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网院_《电路原理》第713、16章作业.doc_第1页
华南理工网院_《电路原理》第713、16章作业.doc_第2页
华南理工网院_《电路原理》第713、16章作业.doc_第3页
华南理工网院_《电路原理》第713、16章作业.doc_第4页
华南理工网院_《电路原理》第713、16章作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练习题7-1 题7-1图(a)、(b)所示电路中开关S在t=0时动作,试求电路在t=0+ 时刻电压、电流的初始值。 (a) (b)题7-1图答:(1)首先根据开关S动作前的电路求电容电压uc(0).由于开关S动作前,电路处于稳定状态,对直流电路有duc/dt=0,故ic=0,电容可看作开路,t=0-时电路如题解7-1图(a1)所示,由(a1)得uc(0-)=10V t=0时开关动作,由于换路时,电容电压uc不跃变,所以有uc(0+)=Uc(0-)=10V求得uc(0+)后,应用替代定理,用电压等于Uc(0+)=10V的电压源代替电容元件,画出0+时刻等效电路如图(a2)所示,由0+等效电路计算得ic(0+)=(10+5)/10=1.5AuR(0+)=10 ic(0+)=15V(2) 首先根据开关S动作前的电路求电感电流iL(0-).由于开关S动作前,电路处于稳定状态,对直流电路有diL/dt=0,故uL=0,电感可看作短路,t=0-时电路如题解7-1图(b1)所示,由(b1)得iL (0-)=10/(5+5)=1A。t=0时开关动作,由于换路时,电感电流iL不跃变,所以有iL (0-)= iL (0+)=1A。求得iL (0+)后,应用替代定理,用电流等于iL (0+) (0+)=1A的电流源代替电感元件,画出0+等效电路如图(b2)所示,由0+等效电路计算得uR(0+)=uL(0+)=5 iL (0+)=5V uL(0+)=5V iL (0+)= iR (0+)=1A7-8 题7-8图所示电路开关原合在位置1,t=0时开关由位置1合向位置2,求t 0时电感电压。题7-8图答:由于开关动作前的电路可求得iL(0-)=15/3A=5A. 开关动作后,电路为含有受控源的RL电路零输入响应,用外施电源法求解电感以外电路的等效电阻,如题解7-8图所示由图可知:i1=us/3 i2=ii1=ius/3 对题解7-8图所示回路列KVL方程,有:(2+6)i2+6u= us而u=2i2=2(ius/3)代入式有8(ius/3)+62(ius/3)= us得4 i= us/3所以 Req= us/ i=12 时间常数为=Ie/ Req=3/12=1/4S故iL(t)=5e-4tA uL(t)=L(diL/dt)=3(d/dt) 5e-4t=60 e-4tV7-12 题7-12图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前电容无初始储能,t=0时开关S闭合,求t 0时的电容电压。题7-12图答:已知,这是一个求零状态响应问题。当t时,电容看做开路,电路如题解7-12图所示。由于电流i1=0,所以受控电流源为零,故有uc()=2V求a,b端口的等效电阻,由于有受控源,故用开路短路法求。把a,b端子短路有2 i1+(4 i1+ i1)1+2=0解得短路电流为isc=2i1=2/7A则等效电阻为Req= uc()/ isc=7 时间常数为=ReqC=73106s所以t0后,电容电压为= uc()(1e1/)=2(1e106s/21)V7-17 题7-17图所示电路中开关打开以前电路已达稳定,t=0时开关S打开。求t 0时的,并求t=2ms时电容的能量。题7-17图答:t0时的电路如题解7-17图a所示,由图a知uc(0-)=(121)/(1+1)=6V则初始值uc(0+)=uc(0-)=6V t0后的电路如题解7-17图b所示,当t时,电容看做断路有uc()=12V 时间常数为=ReqC=(1+1)10320106s=0.04 s利用三要素公式得=12+(612)e1/0.04V=126 e25s mAT=2ms时有=(126 )V=6.293V电容的储能为Wc(2ms)=Cu2c(2ms)=1/2201066.2932J=396106J7-20 题7-20图所示电路,开关合在位置1时已达稳定状态,t=0时开关由位置1合向位置2,求t 0时的电压。题7-20图答:开关合在位置1时已达稳态,可求得iL(0-)=8/2=4A,t=0时换路后的响应为全响应。