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溪南翼新城总体规划AnxiNanyiNewTownConceptualMasterplan 2010年01月 目录 1 0前言2 0现状研究3 0总体策略4 0总体规划5 0首期投资项目建议6 0旅游商业中心城市设计 1 0前言 依托铁路沿线 泉州 湖头镇 产业发展辐射带为安溪县城之辅城本地抵达 泉州到安溪 1 5小时厦门到安溪 2小时福州到安溪 3 5小时 1 1规划背景 沈海高速复线开通 提升区位条件 催生新产业 加速南翼新城发展创造连结厦门 漳州的新发展平台 1 1规划背景 形成与泉厦漳城市联盟架构 接受九龙江口与环泉州湾之辐射与对接具闽南金三角产业转移基地之潜力接受海西经济特区发展之机遇本地抵达 泉州到安溪 0 5小时 厦门到安溪 40分钟 漳州到安溪 40分钟 1 1规划背景 1 1规划背景 安溪县2005版的总体规划中把龙门官桥两镇定位为县城的辅城随着沈海高速公路复线的建设 龙门和官桥两镇的出口即将建成 缩短了安溪与厦门的距离 同时海西经济区的发展战略等给整个福建省发展带来极大机遇县政府决定把龙桥辅城重新定位为南翼新城 从新城定位 产业发展 新城规模 空间布局 交通梳理等方方面面进行重新研究 1 2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的范围由龙门和官桥两镇的主要平原区域组成 规划范围为87 88km2后来在项目推进过程中 因应发展需要把村内水库 铁峰山纳入规划研究 以加强区内旅游系统完整性 因此最终研究范围增加至100 63km2 1 3规划目标 1 在新的发展条件下对龙桥新城进行重新的合理定位 理清与安溪县城的关系2 配合城市发展目标 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城市空间结构 功能配置 提出发展思路 提升龙桥新城的城市建设水平 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3 根据目前的发展条件 重点进行近期可发展项目的研究 促进龙桥新城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 1 4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分为近期 远期和远景近期 2009 2014年远期 2015 2020年远景 2020年以后 本次规划的编制依据是相关专业规划和各政府部门对安溪城市发展的相关文件 因为规划条件不同 在规划定位上存在比较大的变动 因此上层次规划对本次规划只有参考借鉴作用 本次规划在与各政府部门多次沟通中 及对现状充分调研分析基础上逐渐形成 1 5 1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 规范 技术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990年4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土地管理法 1988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环境保护法 1989年12月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建设部1991年9月3日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标准 GBJ137 90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50220 95 泉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试行 厦门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06 国家颁布的其它相关规范及技术标准1 5 1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 规范 技术标准 安溪统计年鉴 2004 2008 福建省安溪县城镇体系规划 2002 2020年 安溪县城市总体规划 修编 2005 2020 安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安溪县龙桥辅城发展规划 送审稿 福建省安溪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安溪旅游规划说明书 安厦高速总体图 安溪教育局 中小学布局建设规划建议 1 5规划依据 2 0现状研究 2 1安溪概况 安溪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 厦漳泉金三角西北部 隶属泉州市 全县总面积3057 28km2 辖24个乡镇460个村居 人口108万 安溪县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境内地形为丘陵 山地为主 河谷盆地串珠状分布在西溪 蓝溪沿岸 最高峰太华尖1600米属南 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拥有矿藏20多种 花岗岩 石灰石 高岭土 铁矿 煤矿等储量居福建省前列安溪现在已经形成了以茶业 藤铁工艺业 建材冶炼为主的三大传统支柱产业 安溪是举世闻名的 中国乌龙茶 名茶 之乡 名茶铁观音 黄金桂的发源地 全县现有茶园面积60万亩 年产茶叶6万吨 涉茶总产值65亿元除了以上三大产业外 近年一批新兴产业如纺织服装 生物制药 食品加工 包装印刷 电源电器 商贸物流等 都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 有着较强市场竞争力 2 2上位规划 原有规划 安溪县城市总体规划 修编 2005 2020 安溪城市性质 全国著名的茶乡 以轻加工业为重点 第三产业较发达的 集水光山色 闽南特色于一体的工贸型山水城市官桥 龙门镇组成为安溪的辅城区 以北工业 南旅游为功能组织原则 以工业 居住为主体 突出专项职能的工业新区 官桥组团 龙官新区的综合公建中心 行政办公中心 居住区 工业发展区 福建省安溪县城镇体系规划 2002 2020年 安溪县产业选择 制茶业 藤铁工艺业等主导产业 建材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服装与其他纤维品制造业作为支柱产业 旅游服务等新兴产业与大泉州和厦门弯曲城镇群的关系协调 