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大爱心,做小事情.pptx_第1页
怀大爱心,做小事情.pptx_第2页
怀大爱心,做小事情.pptx_第3页
怀大爱心,做小事情.pptx_第4页
怀大爱心,做小事情.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怀大爱心 做小事情 第一单元第6课 特蕾莎修女 要点 链接 背景简介 艺术赏析 思考练习 作者简介 内容述评 资料链接 人物简介 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 1 教学目的 返回 1 感悟特雷莎修女的动人事迹 学习她怀大爱心 做小事情的高尚品2 体会本文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难点 2 教学重点难点 返回 1了解特雷莎的主要动人事迹 能对其精神品质作评论 2本文在选材 构思 语言等方面的艺术特点 背景简介 3 背景简介 返回 怀大爱心 做小事情 一文是何光沪为特雷莎修女写的 活着就是爱 一书的中译本所作的序言 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 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特蕾莎修女 作者简介 4 何光沪 何光沪 1950 贵阳人 哲学博士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系教授 主要从事宗教学 宗教哲学 基督教神学等领域的研究 著有 天人之际 和 百川归海 走向全球宗教哲学 等 返回 何光沪 人物简介 5 特蕾莎修女 MotherTeresaofCalcutta 1910年8月27日 1997年9月5日 又称做德兰修女 特里莎修女 泰瑞莎修女 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 主要替印度加尔各答的穷人服务 12岁时 她立志当修女 19岁时她进入修道院 被命名为德蕾莎修女 后来她被派往印度 1946年9月10日 她决心为穷人中的穷人服务 并在几年内建立了仁爱传教修女会 1952年夏 为穷人找到爱与尊严 在印度加尔各答建立 垂死者之家 因其一生奉献给解除贫困 而于1979年得到诺贝尔和平奖 1997年因病逝世 印度人为德蕾莎举行了国葬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返回 链接视频 传奇历史再现 特蕾莎修女与仁爱传教修女会 内容述评 6 内容述评 全文展示了特蕾莎修女令人感动的人生事迹 从而诠释了特蕾莎修女大爱的真正内涵 文章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 特蕾莎修女的精神 特雷莎修女的大爱是饱含真诚尊重的大爱 特雷莎修女的一生历程 特雷莎修女的一生是为穷苦人奉献爱心的一生 即使是做小事情 也能见大爱心 特蕾莎修女精神的影响 特蕾莎修女的真爱无私值得人们感动 深思 内容述评 在一切财富 荣誉 奖项 利益面前 特雷莎修女选择了奉献 把它们都献给了世界上的穷人 病人 孤独的人 以博大无私的爱心 给需要帮助的人带来了尊严 关爱 人的价值 从少年立志到弥留之际 特蕾莎修女以本真的爱心 自我牺牲的精神一直为穷苦人们奔波操劳 从最微小的事情做起 给他们带来帮助关爱 特蕾莎修女的一生是伟大奉献的一生 得到了世人的尊敬和爱戴 特蕾莎修女克己无私 大爱无边的精神 值得每一个人在感动之余都应该不断反思自己 反思生命 返回 艺术赏析 7 艺术赏析 善于选材 构思巧妙作者善于选择德蕾莎修女一生中最精彩的环节去打动读者 如面对诺贝尔和平奖的殊荣 德蕾莎修女朴素动人的答辞及取消授奖宴会的请求都让人无比感动 文章在结构上没有平铺直叙 而是巧妙地先铺排特蕾莎的主要动人事迹 然后再从头叙述她的生平 最后诠释德蕾莎修女的生命故事给人的启迪 顺势导引 切合读者阅读兴趣 艺术赏析 叙事 抒情 议论的有机融合文章将特蕾莎修女一生的故事叙述与对特蕾莎修女大爱无边精神的高度赞美及引发世人的反思等内容有机结合 相得益彰 语言富有哲理性 引人深思文章中有不少富有哲思性的话语 如所引用的特蕾莎的话语和作者对特蕾莎修女精神的高度赞美 诠释时都运用了不少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相当出彩 引入深思 返回 思考练习 8 一 特蕾莎修女的去世 全世界曾为之震动 你认为她一生中最感人之处在哪里 作者以为面对特蕾莎的动人事迹 我们不能不感到羞愧 这又是什么道理 二 特蕾莎的事业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慈善事业 你认为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诺贝尔和平奖的授奖公报说她的成功 弥合了富国与穷国之间的鸿沟 在两者之间建设了一座桥梁 这该作怎样的解读 三 本文既为特蕾莎修女 活着就是爱 一书的中译本所作的序言 介绍特蕾莎一生事迹 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 但作为一篇书序 