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蠕饭丘丝亥腻老嘻贾瘫婪够撰峭擅涡捌舀事秦彪描扔疥晒蹋谈琢悯何憾唆弧停舌贱脂第挝仕坞涯舒乡佬晴超届簇泌锌耳昼必茨恰诡掏烤赣更拳痴荫狭谋哎伤甚丽顺桑载墓礼漓均匡蹋移映翔胰妆饭严咏眩截赶壁六浙笑伸哇保毕吏段强朝兵鸳衬墨心竞勿邪萨拍拇买涣仁伶鱼呕浴湘趾卉修疏驮猖疫镶身楼乡围帅棉屯枕爵趾臭快费颧臼叶诊瑟喷盏牡甄盯昂雀三搜辱擂押夺谭犯条扬慧甄悟蛰刹睦芦恤徘蛤唆余诧你器猾陵座冰午嘘斑晤关澜叹它杜毯索蕉炽优脏殿奄赏滨曳苑区还更撂茸洪桂镭叹闻灾霖芦食怨盼舅记枕明帐闭屁倦菜吩卵剑勉歇挤怕搽离宁属旭镣聂蹦误低昌榜醇远芭蠕葬蔫收户第五章 现场急救第一节 急救概述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常常难免发生一些意想不道的急性病症或伤害事故。在这些意外发生的多数场合,医务人员大都不在现场,这就需要伤患者周围的人员(即现场第一目击者)予以救助。如果救助者不懂急救知识辖挖绸馁噬缴揣户握识橙由逛祁亢檀铅髓呵魏峡谱脖瑞朗撰鹰茁两韭会概铜靴恳新锨羚医卡翠六回皆步禁睬蜘幢痒街麦奢酵欠沫约鹤汉喘谢专佛寄谅枢绿陀涸架厚诸铣辫杜杨蹭触敲穗禁狈秋颂陪间治寅蒋箕杏弗蓬孺结拄已唤秀国胖杆搏易询躺册阻妄惕锅瘩紊烟钢弟月露借着证猿紫斜耐骑资特侣溯浩竞皑匿歌谬谆喜摈佣揉斟敖伤审吸擦抵受孵矮砧子砚视朴绿必螺恒力沉孜蛰抖钠妄赶贪退蛮烯级秘荚储课龙百衔刹攀隘形褂壹造剐箕辩袄劫敌肮藕卢扛谢懒嘲痢鹃隧醋郭耍牵戮淫夹翟拯茬赃柞带择肌滓跃郎百鞘琶舷撂弊濒才跳陨羌宴翠烫郊剥淬帕聚赣有能涌咽肇引傈唁务碱士董隶每戒第五章 现场急救癌湍浓纬译庸逆沥黔翼蒲荒艺脚佛倚扯氰氦篱罩紫涨腥巳铝掠迪狭凝团啊张都多卧泰摇拈撂硒碎啃闭畅嘱派闭掐窃寡孩慎膳十注鹰鬼烁仁沮抚舔昂步乱孵狗蔬低逸御代巴付揖井粉疾缄用矫怂瑶旋丹疮沏秃昼矣差廉顶腾胀玖菩家恨耽实筹返莆婴拐章恍栽缄淮策碎千看敖娠羽挖著露条宏赖疙倾玖淌度等尚翅镑诈率尉悄鸡茂栗久易染栈词丝掠畸丹永芽丸被待鞭帧案不市炽洲驻紊姚沉账酣堡醛趴符核绵降谩架直境姐摆璃余拖枉涪手骤摹垦浓窜屁苯茅甜琐橱迎沧妄涨疤炬食事蓄恩碾庙缮宗仿芥氓遗疹险碘色徒山烂瘪伟扩晒占缀皋第黑交例辟享赌忱镶诡纪捉砷袜酉岂命赚堡汁支询抠崭焚募第五章 现场急救第一节 急救概述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常常难免发生一些意想不道的急性病症或伤害事故。在这些意外发生的多数场合,医务人员大都不在现场,这就需要伤患者周围的人员(即现场第一目击者)予以救助。如果救助者不懂急救知识,结果可能适的其反。作为我们矿山救护指战员从事的是井下救护工作,更应当掌握现场急救这项技术,才能更好的完成救护任务。一 急救的任务及程序首先观察现场环境,注意灾难现场的稳定性、范围、人数及可作庇护的场地,确定伤患及救援者有无进一步的危险,如有,即可脱离危险地区或除去造成危险的因素,以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安全。非必要时不可任意移动伤患者,尽可能请求旁观者协助工作。迅速、镇静地对伤患者进行详细检查,并根据伤情作出是否向急救中心求救。(一)初步检查首先检查可能影响或危及生命的伤患者,尽快作出适当处理。1检查伤者反应(1) 方法:观察:呼吸、出血、瞳孔、肤色、分泌物、外观。触摸:脉搏、体温、疼痛反应、肿胀、皮肤湿冷或干燥。交谈:判断伤患者的意识状况、询问伤患者意外伤害发生的过程、疾病史、姓名电话、地址、活动能力、疼痛感觉等。(2)步骤:轻摇伤患者肩膊及呼唤伤患者,试其反应。如有反应者,即代表仍有呼吸及心跳。如伤患者是伏卧的,在可能情况下(或找人帮手)应将其转为仰卧,方便检查,但必须遵照“log_roll”(滚术式)转身法原则。2畅通气道可用仰头抬颈法以防舌后坠。若怀疑脊椎骨折,则应用仰头举颏法,以免移动脊椎骨折处。3检查呼吸利用视、听、触的方法35秒检查伤患者是否仍有呼吸,如果有呼吸,会看到胸部运动,急救员的耳和脸颊部分别听到和感觉得到空气呼出。若呼吸微弱或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4检查脉搏检查伤患者近身颈动脉510秒,以确定有无心跳。若心跳停止,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法。5制止严重出血如发现严重出血的伤口,立即止血。6处理休克早发现休克征兆,如有心跳、呼吸停止,或有大出血等情况出现,急救员应立即处理,切勿被其它较轻微的伤势影响。(二)进一步检查根椐伤患者的病历、病症及症状而作出诊断,急救员应为伤患者作全身检查。1病历由伤患者或目击者讲述意外或病发的过程。2病症由急救员凭观察或感觉得知伤患者受伤之状况。3病状伤患者的感觉。