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系统习题集PPT课件.pptx_第1页
造血系统习题集PPT课件.pptx_第2页
造血系统习题集PPT课件.pptx_第3页
造血系统习题集PPT课件.pptx_第4页
造血系统习题集PPT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造血系统疾病试题集 名词解释1 缺铁性贫血答案 是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的贫血症 2 血清总铁结合力答案 血清铁与未饱和铁结合力之和称为血清总铁结合力 3 骨髓外造血答案 出生后 尤其在婴儿期 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造血需要增加时 肝 脾 淋巴结可随时适应需要 恢复到胎儿时的造血状态 出现肝 脾 淋巴结肿大 同时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和 或 幼稚中性粒细胞 这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 称为 骨髓外造血 1 缺铁通常经过以下3个阶段才发生贫血 2 缺铁性贫血的镜下红细胞特点为 3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根据临床表现 血象 骨髓象可诊断为巨幼细胞性贫血 在此基础上 如神经精神症状明显 可考虑为 缺乏所致 4 食物中的铁主要以 形式在 和 被吸收 答案 铁减少期 红细胞生成缺铁期 缺铁性贫血期 答案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答案 维生素B12 答案 Fe2 十二指肠 空场上段 5 缺铁性贫血补充铁剂后 网织红细胞于服药 天后开始上升 日达高峰 周后下降至正常 6 巨幼贫时 因使用抗叶酸代谢药物而致病者 可用 治疗 7 生后血象中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相等的两个时期 和 8 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总铁结合力升高 提示缺血处于 期 答案 2 3 5 7 2 3 答案 亚叶酸钙 答案 4 6天 4 6岁 答案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输注红细胞的原则 答案 适应症 贫血严重 尤其是发生心力衰竭者 合并感染者 急需外科手术者 贫血越严重 每次输注量应越少 Hb在30g l以下者 应采用等量换血方法 Hb在30 60g l者 每次可输注浓缩红细胞4 6ml kg Hb在60g l以上者 不必输注红细胞 1 小儿出生后主要造血是 A 肝脏造血B 骨髓造血C 脾脏造血D 淋巴结造血E 以上都不是2 哪项不是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A 早产B 双胎C 生长发育过快D 母孕期严重缺铁性贫血E 接触阳光少 影响铁的吸收3 下列哪项符合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A 红细胞下降显著于血红蛋白下降 总铁结合力降低B 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平行下降 总铁结合力升高C 血红蛋白下降比红细胞下降显著 总铁结合力升高D 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平行下降 总铁结合力降低E 血红蛋白下降比红细胞下降显著 总铁结合力降低 4 关于生理性贫血哪项正确 A 生后6个月发生B 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C 营养不良是主要原因D 与红细胞生成素不足有关E 主要是红细胞寿命长5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骨髓象最有特征性的改变是 A 幼红细胞胞浆发育落后于胞核B 幼红细胞巨幼变C 网状细胞增生D 粒细胞形态不受影响E 细胞浆嗜碱性增强6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需用至 A 症状消失B 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2个月C 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后再用半个月D 血红蛋白量及红细胞数均恢复E 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 7 诊断缺铁性贫血第一阶段 正确的是 A 血清铁蛋白减低B 血清铁降低C 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增高D 