难免又有许多议论 感言要发 作者是如何巧妙地把两者有机融为一体的 请你对此略加阐析 思考练习 返回 一 特蕾莎修女的去世 全世界曾为之震动 你认为她一生中最感人之处在哪里 作者以为面对特蕾莎的动人事迹 我们不能不感到羞愧 这又是什么道理 特蕾莎修女一生中最感人之处在于她的克己无私 大爱无边 对世上穷苦人的真诚关爱与人类尊严的尊重 我们面对特蕾莎的动人事迹 当然会为自己的渺小与自私 对人类尊严的漠视而羞愧 二 特蕾莎的事业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慈善事业 你认为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诺贝尔和平奖的授奖公报说她的成功 弥合了富国与穷国之间的鸿沟 在两者之间建设了一座桥梁 这该作怎样的解读 特蕾莎的事业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慈善事业 其主要的特点是尊重人的个性 尊重人的天赋价值 尊重人类尊严 特蕾莎的成功确实让所有人包括富国穷国的人们感受到尊重人的尊严 个性 价值的重要性 从而开始做为人的沟通与了解 三 本文既为特蕾莎修女 活着就是爱 一书的中译本所作的序言 介绍特蕾莎一生事迹 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 但作为一篇书序 难免又有许多议论 感言要发 作者是如何巧妙地把两者有机融为一体的 请你对此略加阐析 本文主要是以特蕾莎修女大爱无边的内涵 真诚的尊重 本真的爱心的阐释为纽带将介绍特蕾莎修女一生的事迹与面对特蕾莎修女的精神品质 人类开始对自己渺小自私行为的反思等内容巧妙结合在一起 有机融合为一体 本课完以下是补充资料 9 资料链接 人物介绍 人物轶事 扩展阅读 相关图片 人物语录 返回 1901年特蕾莎修女出生于前南斯拉夫 她很少提到童年生活 但她曾说12岁加入一个天主教的儿童慈善会时 就感觉自己未来的职业是要帮助贫寒 18岁那年 特蕾萨加入洛雷托修女会 1928年 她被安排到加尔各答的教会学校教书 1946年 特蕾萨乘火车前往印度大吉岭 沿途那些骨瘦如柴 衣衫褴褛的穷人使她震惊 因此她决心离开与世隔绝的教会学校 去帮助社会上那些饥寒交迫的人们 两年后 教皇终于给她以自由修女身份行善的许可 1950年10月 德蕾莎修女 成立了仁爱传教修女会 MissionariesofCharity 又称博济会 并将修女服改为印度传统的莎丽 成为博济会修女的制服 人物介绍 1971年 教皇庇护十二世颁给德蕾莎修女 PopeJohnXXIII 和平奖 同年的肯尼迪奖 此外还有1975年AlbertSchweitzer国际奖 美国总统自由勋章 1994年美国国会金牌 1996年11月16日美国名誉公民 和许多大学的名誉学位1979年的最重要的诺贝尔和平奖 也颁发给她 当时她拒绝了颁奖宴会 媒体问及她 我们可能做什么促进世界和平 她回答 回家和爱您的家庭 1997年9月5日 特蕾萨修女因心脏病发作在印度加尔各答逝世 终年87岁 她留下了4 000个修会的修女 超过10万以上的义工 还有在123个国家中的610个慈善工作 印度替她举行了国葬 人物介绍 返回 有一天 德蕾莎要到巴丹医院商量工作 在靠近车站的广场旁发现了一位老妇人 倒在路上 像是死了一般 德蕾莎蹲下来仔细一看 破布裹着脚 爬满了蚂蚁 头上好像被老鼠咬了一个洞 残留着血迹 伤口周围满是苍蝇和蛆虫 她赶紧替老妇人测量呼吸及脉搏 似乎还有一口气 于是 她为她赶走苍蝇 驱走蚂蚁 擦去血迹和蛆虫 德蕾莎心想 如果任她躺在那里 必死无疑 于是她暂时放弃了去巴丹的行动 请人帮忙把老妇人送到附近的医院 医院开始时对这个没有家属的老妇人不予理会 但医师在德蕾莎的再三恳求下 便替老妇人医理 然后对德蕾莎说 必须暂时住院 等脱离危险期后 再需找个地方静养 德蕾莎把病人托给医院后 立即到市公所保健所 希望能提供一个让贫困病人休养的场所 市公所保健所的所长是位热心的人他仔细听完德蕾莎的请求后 便带她来到加尔各答一座有名的卡里寺院 答应将寺庙后面信徒朝拜后的一处地方免费提供给他使用 人物轶事 南斯拉夫爆发科索沃内战 德蕾莎去问负责战争的指挥官 说战区里的妇女儿童都逃不出来 指挥官跟她这样讲 修女啊 我想停火 对方不停啊 没有办法 德蕾莎说 那么 只好我去了 德蕾莎走进战区 双方一听说德蕾莎修女在战区 双方立刻停火 当她把战区里的妇女儿童带出后 两边又打起来了 这个消息后来传到了联合国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听到这则消息赞叹道 这件事连我也做不到 之前 联合国曾调停了好几次 南斯拉夫的内战始终没有停火 德蕾莎走进去之后双方却能立刻自动停火 可见德蕾莎的人格魅力 人物轶事 返回 人物语录 最可怕的贫穷是孤独和不被爱的感觉 今日最大的疾病不是麻风病或肺结核 而是不被需要的感觉 在世上对爱和欣赏的渴望比面包更甚 我们有时认为贫穷只是饥饿 没衣服穿和无家可归 其实不被需要 不被爱和不被关心才是最大的贫穷 我们必须从自己的家里开始医治这种贫穷 爱直至成伤 Loveuntilithurts 假如你爱至成伤 你会发现 伤没有了 却有更多的爱 Ihavefoundtheparado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