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域典型特征分析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区域一直是地理试题载体,在近几年来的高考中,从命题角度看,侧重于对区域的典型特征分析、区域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问题的解决策略的考查,对区域考查越来越趋向于细节化、能力化、综合化。如“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差异”、“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区域资源开发及调配”等问题成为了历次命题的焦点,对考生的信息提取、综合分析、表述、评价或分析、比较等能力进行了全面的考查。在今后的高考中,区域的差异性、人类活动对区域的影响、中国某区域的资源战略,特别是能源战略等区域焦点与热点问题仍是命题的重点。因此,我们应当注重探索总结一下学习区域分析方法,以便形成区域分析思路,能够进行独立探究活动,对试题出现的新区域进行一个合理的判断与分析,提高我们的考场应试能力。在日常学习中,针对世界与中国的某一区域,我们应当建立如下思路,构建基础知识网络:在分析中,注重从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两大方面入手,加强各要素之间的相关联系分析、各要素与人类活动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确定一定的思维分析模式,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来应对试题中出现的每一个新区域。下面以湖南省为例,对各模块进行一个较详细的解析。 一、区域定位区域虽然是地理试题命题的载体,区域定位是我们解题的关键一步,如果空间定位不准确,思维就难以展开,解题也就难以深入。从近几年的试题来看,虽然对于区域定位能力的考查逐渐淡化,但我们还要掌握一定的区域定位方法,以一定的空间概念作基础,对地理事物的分布要有一个详细、全面的把握与识记,在遇到具体的区域综合题时,提高区域定位的准确度。考场中,我们注重依据题中所给的经纬网、轮廓、典型的地理事物等相关信息,要有足够能力来准确地判定试题中区域的地理位置,为我们的答题来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区域概况在分析某一区域概况时,我们要注重从位置入手,通过文字、地理图表等材料分析该区域的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并适当联系高中自然地理中的自然地理规律,对各要素适当做一下深入分析。如湖南省我们可以做如下分析: 1地形、地貌湖南省处于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区,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100米至800米之间。从图中可以看出,西部的雪峰山、南部的南岭边缘占据了该省大部分,形成了典型的山地、丘陵地貌;平原集中于该省北部洞庭湖沿岸,面积较小。由此可以判定,该省是一个由山地、丘陵、平原组成的地形类型多样的地区。 2气候从湖南省的经纬度来看,该省受东亚季风环流的影响,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深入分析,其气候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光、热、水资源丰富,三者的高值又基本同步。该地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小,使光、热充足;夏季风进入早、退出晚,使该地雨季较长;季风气候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雨热同期,因此使该地的光、热、水同期达到一个高值。第二,气候年内与年际的变化较大。该地为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季受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西北风影响,低温少雨;夏季受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使年内气候变化较大;另外,由于夏季风进退的早晚与快慢,使该区气候的年际之间变化较大。第三,气候垂直变化最明显。以湘西与湘南山地更为显著。尤其是西部的雪峰山,海拔多在1500米经上,形成了典型的垂直地带分布状况。 3河湖特征分析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3001700毫米,使河湖发育较好,典型的河流有湘江、资水、沅江、澧水等。从水系方面来看,河网密度较大,形成了以洞庭湖为中心的洞庭湖水系,对航运的开发有一定之利;从水文方面来看,河流具有径流较大、水位季节变化大小、汛期较长、无结冰期等水文特征。同时,省内流域区中西部为山地,中南部多为丘陵,北部为平原,各河流域内落差较大,使河流富有一定的水能。 4交通状况依图而看,湖南省的交通特点有主要交通方式为铁路、公路、河运等,交通线路密度较大,交通较为发达:铁路方面,南北向的大动脉京广线、焦柳线等铁路与东西向的湘黔线、湘桂线、浙赣线等在该省穿过并交汇,怀化、株洲等都是全国著名的铁路枢纽地;水运方面,长江流经该省北部,虽然流程较短,但长江与该省的洞庭湖水系相汇,与湘江、资水、沅江、澧水等河流发展了联运,形成较发达的水运网;另外,以长沙为中心航空运输,可飞往国内外各大城市;106、209、320、京珠高速等国道也经过该省境内。由此可见,湖南省是一个集多种运输方式为一体的综合运输省区。 5矿产湖南省素以“有色金属之乡”著称。矿产资源种类丰富,有色金属品种多,优势矿产多且分布相对集中,其中锑储量居世界第一;钨、铋储量均居中国第1位;铅、锌、汞等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列。该省的水口山的铅锌矿、锡矿山的锑矿、湘潭的锰矿等都为全国著名的矿产基地。 三、区域发展 区域的发展往往是指该项区域的农业、工业发展。在命题中,侧重对农业、工业的区位因素分析、区位优势对比、农作物分布、工业部门等方面考查。考场中,我们要注重结合题中所给信息来进行全面考虑,注重突出主导区位因素的分析。 