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E 骨髓铁粒幼红细胞数减少8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用VitB12治疗 正确的是 A 由VitB12吸收障碍引起者应长期肌注VitBl2B 有神经系统受累者 VitB12l00 g 次 2 3次 周C 单纯缺乏VitB12时也应加用叶酸彻底D 用至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血象恢复正常后1 2月E 以上都不是9 下列有关血液方面的数据 哪一项是错误的 A 6个月 6岁小儿贫血标准为 110g LB 新生儿贫血标准为 125g LC 小儿重度贫血时血红蛋白为30 60g LD 小儿血容量占体重8 10 E 小儿输血量一般按每次10ml kg计算 10 关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骨髓象错误的是 A 各系均增生活跃B 以中 晚幼红细胞增生明显C 幼红细胞胞体小 胞浆少 染色偏蓝D 胞浆成熟落后于胞核E 幼红细胞增生活跃11 1岁患儿 逐渐苍白2个月 单纯母乳喂养 肝肋下2 5cm 脾肋下0 5cm Hb80g L RBC3 1012 L RBC中心浅染区扩大 网织RBC PLT WBC都正常 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 A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B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C 营养性混合性贫血D 再生障碍性贫血E 雅克什贫血12 患儿8个月 生后6个月内生长发育好 近2个月呆滞 面黄 检查 四肢及唇舌抖 舌炎 腱反射亢进 踝阵挛阳性 血象Hb65g L RBCI 5 1012 L WBC4 5 109 L 中性粒细胞15 淋巴细胞80 单核细胞5 中性粒细胞有核右移 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脑性瘫痪B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C 呆小病D 婴儿痉挛症E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13 生后1天新生儿白细胞20 109 L N65 L35 提示该新生儿为 A 正常B 体内有感染灶C 有白血病D 类白血病E 骨髓外造血14 患儿8月 蜡黄 虚胖 手足颤抖 肝肋下2cm 红细胞2 1 1012 L 血红蛋白80g L 有关治疗哪项是错误的 A 维生素B12肌肉注射B 镇静剂治疗C 及时添加辅食D 改为羊奶喂养E 加强护理防治感染15 男 初生第l天 体重3kg 一般情况好 皮肤粘膜正常 查 心 肺 一 肝肋下2cm 脾 一 Hb190 200g L RBC6 1012 L 网织红细胞4 WBC20 109 L N0 65 L0 35 末梢血涂片可见少量有核红细胞及少量幼稚中性粒细胞 胎儿血红蛋白约70 最可能是 A 新生儿败血症B 新生儿血红蛋白病C 正常新生儿D 先天性白血病E 新生儿溶血症 16 患儿已确诊为缺铁性贫血 Hb78g L 不宜首选下列哪项 A 服用二价铁B 同时辅以VitC口服C 疗程不断于2个月D 少量输血E 添加肝 鱼等辅食17 8个月婴儿 母乳喂养 面色苍白 肝 脾肿大 查 血清铁30 g dI 血清总铁结合力380 g d1 血清铁饱和度小于15 骨髓象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 以中 晚幼红细胞为主 HbF4 HbA 3 可能的诊断是 A 再生障碍性贫血B 营养性混合性贫血C 地中海贫血D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E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18 各种营养性贫血的共同临床表现可有 A 神经精神发育倒退B 食欲不增 呕吐 异食癖C 肝脾常中度肿大D 舌炎 喉部痰鸣音E 多见于婴幼儿时期 19 10个月小儿 系双胎34周早产儿之一 近1月面色苍白 烦躁易怒 少哭不笑 原会坐现坐不稳 无发热 应首先考虑 A 化脓性脑膜炎后遗症B 早产儿大脑发育不全C VitB12缺乏性贫血D 颅内出血E 先天愚型20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小儿 发热 咳嗽2周 诊断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肺脓疡 血RBC3 1012 L Hb65g L 经头孢唑林静点 口服硫酸亚铁及维生素C治疗1周 仍有发热 网织红细胞不上升 血象无改变 最佳治疗选择是 A 肌注右旋糖酐铁B 输血C 加大口服硫酸亚铁剂量D 加用维生素B12及叶酸E 更换抗生素并输血21 8个月婴儿 因面色苍黄 表情呆滞 