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闯黄灯(红灯)违法的解决方案.doc_第1页
驾驶员闯黄灯(红灯)违法的解决方案.doc_第2页
驾驶员闯黄灯(红灯)违法的解决方案.doc_第3页
驾驶员闯黄灯(红灯)违法的解决方案.doc_第4页
驾驶员闯黄灯(红灯)违法的解决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驾驶员闯黄灯(红灯)违法的解决方案作者:郑子龙据硅谷动力网2013年01月10日10:48报道:1月9日消息,根据第三方查违章工具查违章数据显示,自2013年元旦起被誉为史上最严新交规实施以来违章总数环比下降约88.16%。这与有关部门披露的新交规实施以来,多地事故率违章行为大幅降低相符。2013年1月1日新交规实施后,在降低违章总数的同时也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新的隐患。因此,广大道路交通参与者众说纷纭。部分驾驶员面临“史上最严交规”后表示,面对黄灯不知所措,绿灯都要小心翼翼,平添驾驶中的紧张情绪,增加了驾驶过程中的危险系数。 2013年01月10日04:40 中国青年报发表黄灯亮起前请给司机一点提示作者:马连华。今年元旦期间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网友对“闯黄灯扣6分”的各种吐槽。1月1日起,号称史上最严厉的交通法规开始实施。其中一条规定,黄灯亮起时,车身任何一部分越过停止线的可以继续前行,未越过停止线的需要停止通行,否则将招来扣6分的严厉处罚。这引起了网友的众多质疑。“感觉现在开车变成一种冒险的事了,每过一个红绿灯都要紧张一下,生怕绿灯突然变成黄灯。”“现在看见绿灯不是大胆前行,反而是小心翼翼减速慢行,走了一路都快神经衰弱了。”“车头接近停止线时突然亮起黄灯,根本刹不住。一吨多重的轿车惯性多大呀,哪能说停就停呢?”不管论坛里还是微博上,诸如此类的帖子层出不穷。更有数据显示,元旦期间,由于司机害怕闯黄灯紧急刹车引起的追尾事故迅速增加。“我今天中招了,前车在黄灯亮起时突然刹车,我来不及刹车撞上了。”一位车主在微博上说。直到1月6日,公安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交管部门对目前违反黄灯信号的,以教育警示为主,暂不予以处罚。事件才算得到平息。但围绕闯黄灯扣6分展开的讨论仍在继续。闯黄灯扣6分的严厉处罚源自驾驶员“抢黄灯”的陋习。公安部交管局相关人士介绍,驾驶员看到黄灯本来应该减速,但许多司机为了抢过马路拼命“抢黄灯”,增加了事故发生几率。“大量的交通事故都是抢黄灯引起的,抢黄灯也缩短了行人、非机动车过马路的时间,侵害了他们的通行权。这是公安部严厉处罚抢黄灯行为的初衷。”此前,对于网友的质疑,公安部交管局表示,在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只要驾驶人注意力集中、与前车保持安全车距,行经交叉路口时减速慢行、谨慎驾驶,“抢黄灯”和追尾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但网友却不这么认为。“司机面对绿灯时,可能加速通过,导致车速过快引发交通事故;也可能因为黄灯突然亮起而紧急刹车,导致后车追尾。同时,有的司机面对绿灯时却考虑刹车减速以避免黄灯,从而降低了通行效率。这都无一例外增加了交通拥堵。”资料显示,三色红绿灯的设计最早出现于1922年的美国,原来只有红绿两种,后来一位中国人设计加入黄灯。黄灯一般亮24秒,其主要作用是清空路口车辆,警示来车减速。由于预留了缓冲时间,黄灯设计大大降低了路口中间发生事故的几率。实施闯黄灯扣6分措施后,黄灯清空路口的作用依然存在,但警示来车减速的作用却有所降低。因为司机不知道绿灯何时变为黄灯,无法确保在黄灯亮起时停在停止线前,从而增加了追尾几率。汽车交通行业专家贾新光认为,如果闯黄灯也扣分,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把黄灯当成了红灯。因此,“在黄灯亮起前,请给司机一点提示”成为多数网友共同的心声。“闯黄灯扣分我没意见,但绿灯变黄前,起码给司机一点提示,这才是人性化的交通。”一位出租车司机表示,很多交通信号设施不完善,导致车主难以及时预判黄灯。如果安装倒计时红绿灯或者绿灯换黄灯前闪烁几下,提醒司机减速,就会避免精神紧张和后车追尾。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助理秘书长朱一平也表示,红绿灯系统更换倒数读秒系统,才可实行闯黄灯6分的规定。目前,国内有的城市采用了倒计时红绿灯,有的依然用传统红绿灯。绿灯变黄灯前的闪烁模式也不多见。能否在全国统一更换倒计时红绿灯?推广倒计时红绿灯存在诸多难点。首先,倒计时红绿灯的读秒时间是固定的,主要用在交通流量少,通过率比较稳定的路口。智能红绿灯不能读秒,但可以根据车流量大小自动调整红灯和绿灯的长短,更多用在交通流量较大、通过率不太稳定的路口。因此,北京绝大多数路口采用了智能红绿灯。北京交管局相关人士认为,用倒计时红绿灯取代智能红绿灯在技术上是一种倒退。其次,改造倒计时红绿灯成本较高,对人口较少、经济欠发达的城市来说难堪重负;其次,大规模地改造红绿灯设施也会增加交通拥堵。