1.农业发展在农业发展中,我们要注重对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进行分析,了解该区农业布局特点,掌握该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等。湖南省自古以来就享有“九州粮仓”、“鱼米之乡”的美誉,物产丰富。洞庭湖平原是全省重要的农业区,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其发展的区位优势为:该区海拔50米以下,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河流众多,水面广阔,灌溉便利;人民精耕细作,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劳动力较丰富等,这些区位优势促使该区广泛种植了水稻为主的粮食作物,以及亚热带的柑桔、茶叶等经济作物。使湖南省农业迅速发展起来。 2.工业发展区域工业的发展往往是该区的主要经济支柱。在工业发展中,最直接的就是从图中直接看出该区域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的分布状况,了解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结合本区交通发展状况,来分析该区工业的布局与发展,同时还要注重结合该区人口、城市、科技等因素来进一步分析该地工业发展状况,如食品工业、电子工业等。如湖南的工业,该省有色金属种类繁多,分布相对集中,同时西部、南部的山区中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利于开发小水电,由此我们可以判定,该省可发展有色冶炼工业。结合湖南省状况,现已初步形成以冶金、机械、电子、食品、能源、建材等工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体系。 四、区域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在人类盲目、不合理地开发某一区域时,当人类的活动超过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时,势必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将对人类的生存环境生成一定的破坏,直接威胁着生存与发展。如何解决这些环境问题?针对环境问题的成因,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整治措施,最终实现人地关系的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下图所示: 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在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的过程中,我们还要了解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如在湖南省发展过程中,在北部的洞庭湖平原商品粮基地发展中,由于人类盲目地注重农业发展,大规模地进行围湖造田,致使洞庭湖面积急剧缩小,对长江的蓄纳洪水能力减少,汛期湖区常发生洪涝灾害;在南部的山地与丘陵地区,由于人们的盲目开垦,使地表缺乏一定的植被保护,生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针对这两类问题,我们要结合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来开展整治工作。如洞庭湖面积缩小引发的洪涝灾害,我们可以采取退耕还湖、疏通河道等各项措施来整治,以减少洪涝灾害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危害;南方的水土流失,我们可以采用退耕还林、还草、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措施来减少水土流失的危害,最终的目标是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 2.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工业文明的兴起,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强了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从而丰富了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但是,对自然资源采取掠夺式和耗竭式的占有及使用方式,对周围环境的破坏超过了以前任何年代。工业革命以来,人与自然矛盾冲突逐渐激化,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等,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如湖南省在工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两大重要环境问题,一是在开发矿产资源过程中,使地表植被破遭到破坏、随意倾倒废土弃石,如不及时恢复,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问题。这就需要人们要有计划地存放好表土,做好土地复垦工作,尽量减少开矿引发的水土流失问题;二是在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大量排放出酸性气体,加上该地降水较多,形成了较严重的酸雨,这就需要积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降低能耗,达标排放,开展综合利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从而减少酸雨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威胁。总之,工业经济发展是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