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州市第四十九中学语文教学设计 贾恒正课题22.五柳先生传课型讲读课个人备课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借助注释,自主诵读,扫清文字障碍,自主翻译文意,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文言知识,形成学习、分析文章、把握主旨的能力。2.通过初读品读诵读的程序,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巧加点拨,把握节奏,并最终背诵课文。让学生了解人物志趣、生活状况、性格方面的特点。3.学习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风貌和性格志趣;教会学生辨证认识事物的能力。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评价作者的性情。教学重点1.语文学习是以认知基础上的体验、感悟、熏陶为主的。顺利翻译课文,在深入理解写景特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2.引导学生整合资料、与文本对话,让学生用自己的阅读体验来把握人物性格及精神。教学难点1.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另外掌握与理解有关词语,如“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 2.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2)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基础点落实自主学习,掌握学习方法;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文言文知识要点;引导学生动手翻译课文,提升学生古文阅读能力。考 点重点文言实词;文言句式;文学常识;文言文阅读理解;背诵课文,名句默写。教 法1.诵读法,讨论法。2.“125”一模多样课堂教学实施。学 法自主学习、同学合作、问题探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集体备课个人备课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同学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都是不同的,有时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对某种事件的看法、追求,评定他的品性,如周敦颐独爱莲是由于他与莲花一样具有洁身自好的品格,世人甚爱牡丹则透露其追求荣华的心态,那么大家知道陶渊明喜爱什么吗?(菊,追求高洁,隐世避俗的品性。)他的作品中,哪些反映了此个性?(桃花源记归园田居。)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近陶渊明,走近“五柳先生”。(板书课题)二、课堂学习(完成课堂自主学习单)1.生字注音,疏通文意嗜(Sh )辄(zh)吝啬(ln s)褐(h)箪食(dns)汲(j) 俦(chu)觞(shng)欤(y)黔娄(qinlu)戚戚(q)2.重点字词积累,帮助学生翻译(课件出示)(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许,处所。(2)每有会意。会,体会、领会;意,书中的旨意。(3)亲旧知其如此。旧,旧交、旧友。(4)造饮辄尽。造,往、到。(5)期在必醉。期,希望、愿望。(6)短褐穿结。穿结,打补丁。(7)衔觞赋诗。觞,酒杯。(8)以乐其志。乐,以为乐。(9)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1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萧然,空荡、空寂。3.作者及田园诗派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现在江西九江)人。东晋著名诗人,中国田园诗派的鼻祖。他29岁出仕,做过祭酒、参军一类的小官。后因仕途坎坷,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回柴桑归隐。现存作品130余篇,其中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并记五柳先生传等都是著名篇章。4.翻译方法指导“留”: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等、保留不译;“替”:用现代汉语替代古义词;“调”:调整倒装句的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补”:补出省略句中所省略的内容;“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5.听范读录音,集体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语气,节奏鲜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6.借助课下注释,同学合作,疏通文意,翻译课文。三、展示翻译成果(学生展示,每生一句)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字。(他的)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此用它作为别号了;2.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3.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他)生性喜爱喝酒,家境贫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期望一定喝醉。4.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喝醉了就回家,竟然没有舍不得离开。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风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上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喝水的瓢里经常是空的,(他)还是安然自若的样子。5.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经常写文章自娱自乐,很能表达自己的志趣。(他)忘了自己的得失,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6.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7.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向而感到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四、教师点评学生的翻译成果(随堂进行,并完成课堂自主学习单之重点研读)课文翻译: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字。(他的)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此用它作为别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境贫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期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没有舍不得离开。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风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上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喝水的瓢里经常是空的,(他)还是安然自若的样子。