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视力助视器.doc_第1页
低视力助视器.doc_第2页
低视力助视器.doc_第3页
低视力助视器.doc_第4页
低视力助视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三 讲低视力助视器分 类l 光学助视器 远用助视器:如望远镜等 近用助视器:如放大镜等l 非光学助视器 大字印刷品 闭路电视助视器(又称电子助视器)光学助视器l 定义:是一种借光学性能的作用,以提高低视力患者视觉活动水平的设备或装置。 凸透镜放大作用,放大程度取决于透镜的屈光度数 棱镜和平面镜改变目标在视网膜上成像的位置 望远镜放大作用l 低视力患者常需要一种以上助视器一、远用助视器 望远镜系统目标距离与放大倍数关系l 如果观察者与目标间的距离固定,只有靠望远镜才能缩短患者与目标之间的距离l 事实上没有任何其他光学助视器能代替望远镜来提高远视力l 望远镜的作用是通过对远处的物体产生一个观察的像而增大视角(角放大作用)望远镜系统l 最简单的包括两个光学系统物镜和目镜l 物镜通常是正透镜(屈光度标记为Dobj或D1 )l 目镜是屈光度较物镜大得多的负或正透镜(屈光度标记为Doc或D 2)l 目镜的正负与望远镜的类型有关(分别为Keplerian或Galilean望远镜)望远镜系统l 伽力略望远镜(Galilean):一个正透镜的物镜和一个负透镜的目镜组成望远镜系统l 开普勒望远镜(Keplerian): 一个正透镜的物镜和一个正透镜的目镜组成 目镜较物镜的屈光度数大许多 产生倒像,如天文望远镜 镜筒较长望远镜的放大率l 放大率M TS = Doc / Dobj Doc 为目镜的屈光度数 Dobj 为物镜的屈光度数l 物镜与目镜间的距离d = fobj + foc fobj为物镜的焦距 f oc为目镜的焦距 d 就是该望远镜筒的长度望远镜的放大率l 例:设物镜焦距为10cm;目镜焦距为-5cm,求该望远镜的放大率。 Doc = -20D Dobj = 10D M =20/10 = 2 倍两种望远镜的比较 Galilean Keplerianl 放大率 2倍 高达10倍l 棱镜 不需要 需要l 调焦 可有 一定有l 设计 简单 复杂l 长度 眼镜式 不能眼镜式 l 畸变 大 小l 镜筒 较短 较长望远镜与屈光不正l 望远镜本身是一无焦系统,如果病人有屈光不正可以用以下方法来矫正: 让患者戴上远屈光矫正眼镜 改变物镜的屈光度,在物镜上加一个物镜帽 近视眼加负物镜帽;远视眼加正物镜帽 改变目镜与物镜之间的距离 近视眼缩短镜筒;远视眼延长镜筒望远镜的用途和局限性l 优点:能够放大远距离目标,是提高病人远视力的可行的方法l 缺点: 视野明显缩小,目标变近变大; 病人头转动时目标呈快速反向转动; 景深短,不美观; 使配戴者走路困难1、近用助视器的放大原理l 放大作用(magnification):是目标外观的增大,即增大目标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有4种方法: 相对体积的放大作用 相对距离的放大作用 角放大作用 投影放大作用相对体积的放大作用(relative-size magnification)l 是目标实际体积或大小增大,在视网膜上的成像也相应放大,二者关系成正比l 例如大字印刷品相对距离的放大作用 (relative-distance magnification)l 即将目标向眼前移近而产生放大作用,又叫移近放大作用(approach magnification)相对距离的放大作用l 如果以40cm为基准,则 放大率M=屈光度/2.5 即需要增加的近附加(屈光度)=2.5M 所需屈光度数可由眼镜、调节力、未矫正的近视等分别或同时提供l 下表说明了距离、放大作用、屈光度之间的关系40厘米距离为标准(M=屈光度/2.5)目标距离cm 放大率(倍) 屈光度(D)* 40 1 2.5 20 2 5 10 4 10 5 8 20 4 10 25 2 20 50 1 40 10025厘米距离为标准(M=屈光度/4) 目标距离cm 放大率(倍) 屈光度(D)* 25 1 4 12.5 2 8 6.25 4 16 5 5 20 4.25 6 24 3.33 8 32 2.5 10 40放大镜或光学助视器的标明l 常用的放大率不是以40cm,而是以25cm为基准l 所以低视力专家愿意以屈光度数,不愿以放大倍数标明l 放大率M=屈光度数/+4D或 M=25cm/屈光度的焦距举例:求+10D的放大镜的放大率 M=10/4=2.5 ;或 M=25cm/10cm=2.5角放大作用 (angular magnification)l 亦称放大力(magnifying power),是指通过光学系统后视网膜成像大小,与不通过光学系统视网膜成像大小之比。