利用大泉州市场 成为泉州藤铁工艺出口基地和特色产业基地 接收厦门经济 技术 资金辐射 建成厦门的城市后花园 生态度假区和产业梯度转移基地官桥 龙门镇城镇职能结构 厦门后花园城镇 石材 食品加工业和度假旅游服务业主导 安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发展目标定位 立足泉州 依托厦门 把安溪建设成为工贸发达 特色突出 山川秀美 文明和谐的现代山水茶乡基本功能定位 中国绿色茶都 闽东南制造业基地 区域物流中心以城区为中心 包括凤城 城厢 参内 官桥 龙门 蓬莱 魁斗 金谷等区域为大县城综合经济区 重点发展轻工业 商贸物流业 服务业 旅游业 2 2原有规划 规划解读小结官桥 龙门镇优势总结 龙桥工业园区 是安溪四大经济园区之一 城区 德苑 龙桥和湖头园 具备招商引资的充分条件龙门生态旅游区紧邻厦门同安的生态旅游片区 利于吸引厦门市游客官桥 龙门镇相关规划定位安溪的辅城区 以北工业 南旅游为功能组织原则大县城综合经济区的组成部分 重点发展轻工业 商贸物流业 服务业和旅游业龙桥辅城规划定位居住和产业综合发展的 有山水特色的新辅城官桥镇重点发展第二产业 配套相应的产业型居住龙门镇通过以温泉休闲带动山地旅游 并延伸至旅游地产和现代服务业官桥 龙门镇原有规划特点总结第二产业类型丰富 但所占比重较大产业选择没有与安溪县其他镇区进行错位分析较少分析沈海高速复线建成通车可能带来的影响 规划结构图 2 3基地现状 2 3 1自然环境现状龙桥新城位于闽南金三角腹地 北距安溪县城13公里 东离泉州70公里 南抵厦门70公里 西达漳州60公里 总面积261km2 其中官桥镇105km2而龙门镇则为156km2 本次规划范围内包括官桥镇的1个居委会 20个村委会和龙门镇10个村委会 2006年规划范围内的现状人口总数为8 98万人 龙门及官桥两镇山川秀丽 自然资源丰富 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20 湿度为72 降水量1800毫米 多集中在春夏两季 雨量变化大 易造成洪涝灾害 常年吹偏东风 区内主要溪流为蓝溪干流芦汀溪及支流依仁溪 芦汀溪发源于官桥镇的莲花山 经赤岭 上苑至官桥双溪口 依仁溪自龙门镇流至官桥双溪口 两水道在双溪口汇流经澳江抵仙苑渡口而注入晋江上游西溪 区内大于10平方公里的子流域 汇水区域 有17个 每个汇水区域之间由山脊线分割 各个子流域间相互独立 2 3基地现状 2 3 1自然环境现状规划范围的地貌为丘陵河谷型 四周为丘陵 地形起伏山峰林立 主要矿种有花岗岩 稀土 高岭土 石英砂 辉绿岩等位于西南部的犀山 山峰雄峻 石奇洞异 自然风光独特 文物古迹众多 是极具开发潜力的生态旅游区 而在东面的铁峰山也是极具代表性的山体 过去是龙桥地区石材产业的命脉 但因过度的开采使山上大部份的植被都难以复原 中部为河谷盘地 地势低平 整体呈现群山环抱之势 海拔高度变化范围50 750m 平均高程340 7m地形变化很大 海拔高度50 100m地区面积20 3平方公里 100 200m地区面积76 2平方公里 坡度5 以下地区面积37 4平方公里 5 10 地区面积9 7平方公里 地貌特征和坡度分布均显示在规划区中部存在多条连接东西两侧丘陵地区的坡地走廊带 海拔高度 2 3基地现状 2 3 1自然环境现状另外在规划区中更有2个天然温泉泉眼 分别位于龙门镇的榜寨村及金狮村 温泉流域长2公里 宽40米 榜寨泉眼温度68 C 离地表面2米深处泉温78 C 而金狮泉眼最高泉温87 C 乃福建省第二高温的温泉 安溪地热开发公司曾于上世纪90年代初从榜寨村温泉眼引温泉水至安溪县城供全城使用 至2006年 由于引水设施老化 温泉水耗严重 加之城区人口骤增 投资需求较大等原因令该项目最终停止 而金狮村温泉至今尚未开发利用过 金狮村温泉眼 榜寨村温泉眼 山 河 田 泉 湖 基地兼有平原 丘陵与山地之多样性地貌 整体成群山环抱之势 蓝溪 依仁溪贯穿盆地 水文自然 显山耀水 筑构城市生命之泉 安溪铁观音声誉远播 梯田茶园 茶歌 茶文化为生活与环境之底蕴 如五房水库 村内水库创造本地独特的山水纹理与景观氛围 泉质清澈偏酸 元素含量均达到饮用水标准 和多种皮肤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2 3基地现状 2 3基地现状 2 3 2城市建设用地现状规划范围内用地多以林地 耕地 村镇建设用地及工业用地为主 建设用地多沿溪流和省道分布 住宅用地 多以私人平房或小高层为主 没有大量的屋苑小区 主要集中于地势平缓的镇区范围内 其他的村庄建设用地则零散分布于山丘地区 行政办公用地 两镇各有独立的政府部门 其他主要的设施包括龙官地税及龙桥工业园管委会等 商业金融用地 现有商业设施规划比较落伍 主要商业都是区内交通要道两侧的街铺 对组织人流及商业氛围都有很大困难 专业市场的缺乏也令当地错失了较多商机 从而影响经济有明显的发展及增长 即使官桥建材城大部份已落成 但周边却欠缺其他配套 很难带动到地区商业发展 2 3基地现状 2 3 2城市建设用地现状文化娱乐用地 文化设施相对不完善 规划区内缺乏大型综合文化中心 图书馆 博物馆 室外文化活动广场或文化主题公园 让一些历史悠久的本土文化及艺术活动得以推广与交流 目前只能在各村镇内的戏台展示 天湖度假区亦已经动工 将打造为区域性的温泉养生休闲度假区 体育设施 缺乏让公众享用的小区体育设施 现有的设施仅只在各学校内的球场或溪边的休憩公园 医疗卫生用地 目前有官桥医院及龙门卫生院 当中官桥医院只有100张床位 满足不了日后城市发展的需要 故安溪卫生局已制定出扩充现有医疗卫生用地 各医院编设床位200张 按二级综合医院标准建设 教育科研用地 目前教育用地只能满足现状 区内有7所初中 含九年一贯制学校 完中初中部 约可容纳6700人 有高中3所 可容纳4300人 另外还有一所中等专业学校安溪培文工艺美术学院 位于龙门镇虎头山山下及依仁溪西岸 2 3基地现状 2 3 2城市建设用地现状文物古迹用地 规划范围内包括2个省级 宋代的桂瑶窑 元代的溪坂窑 及6个县级的文物保护单位 唐代林珊墓 宋代林仲麟墓 金沙岩 清代进宝殿 双鲤堂 现代龙美祖宇 其它未评级的古迹如福海院及虞宗祖宇等也极具保存价值 工业用地 规划区内现有工业用地大致集中在2个地点 一是龙桥工业园 以电子 服装鞋帽 食品加工 工艺制造及石材建材加工等产业为主 著名的八马及旺旺集团均在此设有厂房 另一个则是沿铁峰山山下 仁峰村内的石材开采企业 而区内另一大型工业用地莲峰工业园亦已开始动土兴建 开放空间 区内有两个现有的森林公园 龙门镇省级森林公园面积达1600km2 位于桂瑶村境内的村内水库的周边范围 另一个则是占地约370平方公里 位于官桥镇益林村境内的犀山市级森林公园 2 3基地现状 2 3 3交通现状龙桥范围内现有南北向206省道及东西向207省道 