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级六年级科目数学主讲老师崔小兵【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寒假专题(二) 分数应用题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并能正确解答。教学难点:学会用还原法、假设法、图示法以及列方程的方法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技巧。三、教学要点(一)、还原法解分数应用题1、学法指导:有些题目,如果按照一般方法,顺着题意一步一步求解根本无从下手或计算过程比较繁琐,那么在解题时,我们可以从最后的结果出发,运用加与减,乘与除之间的互逆关系,从后往前一步一步的逆推,从而推算出原数,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叫做还原法或逆推法。能运用还原法去解答的应用题,基本含有下列特征:、已知的具体数量是最后的结果,把原来的总数确定为单位“1”。、每一次变化都以上一次(或上上一次)所余下的为基准数目来进行变化。、一般所求的是最初(原来)的总数。用还原法解答的关键是:、根据题目所求的问题,找出相应的两个条件,弄清所求的单位“1”是谁,“量”和“率”是否对应。、数量关系比较复杂的可借助表格、线段图或流程图等帮助分析。2、典型例题例、将小明奶奶今年的年龄依次减去15并乘,再加上4后除以,恰好是100岁,小明奶奶今年多少岁?分析与解:从最后的结果出发,如果小明奶奶的年龄不除以,那就是100 = 20(岁);不加上4,就是20 4 = 16(岁);不乘,就是16 = 64(岁);最后再加上15就是奶奶今年的年龄。 (100 - 4)+ 15 = 79(岁)答:小明奶奶今年79岁。例有一条铁丝,第一次剪下它的又1米,第二次剪下剩下的又1米,此时还剩15米,这条铁丝原来有多长? 分析与解:此铁丝最后还剩15米,这是第二次剪去第一次剩下的又1米的结果,那么第二次剪之前(即第一次剪后)应该是(15+1)(1 - )= 24(米);而24米又是第一次剪去全长的又1米的结果,那么那么第一次剪之前(即原来)的长度为(24+1)(1 - )= 50(米)(15+1)(1 - )(1 - )= 50(米)答:这条铁丝原来长50米。(二)、假设法解分数应用题1、学法指导:这里我们介绍分数应用题中几种常用的假设方法。、把真实的情节假设为虚构的,使原来不易产生对应关系的“量”和“率”产生对应。、把不同的分率假设为相同的分率,再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将两个量之间变化了的倍数关系假设为不变来解答。、把某些未知数量假设为已知数量,以加强和建立数量之间的联系。2、典型例题例、甲乙两班共84人,甲班人数的与乙班人数的共有58人,两班各有多少人?分析与解:知道两班的总人数,如果甲乙两班各取本班相同的“份数”,这个相同的“份数”就是两班总人数的几分之几。甲班人数的和乙班人数的(即两班总人数的)是:84 = 63(人),(63 - 58)人恰好是甲班的(- )。甲班人数:(84- 58)(- )= 40(人)乙班人数:84 40 = 44(人)答:甲班人数为40人,乙班人数为44人。例、学校有排球和足球共58个,排球借出后,还比足球多8个。原来排球和足球各有多少个?分析与解:根据“排球借出后,还比足球多8个”可以假设足球增加8个,就和排球借出后剩下的同样多。以排球原有的个数为单位“1”,足球增加8个后,相当于排球个数的(1-),排球原来有(58+8)(1+1-) = 36(个),足球原来有58 36 = 22(个)。(58+8)(1+1-) = 36(个)58 36 = 22(个)答:原来排球有36个,足球有22个。(三)、图示法解分数应用题1、学法指导:图示法就是用线段图(或其它图形)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表示出来,这样可以把抽象的数量关系具体化,往往可以从图中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运用图示法教学应用题,是培养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图示法不仅可以形象地、直观地反映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启发学生的解题思路,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的途径,而且通过画图的训练,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典型例题例、一条鱼重的加上千克就是这条鱼的重量,这条鱼重多少千克?