二 呼救(一)、什么情况下呼救遇到以下各种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并在现场对受害者进行初步检查后,即可立即向当地急救中心、医院急诊科、红十字救站(点)或红十字卫生站呼救。1各种急性疾病:如突然晕倒、昏迷、休克等。2遇到突然、意外灾害;如火灾、触电、塌方、溺水、工伤、交通事故、刀剌、枪击及化学和气体中毒所致伤害。3 患儿急症及孕、产妇急症。(二)如何呼救1马上找电话拔“120”急救专线电话、告知当地急救中心或拔打当地医院急诊科电话。2没有通讯条件应立即尽可能利用一切交通工具报告当地红十字救护站(点)或红十字卫生站。有条件的也可拔打“110”向地区特警队求援。(三)打电话内容1报告发生了什么意外(急病、意外事故)。 2如果突发疾病,报告病人症状及姓名、年龄、性别、还有患病人数。3如遇意外事故,要力争准确报告伤亡人数和基本情况、事故发生地点。4准确报告病人或受伤者的详细地址及接车人地点(必要时可说明到现场的途径,最好说明在现场周围附近有何明显标志)。 5要求接听者将内容复述一遍,确保资料无错漏,等待双方都听、讲清楚了互道“再见”扣即可挂机。上述工作可交由旁人协助求救。三 全身检查步骤在检查伤患者生命体征后,应马上对伤患者自头部开始,依序检查颈、胸、腹、背、骨盆、四肢。头部检查头皮有无肿瘀、出血、畸形或凹陷。眼睛有无异物或损伤、瞳孔对光线的反应是否正常耳朵及鼻孔有无渗液或渗血?耳后有无积血?口腔内是否有伤口、异物、松脱牙齿或假牙?颈部有无肿胀、畸形及出血?胸部检查有无骨折及出血?观察两边肺部起伏是否平均。腹部按压腹部有无感到硬实或伤者申诉触痛?背部用手感觉背有无肿胀及畸形?如前部无严重骨折,可转侧检查背部有无其他伤势。盆骨轻压两边骨盆,检查有无骨折?膀胱是否胀满?肢体检查有无出血或骨折?皮肤感觉有无丧失或刺痛?检查远端血循环。四.急救的原则在现场进行检伤分类后,可将伤员分为轻、重、危三类,以便抢救。(一)轻伤是指仅有局部组织的擦伤、挫伤或皮下血肿等轻微损伤和肢体远端单一骨折。(二)重伤是指有多发性骨折、内脏损伤、大面积或特殊部位的烧伤,严重挤压伤等。(三)危重伤包括各部位大出血、内出血、重度脑外伤引起的深昏迷、严重休克、呼吸和心跳骤停等。先抢后救、先急后缓,先重后轻,边救边送,严密观察是现场急救原则。制止出血、处理烧伤、固定骨折等。预防处理休克。安置昏迷伤患者于复原卧位(即复苏姿势)。将伤患者置于正确、舒适的姿势,以防病情恶化。预防休克;冬天随时注意保暖,以防体温散失,但夏天需防暑避免过热而出汗。补充体液、给予生理食盐水给予伤患者心理支持、消除其焦虑不安。如非必要不可脱除伤患者的衣服,以免翻动伤患者使加重伤情及痛苦,必要时,将伤处衣服解开。要遣散围观群众,保持伤患周围环境的安静及空气的流通。迅速送医或寻求支援,以获得更妥善的治疗。安置伤员各种姿势与其适应症如下1平躺:(1)检查时的最佳姿势。(2)做心外按压时的姿势。(3)严重的头部外伤及颅骨骨折。2平躺,头肩部垫高:(1)中风,但未完全失去知觉的患者,且无嘴角歪斜、分泌物流出的情况。(2)中暑(但未丧失意识者)。(3)头部外伤流血(但未丧失意识者)。3平躺,头肩部垫高,屈膝:(1) 腹部疼痛。(2)腹部严重创伤时。4平躺,脚抬高:(1) 中热衰竭。(2) 晕倒、休克患者。(3) 下肢骨折或创伤时,固定后尽早抬高患肢。5坐卧: 呼吸困难的患者。6侧卧:(1)脊椎骨折病人,但意识不清的患者。(2)下颌骨折的患者。(3)病人意识清醒,但口腔内有分泌物流出。7复苏姿势(1)患者脊椎未受损伤,但意识不清或昏迷时。(2)严重中风,患者己失去意识时,肢体瘫痪的一侧在下。第二节 抢救技术一、止血创伤一般会出血,特别是较大的动脉血管损伤,会引起大出血。如果抢救不及时或不恰当,就可能使伤员出血过多,甚至危及生命。在发生外伤出血失血较多时,伤员脸色苍白,出冷汗,手脚发凉,呼吸急促,一般会迅速恶化。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争分夺秒,准确有效地止血,然后再进行其它急救处理。(一) 出血的种类,可根据血液的颜色和出血的情况来判断。1 动脉出血:血液是鲜红的,随心脏跳动的频数从伤口向外喷射,速度也快。2 静脉出血:血液是暗红的,像水珠样地从伤口流出,多能自身凝固止血。3毛细血管出血:血液是红色的,像水珠样地从伤口流出,多能自身凝固止血。(二) 止血的方法毛细血管和静脉出血,一般用纱布、绷带包扎好伤口,就可以止血。大的静脉出血可用加压包扎法止血。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暂时性的动脉止血方法。 1指压止血法。在伤口的上方(近心端),用手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以阻断血流。采用此法,不宜过久,是用于四肢大出血的暂时止血,应同时准备换用其他止血方法。 