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习目标1.掌握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培养分析推理地表形态形成因素的能力。2.学会判读外力作用示意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方法。3.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和探究自然规律的兴趣。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表现形式(1)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2)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3)地壳运动:分类相互关系: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就全球而言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3对地表的影响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判断1地壳的水平和垂直运动是依据地表的运动方向判定的。( )2东非大裂谷是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 )二、外力作用1概念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2能量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3表现形式(1)风化作用是指在温度、水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的崩解和破碎。(2)侵蚀作用是指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3)搬运作用是指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被风、流水、冰川等转移离开原来位置的作用。(4)堆积作用是指岩石风化和侵蚀后的产物在外力的搬运途中,由于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导致物质逐渐沉积的作用。4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思考从地理的角度“坚如磐石”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案不正确。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能使岩石崩解、破碎。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的类型及形成(1)岩浆岩:由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2)沉积岩:碎屑物质被搬运后沉积下来,经固结成岩作用而成。(3)变质岩: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经变质作用而成。2物质循环过程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1)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础物质: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其中岩浆岩可分为侵入型岩浆岩和喷出型岩浆岩。(2)岩石和岩浆之间的转化构成地壳物质循环,转化时的作用或条件是:冷却凝固,变质作用,外力作用,高温重熔。(3)含有生物化石的岩石类型是沉积岩,其所需要的条件是外力作用。探究点一内力作用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这条裂谷带位于非洲东部,南起赞比西河口,向北穿过埃塞俄比亚高原入红海,再由红海向西北方向延伸抵约旦河谷地,全长近6000km。这里的裂谷带宽度较大,谷底大多比较平坦,裂谷两侧是陡峭的断崖,谷底与断崖顶部的高差从几百米到2000m不等。东非裂谷带两侧的高原上分布有众多的火山,如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山、尼拉贡戈火山等。(1)这一巨大的裂谷带是怎样形成的?(2)材料中众多的火山是何种内力作用形成的?答案(1)是裂谷两侧的地壳发生背离的水平张裂运动形成的。(2)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运动又叫构造运动,按照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具体表现如下: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概念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运动方向水平挤压水平张裂地壳抬升、地壳下沉对地表的影响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形成裂谷或海洋引起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运动形态举例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红海等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相互关系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区域有主次之分,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2016菏泽期末)塞拉比斯古庙遗址位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湾海岸,这座古庙早已倒塌,只剩下三根大理石柱子,每根石柱中间都有“百孔千疮”的一段,而它的上截和下截却保存得比较完整。读图,回答12题。1图中“被火山灰覆盖部分”说明那不勒斯湾海岸所受到的内力作用是()a地壳运动b变质作用c岩浆活动d地震2从公元79年到1955年,那不勒斯湾海岸()以水平运动为主经历了上升下降上升的地壳运动过程以垂直运动为主经历了下降上升下降的地壳运动过程abcd答案1.c2.b解析第1题,图中被火山灰覆盖部分是岩浆活动的结果。第2题,根据三根大理石柱和海平面的关系可知是以垂直运动为主;据图可知该地经历了下降上升下降的地壳运动过程。探究点二外力作用在台湾东北部海岸的野柳地质公园,已有约4000年历史的“女王头”,其“脖子”越来越细,可能在10年后自然崩塌。如果发生地震,则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有关方面已决定不再用人为方法对其进行加固,何时崩塌完全由大自然决定。(1)“女王头”是怎样形成的?“女王头”的“脖子”又为什么会越来越细?(2)判断我国风力、流水、冰川、海浪四种外力作用的主要发生区域。(3)尝试用关系图描述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之间的关系。答案(1)长期的风化、侵蚀作用是“女王头”形成也是其脖子越来越细的主要原因。(2)风力作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流水作用湿润半湿润区;冰川作用高山冰川分布区;海浪作用滨海地区。(3)风化使地表岩石由坚硬变得松动、破碎、易被侵蚀,形成散落的碎屑,在搬运过程中不断发生堆积,结果使下层的碎屑物质被压紧,固结形成新的岩石。新的岩石出露地表后再次发生上述过程,如下图所示:1侵蚀作用对地貌的影响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分布地区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等地表形态干旱地区流水侵蚀侵蚀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型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河流流经的高原、山地溶蚀形成溶洞及钟乳石、石笋、石柱等中低纬度的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海浪侵蚀形成海蚀柱、海蚀崖等海蚀地貌滨海地带2.