l 角性放大作用最常见的光学设备是望远镜l 入射角i ,出射角e , e/i 便是角性放大作用投影放大作用 (projection magnification)l 即把目标通过CCD或多媒体投影到屏幕上和闭路电视l 投影放大作用=投影像大小(cm)/目标大小(cm)l 主要用于教学2、眼镜助视器l 与普通眼镜相似l 常用+4.00D +40.00Dl 放大原理:由于目标移近增大了视角,增大了视网膜成像配戴眼镜助视器注意的问题l 低视力病人的高度眼镜助视器对散光的考虑:助视器度数+10.00D时,+10.00D以后,必须加底向内的棱镜或者通过镜片移心完成 棱镜度()=瞳距(cm)/2 辐辏(MA) 如果瞳距=60mm1米距离时,辐辏是1MA;棱镜度=6.0/2 1=333厘米时,辐辏是3MA;棱镜度=6.0/2 3=910厘米时,辐辏是10MA;棱镜度=6.0/2 10=303、近用望远镜l 光学原理: 在望远镜的物镜上加一个正透镜(阅读帽) 变远用望远镜为近或中距离使用 阅读距离取决于阅读帽的焦距3、近用望远镜l 阅读距离取决于阅读帽的焦距,与望远镜的放大倍数无关。 例如:加+8.00D的正透镜,则该近用望远镜的阅读距离为 100/8 = 12.5 cm 加+10.00D的正透镜,则该近用望远镜的阅读距离为 100/10 = 10 cm近用望远镜的放大率计算l 远用望远镜在物镜上加阅读帽(正透镜)以后,其放大倍数也发生改变: M=Ma Md M为综合放大倍数 Ma 为阅读帽的放大倍数 Md 为原望远镜的放大倍数 近用望远镜的放大率计算l 举例:阅读帽屈光度 = 10.00D,则Ma =10/4=2.5 如果望远镜放大率Md = 2.5 ,则 M=Ma Md = 2.5 2.5=6.25 近用望远镜的优缺点l 优点: 工作距离比眼镜助视器远,适合中距离工作 双手可自由活动,易获得较好照明l 缺点: 视野小,景深较短4、手持放大镜l 是一种目标与放大镜距离可以任意改变的近用助视器。 低倍放大镜: +20.00D手持放大镜l 对同一放大镜来说,放大镜的放大率是一定的 放大率M=放大镜屈光度数D/4l 手持放大镜随着物距的变化,放大镜像的放大率也发生变化l 目标越接近焦点,放大率越高(见下表)手持放大镜l 1个+10.00D的手持放大镜,焦距=10cml 标准 M = 10/4 = 2.5 物距 像距 M 2cm 2.5cm 1.25 5cm 10cm 2 8cm 40cm 5 9cm 90cm 10 不论放大镜屈光度大小,将目标置于其1/2焦距处,均产生2 的放大作用;为获得最高放大倍数,目标应该在焦距内近焦点处手持放大镜l 放大率M放大镜屈光度数D/4,例如+12.00D放大镜的放大率M12/43 l 上述放大率的计算基于以下假设,即物体位于透镜的焦点处,上述M表示为放大镜的放大率,即在明视距离(25cm)处像的放大率。手持放大镜l 如果物体或阅读物置于手持放大镜一倍焦距以内,离开放大镜的光线呈发散状态,这时,对于正视眼的患者必须要使用调节或戴阅读近附加镜来看清物体。l 当手持放大镜和患者的调节或阅读近附加联合使用时,等效屈光度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手持放大镜l 使用方法: 患者戴上远用矫正眼镜 将放大镜先放在读物上,慢慢把放大镜移动离开读物,知道成像最清,变形最小为止 患者眼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由患者自己决定手持放大镜l 优点: 工作距离可变 放大倍数可变 适合于旁中心注视患者 一般不需用近附加 适合短时间使用 价格便宜5、台式放大镜特点:l 低视力病人最喜欢的阅读用助视器l 目标与镜片间的距离固定台式放大镜光学原理:l 目标离放大镜的距离通常小于镜片的焦距,在镜片的后方形成一个虚象l 通过放大镜出来的是发散光线,要求有一定的调节力或使用一定的近附加,才能看清台式放大镜总屈光度的计算公式: De = Dm + A -dADm De = 放大镜与近附加的总屈光度 Dm= 放大镜的屈光度 A = 近附加的屈光度 d = 放大镜与近附加间的距离(m)台式放大镜l 优点: 阅读距离比较接近正常,特别适合老人手不稳或儿童l 缺点: 视野较小 阅读姿势差,容易疲劳 比较重,携带不便闭路电视助视器(CC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