206省道途经龙门镇 天湖度假区 龙桥工业园 官桥镇及铁峰山 南可至同安 厦门 北经安溪县城可达永春及德化 而207省道则横穿官桥镇 往西南可达虎邱镇以至漳州 两条省道成 丁 字形在现有的官桥长途客运站前交汇 政府已规划了数条定线道路 当中工程最大的为沈海高速公路复线 在两镇内会各设立交出入口 从厦门 泉州及福州到龙桥新城的行车时间将缩短 有助提升区位条件及催生新产业 加速新城之发展 另外还有疏导龙桥工业园交通的206省道改道及龙美大道 由官桥立交出口到龙桥管委会的环城西路等 2 3基地现状 2 4安溪县产业发展现状 2 4 1地区生产总值与产业构成安溪近几年地区生产总值保持稳步上升 由2005年的136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248亿元 增长速度保持在12 16 左右 2009年比上年增长11 2 超过全国8 7 的水平 其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达到12 0 和11 4 至2009年三次产业优化为8 58 34 2 4 2产业发展近五年来安溪三次产业构成变化较小 第二产业占比在均超过一半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稳定在1 3左右 今年已着力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虽然制定出台安溪县石材行业综合整治方案 但第二产业以食品加工 纺织服装 包装印刷为主的三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0 5 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实力 数据来源 安溪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安溪县统计局 2 4安溪县产业发展现状 2 4 2产业发展近几年安溪县商贸物流 房产物业 旅游休闲等第三产业发展较快 其中旅游业收入每年都有较大增长 但是其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逐年有所降低 安溪县以 茶文化旅游 主题 逐步构成 中国茶都茶文化旅游 清水岩朝圣旅游 龙门健身旅游 湖头人文旅游 云中山养生旅游 等五大旅游体系 成为福建省最具活力和魅力的重点旅游县份之一 安溪县旅游业的发展 2008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60万人次 比2007年增长近10 旅游业收入10 3亿元 比上年增长11 截止到2008年6月 安溪共有饭店15家 其中四星级饭店1家 三星级饭店2家 2007年旅游饭店年均客房出租率达72 拥有国家4A级景区1个 清水岩风景区 3A级景区1个 凤山风景区 初步具备接待能力的景区点计31个 总体而言 安溪县典型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观光资源 晋江源 蓝溪 清溪 云中山龙潭坂瀑布 洪恩岩百丈漈瀑布 上汤温泉 历史古迹资源 清水岩摩崖石刻 洪恩岩 民俗风情资源 闽南习俗 茶乡民俗 运动休闲资源 志闽生态旅游园 尤俊村农耕文化体验园 魏荫名茶庄等 旅游业近几年有快速发展 但是与周边县市相比 发展程度还不够理想 主要表现有旅游产业化程度不高 高知名度景点有限 且景区管理及经营状态均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景区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 专业旅游业人才较缺乏 游客结构不理想 目前安溪县游客以宗教类景区的香客和部分茶产品相关的商务游客为主 旅游消费能力没有显现 以茶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开发力度不够 没有发挥安溪特色茶文化的资源品牌优势 2 5龙桥新城产业发展现状 2 5 1龙门和官桥两镇产业发展概况安溪经济开发区龙桥园大部分座落在龙门境内 整个工业园规划形成电子机械 服装鞋帽 食品加工和石材加工等几个产业功能区 龙门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目前全镇正在全力推进生态旅游体系建设 主要打造三大品牌 大龙门森林公园志闽旅游 天湖旅游 温泉度假村和村内水库茶叶公园度假村 官桥镇产业特色鲜明 石材产品远销国内外 2000年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为 中国石材基地镇 作为安溪县工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大县城龙桥组团的有机组成部分 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 官桥镇人力资源丰富 劳动力素质较高 2 5 2龙桥两镇与其他镇区产业发展比较镇区发展比较 龙门和官桥镇工业总产值落后于同县的湖头镇 城厢镇 凤城镇及感德镇 龙门镇是安溪县最富知名度的生态旅游区 而官桥镇更是 中国石材基地镇 两镇的特色明显 但是相比其他重点镇区则未来定位较为缺乏 工业发展比较 龙门和官桥两镇主要产业为建材 食品和电子制造等 其他重点镇区的主要产业包括钢铁 建材 竹藤工艺 电源电器 服装鞋帽及食品加工等 2008年龙门和官桥两镇工业总产值分别为25亿元和18亿元 落后于其他重点镇区 龙门和官桥两镇到产业发展有较大空间 旅游业发展比较 龙门和官桥镇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其中龙门阵还特有温泉资源 官桥镇也有较多历史人文古迹 相比其他重点镇区 旅游资源更丰富 但由于开发程度低 没能发挥优势旅游资源带来的经济贡献 龙桥新城产业发展评析 龙桥新城的产业优势表现为农业特产丰富 已有近百家企业入驻 并有铁观音茶叶的龙头企业进驻 旅游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产业群聚不明显 缺乏旅游业发展的相关配套及文体配套设施 3 1规划定位3 2产业发展策略3 3产业选择3 4生态环境策略 3 0总体策略 安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发展目标定位 立足泉州 依托厦门 把安溪建设成为工贸发达 特色突出 山川秀美 文明和谐的现代山水茶乡基本功能定位 中国绿色茶都 