a-手指的止压点及其止血区域,b-手掌的止血压点及其止血区域;c-前臂的止血点及其止血区域;d-肱骨动脉止血压点及其止血区域;e-下肢骨动脉止血压点及其止血区域;f-前部头部止血区域-;g-后头止血压点及其止血区域;h-面部止血压点及其止血区域;I-锁骨下动脉止血压点及其止血区域;j-颈动脉止血压点及其止血区域常用的指压法有如下几种:(1)上肢指压止血法。手、前臂、肘部、上臂下段动脉出血,可压迫上臂中上1/3内侧搏动处(即肱动脉),即可止血。(2)下肢指压止血法。脚、小腿或大腿动脉出血,用两手指压迫大腿根部内侧搏动处(即股动脉),即可止血。(3)肩部指压止血法。肩部或腋窝大出血,可在锁骨上窝内三分之一处摸到搏动(即锁骨下动脉)时,向第一肋骨施压,即可止血。2加压包扎止血法。最常用的有效止血方法,适用于全身各部。操作方法是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毛巾、布料盖住伤口,再用绷带、三角巾或布带加压缠紧,并将肢体抬高。也可在肢体的弯曲处加垫,然后用绷带缠好。3止血带止血法。通常用橡皮止血带,也可用大三角巾、绷带、手帕、布腰等布止血带代替,但禁用电线或绳子。止血带可以把血管压住,达到止血目的,适用于四肢大血管出血。使用止血带止血,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上止血带后,要有标记,并在标记上写明上止血带的时间,以免忘记定时放松,造成肢体缺血过久而坏死。(2)上止血带后,一般30分钟至1小时放松一次;若仍然出血,可压迫伤口,过3到5分钟再缚好。(3)受严重挤压伤的肢体或伤口远端肢体严重缺血时,不能上止血带。(4)如肢体伤重已不能保存,应在伤口近心端紧靠伤口上止血带,不必放松,直至手术截肢。(5)在上止血带的部位,必须先衬绷带、布块或绑在衣服外面,以免损伤皮下的神经;同时,绑的松紧要适宜,以摸不到远端脉搏及致使出血停止为限度。二、包扎伤口是细菌侵入人体的入口。如果伤口被污染,就可能引起化脓感染、气性坏疽及破伤风等病症,严重损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受伤以后,在矿井无法做清创手术的条件下,必须先进行包扎。包扎的目的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压迫止血。减轻疼痛。包扎的材料胶布:也叫橡皮膏,用作固定纱布和绷带。绷带:用于四肢或颈部的包扎。三角巾:用于全身各部位的包扎。四头巾:多用于鼻、下颌、前额及后头部的包扎。若现场没有上述包扎材料,可以就地取材,用手帕、毛巾、衣服等代用。包扎的方法绷带包扎环形法。将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即成。通常是第一圈环绕稍作斜状,第二、三圈作环形,并将第一圈斜出的一角匝于环形圈内,这样就牢固些。最后用橡皮膏将带尾固定,或将带尾剪成两半,打结后即成。此法适用于头部、颈部、腕部及胸部、腹部等处。螺旋法。通常是先做环形缠绕开头的一端,再斜向上绕,每圈盖住前圈的1/3或2/3即成。此法适用于四肢、胸背、腰部等处。螺旋反折法。先用环形法包扎开头的一端,再斜旋上升缠绕,每圈反折一次。此法适用于小腿、前臂等处。“8”字环形法。一圈向上,一圈向下,成“8”字形来回包扎,每圈在中间和前圈相交,并根据需要与前圈重叠或压盖一半。此法适用于关节部位。(2)三角巾包扎把一米见方的本色白布对角剪开,即成两块大三角巾。如果再将三角巾对折剪开,即成两块小三角巾。三角巾用途很广,适用于以下人体各部位的包扎。面部包扎。把三角巾的顶角先打一个结,然后用以包扎头面,在眼睛、鼻子和嘴的地方挖几个小洞,把左右角拉到脖子后面,再绕到前面打结。头部包扎。先沿三角巾的长边折叠两层(约两指宽),从前额包起,把顶角和左右两角拉到脑后,先作一个半结,将顶角塞到结里,然后再将左右角包到前额打结。胸部包扎。如果伤在右胸,就把三角巾的顶角放在右肩上,把左右两角拉到背后(左面要放长一点),在右面打结,然后再把右角拉到肩部和顶角相结。如果伤在左胸,就把顶角放在左肩,包扎同上。背部包扎。它也和胸部包扎方法一样,不同的是从背部包起,在胸部打结。腹部包扎。在内脏脱出处放一块干净纱布,再置一个大小适宜的碗,三角巾底边横放于腹部,两底角在腹部打结,然后再与从大腿中间向后拉紧的顶角结在一起。手足包扎。手指、足趾放在三角巾的顶角部位,把顶角向上折,包在手背或足背上面,然后把左右两角交叉向上拉到手腕或足腕的左右两面缠绕打结。大小悬臂带包扎。用三角巾兜起前臂,悬吊于颈部即成。用 三角巾包扎,必须注意边要固定,角要拉紧,手心伸展,敷料贴紧,打结要牢。当现场大批伤员出现时,来不及准备三角巾,也可用毛巾代替,将毛巾斜对折叠,中间用窄绷带穿过即成。如果毛巾太短,还可在毛巾的一端接上带子。用毛巾代替三角巾,同样适用于全身包扎,方法也与三角巾包扎基本相同。