同时,目前还没有一种既能读秒又能自动调节时间长短的交通灯设施。鉴于此,公安部交管局表示,是否设置或者改建倒计时信号灯,各地应根据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机动车数量、交通流量等情况决定。这暗示出,在实施闯黄灯扣6分之前,我们并未做好准备。一位读者表示,目前全国各地的交通灯设施、红绿灯设计并没有为严格执法提供合理标准。深圳、济南等地表示暂不执行闯黄灯处罚规定,这显示出“一刀切”政令遭遇地方障碍的尴尬。此外,“大树遮挡红绿灯、红灯过长绿灯过短”等抱怨,也显示出当前的红绿灯设施并未准备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道路硬件设施、各地气候条件等存在很大不同,各地执行新交规的环境也差别很大。不顾现实差异,一刀切式地统一推行最严交规,显得不够严谨和科学。”一位不愿署名的专家说。诚然,严厉处罚闯黄灯是不少国家的惯例,对降低交通事故有重大意义。但是,史上最严交通法规首先应该是最严谨的法规。在执行最严法规之前,相关部门有没有经过科学论证?要不要留出一段过渡时间,对各地的交通灯集中检查并改善?该不该先进行城市试点,然后根据情况逐步推广?如果准备工作尚未做好就大范围推广,是不是过于简单粗暴?当然,公安部知错就改,已经表示将深入听取各方面意见,科学论证,根据我国道路交通管理的实际,进一步细化、明确对违反交通信号灯违法行为的查处情形和处罚规定,更好地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希望细则出台后能更贴近实际需求。其实错不在黄灯,它本来就是红灯的提示,短短的2-4秒,一来提醒驾驶员减速,二来能够起到清空路口的作用。新交规很大意义上是将黄灯变为了红灯,本人觉得有些生硬,似乎不合乎情理。“黄灯一闪而过,看清楚停车线后就已经闯过去了。”经分析造成驾驶员闯黄灯违法心理有两种:一、当驾驶车辆距离停车线距较近离时,前方没有车辆阻挡,此时绿灯即将转为黄灯时,有陋习的驾驶员会加速行驶,想在黄灯亮起时尽量使车辆的前端越过停止线。这样就可以不受交通信号灯限制,快速通过路口。二、当驾驶车辆距离停车线距较近离时,前方有车辆阻挡,此时绿灯即将转为黄灯时,有陋习的驾驶员会尽量缩短与前方车辆的距离,想在黄灯亮起时紧随前车,尽量使车辆的前端越过停止线。这样就可以不受交通信号灯限制,快速通过路口。以上两种违法心理可能造成的后果有: 一、通过交叉路口时车速过快,制动距离增加,无法安全有效的避让行人或其他机动车,从而与行人或其他机发生碰撞。或者,加速后因顾虑交通安全又减速,黄灯亮时车辆还未越过停止线,但是此时车速已经不能够满足短距离制动的条件。 二、通过交叉路口时与前车距离较近,当前车紧急刹车时,造成追尾的可能性增大。 以上两种违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细节特点:当违章车辆通过停车线的一瞬间均无法准确判定自身是否违章。也就是说,有陋习的驾驶员试图以提高车速或缩短与前车距离的方法,尽量使车身的任意一部分在黄灯亮时越过停车线。黄灯亮的时长是2-4秒,驾驶员一般会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交通信号灯和前方路况,而此时停车线恰好处于车辆前方或下方的视线盲区中。有陋习的驾驶员无法在运动的状态下同时将注意力集中在停车线和交通信号灯上,也就无法清楚准确的判断自己是否违章。如果驾驶员能够清楚准确的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会造成交通违法,那么,在交叉路口闯黄灯或红灯的违法数量会大幅下降,道路交通安全系数也会有效提高。 在认真研究新旧交规和目前国内大中城市的道路交通状况后,结合本人专业所学和多年驾车经验,初步设想出一套能够有效解决驾驶员闯黄灯违法的方案:采取措施:一、树立典型,加大宣传,全面提高道路交通参与者自身素质。二、修改停车线(重点)、根据需要增设一组地感线圈。 三、根据需要修改电子警察软件设置。目 的: 一、在通过视觉效果造成的心理作用下(停止线那么宽,闯不过去怎么办?还是不要闯了。),使驾驶员在即将进入路口时自觉减速,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有效减少或杜绝闯黄灯或红灯的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 二、明确闯黄灯的处罚规则和具体区域,消除驾驶员紧张情绪,增加道路交通安全的系数。 三、提升处罚依据的可操作性。优 点:一、效果明显。二、成本低廉。具体实施方法:将现有停车线的宽度(20cm、30cm、40cm)统一增加到350cm,如图: (改造前) (改造后)具体改造参数草图:停车线(区)地感线圈(原有)地感线圈(原有)地感线圈(新增)20cm350cm310cm20cm20cm社会调查:根据改造后的方案内容,本人对部分道路交通参与者进行了调查。参与调查的有开车上下班的上班族、出租车司机、大型货车司机等。总结被调查者意见主要有:1、 停车线加宽后非常醒目,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