经常写文章自娱自乐,很能表达自己的志趣。(他)忘了自己的得失,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向而感到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五、考点练习(学习单之考点链接)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正确的一向视( )A.(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2)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B.(3)曾不吝情去留 (4)常著文章自娱C.(5)不戚戚于贫贱 (6)其言兹若人之俦乎2. 自由诵读课文(最好当堂成诵)第二课时一、情景导入指名学生试背诵五柳先生传。二、课堂学习(小组合作,思考讨论,完成学习单)1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章介绍了他哪些方面的特点?他沉默寡言,淡泊名利,家境贫寒,嗜酒如命,读书作文,不拘小节。2你能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一句中看出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五柳先生只是个出身平凡之人。3五柳先生把名利看得很淡,文中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句话是什么?有什么作用?“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4“五柳先生”之号是如何得来的?“五柳先生”之号得来的原因是其宅边有五棵柳树,而人们又不知他是什么地方人,姓甚名谁也不知道,因此便只称“五柳先生”。作者说不知他是谁,其实正暗示指作者本人。5五柳先生有哪些特点?(1)好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这是读书方法,即读书时不死抠字句。他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求知和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的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2)爱饮酒。“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三、展示学习成果(小组合作,完成课堂学习单“重点研读”,学生发言交流)1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求知和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2应如何理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含义?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五柳先生每次读书有心得体会时,便沉醉于书中而忘记了饮食。这形象地说明了前文中的“好读书”是真正的喜爱读书而不是装模作样。3“欣然”“萧然”中“然”的用法有什么特点?在文言文中,“然”的用法有多种,可作“然而”“样子”“这样”解。这里的“然”是用作形容词的词尾,意思是“的样子”。“欣然”是高兴的样子,“萧然”是冷冷清清的样子。4怎样理解“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亲友请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气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后就走,不和别人虚情客套。这说明了五柳先生不但嗜酒,而且不拘小节、性情豪爽,把世俗的繁文缛节置之脑后,是一位独立于世的高风亮节之人。5“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又怎么能“晏如”?五柳先生吃穿住没有一样不困弊不堪,他却能处之泰然、安之若素,这与古代圣人先贤的激励是分不开的。五柳先生以颜回自况,颜回箪瓢屡空而“不改其乐”,说明他安贫乐道,五柳先生亦是如此。6“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家笔法加的评论性的文字。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四、拓展练习,教师点评(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1.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讨论明确:现代社会的人多的是缺乏精神粮食,而非物质。物质固然重要,但不能取代一切,陶渊明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思想是值得肯定的、学习的。2.陶渊明受后人推崇赞扬,但1500多年过去了,他的思想是否已经过时了,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果陶渊明活在我们今天的社会里,他会怎样?)五、考点练习(学习单之考点链接)1.田园诗歌鉴赏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注蒸藜:一种草本植物,嫩叶新苗皆可食。菑:已开垦一年的土地,这里泛指田亩。朝槿:即木槿,落叶灌木,夏秋之季开花,朝开暮谢,古人以为人生无常的象征。露葵:即绿葵,一种绿色蔬菜,可以煮来佐餐。(1)王维,字(摩诘),世称王右丞。唐代(田园)诗派代表人物。(2)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意境?明确: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和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2.自由诵读课文(最好当堂成诵)课堂 小结这篇课文字数不多,但寥寥数语却把五柳先生的形象刻画得非常鲜明。全文共两段,前一段以记叙为主,重在表现五柳先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发行孝感市大悟县2025秋招笔试价值观测评题专练及答案
- 农发行宣城市宁国市2025秋招笔试专业知识题专练及答案
- 农发行石家庄市新乐市2025秋招无领导小组面试案例库
- 农发行徐州市贾汪区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农发行郴州市汝城县2025秋招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农发行哈尔滨市依兰县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国家能源广州市荔湾区2025秋招心理测评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
- 国家能源百色市凌云县2025秋招笔试题库含答案
- 国家能源抚顺市望花区2025秋招心理测评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
- 巴中平昌县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行测50题速记
- DB3301T 0461-2024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 渔船合伙投资协议书
- 大坝帷幕灌浆及充填灌浆施工方案
- 23年成考本科英语试卷及答案
- 冲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 高压输电线路维护保养方案
- 2025年物联网安装调试员(高级)技能鉴定考试题库
- 学校“1530”安全教育记录表(2024年秋季全学期)
- 2025年篮球比赛免责协议书模板
- 新入职教师法律法规培训
- 幼儿园护学岗职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