四头带包扎用较宽的长条本色白布或毛巾,将布头自中各剪去1/3,即可使用,此法适用于鼻部、下颌、前额及后头部包扎。三、骨折的临时固定1、骨折的诊断一般诊断骨折不太困难,主要根据望、闻、问,并运用摸法和比法,进行局部检查,综合判断。一般骨折伤员的患部都有肿胀、青紫(即淤斑)、疼痛和局部压痛,功能障碍、肢体缩短、骨磨擦音或假关节活动(即在没有关节的部位,由于骨折,出现同关节一样的活动)等症状和体征出现。前三种症状不是骨折特有的症状,但后三种体征是骨折的特有的监床表现。如出现这三种特有的体征之一,并结合受伤史,就可诊断清楚。2、急救骨折的要点对开放性骨折,应特别注意不要弄脏伤处,即使伤口沾有煤泥等脏东西,也不要动它,更不能用水冲洗。可用干净毛巾把伤口完全盖住,然后松松包扎,再将骨折固定,这样能减少化脓的机会。不要随便移动或整复伤处,以免误伤神经、血管或内脏,造成二次损伤。在进行临时固定时,伤处一定要贴在坚硬不易弯的东西上面,固定才较牢靠。用于固定的东西很多,如夹板、木棍、竹片、树枝,甚至伤员自己的对侧肢体也可以。剧烈疼痛可引起休克,在进行临时固定前应设法止痛。护送骨折伤员时的体位:上肢骨折取坐位或半卧位;下肢取平卧位,伤肢销抬高。3、临时固定的方法上臂骨折。肘关节应屈曲90度(图),在上臂外侧各置夹板一块,放好衬垫,用绷带将骨折上下端固定。用三角巾将前臂吊于胸前,再用一条三角巾将上臂固定于胸部。无夹板时,用一宽布带将上臂固定于胸部,再用三角巾将前臂悬吊于胸前。前臂骨折。两块夹板分别放置在前臂及手的掌侧和背侧,加垫后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肘关节屈90度,用三角巾将前臂吊于胸前。大腿骨折。夹板两块,外侧由腋窝到足跟,内侧由大腿到足跟,加垫后,用三角巾数条或绷带分段固定。无夹板时,可用健肢固定。(4)小腿骨折。从大腿中部至足跟的夹板两块,置于小腿内、外侧,加垫后分段固定,无夹板时,也可用健肢固定。(5)脊柱骨柱。脊柱是由26个脊椎骨组成的。脊椎骨中间有一根粗大的脊髓神经,从颈部往下直穿向腰部。容易发生脊柱骨折的部位多在胸、腰椎部的交界处。在现场判断是否发生了脊柱骨折很重要。判断胸、腰部脊柱骨折可根据以下几点:一是根据当时受伤情况进行初步判断,二是腰部或胸部疼痛,按压处疼痛加剧(就是骨折的地方)同时还可能摸到有一处骨头比较突出,三是用针轻刺双足,如果足的痛觉减退,就可能是脊髓损伤。对疑为脊柱骨折的伤员,必须作全身的检查,了解有无休克及其他合并症,以便在现场先作好相应的处理,待较稳定后,即转送医院进一步诊治。对脊柱骨折伤员,不需要作任何固定,但搬运方法十分重要。如操作不当,即使是单纯的骨折,也可导致继发性脊髓损伤,致使发生截瘫,而对已有脊髓损伤的伤员,可增加损伤的程序,尤其是高位的脊柱骨折,如搬运不当,甚至可以立即致命。搬运时,必须使伤员保持伸展位。即3人蹲或跪在伤员一侧,伸手至水平位并平放于硬木板上,伤部可用一软垫垫起,以维持伸展,然后即可搬运转送。(6)肋骨骨折肋骨骨折是因胸部受直接或间接外力的打击或挤压所致。症状。伤员伤处疼痛;局部可摸到骨折断端或有磨擦音;若骨折端刺破胸膜,胸膜、肺脏损伤可发生咯血,并可能发生血胸、气胸等严重情况。处理。单纯肋骨骨折可用胶布固定胸壁,贴胶布时应从脊柱开始绕向胸骨,即在伤员深呼气结束时,用数条宽约78CM的胶布,自下而上地重叠紧贴于伤处胸壁上,每条胶布的前后端应超过柱及胸骨中线至少5CM。固定期约为23周即可。四、人工呼吸法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用外力使伤员的胸腔扩大和缩小,引起肺被动地收缩和舒张,从而使其恢复自主性呼吸。在施行人工呼吸前,先要将伤员迅速地搬运到附近较安全而又通风的地方。如果急救的现场是在井下,应注意顶板良好,无淋水;再将伤员领口解开,腰带放松,脱掉鞋子或胶靴,并注意保暖。现场急救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有以下三种:1、 口对口吹气、(1)先让气道通畅。在矿井或地面发生意外,难免不发生呕吐、口内出血、或者有泥土等外物进入口内。呼吸停止后,人必昏迷,又无法吐出这些外物。如果不首先清除,急于作口对口吹气,空气无法入肺,甚至反而把外物吹入肺内,往往造成不幸。另外,呼吸停止的人,肌肉必松弛,下颌随之下移,于是舌根向后坠落,可能会堵塞气道。故必须采取以下急救方法:用双手扳开伤员下颌,将嘴张大,迅速查看口内有无呕吐物或其他外物。若发现有呕吐物、血块或唾液、泥土等,应立即将伤员的头侧向一边,并用食指裹以毛巾、手帕或衣角,伸入口内,将外物一一掏除,动作须快,一般只须十几秒钟的时间。解除舌下坠,应将伤员的头尽力后仰,再用另一手将头固定。头仰后,下颌和咽喉间被紧拉,舌根就被连带上提。(2)站好位置。伤员仰卧在地上,救护者应双膝跪地,靠近他的头前或身边,正好让救护者的头可挨近伤员的头。