堆积作用对地貌的影响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分布地区冰川堆积堆积物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地区和高纬地区流水堆积形成冲积扇、三角洲、冲积平原堆积物颗粒大的先堆积,颗粒小的后堆积,具有分选性河流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风力堆积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黄土堆积干燥内陆及邻近地区海浪堆积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滨海地带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下图,完成34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abcd4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沙尘暴水土流失泥石流土地荒漠化abcd答案3.a4.b解析第3题,蒙古高原的裸岩荒漠是由风力侵蚀形成的,a为风力侵蚀作用。黄土高原的黄土是风力从蒙古高原搬运来的,b为风力搬运作用。华北平原则是流水从黄土高原上搬运来的泥沙堆积而成的,c为流水搬运作用,d为流水堆积作用。第4题,c为流水搬运作用,可造成水土流失和泥石流。沙尘暴和土地荒漠化主要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探究点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2017年1月,古生物学家在史前湖底发现灯笼西红柿的化石,大约来自5200万年前,其叶脉纹路仍然清晰可见。(1)你能推断形成灯笼西红柿化石的岩层属于哪类岩石吗?(2)该类岩石是如何形成的?(3)补充完成常见的岩石圈物质循环变式图。答案(1)沉积岩。(2)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逐渐崩解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质被外力搬运后沉积下来,在沉积过程中,一些芦木被掩埋在下面,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3)1三类岩石的形成及特点类型形成特点常见岩石岩浆岩侵入岩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形成岩石矿物结晶颗粒较大花岗岩喷出岩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形成岩石矿物结晶颗粒细小,有的有流纹和气孔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沉积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形成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而形成岩石层理构造、含有化石砾岩、砂岩、石灰岩、页岩变质岩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新岩石片理构造片麻岩、大理岩、板岩、石英岩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石圈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再到新岩浆的产生,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可归纳为下面的模式图:依据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模式图可总结基本规律,如下表:号码原物质地质作用生成物质岩浆冷却凝固作用岩浆岩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生成的沉积岩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沉积岩岩浆岩、沉积岩等变质作用(温度、压力)变质岩各类岩石重熔再生作用岩浆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技巧(1)岩石类型判读(2)地质作用判读(2016杭州高一检测)下面左图是由柱状节理及其发育的墨绿色玄武岩构成的岛屿,远远望去,犹如镶嵌在蓝天碧海之中的一块墨玉;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56题。5有关该岛岩石形成的原因是()a海水常年的侵蚀作用b河流携带的泥沙固结变质c岩浆侵入地壳缓慢冷却d岩浆喷出海底快速冷却6该玄武岩石柱林的主要形成过程与图中序号直接相关的是()abcd答案5.d6.a解析第5题,玄武岩属于喷出型岩浆岩,是由岩浆喷出海底快速冷却形成的。第6题,图中甲、乙和变质岩通过指向的丙为岩浆,由丙到甲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的过程。(2016河北定州高一月考)读图,完成12题。1银川平原的形成原因是()a地壳下沉,风力沉积b断裂下沉,冰川物质堆积c地壳抬升,河流侵蚀d断裂下沉,黄河泥沙沉积2图中所示黄河河段的水系和水文特征是()a水渠纵横,支流众多b水深流急,河床呈现“v”字形c多水多沙,河水浑浊d结冰期长,可能发生凌汛答案1.d2.d解析第1题,读图,银川平原的形成原因是因岩层断裂下沉,形成地堑,再由黄河泥沙堆积形成,d对。第2题,图中所示黄河流经银川平原,多灌溉水渠,但支流很少,a错。平原地形,落差小,流速减缓,河道宽广,b错。由于未流经黄土高原区,河流含沙量较少,河水清澈,c错。纬度较高,结冰期长,且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可能发生凌汛,d对。(2016东北育才中学期末)下图为大自然鬼斧神工塑造的四种地貌景观。读图完成34题。3图中四种地貌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a海浪侵蚀bb流水侵蚀cc风力侵蚀dd冰川侵蚀4b景观中的瀑布为黄果树瀑布,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最强烈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3.b4.b解析第3题,a图显示的是风蚀蘑菇,是风力作用的结果。b图是瀑布景观,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的。c图是高山地区冰川作用的杰作,d图则是火山活动形成的。第4题,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最多的季节是夏季,故而流水作用最显著的季节是夏季。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处的岩石为三大类岩石中的哪类岩石?请简述判断理由。(2)如果用c、d分别表示花岗岩和玄武岩,请将字母填入图中的适当位置。简述花岗岩和玄武岩的形成有何不同?(3)岩石a、b接触地带可能形成哪种岩石?(4)a、c、d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_,简述理由。答案(1)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2)标注略(c标注在b岩石的下半部,d标注在b岩石顶端即地表)。玄武岩属岩浆岩中的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的,花岗岩属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裂隙冷却凝固而成的。(3)变质岩。(4)aa是沉积岩,c、d均是岩浆岩,只有在沉积岩中才可能存在化石。解析由图可知,a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为沉积岩。花岗岩为侵入岩,应标注在b类岩石的下半部分,玄武岩为喷出岩,应标注在地表。a与b接触,会因高温高压而变质形成变质岩。沉积岩中可能找到化石,c、d为岩浆岩,不会存在化石。专项提能7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图表特征: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类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1)岩浆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物质来源。