少哭 不笑1月来院就诊 诊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下列哪项不符合其诊断 A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 32 B 红细胞体积增大C 红细胞平均容积 MCV 94fLD 红细胞数的减少比血红蛋白减少明显E 骨髓象中红细胞系显示胞核发育落后于胞体 22 9个月男孩 面色苍白 食欲差 Hb68g L RBC2 8 1012 L 网织红细胞l 肝肋下2 5cm 脾肋下0 5cm 应首选下列哪项检查 A 测血小板计数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B 骨髓穿刺C 红细胞脆性试验D 测血清铁 总铁结合力E 测维生素B12 叶酸的浓度23 一33周早产儿 为预防VitD缺乏性佝偻病剂缺铁性贫血 出院时医嘱交待其补维生素D及补铁的时间分别为 A 出生时出生2个月B 生后2周生后1月C 生后2周生后2月D 生后2周生后4月E 生后1月生后4月24 患儿2岁 到医院体检 发现血清铁蛋白降低 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正常 未出现贫血表现 此为哪个阶段表现 A 铁减少期B 红细胞生成缺铁期C 缺铁性贫血期D 缺铁性贫血恢复期E 缺铁性贫血已治愈 25 发生生理性贫血的年龄是 A 生后1 2个月内B 生后2 3个月内C 生后4 6个月内D 生后8 10个月内生后10 12个月内26 6个月 6岁小儿贫血的诊断标准是 A Hb低于90g lB Hb低于100g LC Hb低于110g lD Hb低于120g lE Hb低于30g l27 缺铁性贫血血象特点是 A RBC减少B HB减少C Hb减少较RBC减少明显D RBC减少较Hb减少明显E 全血细胞减少 28 轻度贫血是指血红蛋白低于 A 30g lB 30 60g lC 60 90g lD 90 120g lE 120 l29 为预防缺铁性贫血 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生后何时给予铁剂 A出生后B 出生后1个月C 出生后2个月D 出生后3个月E 出生后4 6个月30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骨髓中哪像是错误的 A 骨髓增生明显B 各期幼红细胞均巨幼变C 细胞核的发育落后于细胞浆D 细胞浆的发育落后于细胞核E 巨核细胞分叶过多 31 胚胎期造血的特点是A 造血部位首先在肝脏 然后在卵黄囊B 肝脏是胎儿中期的主要造血部位C 骨髓是胎儿中期的主要造血部位D 卵黄囊是胎儿中期的主要造血部位E 脾脏是胎儿中期的主要造血部位32 生后造血的特点不包括A 骨髓是出生后的主要造血部位B 婴儿期所有骨髓均为红骨髓 全部参与造血C 年长儿和成人期红骨髓于肋骨 胸骨 脊椎 骨盆 颅骨 锁骨和肩胛骨D 正常情况下骨髓外造血极少E 小婴儿在遇到各种感染性贫血或造血需要增加时 骨髓造血功能将成倍增加 33 小儿出现生理性贫血的时期是A 生后5 7天B 生后1个月左右C 生后2 3个月D 生后5 7个月E 生后1年34 下列有关小儿血红蛋白种类的描述 错误的是A 胎儿6个月时HbF占90 B 出生时HbF占30 HbA约占70 C 1岁时HbF不超过5 D 2岁时HbF不超过2 E 成人HbF不超过2 35 正常小儿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变化有2次时间交叉 是指A 1 3天及1 3个月B 1 3天及1 3岁C 4 6天及4 6个月D 4 6天及4 6岁E 4 6个月及4 6岁36 8个月女婴贫血的标准是A Hb 80g LB Hb 90g LC Hb 100g LD Hb 110g LE Hb 120g L 2020 1 7 19 37 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生成不足所导致的贫血不包括A 缺铁性贫血B 再生障碍性贫血C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D 感染性贫血E 葡萄糖6 磷酸脱氢酶缺乏症38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形态分类是A MCV 80fl MCH 26pg MCHC 31 B MCV 80fl MCH 28pg MCHC31 38 C MCV80 94fl MCH 28pg MCHC 31 D MCV 80fl MCH28 32pg MCHC 31 E MCV 80fl MCH28 32pg MCHC31 38 39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不包括A 先天储铁不足B 铁摄入量不足C 生长发育慢D 铁吸收障碍E 铁丢失过多40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典型血象改变是A 