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附暖宫膏针对宫寒血瘀型痛经38例观察分析.doc_第1页
艾附暖宫膏针对宫寒血瘀型痛经38例观察分析.doc_第2页
艾附暖宫膏针对宫寒血瘀型痛经38例观察分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第8卷第16期艾附暖宫膏针对宫寒血瘀型痛经38例观察分析徐东【摘要】 目的:探讨艾附暖宫膏针对宫寒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采用艾附暖宫膏护理被确诊为宫寒血瘀型痛经的患者38例。【关键词】 艾附暖宫膏;宫寒;护理痛经系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给患者身心带来很大的痛苦。西医治疗以镇痛为主,长期应用易产生依赖性,副作用较大。笔者自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应用艾附暖宫膏治疗宫寒痛经证患者3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3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共观察38例宫寒血瘀型痛经患者,均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妇产科学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痛经标准,排除器质性病变。临床表现: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痛减,经血量少,色黯有块,畏寒肢冷,面色青,舌质黯,舌苔白,脉沉紧。3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单日就诊的患者为治疗组,双日就诊的患者为对照组。治疗组21例中,年龄最小15岁,年龄最大49岁,平均336岁,病史最短者9个月,最长者22年,平均86年;对照组17例中,年龄最小17岁,年龄最大46岁,病史最短者13个月,最长者20年,平均9.2年。两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治疗组:取适量艾附暖宫膏,按摩与腹部关元穴3-5分钟即可,一日2-3次;对照组:口服芬必得,每次一粒,痛时服。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期间不服用与治疗本病主证有关的其他药物,忌食辛辣、寒凉性食物,戒烟酒,保持心情愉快。2、疗效标准与结果2.1 疗效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疗效评定。治愈:经治疗后症状消失,月经恢复正常,停药后3个月无复发;有效:症状减轻,不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无效:服药后症状无改善。2.2 结果治疗组21例中,治愈15(7143)例,好转4(1905)例,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17例中,治愈3(1765)例,好转5(2941)例,总有效率为4706。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3 两组复发率比较对治愈者随访1年 ,治疗组复发0例,复发率0;对照组复发2 例 ,复发率 6667。两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5 ) ,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3、讨论痛经是由于子宫肌痉挛性收缩,导致组织缺血而引起的。疼痛常呈痉挛性,有时很重 ,以至于需卧床数小时或数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给工作和学习带来很多不便。治疗上一般采取止痛剂、镇静剂、解痉剂等对症治疗 ,虽然可以即时止痛,但下次依然痛经,不能治本;另外西药还会对人体的内分泌功能造成不良影响。艾附暖宫膏循瑶族养护之古法,蕴含艾草等暖子宫、理气血的天然草药精华,以之涂抹于关元穴,温和作用,能祛减子宫内寒湿之邪,促进子宫血液循环,调节体内阴阳平衡,缓解宫寒引起的痛经、月经不调、腰膝酸软、肢寒腹冷等症,改善寒性体质。综上所述,艾附暖宫膏针对宫寒血瘀型痛经疗效显著、使用安全,值得临床的进一步推广与运用。参考资料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