳。 阴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阴天。指 古义:直,一直。今义:手指。 曾 古义:连都。今义:曾经。诸 古义:之于。今义;各个、许多。 荷 古义:扛。今义:莲。毛 古义:草木。今义:毛发。 息 古义:叹气。今义:休息。虽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已 古义:停止。今义:已经。(4)词类活用面山而居 (面:名词用作动词,面朝。)帝感其诚 (感:被感动,被动用法。)毕力平险 (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装。)(5)特殊句式A.被动句 帝感其诚 (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B.倒装句 主谓倒装:甚矣,(谓) 汝之不惠(主) 宾语前置:何(宾)苦而不平?C.省略句 省略主语:(愚公)聚室而谋曰 (室人)杂然相许 省略介词: 一厝(于)朔东 一厝(于)雍南 D.反问句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教学反思一、回顾上节课内容二 整体感知:本文标题是一个什么短语?标题有什么作用?围绕着题目和文本内容,你想提哪些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愚公移山困难:两山之高大:“方七百里”“高万仞” 人力之单薄:“年且九十”“荷担者三夫”工具之简陋:“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路途之遥远:“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过渡:愚公移山的困难不仅有来自自然的,还有人为的阻力。三分析人物(5) 朗读比较“其妻献疑”与“智叟止之”的话愚公的妻子和智叟都对愚公移山提出了异议,他们的“同”中有什么不同? ( )称呼不同。其妻称“君”,是敬称;智叟称“汝”,是一种不客气的称呼,用于上对下,长对幼.( )语气不同。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是疑问句,语气较轻表示询问语气。 “甚矣,汝之不惠!” 是感叹句,语气本已强烈,又是“汝之不惠甚矣”倒装,倒装之后,语气更加强烈。【 】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是反问句,语气更加强烈,况且又用“其”字加强语气。 ()出发点不同。其妻是关心、担心丈夫;智叟是显示自己的“智”,嘲笑愚公的“愚”()态度不同。其妻只是“献疑”,想办法,并不反对;智叟不但反对,而且讥讽、嘲笑、阻止。(6) 智叟与愚公(1)智叟的观点是什么?提出这个观点的根据是什么?(2)愚公的观点是什么?愚公认为两座大山可以搬走的理由是什么?(3)愚公和智叟的看法最大的不同在什么地方? 智叟立足于现在,愚公放眼于长远;智叟是用静止的眼光全面看问题,愚公是用发展的眼光片面看世界。(6) 愚公和智叟辩论谁取胜了?何以见得?(亡以应)小结:这一节愚公和智叟的对话,进一步表现了愚公移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心。 (三)课堂辩论:分学习小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到底愚还是不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愚公不愚 示例:正方:愚公实愚 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愚公不愚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教师总结: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喻一个道理,决不能以今天的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也不能以今天提倡的“巧干”来要求愚公。四、探究愚公精神 愚公精神到底是什么精神? 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这种精神吗?五 写法探究对比:愚公大智大勇-智叟鼠目寸光;愚公之妻担忧-智叟嘲讽阻止; 遗男热情帮助-智叟顽固冷漠 衬托:二山高大、人少力微、工具简陋衬托移山之难,进而表现愚公不怕困难; 山神惊惧 、天帝感动衬托愚公精神的伟大力量。 六歌曲欣赏愚公移山 七、拓展延伸同学们,在生活中,或许我们也会遇到太行、王屋这样的“大山”,你是绕开它吗?你将如何面对?课后导学:(本课文言知识梳理)(1)通假字始一反焉(通“返”,返回。) 甚矣,汝之不惠(通“慧”,聪明。)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一厝朔东(通“措”,放置。)指通豫南,达于汉阴(通“直”,一直。) 无陇断焉(通“垄”,高地。)(2)一词多义且: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 焉:且焉置土石(哪里。) 始一反焉(语气词。)之:出入之迂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家庭医疗服务顾问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养老服务管理专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T∕CACM 1021.188-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车前草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体会
- 2025年及未来5年市场数据中国银行自助设备行业发展监测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 2025年及未来5年市场数据中国伤口胶带行业市场深度调查及发展前景研究预测报告
- 2025继续教育公需课必修课考试题库附含参考答案
- 互联网教育行业大数据分析与个性化教学模式研究报告
- 装配式建筑合同的重要条款
- 县城社区面试题及答案
- 甘肃开放大学2025年《地域文化(本)》形成性考核1-3终考答案
- 中国五矿秋招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完整)汉字听写大会竞赛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潜江市事业单位人才引进55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水电系统安装施工方案
- 荒山承包合同补充协议
- 建筑装饰工程项目总结及经验分享
- 2025年医学检验副高职称答辩题库及答案
- 2025“才聚齐鲁成就未来”山东文旅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招聘2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3套试卷
- 2025-2030民办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及管理优化与发展策略报告
- 村干部考公务员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