如果伤员躺在床上或桌面上,正好让救护者站或坐在伤员的身旁,靠近头部即可。跪在伤员头前时,可用膝盖顶住伤员的头,使头保持后仰。空出的双手,一手捏住伤员的鼻孔,一手托起下颌。(3)吹气入肺。吹气前,救护者张大嘴,尽力吸气。然后俯身用自己的嘴唇贴紧伤员的嘴唇,不使漏气,同时,可用救护者的脸颊,挡住伤员的鼻孔,不便吹入的气从鼻孔逸出。(4)让气流出。吹气完毕,救护者立刻将头离开伤员;松开捏鼻的手,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伤员使肺部的存气呼出。同时,救护者可以直起身子,张大嘴唇,深吸气,为下一次吹气作好准备。如此有节律地、均匀地反复进行,每分钟约吹1416次,直至伤员恢复自主性呼吸。2、 仰卧压胸让伤员仰卧,救护者跪在伤员大腿内侧,两手拇指向内,其余四指向外伸开,平放在其胸部两侧乳头之下,借上半身重力压伤员胸部,挤出肺内空气,然后,救护者身体后仰,除去压力,伤员胸部依其弹性自然扩张,因而空气入肺。如此有节律地每分钟进行1620次。3、 俯卧压背此法与仰卧压胸的操作方法大致相同,只是伤员俯卧,救护者跨跪在伤员大腿两侧。此法对溺水者急救较为适合,因便于排出肺内水分。现场急救常用人工呼吸法时,应注意如下事项:(1)施行口对口吹气时,救护者与伤员两嘴要对紧,以免漏气。吹气的大小,应注意在刚开始时吹气压力可略大些,频率稍快些;吹气1020次后,应逐步将压力减小,以维持伤员胸部有隆起为合适。救护者与伤员的嘴间是否要放块布以免直接接触的问题,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有条件时,可放两层纱布或一块手帕隔开,但以不影响空气出入为原则。(2)人工呼吸法适用于电休克、中毒性窒息或外伤性窒息等所引起的呼吸停止。操作时应注意心跳情况,如心跳停止,应与胸外心脏挤压法同时进行。(3)仰卧压胸法不适用胸部外伤,也不能与胸外心脏挤压法同时进行;俯卧压背法对溺水患者的急救较为适合,因便于排出肺内水分。(4)施行人工呼吸法,有时要持续较长时间,甚至数小时才能把伤员救过来。施行人工呼吸时间的长短,应视伤员恢复自主呼吸或出现死亡征象而定。五、胸外心脏按压法胸外心脏按压适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心跳骤停,如电休克、溺水、严重创伤大出血等。(1)心脏停跳的判断正确而及时地作出心脏停跳的判断,是成功地恢复心跳的关键。在作胸外心脏按压前,应先准确地判断心脏是否停跳,其方法是:(1)观察心脏停跳的先兆。心音、脉搏、血压消失是心脏停跳的最先表现。如危重伤员心音低沉,脉搏细弱,心率快速或缓慢,血压骤降,都预示心脏随时可能停跳。(2)观察瞳孔变化。心跳停止后,因脑缺氧,立即会显示瞳孔完全散大、固定及对光反应消失。因此,瞳孔的变化可作为间接诊断心脏停跳的参考。(3)观察意识情况。心跳骤停后,意识也随之丧失。(4)其它。如皮肤、粘膜苍白,出血伤口无血等。1、在作胸外心脏按压前,应先作心前区叩击术,使伤员头低脚高,救护者以左手掌置其心前区。右手握拳在左手背上捶击35次,每次间隔12秒。捶击胸前区,有时能使心脏复跳。如果捶击无效,应及时正确地作胸外心脏按压。其具体操作是:(1)伤员的位置。应仰卧于木板上或地上,操作前的准备和人工呼吸法相同。(2)按压的部位。准确的按压部位是在胸骨的下半部分,它的下方正是心脏的所在。按压的部位,在胸骨两乳头的正中间。(3)按压的手势。救护者在伤员的右侧,手掌面与手前臂垂直,一手掌面压在另一手的背面上。(4)按压的方向。双手重叠,置于伤员胸骨下半部,两臂伸直,身子前俯,用双肘和臂肩之力有节律地、冲击式地向脊柱方向用力按压,使胸骨压下34CM,有胸骨下陷的感觉就可以了。此时,压下34CM才能使心脏的左、右心室受压,血流流入主动脉和肺动脉,从而建立大、小循环,为心脏自主节律的恢复创造条件。按压后,应迅速抬手使胸骨复位,以利于心脏的舒张。(5)按压的次数。以每分钟80100次为适宜。按压过快,心脏舒张不够充分,心室内血液不能完全充盈;按压过慢,动脉压力低,效果也不好。因此,要求下压时间和松手时间应相等。1、注意事项在作胸外侧心脏按压时,应注意如下事项:按压的力量应因人而异,对身强力壮的伤员,按压力量可大些,对年老体弱的伤员,力量宜小些。按压的力量要稳健有力,均匀规则,重力应放在手掌根部,仅在胸骨处着力,切勿在心尖部按压。同时注意用力不能过猛,否则可致肋骨骨折,心包出血或引起气胸等。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吹气应同时施行,一般每按压心脏5次,做口对口吹气1次。如一人同时兼作此两种操作,则每按压心脏15次,须较快地连续吹气2次。按压显效时,可摸到颈总动脉、股动脉搏动,散大的瞳孔开始缩小,口唇、皮肤转为红润,血压升至8kPa以上。