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种群的特征一、学习目标1列举种群的特征2掌握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二、学习重点和难点:种群的特征;样方的选择和确定三、知识结构:一、种群的概念种群的概念:生活在 的 生物的 个体。例: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昆虫b一块田地里的狗尾草c一棵树上的寄生物d一座山峰上的树二、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基本特征主要有:(1)_(2)_(3)_(4)_2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概念:种群密度是指_中的个体数。是种群 的特征。特点:同一环境条件下,不同物种不一样;同一物种不同环境条件下也不一样。意义:反映了种群在 内的数量。调查方法:_法和_法。(1)如下图如果要调查面积为100m草地中播娘蒿这种杂草的种群密度,可用_法,根据样方法步骤算出该杂草的种群密度:(2)如果要调查某麦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应用_法。计算公式:n/a=b/c例:在1公顷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被标记的鼠15只,那么该麦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约为_只/公顷。3出生率和死亡率(1)概念:出生率:单位时间内的 占 的比率。死亡率:单位时间内的 占 的比率。(2)分析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_;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_;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_。因此可以说出生率和死亡率_种群密度。4迁入率和迁出率(1)概念:单位时间内的 占 的比率。(2)分析迁入率和迁出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5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1)年龄组成。分析图中a、b、c三种年龄组成的种群,并思考种群的年龄组成与种群的数量变化的关系。abc种群年龄组成情况出生率和死亡率情况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所属类型abc 由此分析可以看出,通过分析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_该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2)性别比例概念:种群中 个体数目的比例。分析以下三个例子的性别比例情况:老虎_ 养鸡场的鸡_ 蜜蜂_分析性别比例如何影响种群密度的,在农业生产上有什么应用?四、典型例题例1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a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b所有生物成熟个体的总和c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d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解析 种群是指一定时间、空间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不同的生物不属于同一个种群;同一时间、空间内的同种个体是一个种群,这些个体不仅包括所有成熟个体,也包括所有幼年、青年、老年等所有个体。但种群不是同种生物简单的相加,而是具有一系列一个个体所不具备的种群特征。即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特征,才能成为真正的种群。本题正确答案是c。五、知识拓展:一、种群1、概念: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能自由交配、繁殖),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2、举例: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鲫鱼、一个蜂巢中的所有蜜蜂二、种群的特征1、种群密度:(1)概念:是指单位空间(单位面积、体积)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越高,一定范围内种群数量越多。种群数量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2)特点:随种群的不同、环境的改变有差异。(3)调查方法:总数调查: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逐个计数。取样调查:调查分布范围较大的种群,一般总数调查较难,计数种群一部分,估算种群密度。11样方法(1)取样调查中的两个概念样 方:样方也叫样本,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出来的部分个体的集合,叫做样方。随机取样:在抽样时如果总体中每一个个体被抽选的机会均等,且每一个个体被选与其他个体间无任何牵连,那么,这种既满足随机性,又满足独立性的抽样,就叫做随机取样(或叫做“简单随机取样”)。随机取样不允许掺入任何主观性,否则,就难以避免调查人员想获得调查属性的心理作用,往往使调查结果偏大。适用范围: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蚜虫、跳蝻的密度等。(2)常用取样点状取样法点状取样法中常用的为五点取样法,如图41a,当调查的总体为非长条形时,可用此法取样。在总体中按梅花形取5个样方,每个样方的长和宽要求一致。这种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个体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等距取样法当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可用等距取样法,如图41b,先将调查总体分成若干等份,由抽样比率决定距离或间隔,然后按这一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的方法,叫做等距取样法。例如,长条形的总体为100 m长,如果要等距抽取10样方,那么抽样的比率为1/10,抽样距离为10 m,然后可再按需要在每10 m的前1 m内进行取样,样方大小要求一致。(3)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探究原理:(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制定计划:确定调查地点和范围确定调查时间讨论需要携带材料用具,列出清单讨论小组成员分工。实施计划准备确定调查对象确定样方的多少、大小和取样方法计数计算种群密度。注意事项a植物种群密度调查地点的选择。调查地段的选择应当大小适中,面积过大费时费力,面积过小则失去调查意义,选取平坦、开阔、被调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地段。b根据调查对象划定调查地段的大小。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对象可以是乔木、灌木和草本,调查乔木的种群密度时,地段应该划得大一些;调查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地段应该划得小一些;调查灌木时,调查地段的大小则应该介于二者之间。如乔木的样方为100 m2,灌木为16 m2,草本为1 m2。c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对植物种类的选择。调查乔木和双子叶草本植物比较容易,而调查一些丛生小灌木,丛生或蔓生的草本单子叶植物,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一株还是多株,所以初学者选择双子叶草本植物调查。 d调查时间。取样调查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植物生长旺盛的季节。e计数原则。若有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样方相邻两条边上的个体。同种植物无论大小都应计数。如图42。注意:图甲为方形样方,图乙为圆形样方,实心圈示统计或测量的个体,虚线表示圆形样方的直径。调查误差分析。对调查对象认识不准,统计偏差;样方的数目、大小不统一;调查地段种群分布不均匀;计数时对各生长期的个体统计不全。调查记录样表及计算公式(表41)样方x1x2x3x4x5x6x7x8种群密度(株/m2)347152498某植物种群密度=所有样方内种群密度合计/样方数答案:6.5株/m212标志重捕法(1)概 念:在被调查动物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重新充分混合分布)后,进行重捕,据重捕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2)前提条件: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在调查期内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没有迁入和迁出。(3)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和范围大的动物如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等动物。(4)注意事项:标志不能过分醒目。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必须对动物的身体不会产生对于寿命和行为的伤害。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能消失。(5)计算公式2出生率和死亡率(1)概念:出生率:种群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死亡率:种群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2)意义: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对一个自然种群来说,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3迁入率和迁出率(1)概念: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2)意义:直接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动,如城市人口的变化。4年龄组成(1)概念: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2)类型:(表42)类型图例年龄比例出生率与死亡率大小种群密度变化增长型年幼个体大于年老个体数出生率死亡率增大稳定型各年龄期个体比例适中出生率死亡率稳定衰退型年幼个体小于年老个体数出生率死亡率减小(3)意义:预测未来种群动态变化。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是作为预测一个种群的种群数量的决定因素。5性别比例(1)概念: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2)类型:一雌一雄、一雄多雌、一雌多雄。(3)意义:直接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6种群特征间的相互关系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越高,一定范围内种群数量越多。种群数量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对一个自然种群来说,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是作为预测一个种群的种群数量的决定因素。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影响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7种群的空间特征(1)概念: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2)类型:(表43) 项目类型特点原因模式图实例均匀分布种群内的各个体的分布是等距离的。种群个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社区团购市场用户留存与社区团购平台用户增长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TEE在工业设备智能故障诊断与修复的应用案例
-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姜堰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一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
- 广东大埔华侨二中2026届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安徽省亳州市第十八中学化学高二上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注册会计师(CPA)考试 会计科目押题冲刺试卷及解析
- 新中国人口政策的变迁
-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一中2026届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一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三重一大”决策 标准化流程图 20131017
- Cpk 计算标准模板
- 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新课标学习心得分享
- 小学生元宵中秋猜谜语竞赛题目
- 环保与物业公司合作协议
- FZ/T 01057.2-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2部分:燃烧法
- 面条制品-课件
- 2023年重庆市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
- 四上科学第一单元《多样的动物》知识梳理
- 微观经济学-范里安varian中级
- 《印章移交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