闽东南制造业基地 区域物流中心以城区为中心 包括凤城 城厢 参内 官桥 龙门 蓬莱 魁斗 金谷等区域为大县城综合经济区 重点发展轻工业 商贸物流业 服务业 旅游业 2 6上位规划 原有规划 原有规划特点总结 第二产业类型丰富 但所占比重较大 较少分析沈海高速复线建成通车可能带来的影响 产业选择没有与安溪县其他镇区进行错位分析 1 2 3 29 产业转移 厦门 晋江等地的产业转移和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 沈海高速公路复线 从安溪到厦门的车程将缩短为半小时 使厦门到安溪的旅游及相关活动更为便利 旅游趋势 宝贵的地热资源 成熟的志闽生态旅游园 可连结村内水库及犀山旅游风景区 打造一道由南至北的旅游观光系统 海西经济 安溪作为闽南中心区域 具备与台湾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 具有承接台湾服务业转移与发展自然与文化旅游的优势 30 旅游系统 酒店及会议中心 高尔夫俱乐部 酒吧街 别墅居所 四园一区包括现代食品加工园 服饰加工园 信息服务产业园 绿色节能产业园以及服务中心区 功能定位身心健康旅游目的地 3 1规划定位 31 海西生态健康旅游新城 项目愿景 主导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区内产业的选择影响未来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而主导产业是处于产业链核心的产业 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效应和带动效应 主导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和间接的贡献作用 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目标 而主导产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 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势 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因此园区产业发展需首先选定主导产业 发达国家或地区业务流程外包机会制造业迁移规律 制造业的长期趋势是往成本更低的地区迁移 1990年代开始 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巨大的市场使中国 特别是沿海地区 成为一个强大的制造基地 目前 沿海地区成本升高 制造业向中国内陆省份迁移 厦门等地的制造业迁移需求 厦门正处于产业升级发展高速期 各类型产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制造业需向成本更低的地区迁移 晋江鞋服产业发展迅速 自主知名品牌已颇具规模 各品牌企业为提升产业竞争力已逐渐加大了产品研发的投入力度 其制造业也有向周边土地及劳动力资源更丰富的地区转移 安溪承接流程外包机会 发达国家或地区将非核心业务流程外移或外包到低成本国家将成为全球服务贸易中增长最快的项目 台湾等地区由于地域限制及成本要求 也将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到中国大陆等地区 安溪具备地缘 血缘与文缘与台湾相近的优势 语言的优势更利于其发展呼叫中心等后勤服务产业 3 2产业发展策略 3 3产业选择 产业选择原则为在区域市场范围内探讨与研究一个反映龙桥新城地方特色 环境可持续发展 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 同时又现实可行的城市发展蓝图 根据宏观经济发展趋势以及龙桥新城本地区特色 在进行主导产业选择时 需考虑如下原则 能满足园区绿色生产流程与管理规定与龙桥现有产业关联及集群效应强有利于环境与生态保育产业科技含量高 产生就业规模大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快与安溪县其他地区产业互补利于承接厦门及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 产业类型通过对安溪现有产业及未来可能发展的产业按照各项原则进行筛选排序后 确定各主导产业及支撑产业食品和服装产业 结合产业选择原则 这两个产业与龙桥现有产业关联及集群效应强 旺旺已在龙桥新城内有生产厂房正在运作 旺旺集团福建区域总部即将建立 利于吸引食品相关链的产业 并利用品牌效应带动绿色生产及绿色认证的推广 龙桥新城已有乔丹企业生产线 纬璇 等积极扩厂 未来作为服装产业带头企业的乔丹 将带动区域整个服装产业链的发展 并带动服装企业都会符合品牌服装的绿色生产流程 出产无毒害的绿色产品 绿色节能产业 有利于环境与生态保育 并且产业科技含量较高 产业也能加快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 而且作为制造业段的产业 也能利用厦门大力发展绿色节能产业研发后 制造业的转移 同时利用绿色节能产业发展绿色生产流程管理及认证 使园区产业均能符合绿色生产原则 形成绿色品牌 电子产业 产业特点是行业涵盖范围广泛 几乎包含人们日常接触到的数字生活所有产品 并且科技含量高 产生就业规模大 负责产品研发 升级的专业及技术人员 以及单一工作的作业员均是行业的主力 国内计算机 通信及视听电子产品制造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期 高速公路带来的信息流 技术流与资金流利于该类产业在园区的发展 并且有机会承接厦门及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 支撑产业选择包括信息服务业和物流业 以及旅游业和房地产业 地形要素 生物多样性要素 采矿区分布要素 坡度要素 水系要素 汇水区域要素 3 4生态环境策略 3 4 1生态敏感度评估要素生态敏感度指影响基地受外界影响耐力的程度 通常用来衡量承受开发的能力生态敏感度需要综合考虑基地的多项生态环境要素 并采用综合叠加的方式发展敏感区较低的 适合开发利用的地区影响基地生态敏感度的要素包括地形 生物多样性 采矿区分布 坡度 水系和汇水区域等要素 35 3 4生态环境策略 3 4 2生态敏感度评估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将各个要素反映的生态敏感度水平进行叠加 