分析与解:从题意可以知道:这条鱼的重量是单位“1”,用线段图帮助我们分析数量关系千克从图上可以看出千克对应的分率是(1-)所以(1-) = 1(千克)就是鱼的重量答:这条鱼重1千克(四)、列方程解分数应用题1、学法指导:在列列方程解分数应用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对于一些数量关系比较隐蔽的应用题,要注意利用画图、列表等方法进行直观分析,寻找等量关系。、在一般情况下采用直接设未知数的方法,但当直接设未知数不易列出方程时,可以考虑采用间接设未知数的方法来解答。、由于应用题中往往存在着不同的等量关系,因而可以列出不同的方程。在设未知数时,要考虑用它来表示其他未知量是否方便,所列的方程是否易于求解。2、典型例题例、小红和小明共有45颗糖,小红吃掉后与小明的同样多,两人各有多少颗?分析与解:设小红有颗。小红吃掉后剩(1 - ),小明有(45 - )颗,列出方程 (1 - ) = 45 - = 45 - + = 45 - + = 45 = 2545 25 = 20(颗)答:小红有25颗,小明有20颗。例、甲、乙两班共有63人参加“雏鹰假日”小队,甲班参加人数的比乙班参加人数的多4人,问甲、乙两班各有多少人参加“雏鹰假日”小队?分析与解:已知甲、乙两班共有63人,设甲班为人,乙班就是(63 - )人,又知甲班参加人数的比乙班参加人数的多4人,数量关系是:甲班人数 - 乙班人数 = 4 -(63 - ) = 4 - 9 + = 4 - 9 = 4 = 13 = 4263 42 = 21(人)答:甲班有42人,乙班有21人。【模拟试题】1、还原法解分数应用题(1)有一老人说:“把我的年龄加17并乘,再减去15后除以,恰好是100岁。”这位老人今年多少岁?(2)有铅笔若干支,分一半加1支送甲,分余下的一半加2支送乙,剩下的4支送丙,这些铅笔原有多少支?2、假设法解分数应用题(1)姐妹俩养兔120只,如果姐姐卖掉,还比妹妹多10只,姐姐和妹妹各养了多少只?(2)甲、乙两人合做200个零件,甲做的和乙做的共46个,乙做了多少个?3、列方程解分数应用题(1)柳树有260棵,比杨树的多20棵,杨树和柳树共有多少棵?(2)甲、乙两个工人共生产零件660个,已知甲比乙少生产,甲、乙各生产多少个?4、图示法解分数应用题乙的年龄相当于甲的年龄的,丙的年龄相当于甲的年龄的,已知乙的年龄比丙的年龄大4岁,求甲的年龄。【试题答案】1、还原法解分数应用题(1)有一老人说:“把我的年龄加17并乘,再减去15后除以,恰好是100岁。”这位老人今年多少岁?(100 + 15) - 17 = 83(岁)(2)有铅笔若干支,分一半加1支送甲,分余下的一半加2支送乙,剩下的4支送丙,这些铅笔原有多少支?(4 + 2)(1 - )+ 1 (1 - )= 26(支)2、假设法解分数应用题(1)姐妹俩养兔120只,如果姐姐卖掉,还比妹妹多10只,姐姐和妹妹各养了多少只?姐姐:(120 + 10)(1 + 1 - )= 70(只)妹妹:120 70 = 50(只)(2)甲、乙两人合做200个零件,甲做的和乙做的共46个,乙做了多少个?(200- 46)(- )= 80(个)3、列方程解分数应用题(1)柳树有260棵,比杨树的多20棵,杨树和柳树共有多少棵?设杨树为棵,列方程得 + 20 = 260,解方程得= 300,杨树和柳树共有260 + 300 = 560棵(2)甲、乙两个工人共生产零件660个,已知甲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抖店代发货合同协议范本
- 人员雇用合同协议书模板
- 加工供应商合同协议范本
- 业务委托协议合同模板
- 出资2百万的合同范本
- 科室承包合同协议书范本
- 厨卫改造服务合同协议书
- 外派培训协议书附加合同
- 车辆一二级维护合同范本
- 共同出资开公司的协议书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选择题(解题指导+专项练习)原卷版
- 高考小说阅读导练:蒙太奇、意识流、冰山理论专项(理论指导+强化训练+参考答案)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查房
- 园林局城市绿化养护手册
- 法社会学教程(第三版)教学
- 人工智能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挑战与机遇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应用文写作》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小学英语开学第一课-课件
- 《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103-2008
- 高三5月大联考作文“新技术”“新产业”“新质生产力”导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