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4课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必修1(1).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4课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必修1(1).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4课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必修1(1).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4课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必修1(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14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同步练习)11950年12月美国商务部下令禁止美国飞机、船只装卸前往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物资,并针对中国,特别把香港、澳门也列入禁令适用地区。1954年12月“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出台,规定美国“维持并发展”台湾的武装力量。面对这一形势,新中国的外交努力包括取缔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中苏双方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贯彻执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外交准则a b c d2.杨奎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中写道:“在中国,对外政策重新回到周恩来1954 年所倡导的路线上来,即把外交政策同最大限度地谋求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目标联系起来,而不是过多地同意识形态的目标联系起来,是70年代以后的事情了。”与“周恩来1954 年所倡导的路线”直接相关的是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3. 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a“一边倒”政策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多边外交政策4下图是我国于1965年发行的两张邮票。从中可以获得的正确信息是a这次会议的会址在印度的万隆 b会议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是我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d会议加强了亚非各国的联系和团结5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6某生在整理归纳中国近现代外交关系史时,粗略地绘制了一个两国关系发展趋势图,该生试图揭示的是a中德关系趋势 b中美关系趋势 c中苏关系趋势 d中日关系趋势7.2012年2月,习近平在访美演讲中说道:“我们会永远缅怀当年以非凡战略眼光和卓越政治智慧打开中美友好合作大门的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当年中美友好合作大门打开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铺平了道路 b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c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d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8. 中美“上海公报”记载:“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上海公报”发表的影响是为中国大陆与台湾关系的改善创造了条件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准备了条件 推动了中国与西方关系的改善a b c d9阅读下列材料:1955年,在这里(万隆引者注)召开了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指出:“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指出材料中所说的与会各国的“异”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会各国的“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简述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的,这对会议起到了什么作用?简要说明万隆会议对当时的中国外交所起的作用。【答案】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判断能力。是建国初,是1950年1月,排除含;材料反映的是美国敌视中国,针对这一形势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保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 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正确。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建国后外交方针变化的理解能力。1954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70年代,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表明中国对外政策更多的是谋求国家利益,而不是过多地强调意识形态的对峙。故选c。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根据题干引文分析,体现了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必须是平等对待对方,双方利益是互惠的,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4.【答案】d【解析】万隆会议是在印尼召开而非印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于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我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日内瓦会议,a、b、c均可排除,故d项正确。5.【答案】d【解析】“扬眉吐气”是指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跨洋握手”是指尼克松访华;“冰释雪融”是指中日邦交正常化。6.【答案】b【解析】趋势图反映19世纪40年代两者关系走向敌对,二战期间趋向友好,新中国成立后,又趋向敌对,大致70年代趋向友好并长期曲折发展。二战期间,日本与德国都是法西斯国家,中德与中日关系是敌对的,ad项排除,近现代以来,中苏关系一直以来较友好,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c项排除;依据中美关系演变来看,中美关系符合题意。7.【答案】a【解析】中美关系正常化始于1972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发生在1971年,故a不属于中美友好合作大门打开所产生的影响,符合题意。8.【答案】a【解析】本题题干材料体现了中美关系的改善,“上海公报”发表于1972年2月,它的发表,标志着中美两国政府经过20多年的对抗,开始向关系正常化方向发展,为两国建交奠定了基础。不属于“上海公报”的内容。9.【答案】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大多数国家都曾经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许多国家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有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帝国主义国家阴谋破坏会议,与会各国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有可能使会议走向歧途;促进会议取得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开拓了中国外交工作新局面。【解析】回答第一问,思考“异”,要从与会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