来自上地幔软流层的岩浆是“岩石之本”,是岩石圈物质循环中各类岩石的起点和归宿,因此找准岩浆是判断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础。(2)把握三类岩石之间的转化关系。各类岩石都可以形成沉积岩和变质岩,但都不能直接形成岩浆岩,三类岩石都可以直接形成岩浆。(3)读准图中箭头的指向。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岩浆:三进一出。岩浆岩:一进三出。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注: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并具有层理构造。(4)把握图中每个箭头代表的地质含义,判断出箭头含义。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是外力作用。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是内力作用。受地质作用影响,湖南省张家界石英砂岩岩峰林立,安徽省黄山多球状“怪石”。图甲、图乙分别是摄影爱好者拍摄的张家界和黄山风光图片;图丙是三大类岩石及岩浆之间相互关系示意图,图中a、b、c表示三大类岩石。读图完成(1)(3)题。(1)根据图片判断,图甲、图乙山体岩石类型分别是图丙中的()acbbabcbadac(2)根据图片判断,形成图乙山体岩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风化侵蚀、重熔再生b岩浆活动、冷却凝固c搬运堆积、固结成岩d外力作用、变质作用(3)形成张家界的峰林、黄山的“怪石”景观的最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流水侵蚀风化作用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风力堆积流水侵蚀d风化作用流水堆积答案(1)b(2)b(3)a解析第(1)题,石英砂岩为沉积岩,球状“怪石”是花岗岩受风化作用形成的,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图丙中b为岩浆岩,a为沉积岩,c为变质岩,所以正确选项为b。第(2)题,根据上题的分析可知,图乙山体岩石为岩浆岩。岩浆岩是在岩浆侵入或喷出地表的过程中,由于温度和压力的降低,冷却凝固形成的,所以b项正确。第(3)题,张家界的峰林是由岩石经受流水长期侵蚀切割而形成的。黄山的“怪石”是岩浆侵入地壳形成花岗岩,地壳抬升,花岗岩出露地表后棱角受风化磨蚀形成的球状“怪石”。课时作业2017年1月28日,四川宜宾筠连县发生4.9级地震,震区内有房屋倒塌现象,周边地区震感强烈。据此回答12题。1有关该次地震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火山活动引起b地壳运动引起c山崩和滑坡引起d人类活动诱发而成2从地质作用方面分析,下列地质现象的成因与该次地震相似的是()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b崇明岛的形成c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形成d约旦地沟的形成答案1.b2.d解析第1题,地震的发生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属于内力作用,虽然火山活动也能引起地震,但筠连地震发生时并没有火山喷发。第2题,云南路南石林是流水侵蚀、溶蚀形成的地貌,属于外力作用;崇明岛是流水携带的泥沙沉积而成;澳大利亚大堡礁是生活在热带地区的珊瑚虫遗体堆积而成的;约旦地沟处于大陆板块内部的断裂下陷处,由内力作用形成。3在内力作用下,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是()a地壳运动b岩浆活动c变质作用d堆积作用答案a解析堆积作用是外力作用;三种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4下图为四种地貌景观图。四种地貌景观形成过程中,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是()abcd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为喀斯特地貌,由流水溶蚀和淀积作用形成;为内力作用下岩石发生变形、移位形成的地貌;为风蚀蘑菇;为火山喷发。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56题。5下列地貌与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a溶洞b裂谷c沙丘d戈壁6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abcd答案5.a6.c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为风化、侵蚀作用,为搬运作用,为沉积作用;溶洞是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a对应正确;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戈壁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裂谷是内力作用形成的。第6题,沙尘暴发生时的外力作用是风力搬运作用,属于图中的。(2016浙江杭州教学质检)我国太行山东侧发育有嶂石岩地貌。图1是“某处嶂石岩景观的素描图”,呈现出自上而下呈三级阶梯状的陡崖,其形成过程如图2中的所示(图例i分别代表不同岩层)。读图完成79题。7图例所示岩层中,岩性最松软的是()abcd8该处三级陡崖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地壳抬升d冰川侵蚀9下列地貌的形成过程,与图2类似的是()a华山陡崖b海蚀崖c雅丹地貌d峡湾地貌答案7.c8.a9.b解析第7题,读图知,岩层最先遭受侵蚀,说明岩性最松软。第8题,太行山东侧为半湿润区,降水较多,外力作用应以流水作用为主。第9题,华山陡崖为断层所致,为地垒;雅丹地貌为风力侵蚀地貌;峡湾地貌为冰川地貌;海蚀崖为海蚀地貌。(2016山西大学附中诊断)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箭头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回答1011题。10图示岩石中,属于花岗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药事业编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数字农业面试题及答案
- 青州幼儿面试题及答案
- 企业钳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广州协和学校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福建福州文教职业中专学校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教师编制考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医疗器械岗前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级电子商务模考试题+答案
- 2025麻醉科出科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学升旗管理制度
- 专业公路工程知识考察试题及答案
- 陕西西安铁一中学2025届英语八下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 2025上半年高级软件水平考试《系统分析师(案例分析)》真题及解析
- 江西国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试真题2024
- 《电解质失衡课件讲解》课件
- 蜘蛛人作业培训
- 施工照片拍摄培训课件
- 网络安全运维培训内容
- 广西桉树造林技术改进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深入研究
- 经皮肾术后护理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