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九 戊戌变法 2 百日维新成长训练 人民版选修1.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九 戊戌变法 2 百日维新成长训练 人民版选修1.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九 戊戌变法 2 百日维新成长训练 人民版选修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 专题九 戊戌变法 2 百日维新成长训练 人民版选修1夯基达标1.在百日维新期间,谭嗣同自述:“京居既久,始知所愿者皆虚一无可冀(期望)。慨念横目,徒具深悲。平时所学,至此竟茫无可倚。”这段话表明谭嗣同( )a.放弃了变法维新救国救民的抱负b.脱离群众,找不到变法的出路c.悲观失望,准备向顽固派妥协d.对维新派不满,开始转向革命解析:解答此题关键是要理解该段文言文材料,“茫无可倚”尤其反映了谭嗣同对于变法没有强大的倚靠力量而感到前途茫然的一种心态,故答案应为b项。答案:b2.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的上清帝第六书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 )a.提出了各方面具体的变法建议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c.系统论证了维新变法的理论d.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施政纲领”的含义,它是指一个政党或组织的长远目标和实现这种目标的具体做法。其次要对应诏统筹全局折的具体内容全面掌握,在此奏折中,康有为向光绪帝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变法主张。答案:a3.戊戌变法法令中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是 ( )a.设京师大学堂b.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c.改革科举制度d.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解析:a、c两项是文化教育措施;d项是政治措施,打击了守旧势力。答案:b4.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康有为向光绪帝递呈日本变政考康有为成立保国会a. b.c.d.解析: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康有为向光绪帝递呈日本变政考,康有为成立保国会。答案:a5.(经典回放)康、梁维新派提出向西方学习,推动百日维新,但真正得到实施的措施是( )a.按西法编练新军b.设制度局,为新政立法c.进行地方官制的改革d.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解析:此题的限定条件是“康、梁维新派提出”“向西方学习”“推动百日维新”“真正得到实施”。所有选项都符合前三个条件,d项在当时是实施了。答案:d6.(经典回放)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其标志是( )a.应诏统筹全局折的呈递b.强学会的成立c.中外纪闻的创办d.公车上书解析:公车上书是维新派第一次明确提出改革政治制度的主张,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转化为政治运动。答案:d7.(经典回放)改革政治体制是戊戌变法运动的主题之一,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发布诏令( )a.裁撤部分中央机构b.设立议院c.制定宪法d.设立制度局主持新政解析:百日维新的局限性恰恰是内容没有涉及维新派提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君主立宪的主张。“设立制度局”是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的。答案:a8.下列对于百日维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全面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b.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d.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解析:本题全面考查对百日维新的内容及评价的认识与理解。依据教材可知,光绪帝并未采纳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提出的“行宪法,大开国会”、设立制度局等主张,故百日维新未能全面反映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答案:a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变法通议材料二: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戊戌政变记请完成:(1)材料一所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其实质内容是什么?(2)材料一中的主张在戊戌变法法令中是怎样体现的?(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4)戊戌变法“变科举”“变官制”有什么历史意义?解析:回答本题必须准确理解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变科举”“变官制”等内容的含义,再结合百日维新有关政治方面和文化方面的内容,全面评价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参考答案:(1)中心论点:变法最重要的在于变官制。实质内容: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2)鼓励士民上书言事,精简机构,裁汰冗员;开办大中小学堂,废除八股,改试策论等。(3)说明变法法令中“准许士民上书言事”得到了广大爱国知识分子的拥护和响应,反映了人们对光绪帝变法维新抱有很大希望和要求改变君主专制统治的愿望。(4)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也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走近高考10.梁启超阐述变法图存道理的重要论著变法通议发表在( )a.时务报b.中外纪闻c.国闻报d.循环时报解析:梁启超在上海担任过时务报的主笔,在此期间,他发表变法通译,阐述变法图存在的道理。答案:a11.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 ( )a.民主共和思想b.三权分立说c.君主立宪思想d.人文主义思想解析:康有为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其政治主张就是要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a、b两项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主张,d项不是最主要的。答案:c12.青少年应当成为文明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最近拟举办“18世纪以来文明的对话”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以下是展览文字节选:1840年后中华文明面临新旧嬗变。中国人为救亡图存,吸收西方成果,先后提出各种主张。如:“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托尧舜以行民主之太平”(孔子改制考);“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作为解说员,请你向参观者解释其中两个主张的实质和作用。(如选择三个以上主张作答,只判前两个)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可根据所学知识,依据材料的核心主张进行分析。参考答案:主张实质作用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御敌强国开阔了国人视野,启迪人们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