得到最终的综合生态敏感度分析图高敏感度的地区反映环境变化或人为干扰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基于生态敏感度评估可以明确适合土地开发的承受能力较强的地块 36 3 4生态环境策略 3 4 3开发适宜性评估适宜开发用地首先考虑生态敏感度比较低 低敏感 中低敏感区 的地区 这样开发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开发建设的代价较低低敏感和中低敏感的地区包括 海拔高度低于100m 低敏感 低于200米 中敏感 坡度低于10 低敏感 低于25 中敏感 土质没有严重结构性问题非重要的生物栖息地没有50年一遇洪水淹没的风险 假设新城开发后沿河道治导线建至少50年一遇的防洪堤利用GIS进行估算 基地内低敏感和中低敏感的地区面积为1765ha和764ha 总适宜开发用地面积为2530ha 37 3 4生态环境策略 3 4 3开发适宜性评估一般适宜开发用地生态敏感度偏高 中高敏感区 的地区 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其条件后方可修建与低敏感和中低敏感的地区相比 基地中高敏感度的地区包括 海拔大于200米或 坡度大于25 基地内一般适宜开发用地 中高敏感地区 面积为2575ha 38 3 4生态环境策略 3 4 3开发适宜性评估不适宜开发用地属于高度敏感的地区 应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恢复 因此建议用来建设生态廊道或者营造新的栖息地空间高敏感度的地区包括 海拔大于200m 地形坡度大于25 重要的生物栖息地 地形破碎或地表脆弱地区 大的活动性冲沟基地内不适宜开发用地 高敏感地区 面积为3679ha 39 3 4生态环境策略 3 4 4可开发用地规模基地内适宜和一般适宜开发的地区面积为2530ha和2575ha开发中应优先利用适宜开发地区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 用地出现紧张时可适当利用一般适宜开发地区 40 3 4生态环境策略 3 4 5环境承载力分析基本概念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对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在规模 强度和速度上的限制 是环境的基本属性一有限的自我调节能力的量度 环境科学大辞典 1991 城市人口的增加 经济的增长 福利的提高都必须靠一定的资源基础和环境容量来支撑 当人类社会对资源的需求或环境的作用 不论在规模 强度上 还是在速度上超过这个限值以后 环境结构和状况就将发生不利于人类进一步生存发展的变化环境系统由各个环境要素子系统组成 目前环境要素承载力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承载力 大气环境承载力 水环境承载力等 3 4生态环境策略 3 4 6土地资源承载力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指的是城市在一定时间内各种自然资源在现有和可预见的技术经济条件下 对该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的支持能力根据国家城市用地指标 新建城市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宜在第 级内确定 当城市的发展用地偏紧时 可在第 级内确定 42 3 4 6土地资源承载力优质的生态环境是南翼新城的立城之本 是新城规划与开发的第一要略 城市建设必须全盘考虑对战略性生态空间的保护 优先开发适宜性用地 限制开发一般适宜性用地 杜绝对不适宜性用地的开发南翼新城规划区内共有土地约90km2 由GIS分析得知 其中包括适宜性开发用地25 3km2 一般适宜性开发用地25 75km2 和不适宜性开发用地36 79km2根据国家城市用地指标 新建城市人均综合用地规模可取90 105平方米 人 若一般适宜性用地的土地承载力取适宜性用地的75 未来南翼新城城市空间可承载的人数表达如下 3 4生态环境策略 3 4生态环境策略 3 4 7大气环境承载力大气环境容量是一个取决于自然环境 污染性质和气象参数等条件的函数 通常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净化效果比较弱 污染物主要通过扩散稀释 对大气环境稀释容量有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有风向 风速 大气污染物本底值等蓝溪流域规划区内有上百家石材加工企业 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 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未来应加强对大气环境的治理基地内公路上汽车尾气的排放以及相关工厂废气的排放对大气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3 4生态环境策略 3 4 8水环境承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指的是在一定的水域 其水体能够被继续使用并仍保持良好生态系统时所能够容纳污染物及污水的最大能力矿山上的废碴随着雨水流到溪流中 对水环境造了破坏 在流量较小的情况下 蓝溪的水就像 牛奶 一样呈现乳白色 严重污染了水质基地内土壤以黄土为主 土质疏松 在裸露的坡地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泥沙和矿山废渣在河道坡度减缓 水流速度变慢时开始慢慢沉积 无形中抬高了溪流的河床高度 使河道水位上涨 对沿溪两岸的农田及道路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区域内没有垃圾收集与处理场 河道两岸堆积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 部分随溪漂流而下 未来应加强对固体废弃物的管理 3 4 9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流域或区域内 其自身的水资源能够持续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规模 并维系良好的生态系统的能力根据国家标准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282 