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经”的中医治疗及典型病例.doc_第1页
“逆经”的中医治疗及典型病例.doc_第2页
“逆经”的中医治疗及典型病例.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逆经”的中医治疗及典型病例逆经:每逢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有周期性的口鼻出血,称为经行吐衄,本证多伴有月经量减少甚或不行,好像月经倒行逆上,故又称为“倒经”、“逆经”,现代医学称为代偿性月经。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病机理,是由于血热而冲气上逆,迫血妄行所致,经前及经期气血汇聚冲脉,血海盛实,冲气较盛,若平素肺肾阴虚,虚火上炎或情志所伤,肝经郁火,火热随冲气上逆,迫血妄行而致经行吐衄。西医对本病病因未完全明白,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有关。治疗(一)中医辩证治疗本病中医治疗有明显疗效,临床主要分为以下两大证型,而以肺肾阴虚为多见。1.肺肾阴虚型。主证:每逢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口鼻出血,量少,色鲜红,月经多先期,量少或不行,头晕耳鸣,潮热颧红,咳嗽无痰,手足心热,咽干口燥,形体多消瘦,舌质嫩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肾润肺,引血下行。方药:顺经汤合二至丸加减。女贞子15 克,旱莲草15 克,生地20 克,白芍15 克,丹皮15 克,茜草根15 克,仙鹤草15 克,沙参15克,麦冬15 克,牛膝12 克,黑荆芥10 克。方解:方中用女贞子、旱莲草滋肾凉血止血,生地、丹皮、白芍清热凉血益阴,沙参、麦冬润肺止咳,茜草根、仙鹤草凉血收涩止血,黑荆芥引血归经,牛膝引血下行。加减法:咳嗽咳血,加百合15 克、川贝末3 克(冲服)、百部12 克以润肺止咳。月经量少,加桃仁10 克、丹参20克、益母草30 克以活血通经。典型病例施,女,26岁,统计员,门诊号为021787。患者近3月每逢经期出现口鼻出血,量少,色鲜红,月经量少,咳嗽,痰少带血,形体瘦削,手足心热,舌质嫩红,少苔。脉细数,诊为肺肾阴虚型经行吐翩,拟方:女贞子15 克,旱莲草18 克,生地20 克,白芍12 克,沙参15 克,麦冬15 克,茜草根15 克,生地20克,仙鹤草15 克,牛膝9 克,黑荆芥10克,益母草20 克,用药5 剂,口鼻出血止;经后拟方:女贞子15 克,旱莲草15克,干地20 克,白芍15 克,沙参15 克,麦冬15 克,百合10 克,桑寄生15 克。每天1剂,至经前三天改用方,连续用药3 个月,无经行吐衄出现,追踪一年,无再发。2.肝经郁火型。主证:经前或经期口鼻出血,量较多,色鲜红,心烦易怒,乳胀胁痛,口苦咽干,月经多提前,量少甚或不行,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治疗:疏肝清热,引血下行。方药:清肝引经汤加减。当归9 克,白芍15 克,生地20 克,丹皮15 克,栀子10 克,甘草6 克,黄芩10 克,川楝子12 克,茜草根15克,牛膝12 克,白茅根15 克。方解:方中用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生地、丹皮清热凉血,栀子、黄芩清热降火,川楝子疏肝理气,茜草根、白茅根清热凉血止血,牛膝引血下行,甘草调和诸药。加减法:肝胆湿热,见口干口苦,头痛头胀,舌苔黄腻,加龙胆草10克、茵陈15克,以清利肝胆湿热。肝胃不和,胃火炽盛,胃脘胀痛,见恶心呕吐,甚则吐血,大便秘结,加竹茹10 克、石斛15 克、玄参15克以清热和胃。正值经期,月经量少加益母草20 克以活血祛瘀调经。典型病例黄,女,29 岁,干部,门诊号为033550。患者近3个月每值经前、经期口鼻出血。经期第一天来诊,见口鼻出血,色鲜红,月经量少,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乳胀胁痛,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诊为肝经郁火型经行吐衄拟方:当归9 克,川楝子12 克,白芍15 克,丹皮15 克,栀子10 克,黄芩10 克,茜草根15 克,白茅根15克,牛膝12克,玄参12 克,益母草20 克。用药3 剂,口鼻出血止,月经干净。经净后拟方:丹皮12 克,栀子10 克,川楝子10 克,白芍15 克,当归9 克,女贞子15 克,旱莲草15 克,干地20克,甘草6 克,每天1 剂,至经前一周改服方,调理3 个月,经潮无口鼻出血,经量正常。附: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逆经龙胆泻肝汤载于医方集解,具有泻肝胆湿热之功,主治肝胆实火上逆,肝经湿热下注之证。笔者据此,近年用该方加减治疗逆经46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46例中,年龄最小14岁,最大46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2年余。临床主要表现为鼻衄。所有病例均排除其他出血性疾病。2 治疗方法药物组成:龙胆草、川牛膝、栀子各12g,柴胡、黄芩、木通、泽泻各10g,生地黄20g,白茅根、当归各15g,生甘草5g。上方于经前25天服用,连用35剂。3 治疗结果46例均有效。经服本方,1个月经周期衄血即止者20例,2个月经周期衄血方止者16例,3个月经周期衄血始止者10例。随访半年以上未见复发。4 病例介绍方某,28岁,工人,1997年5月20日初诊。每届经期阴道少量出血伴鼻衄2年余。近几月月经期至未潮而鼻衄甚剧,持续35天。刻诊经期已至未潮,鼻衄,胸中烦热,乳房胀痛,头晕目眩,急躁易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此为肝经实火上逆,引动肝血上行。治宜泻肝经实火,导血下行。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味:龙胆草、川牛膝、泽兰、栀子各12g,柴胡、黄芩、木通、泽泻各10g,白茅根、当归各15g,生甘草5g。3剂,水煎服。服药2剂,衄血大减,3剂后鼻衄已止,阴道少量出血,经血鲜红夹有小血块,继以丹栀逍遥丸、当归丸调理善后。药后诸症已除,嘱下次经前5天继续服药。6月18日复诊,原方又服3剂,药后经至,鼻衄未作,经期5天。其后改服龙胆泻肝丸1个月经周期,月经正常。随访半年,经期、经色、经量俱正常,衄血未作。5 体会逆经,亦称经行吐衄,有虚实之分。实者因血热气逆,迫血妄行,多关肝胃;虚者乃因气不摄血,血不循经,多关脾肺。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