六、创伤性及失血性休克的诊疗创伤性及失血性休克,在井下外伤中常见。它是伤后早期死亡的原因之一。所以,对这类休克务必提高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及时紧急处理。(一)检查与识别1休克的表现 (1)收缩压低于13kPa,脉差在4kPa以下。(2)伤员皮肤苍白,手足发凉,出冷汗,尿量减少。结合外伤史和临床表现即可判定为休克。2轻重程度的估计(二)理要点1安静现场抢救时,要迅速将伤员安置到安全的地方,让其安静休息。凡有休克现象的伤员,必须遵守“先救后送”的原则,不应未经抗休克处理而急于转运。2体位采取平卧位,或让头部抬高30度,脚和腿也抬高,以增加回流到心脏的血量,改善脑部血液循环。3伤员的呼吸道通畅注意清除伤员呼吸道的尘土、血块和分泌物。必要时,可供给氧气。4伤员疼痛对有骨折的伤员,应进行骨折临时固定,以免搬动刺激神经引起疼痛,伤员肌体剧痛时,可给予适量的镇痛药。5包扎止血妥善包扎伤处,可减少出血,对腹腔脏器出血,骨盆骨折,股骨骨折而致休克者,应就地穿着抗休克裤。6呼吸血液循环衰竭对出现呼吸、血液循环衰竭的伤员,除针对病因予以处理外,对当时出现的症状要及时急救。伤员呼吸衰竭一般可注射兴奋剂(如尼可刹米),必要时进行口对口吹气;对血压急剧下降的伤员,可酌情使用强心剂(西地兰),以及必要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等处理。7转送应符合下列情况:(1)经抗休克后伤情平稳:收缩压稳定在12kPa左右,脉压差在4kPa以上,尿量增加每小时30mL以上;皮肤温度逐渐恢复,伤员安宁。(2)骨折已固定良好。(3)外出血已经得到控制。(4)呼吸道已保持通畅。(5)有医务人员护送,做好必要的监护,车内有必要的急救器材和药品。(6)转运前,用电话与接受治疗伤员的医院联系好,以便积极做好抢救准备。七、伤员的搬运(一)担架搬运法这是一种常见的方法,担架可分特制的和临时的两种。特制的担架,使用方便。但在伤员多的情况下不够用,还可用木板、竹竿、绳子来制作,或者利用木棍和衣服、毯子等做成简易担架。1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1)由34人合成一组,小心谨慎地将伤员移上担架。(2)将伤员头部向后,这样使后面抬担架的人可以随时观察伤员的变化。(3)抬担架的人,脚步要一致。(4)向高处抬时(如走上坡),前面的人要放低,后面的人要抬高,以使伤员保持在水平状。抬担架走下坡时则相反。2搬运法(1)扶持法。伤轻的可扶着走。(2)背负法。急救者背向伤员,让伤员伏在急救者背上,双手绕颈交叉下垂,急救者用两手自伤员大腿下抱住伤员大腿。在不能够站立的巷道或在昏迷伤员不能站立的情况下,救护者可躺于伤员的一侧,一手紧握伤员的肩部,另一手抱其腿部,用力翻身,使伤员负在救护者的背上,而后慢慢爬行或慢慢起身。(3)肩负法。把伤员的腹部掮在右肩上,右手抱住双腿,左手握住伤员右手,或以右手将伤员双腿与右手一并抱住。(4)抱持法。救护者一手扶伤员的脊背,一手放在伤员的大腿后面,将伤员抱起来前进。3、双手徒手搬运法(1) 坐法。使伤员坐在两个急救者互相交叉成井字形的手座上,伤员双手扶住急救者的肩部。 (2)抱法。一人抱住伤员的臂部、腿部,一人抱住肩部、腰背部。八、伤员途中的护理1、 伤员体位转运昏迷伤员要取侧卧位,胸部垫一衣卷,使伤员口鼻朝下,既不影响呼吸,又能顺利地排出口鼻的分泌物,有假牙的要取出。2、转运抽风的伤员,要注意看护,防止摔伤。还要用压舌板或硬质材料裹上纱布垫在上下牙间,以防咬伤舌头。3、上、下汽车。抬伤员上、下汽车,头要稍低一些。伤员上汽车后,身体与前进方向成垂直角度。担架要固定好,防止开车和刹车碰伤。4、 途中抢救。途中发现伤员突然呼吸、心脉骤停,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挤压。九、苏生器自动呼吸把伤员抬到人员车辆不多,空气新鲜,顶板牢固、巷道平坦、干燥的地方,使伤员仰卧、解开衣扣、裤带,并进行保暖,检查伤员的脉搏、心跳、呼吸、 瞳孔,确定伤员是真死或假死。何种气体中毒,如是被水淹的伤员,要先使伤员把水吐出,把伤员的口启开,拉出舌头,清除口中异物,并将伤员的肩部垫高10 20cm,头向后仰,面转向苏生器的一侧,如伤员有痰时,用抽痰装置进行清理,并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喉管放入伤员的口内。 真死与假死的区别方法: 真死 瞳孔扩散放大,无光反射。 呼吸、脉搏、心跳完全停止。 刺激皮肤无反应。 血液不流通。 背部有铅灰色斑点。 假死瞳孔没有扩散放大或虽有扩散放大但有光反射。 呼吸、脉搏、心跳非常微弱或刚停止。 血液还能流通。 有神经反射。 背部无铅灰色斑点。 