98 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的用水量预测宜采用的指标如下 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 万m3 万人 天 1 城市规模根据城市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数量而定 特大城市是指人口100万及以上的城市 大城市是指50万及以上不满100万的城市 中等城市指20万及以上不满50万的城市 小城市是指不满20万的城市2 区域划分以省 直辖市为单位 福建省为一区3 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包括生活用水 工业用水 商业 服务业 建筑业及管网漏耗等假設 南翼新城属于规范中的 一区中等城市 综合用水指标可取0 8万m3 万人 天 若南翼新城未来增长至50万人口 则日需水量为40万m3 天 3 4生态环境策略 3 4生态环境策略 3 4 9水资源承载力蓝溪为晋江西溪的最大支流 发源于海拔1138m的安溪县芦田镇猴公山南麓 由西北流向东南 在城厢镇仙苑村汇入晋江西溪依仁溪为蓝溪的最大支流 发源于安溪县大坪乡海拔1020m的尖山南麓 绕经同安县莲花镇水洋后 自西南向东流4 5km后转北流 于官桥镇区双溪口汇入蓝溪干流 汇合口以上蓝溪汇水面积为280km2 依仁溪汇水面积为203km2桂瑶溪为依仁溪的右岸支流 于官桥镇龙门圩双溪口汇入依仁溪干流 汇合口以上依仁溪汇水面积为151km2 桂瑶溪汇水面积为50km2 3 4 9水资源承载力规划流域内无水文站分布 无实测流量资料 在蓝溪干流上游芦田镇区设有气象站 其观测资料从1961年至今依据芦田气象站的观测资料 结合福建省水资源图集推算 流域区内多年平均降雨量参考值为1854mm 多年平均径流深参考值为1093mm 径流系数约为0 59可用水源1 基地本身产生的径流基地本身可产生的多年平均日过水量 1 0931 365m dayx90km2 27万m3 day基地本身产生的径流要有效的加以利用 若按50 的有效利用保证率 则可供水量为13 5万m3 day可用水源2 龙门圩双溪口两溪汇合后的径流龙门圩双溪口以上总多年平均日过水量 60万m3 day 依仁溪多年平均日过水量 1 0931 365m dayx151km2 45万m3 day 桂瑶溪多年平均日过水量 1 0931 365m dayx50km2 15万m3 day考虑可能的枯水期来水量 同时保证上游的用水量 若按30 的用水保证率 则可供水量为18万m3 day 用水保证率主要考虑流域枯水期流量及上游取水口用水量等影响因素 基地本身取保守保证效率50 主要考虑因素为枯水期流量 基地上游来水量取保守保证率30 主要考虑因素为枯水期流量及上游取水口用水量 3 4生态环境策略 3 4 9水资源承载力可用水源3 官桥双溪口以上蓝溪径流蓝溪多年平均日过水量 1 0931 365m dayx280km2 84万m3 day考虑可能的枯水期来水量 同时保证上游的用水量 若按30 的用水保证率 则可供水量为25万m3 day基地可用水源总量估算 13 5 18 25 56 5 万m3 day 依据 一区中等城市 人均综合用水规模 0 6 1 0万m3 万人 天 基地能为56 5 94万人提供足够用水结论 如果能有效控制水污染 保证蓝溪上游支流的水质 在丰水期利用水库或拦河坝蓄起一部分水 水资源有足够的承载力确保南翼新城未来的人口发展规模 3 4生态环境策略 3 4生态环境策略 汇水面积 570km2 汇水面积 1 900km2 东翼组团面积 10km2人口估算 9 5 12 5万人 3 4 9水资源承载力 50 3 4 9水资源承载力安溪县城的取水水源为西溪 县城以上总汇水面积为1900km2若不考虑南翼新城及其上游的汇水面积内的来水量 西溪剩余汇水面积的来水量为 西溪剩余汇水面积多年平均日过水量 1 0931 365m dayx 1900 570 km2 398万m3 day若按30 的用水保证率 则可供水量为120万m3 day依据 一区特大城市 人均综合用水规模 0 8 1 2万m3 万人 天 能为100 150万人提供足够用水结论 若不考虑南翼新城及其上游的汇水面积内的来水量 西溪剩余汇水面积的来水量有足够的承载力确保安溪主县城与东翼组团的人口发展规模 3 4生态环境策略 3 4 10大气环境治理大气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标准 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 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 文化区 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三类为特定工业区 根据南翼新城的规划 大部分地区空气质量应作为大气环境二类功能区加以维护各大气功能分区按照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1996 中有关大气功能分区的具体要求 进行大气质量监测及维护环境空气监测中的采样点 采样环境 采样高度及采样频率的要求 按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大气部分 执行大气环境的治理可以通过以下手段加以控制 优化产业结构 合理功能布局 引导石材工业向资源集约型 环境污染轻的产业方向转变 积极鼓励质量效益型 科技先导型 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 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控制 加强城市的绿化工程 3 4生态环境策略 3 4生态环境策略 3 4 11环境规划框架生活垃圾中转站在安溪县城已建有垃圾处理场 可考虑在基地内建垃圾处理中转站 分拣后集中运往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根据基地的主导风向 集合南翼新城的总体规划布局 生活垃圾处理场宜规划布置在基地的最北方 沈海高速复线南侧 用地面积约为2公顷 3 4生态环境策略 3 4 11环境规划框架水环境治理基本策略通过对现状水环境问题的分析 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矿山废渣 泥沙和生活垃圾 可通过如下基本策略来解决规划区内水域的水污染问题 1 逐步停止石材开采行为 