求电感以外电路的戴维宁等效电路,其中uoc=12V Req=10 时间常数为=L/ Req=0.01s iL(0+)= iL(0-)=4A iL()=uoc/ Req=1.2A利用三要素公式得= iL()+iL(0+)iL()e1/=1.2+(41.2) e100s=1.25.2 e100s=L(d iL/ dt)=52 e100s V7-26 题7-26图所示电路在开关S动作前已达稳态;t=0时S由1接至2,求t 0时的。题7-26图答:由图可知,t0时 因此t=0时电路的初始条件为 C(duc/dt)0+=0t0后电路的方程为LC(d2uc/dt2)+RC(duc/dt)+uc=6 设的解为c式中u/c为方程的特解,满足u/c=6V 根据特征方程的根p=R/2L=1j2 可知,电路处于衰减震荡过程,因此,对应其次方程的通解为 式中,=1,=2.由初始条件可得6+Asin=4C(duc/dt) 0+=C( Asin+ Acon)=0得=arctan/= rctan2/1=63.430 A=(4-6)/ sin=2.236故电容电压为6-2.236e-tsin(2t+63.430)V电流为 C(duc/dt)= CAt)= 7-29 RC电路中电容C原未充电,所加的波形如题7-29图所示,其中,。求电容电压,并把:(1)用分段形式写出;(2)用一个表达式写出。 (a) (b)题7-29图答:(1)分段求解在0t2区间,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为=10(1 e100t)t=2s时有=10(1 )V=10V 在2t3区间,RC的响应为=V=20+30V t=3s时有=20+30V=20V在3t区间,RC的零输入响应为= V=20 V用阶跃函数表示激励,有而RC串联电路的单位阶跃响应为根据电路的线性时不变特性,有=10s(t)30s(t2)+ 20s(t3)=第八章“相量法”练习题8-7 若已知两个同频正弦电压的相量分别为,其频率。求:(1)、的时域形式;(2)与的相位差。答:(1)u1(t)=50cos(2t+300)= 50cos(628t+300)V u1(t)= 100cos(2t1500)= 100cos(2t1500+1800)= 100cos(628t+300)V(2)因为 =故相位差=0即与同相位。8-9已知题8-9图所示3个电压源的电压分别为、,求:(1)三个电压的和;(2)、;(3)画出它们的相量图。题8-9图答:分析,求解电压和利用相量法求解即可,ua、ub、uc的相量为: (1)应用相量法有=三个电压的和为零,即ua(t)+ub(t)+uc(t)=0(2) =所以uab=220cos(t+400)V uab=220cos(t800)V(3) 相量图如题解89图所示8-16 题8-16图所示电路中。求电压。题8-16图答:电路的入端导纳Yj为:Yj=(1+1/j0.5+1/j1)S=(1+j1)S求得电压=/ Yj=第九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练习题9-1 试求题9-1图所示各电路的输入阻抗Z和导纳Y。 (a) (b) (c) (d)题9-1图答:(a)Z=1+j2(j1)/j2+(j1)=1j2 Y=1/Z=1/(1 j2)=0.2+j0.4S (b) Z=1+(j1)(1+j)/( j1+1+j1)= 2j Y=1/Z=1/2j=2/5+j/5=0.4+j0.2S (c) Z=(40+j40)(40j40)/(40+j40+40j40)=40 Y=1/Z=1/40=0.025S(d) 用外施激励法,如题解9-1图(d)所示,列KVL方程jL+(rI) (jLr) =Z=/=(jLr) Y=1/Z=1/(jLr)=(jLr)/( r2+(L)2S9-4 已知题9-4图所示电路中,电流表A的读数为5A。wL=4W,求电流表A1、A2的读数。题9-4图答:用支路电流法求解。0V,设电流向量,2=,A列写电路方程如下:将上述方程二边除以并令,并选取如下实数方程 求得二组解得 (2) 故电流表A1的读数为3A,A2的读数为4A;或者A1的读数为4.799A,A2的读数为1.404A.9-17 列出题9-17图所示电路的回路电流方程和结点电压方程。已知,。 (a)(b)(c)(d)题9-17图答:(1)如题9-17图a所示,设顺时针网孔电流为左、右网孔电流方程为:=(左) (右) =g (KCL)= (KVL) 右网孔电流方程可以不用列出结点电压方程为:= +(2)如题9-17图b所示,设顺时针网孔电流为(左上)、(左下)、(中)(右)。网孔电流方程为:, (2+j8)=(左上)(1+j8)=0(左下) (中) (右) (KCL)结点电压方程为:= +(3) 如题9-17图c所示,设顺时针网孔电流为(上)、(左)、(右)网孔电流方程为: +2 (KCL)结点电压方程为:/1 ) (KVL VCR)(4)如题9-17图d所示,设顺时针网孔电流为(上)、(左)、(右网孔电流方程为:(1+2) -2+(2+j4) (KCL) (KCL)结点电压方程为: (KVL)9-19 题9-19图所示电路中R可变动,。