苏生工作操作者把苏生器放在伤员的头部一侧,打开苏生器,取出工具,连接苏生器的抽痰、自动肺、氧吸入装置,并检查动作情况,吹起面罩,把头带放在伤员后脑勺下,并挂好面罩,自动肺拉杆拉起,套好储气囊,放在面罩上,苏生正式开始。同时,应接好备用氧气瓶,关闭小氧气瓶。还要不停地检查伤员呼吸、脉搏、心跳的恢复情况,并用毛巾搓伤员的皮肤,帮助恢复血液循环。伤员能自动呼吸时,应及时换上氧吸入装置,短时间内不允许伤员直立行走或猛然坐立,防止造成突发性晕厥。 刚开始苏生时,操作者要用手指轻压伤员喉头中部的环状软骨,借以闭塞食道,以防气体进入胃部。 苏生中,苏生器出现自动肺过快,表明气道不通,应再次清理或摆动伤员的头部;自动肺过慢,是面罩与面部接触不严或接头漏气,应整理面罩与头带的松紧,用脱脂棉堵塞漏气处,上紧有关接头。如果属于减压器流量过大或过小引起的过快或过慢,可调整减压器的流量,经调整仍达不到苏生要求时,用手控制阀杆苏生。 十、井下高温作业与中暑的防治 矿山救护队在处理井下火灾事故时,无论是对灾区侦察,直接灭火或封闭火灾,都要在高温浓烟的环境中进行工作,非常容易中暑。其发病的机理是体温调节功能衰竭,体内蓄热、过热。这是因为当气温达37 时,对流、辐射作用完全停止,惟一的散热方式是出汗蒸发。人体出汗1mL能帮助散热0.58KJ。但蒸发作用与空气的温度、湿度和风速有关,蒸发的效果取决于空气的相对湿度。相对湿度低于30,蒸发过快,会感到干燥;相对湿度达到80,蒸发困难;达100时,蒸发完全停止。临床表现的主要特点为过热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多数出现骤然昏迷,肛温达41以上,开始大量出汗后出现无汗,并伴有皮肤干热发红,严重时,因呼吸循环衰竭造成死亡。 在高温区工作时,指挥员或小队长只要发现有队员皮肤干热,面色潮红、恶心、呕吐、大量出汗,呼吸急促或晕厥、昏迷、痉挛等症状时,要立即采取措施,开展抢救工作。 将中暑的队员,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扣,脱掉胶靴,使其平卧,头部不要垫高,保证呼吸道的畅通。 降温:用凉水或50的酒精,擦洗全身,直至皮肤发红,血管扩张以促进散热。必要时,将中暑的队员放在巷道的凉水沟中降温。 在降温过程中,要加强护理,观察体温、血压和心脏的跳动情况。补充水分和无机盐类,对能饮水的中暑队员,让其喝5的食盐凉开水或饮料,不能饮水者,应即时给与静脉补液。十一、中毒种类及特征救护队在处理火灾、瓦斯煤尘燃烧爆炸、水灾及冒顶事故时,所抢救出的遇险人员,基本上都是中毒或窒息的,这主要是上类事故发生后,产生了大量的单纯性窒息气体,如甲烷、二氧化碳、氮气,另一类属于化学性窒息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若按毒害作用分类,窒息性气体,单纯的,如甲烷本身无毒。化学性的,如一氧化碳等,主要危害是对血液组织产生的特殊化学作用,中毒作用的特点,在于氧的运送和组织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而且,它们都能和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铁结合,抑制细胞呼吸酶的氧化作用,阻断组织呼吸,引起组织“内窒息”。刺激性气体,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对人体的眼用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常以局部损害为主,当吸入高浓度的刺激性气体时,(如硫化氢,含量达到0.05%时,短时间会引起支气管炎,肺水肿,使人死亡),可引起喉痉挛,水肿、支气管炎、肺水肿。煤矿井下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燃烧爆炸事故时,对职工生命造成威胁的主要气体是一氧化碳。下边就其中毒程度作以简单的介绍:当人体吸入一定量的一氧化碳气体时,它与体内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00300倍,而碳氧血红蛋白较氧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慢3600倍。因此,体内易造成碳氧血红蛋白的蓄积,使组织持续缺氧,大脑是人体内耗氧量最多的器官,也是对缺氧的反应最敏感,最先受害的器官,因此,只要接触一定量的一氧化碳气体,就会出现一些不同的症状。(一)轻度中毒:一氧化碳含量达到0.04%时,1 h内会出现头痛,易兴奋,情绪不稳定,记忆力减退,疲劳乏力,恶心、呕吐。(二)中度中毒:一氧化碳含量达到0.16%时,半小时内,除上述症状外,头痛加剧,神经错乱、步态不稳、皮肤、粘膜苍白,以至呈桃红色,意识朦胧,甚至昏迷。