引导石材工业从原材料开采向进口石材加工指数方向转变2 通过植树造林来改善水土保持 减少水土流失3 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 3 4生态环境策略 3 4 11环境规划框架水环境治理工程策略根据基地的实际情况 可通过如下工程策略来解决规划区内水域的水污染问题 1 在桂瑶溪依仁溪交汇口及依仁溪蓝溪交汇口之间建立几座拦河坝 可考虑采用橡胶坝 增加水流在依仁溪的停留时间 加速废渣及泥沙的沉积 并定期请淤2 沿河两岸设立拦沙栅栏 阻挡废渣及泥沙进入依仁溪 3 4生态环境策略 3 4 11环境规划框架 水资源管理現狀给水工程规划区内主要的给水工程有官桥水厂和以龙门供水站为主的几座农村供水站 许多地区居民仍未使用自来水官桥水厂位于蓝溪与依仁溪的交汇口 水源取自依靠蓝溪水渗透的两口大眼井 供水能力1 5万m3 日 实际供水量为0 2万m3 日龙门供水站位于龙门寮山村 是农村供水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水源取自地下水 其供水规模为500m3 日结论规划区内现有水厂和水站的供水能力远低于未来南翼新城的供水需求 需要规划一定供水能力的自来水厂 官桥水厂 双溪口水厂 龙门水厂 3 4生态环境策略 3 4 11环境规划框架 水资源管理建議自来水厂规划根据南翼新城的总体规划布局 自来水厂适宜选择在区域内蓝溪上游或龙门溪上游规划区内现有中型水库一座 即龙门镇以南的村内水库 总库容1117万m3 区域内其他没有库容超过50万m3的水库根据南翼新城的规划布局和可以有效利用的水资源状况 建议在现有官桥电站的拦河坝上游建立一个自来水厂 直接从蓝溪取水建议在龙门溪上游建拦河坝 在拦河坝上游建立水厂 用地面积约6公顷 直接从依仁溪取水 枯水期水量不够时用村内水库作为调节 3 4生态环境策略 3 4 11环境规划框架 水资源管理現狀排水工程区域内仅部分新区现状铺设了少量污水管道且采用雨污分流体制 大部分现有管道仍采用雨污合流制区域内没有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 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 裸排 加重了对水资源和环境的污染 3 4生态环境策略 3 4 11环境规划框架 水资源管理建議污水处理厂规划根据南翼新城的地理位置 地形坡向 总体规划布局和城市的主导风向 污水处理厂适宜选择在区域内蓝溪下游左岸 用地面积约12公顷根据自然地形铺设污水主干管 各聚居点根据地形尽量尽量将污水收集送至干管 如因地形所限或投资过大 具体应做经济比较 可以单独设置小型的成套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处理 达标后可直接排入水体或进行其他用途 如农田灌溉 工业用水和园林绿化等 新城雨水管道设计宜采用雨污分流制 雨水就近直接排放到附近水体 3 4生态环境策略 3 4 11环境规划框架 水资源管理防洪工程防洪工程的设计应符合国家及福建省相关防洪排涝设计规范 大流域 泉州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和泉州水文水资源勘测分局已对规划区内的河段进行了河道治导线的规划 在土地开发利用规划过程中 应留足防洪堤的占地 小流域 未来局部区域土地开发后 开发区内地表径流系数加大 洪峰流量随之加大 要采取相应防洪滞洪措施 如设立滞洪池等 减小开发地块增加的地表径流对依仁溪与蓝溪的洪峰流量的影响 景观水系依仁溪与蓝溪干流交汇于官桥镇双溪口 河岸与水面之间落差较大 为进一步彰显水光山色 建议在蓝溪与依仁溪交汇口的商业区及依仁溪中部的行政中心各建景观溢流坝一座 溢流坝前配备河底灯光 音乐喷泉等设施 增加城市滨水景观 4 0总体规划 4 1 1人口规模土地资源可承载人数根据国家城市用地指标 新建城市人均综合用地规模可取第三级别90 105平方米 人 若从GIS中得知基地内适宜性开发用地为25 3km2 則可容纳人口约为24 1 31 6万人 水资源可承载人数计算基地本身产生圴及各溪流的径流 并考虑相关的用水保证率 得知基地每天可用水源总量估算为56 5万m3 依据 一区中等城市 人均综合用水规模 0 6 1 0万m3 万人 天 基地能为56 5 94万人提供足够用水 居住人口密度法基地居住用地可分一类 二类及商住用地 不同类别有不同的人均居住用地指标 若以远景规划 2020年后 作为蓝本 可计算出总人口数可达48 8万人 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法基地总规划范围为8 788公顷 城市建设用地约5 729公顷占65 若以新建城市人均综合用地规模第三级别90 105m2 人 规划区内可以容纳的人口为54 5万至63 6万 4 1发展规模 4 1发展规模 4 1 1人口规模根据南翼新城对安溪全县人口的捕获率根据 福建省安溪县城镇体系规划 2002 2020 规划至2020年安溪全县人口约125万人 城镇化水平为46 66 考虑未来中心城区居住人口 结合南翼新城未来城市规模及产业发展趋势 城市基础建设及投资 並参考成都 重庆及武汉等新城发展规模及人口与总城市的比较 南翼新城容纳人口预计能达全县总人口的1 5 约25万人 根据 安溪县城市总体规划 修编 2005 2020 规划之2020年中心城区与中心镇区总人口估计约44 53万人 而其中中心城区所占人口最多 但是考虑在目前新发展背景下 南翼新城的城市建设规模 产业发展潜力 城市聚集效应以及对外地人口的吸引力 尤其是对产业人口以及购房人口的吸引力 原规划的龙桥辐城人口能扩大一倍 共约18 20万人 根据新城经济发展和产业转移测算预计到2020年新城工业总产值能达到600亿元 达到发达城市新城开发区的水平 而产值中以食品产业园和服装产业园为主 产业衍生人口 一个新城以及产业园区内的企业吸引了较多的第二产业工作人员 但相应的也增加了很多服务业的需求 参考国内现有开发区 新城产业人口比以 确定第二产业衍生第三产业人口的比为0 3 4 1发展规模 4 1 1人口规模另外物流园及讯息服务园建成后 能吸引约2 1万个就业人员 由于在参考国内其他产业园区的人均工业生产值以及衍生人口时有8 左右的上下浮动 故确定南翼新城至2020年规划产业总人数约12 14万人 而其中有约2万人为南翼新城原有就业人口 带眷人口计算 参考 北京新城规划人口预测研究 以及其他相关规划 技术文件指标等进行适当调整 确定产业人口带眷系数1 5 带眷职工占比15 计算产业人口及带眷人口共14万人 外来购房人口 通过研究对比厦门市以及安溪县历年商品住宅销售量及厦门以及安溪总人口 估算至2020年厦门人口在基地购房比例0 2 安溪县人口购房比例1 