呈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B 血涂片可见靶形红细胞C 血涂片可见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D 网织红细胞数增多E 血小板常常减少 41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典型骨髓象改变不包括A 幼红细胞增生活跃 以中 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B 各阶段红细胞均较小C 红细胞胞核成熟程度落后于胞浆D 粒细胞系无明显异常E 巨核细胞系无明显异常42 有关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正确的是A 血清铁蛋白降低B 红细胞游离原卟啉降低C 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降低D 骨髓可染铁增加E 转铁蛋白饱和度增加 43 有关缺铁性贫血输血治疗的原则 错误的是A 一般病例无需输血B 重症贫血并发心功能不全或明显感染者可输浓缩红细胞以尽快改善贫血状态C 贫血越重 每次输血量宜越大 速度宜越快D 血红蛋白30g L时应输血E 极重患儿可用浓缩红细胞换血治疗44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多见于A 新生儿B 婴幼儿C 学龄前期D 学龄期E 青春期 45 有关维生素B12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描述 错误的是A 精神神经症状突出B 血清维生素B12含量低于100ng LC 维生素B12治疗有效D 重度贫血者可予输血治疗E 应先加用叶酸联合治疗46 从母体带来的铁 可供小儿使用多长时间A 1 2周B 4周C 8 12周D 4 5个月E 1周岁 47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对治疗最早出现反映的是A 网织红细胞增高B 红细胞数上升C 血红蛋白量增加D 骨髓中巨幼红细胞恢复正常E 白细胞和血小板恢复正常A2型题48 8个月男婴 一直母乳喂养 未添加辅食 近1月来出现面色苍白 查外周血象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白细胞和血小板正常 该患儿诊断首先考虑A 生理性贫血B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C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D 再生障碍性贫血E 地中海贫血 49 1岁女婴 诊断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给予铁剂治疗 其疗程为用药A 至临床症状完全消失B 至血红蛋白含量恢复正常C 至血红蛋白含量恢复正常后再用药4周D 至血红蛋白含量恢复正常后再用药6 8周E 至血红蛋白含量恢复正常后再用药8 12周50 2岁幼儿 诊断为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下列哪项符合其外周血象的特点A MCV fl 100 MCH pg 36 B MCV fl 100 MCH pg 31 C MCV fl 100 MCH pg 33 D MCV fl 90 MCH pg 31 E MCV fl 90 MCH pg 36 51 生后1周新生儿 胎龄32周 查外周血Hb150g L 需何时补充铁剂预防缺铁性贫血A 立即开始B 生后1个月C 生后2个月D 生后3个月E 无需补充52 10个月男婴 进行性面色苍白2个月 近3天出现嗜睡 头部震颤 不能独坐 体查 反应迟钝 肢体轻微震颤 踝阵挛阳性 外周血Hb55g L MCV105fl MCH38pg MCHC32 血清VitB12为89ng L 该患儿治疗首选A 铁剂B 铁剂 维生素CC 维生素B12D 叶酸E 叶酸 维生素B12 53 患儿8个月 单纯母乳喂养 近一个月表情呆滞 活动减少 稀便 查体 面色苍白 虚胖 四肢震颤 肝肋下3cm 血常规 白细胞2 3 1012 L 血红蛋白90g L 白细胞10 109 L 网织红细胞0 5 诊断首先考虑A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B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C 慢性感染性贫血D 溶血性贫血E 失血性贫血54 1岁女孩 面色苍白3个月 体查 口唇粘膜及甲床苍白 心肺未见异常 外周血Hb66g L 诊断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首选药物是A 口服铁剂B 静脉注射铁剂C 肌肉注射铁剂D 维生素CE 输血治疗 55 若给予口服补铁 应注意A 餐前服用B 餐后口服C 同时服用维生素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