试求R为何值时,电源发出的功率最大(有功功率)?题9-19图答:电源发出的功率由二部分组成,其一为20的电阻吸收的功率,为一常数。不随R变动;其二为可变电阻R吸收的功率,为RL串联支路吸收最大功率的问题。功率PR的表达式为:PR=U2Sr/(R2+X2L) 根据最大功率条件:dPR/dR=0,可解得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为R= XL PRmax=2KW 电源发出的功率Ps=4KW9-25把三个负载并联接到220V正弦电源上,各负载取用的功率和电流分别为:,(感性);,(感性);,(容性)。求题9-25图中表A、W的读数和电路的功率因数。题9-25图答:表W的读数为P1+P2+P3=19.8KW令求电流、即有 根据KCL有:=+=功率因数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练习题10-4题10-4图所示电路中(1),;(2),;(3)。试求以上三种情况从端子看进去的等效电感。(a)(b)(c)(d)题10-4图10-5 求题10-5图所示电路的输入阻抗Z(w =1 rad/s)。(a)(b)(c)题10-5图10-17 如果使100W电阻能获得最大功率,试确定题10-17图所示电路中理想变压器的变比n。题10-17图答:理想变压器端口11/等效电阻Req为:Req=10n2 最佳匹配时有Req=10n2=50解得n=2.24理想变压器的变比n是一个极易调节的参数。10-21 已知题10-21图所示电路中, ,。求R2为何值时获最大功率?并求出最大功率。题10-21图答:直接列写二个顺时针网孔电流方程求得f(2)的表达式,就可获得一端口22/的戴维宁等效电路。网孔电流方程如下:(R1+j12 2+(j22=2代入已知数后可得=j2402戴维宁等效电路的参数 当R2=获最大功率2.5W第十一章“电路的频率响应”练习题11-6 求题11-6图所示电路在哪些频率时短路或开路?(注意:四图中任选两个) (a) (b) (c) (d)题11-6图答: 图(a) 串联谐振,电路短路。图(b) 并联谐振,电路开路。11-7 RLC串联电路中,电源。求电路的谐振频率、谐振时的电容电压和通带BW。答:11-10 RLC并联谐振时,求R、L和C。解:谐振时,11-14 题11-14图中,。求下列条件下,电路的谐振频率:(1);(2)。题11-14图答:(1)令上式的虚部为零。,因为, 所以 (2),频率不定。第十二章“三相电路”练习题12-1 已知对称三相电路的星形负载阻抗,端线阻抗,中性线阻抗,线电压。求负载端的电流和线电压,并作电路的相量图。答: 12-2已知对称三相电路的线电压(电源端),三角形负载阻抗,端线阻抗。求线电流和负载的相电流,并作相量图。答: 12-5 题12-5图所示对称YY三相电路中,电压表的读数为1143.16V,。求:(1)图中电流表的读数及线电压;(2)三相负载吸收的功率;(3)如果A相的负载阻抗等于零(其他不变),再求(1)(2);(4)如果A相负载开路,再求(1)(2)。(5)如果加接零阻抗中性线,则(3)、(4)将发生怎样的变化?题12-5图答:(1)图示电路为对称YY三相电路,故有,可以归结为一相(A相)电路的计算。 (2)已知,则负载端处的相电压为 而线电流为 (电流表读数)故电源端线电压为 (2)三相负载吸收的功率为3349W12-6 题12-6图所示对称三相电路中,三相电动机吸收的功率为1.4kW,其功率因数(滞后),。求和电源端的功率因数。题12-6图第十三章“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练习题13-7 已知一RLC串联电路的端口电压和电流为试求:(1)R、L、C的值;(2)q3的值;(3)电路消耗的功率。答:从u(t)和i(t)的表达式可以看出,电路在基波=314rad/s发生谐振(同相)则有:R=Um1/Im1=100 L=1/C 则对3次谐波有(50/1.755)2=102+(3L1/3C)2得26.68=L(31/3)L=26.683/8=31.86mH C=8/(26.683)=318.34uF又根据3次谐波电压、电流的相位差得:(300)电阻消耗的功率等于各次谐波功率的和则P=13-9 题13-9图所示电路中为非正弦周期电压,其中含有和的谐波分量。如果要求在输出电压中不含这两个谐波分量,问L、C应为多少?题13-9图答:利用串联、并联谐振的选频特性2,达到选择或阻断某一频率信号的目的。利用(L、1F)的并联谐振来阻断3或(7)的信号,而利用(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