6 计算至2020年在基地购房人口共约2万人 基地原有第三产业工作人口 通过对基地总就业人口及第三产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 测算原有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约有5万人 综合以上的因素及条件 基地在远景规划 2020年以后 中可承载的人口定为48万人 考虑对全县规划人口的捕获率及新城经济发展及产业转移 在远期规划 2020年 基地规划人口约有19 21万人 4 1 2用地规模龙桥新城建设空间的增长将经历一个快速增长到逐步趋缓的过程 按照区域规划和安溪总体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标准 取人均建设用地140平方米 人均居住用地需求面积30平方米 工业用地需求面积20平方米 龙桥新城建设至2020年时 扣除公共绿地及备用地后的建设用地约3000公顷 其中居住用地约600公顷 工业用地400公顷 由于龙桥新城总规划面积约90平方公里 建设用地面积较丰富 在满足2020年用地规模需求的基础上 将有较多地用作2020年以后的远景用地建设 4 2规划构思 用地规划以现有206省道作为分界 形成北商贸 东工业 西南旅游的布局 强化功能分区 完善分区内部的综合功能不论在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 或是在各工业用地之间均采用生态廊道分隔 以分层东西向的布置 把城中山体串联形成一个有机体系整体布局尊重现状地形地貌 道路系统选线及等级合理 在加强产业园区和生活区连系之同时 亦要避免货运交通对人流交通的干扰保留并突显区内独特的山水资源 打造生态新城 一廊 两片 三心多组团 4 3规划结构 南翼新城商贸服务中心在两条省道及溪流交汇区 打造商业贸易中心 加强文娱及居住等设施酒店 办公 中高层住宅 公共服务设施 医院诊所 文化设施 大型购物 零售 会议 餐饮 广场或公园 新城旅游商业中心邻近沈海高速龙门出口及其带来的契机 在天湖度假旅游区及旺旺集团的西北侧规划一个旅游商业中心 作为所有旅游项目的门户形象旅游信息中心 会展酒店 产业推广与展示 餐饮 奥特莱斯 安溪历史文化展示 行政中心行政中心座落依仁溪旁坐北向南的布置 毗邻龙桥管委会 同时更因处于206省道及已定线的环城西路交汇点 交通便捷 总基地面积8788ha 4 4总体用地功能 4 52020年用地规划 是次规划重点是为龙桥新城编制一个远期开发建议 目标是打造一个在2020年总人口达21万人的海西生态健康旅游新城若以21万人口作为规划目标 现阶段并不需要把新城内所有土地完全开发 应先考虑那些沿主要干道布置 能迅速实现城市愿景 涉及最少旧房迁拆的土地进行优先开发城市建设用地中保留了9 7km2土地作为备用地在备用地中居住用地将会有7 6km2并可容纳27 3万人 故此在2021年后新城若完全开发所有城市建设用地时 总人口可达48 8万 4 52020年用地與城市备用地规划 一类居住用地面积114公顷 占居住用地的20 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为30m2 人 共有人口约3 8万人 主要分布在207省道以北 环境优美的山坡地上以及在高速龙门出口以南的山林中二类居住用地分布范围比例广 面积269公顷 占居住用地的47 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为25m2 人 可容纳人口约10 8万 区内生活配套完善 具备中小学及小区中心设施商住用地大都布置在小区商业中心周围 面积188公顷 占居住用地的33 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为27m2 人 人口约有7万 4 52020年用地规划 居住用地 规划范围内公共服务设施总用地面积约1590公顷 占城市建设用地28 当中包括行政办公 商贸 文化娱乐 旅游主题园区 体育 医疗卫生 教育等服务设施类别 行政办公用地规划政府总部正好坐落于新城正中心地方 依仁溪以南的平原上 两镇的各政府机关日后都会进驻这眺山临水 坐北望南的风水好地上与龙桥工业园及龙桥管委会接近 对以后工业园的管理及产业推广都比较有利位置刚好亦在206省道及已定线的环城西路交汇点 无论从安溪县城或在沈海高速两个出口都能直达商业金融用地第一个是依托旧城区及现有商业配套设施 在两条省道及两条溪流交汇地区打造的新城商贸中心 扩大双溪口水面面积并利用水坝控制水位高度 为商贸中心规划一个公共滨水空间第二个的商业区则是旅游商业中心内 因位置比较接近两个大型度假区及产业园 比较适合发展会展酒店 产业推广与展示 餐饮及奥特莱斯等商业项目 加上涉及现有的迁拆较少 整体发展会较易落实施行第三个则是位于新城东北面 塘垄开发区以南现有的官桥建材城及其配套 4 52020年用地规划 公共服務设施 文化娱乐用地大部份公共文化设施如新城文化馆 展览馆 博物馆 图书馆 表演场所 文化广场都集中在人气较多的商贸中心内 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土石方工程公司合同付款管理办法
- 电子净化工程方案(3篇)
- 理发店运营入门知识培训课件
- 电泵节能改造工程方案(3篇)
- 110千伏桥头站增容改造工程环评报告
- 灯光工程管理装修方案(3篇)
- 安全教育礼仪培训课件
- 安全教育直播培训洛宁课件
- 防腐翻新工程方案(3篇)
- 高速出口打造工程方案(3篇)
- 第二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 出境人员行前安全培训课件
- 短视频个人劳务合同范本
- 纯电动汽车维护与保养 课件 模块一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基础认知
- 翻译后的基因表达调控
- 2025年度中国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社会招聘120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标准)酒店政府采购协议书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
- 重庆中医药学院2025年第二季度考核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基孔肯雅热防护知识科普课件
- 中医优才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