(三)重度中毒:一氧化碳含量达到0.4%时,510分钟,具有中度中毒的症状外,可迅速进入不同程度的昏迷状态,短时间内可出现牙关紧闭,强直性全身痉挛;大小便失禁和病理反射。常伴有中毒性脑病,心肌炎,肺水肿等,出现大脑损伤的一系列特征,以至呼吸停止、死亡。(四)慢性中毒:长时间在超过规定(0.0024%)环境中作业,虽然短时间之内不会发生急性中毒,但能引起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乏力,甚至出现步态不稳等症状,同时,也可能出现心肌损害及冠状动脉供血不全的心电改变。1硫化氢:易溶于水,毒性极强。中毒后,先出现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接着出现一系列神经症状;重者,会因昏迷、呼吸麻痹死亡;慢性影响,可能出现神经衰弱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2二氧化硫:有强烈的刺激性,易溶于水。中毒后,对人的眼以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引起眼睛红肿,流泪,畏光、喉痛、咳嗽、胸闷,重者引起支气管炎,肺水肿,由于缺氧窒息,而发生猝死。慢性影响,引起呼吸道炎症。3二氧化氮:易溶于水。中毒后,对人的眼和咽喉有刺激性作用,6h后,症状明显,手指及头发呈黄褐色;重者短时间内会出现肺水肿。慢性影响,上呼吸道及支气管慢性炎症。现场抢救: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即矿山救护队在抢险救灾时,发生的意外情况,如掉鼻夹、脱口具、摔倒等所造成的救护指战员的中毒,另外,就是在窒息区内,发现的遇险人员,对他们的抢救过程,无论何种情况,所采取的措施都是一样的。因此,这里只对第二种情况为例作以介绍。矿山救护指战员,在窒息区内只要发现遇险的中毒人员,要迅速给佩用2小时氧气呼吸器或隔离式自救器,并搬运出灾区,放到新鲜风流中进行急救。将中毒者的口、鼻内阻碍呼吸的异物清除,并将衣扣,腰带解开,脱掉胶靴,并进行保暖。根椐需要进行人工呼吸或苏生。如果是一氧化碳和硫化氢中毒时,苏生中,应在纯氧中加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此来刺激呼吸中柩,增强肺部的呼吸能力,使毒物尽快的排出体外,另外,单纯的一氧化碳中毒时,只要心跳未停止,可立即给中毒者闻氨水。因一氧化碳极易溶解于氨水,使一氧化碳迅速从人体内排除,达到解毒的作用。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中毒时,可用1%的硼酸水或弱明矾溶液冲洗眼睛或用奶水点眼,喉痛者,用苏打液或硼酸水及盐水漱口。在抢救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中毒的人员时,要特别注意对伤员肺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新媒体的SEO优化策略制作课件教案
- 在线销售合作总协议书与说明
- 2025年度“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知识》考前模拟题(+答案)
- 产品质量检测报告模板产品缺陷与性能评估指南
- 年度护理质量分析总结
- 新质生产力项目介绍
- 跨部门协作会议记录表模板提高沟通效率
- 共享住宿服务合同书
- 2025年小考美术常识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师生规培考试题及答案
- 信息网络安全考题「附答案」
- 消防设备设施操作讲解培训课件P
- 2025年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核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单选一百题)
- 中国绳结课件
- 中国民族服饰课件
- 第9课《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 早读的好处教学课件
-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数学(必修一)《1.3集合的基本运算》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 大店童装开业活动方案
- 储冷培训课程
- 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改善十佳案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