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一位爱国青年的情感迸发.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一位爱国青年的情感迸发.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一位爱国青年的情感迸发.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李慧娟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探究法(导入。 PPT展示侵华日军暴行实录图片,让学生对被侵略、被侮辱的历史有切身的体会,感受当时艾青看到祖国大地遍体鳞伤时的哀恸以及由此引发的强烈的爱国情感,从而深入体会诗歌情感内涵)一.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正确划分诗歌的节奏。2.了解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3.学习有关象征的表现手法。3.深刻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自学、探究(一)自学1.课前搜集艾青资料,结合课文导读部分做到知人论世。2.自主尝试阅读,概括诗的内容,理解诗歌意象的含义及蕴含的感情。(二)探究1.诗歌中出现的土地、鸟、暴风雨、河流、风和黎明象征着什么?2.诗人将自己虚拟成一只鸟来表达强烈地爱国之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在这些意向前面都加了长长的修饰语,这些修饰语有什么深刻的含义?三.学生展示明确:1.作者简介 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1996),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早期诗风浑厚质朴、深沉忧郁。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高昂。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有哲理。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在法国勤工俭学,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不久被捕,在狱中谱写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也享有盛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2.背景介绍 本诗作于1938年11月,当时日本的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3.学生朗读展示,其他学生进行点评(提示语调低沉、情感饱满、充满力量)4.意象与情感 土地 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 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 保守蹂躏的国土 鸟 寓示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有助于情感的抒发,增强诗歌的形象感) (注意点拨“嘶哑”一词的表达效果) 暴风雨 中国大地所受的凌辱和践踏 风和河流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 满腔郁结的悲愤 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 不屈不挠的反抗 黎明 预示着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 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 独立自由的曙光 “暴风雨所打击着的”“悲愤的”“激怒的”这些修饰词语丰富了意象的内涵,表明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正遭受苦难,中国人民 正满怀悲愤地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5.学生集体朗读诗歌,再次体会作者情感四、拓展提升(再次复习有关意象相关知识) 意象:借助客观物象(如山草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主观的情感形象 意象解读锦囊 1.了解意象特点,探知诗人情感 2.结合意境理解诗歌意象 3.运用联想与想象理解诗歌意象 4.准确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