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唐诗欣赏:白居易《霓裳羽衣歌》 (2)_第1页
【课外阅读】唐诗欣赏:白居易《霓裳羽衣歌》 (2)_第2页
【课外阅读】唐诗欣赏:白居易《霓裳羽衣歌》 (2)_第3页
【课外阅读】唐诗欣赏:白居易《霓裳羽衣歌》 (2)_第4页
【课外阅读】唐诗欣赏:白居易《霓裳羽衣歌》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外阅读】唐诗欣赏:白居易霓裳羽衣歌霓裳羽衣歌原名为霓裳羽衣歌(和微之),微之是唐朝大诗人元稹的字;也就是说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这首诗是为了唱和元稹的霓裳羽衣诗写的,但元稹的这首诗已失传。霓裳羽衣舞是唐朝最著名的宫廷舞之一,它融诗歌、音乐、舞蹈于一体。唐诗中常能看到有关霓裳羽衣舞的记述;白居易在他的多首诗中都提到了霓裳羽衣舞及曲子,并且说: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而霓裳羽衣歌这首诗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能看到的对此舞及曲子最详尽的描述,也是研究唐朝宫廷舞及音乐相当珍贵的资料。下面我先介绍一下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的来历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唐)郑嵎津阳门诗注中说:叶法善引明皇入月宫,闻乐归,笛写其半,会西凉府杨敬忠进婆罗门曲,声调脗合,按之便韵,乃合二者制霓裳羽衣曲。叶法善是唐朝很著名的修道士,据说道术通玄。另外在明皇杂录、柳宗元的龙城录、集异记中也有类似的记述。郑嵎的记述与白居易诗中写的:由来能事皆有主,杨氏创声君造谱比较吻合;开元年间,河西节度使杨敬忠,将经西域辗转传入凉州的天竺佛曲婆罗门曲依律创声,献给唐明皇。李隆基获曲后,结合自己所听到的仙乐,加以润色并制词,亲自创制成了这首梨园名曲。天宝十三年,他又易曲名为霓裳羽衣曲。综上所述,霓裳羽衣曲应是一首神传舞曲。另外,霓裳羽衣曲也是唐朝法曲中的精品。法曲又称法乐,始见于东晋法显传(东晋僧人法显的游记)一书,因用于佛教的法会而得名,法曲在隋朝时由印度传入中国。又据新唐书礼乐十二记载:初,隋有法曲,其间清而近雅,器有挠、钹、磬、钟、幢箫、琵琶。.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使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其后,河西节度使杨敬忠献霓裳羽衣曲十二遍,凡曲终必遽,唯霓裳羽衣曲将毕,引声益缓。.开元二十四年,升胡部于堂上。而天宝乐曲,皆以边地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后又诏道调、法曲与胡部新声合作。这些记载也都与白居易诗中的描述比较吻合。霓裳羽衣曲全曲共分三十六遍(段),由散序(六遍)、中序(十八遍)、曲破(十二遍)三部分构成,融歌、舞、器乐演奏为一体。散序的六遍为前奏曲,全是自由节奏的散板,由磬、箫、筝、笛等乐器独奏或轮奏,不舞不歌,即所谓的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擫、弹、吹声逦迤,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中序,又称歌头或拍序,它是一个慢板的抒情乐段,中间也有由慢转快的几次变化。它有歌有舞,也有器乐伴奏,就是按乐曲节拍边歌边舞,即所谓的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曲破又名舞遍,是全曲高潮,以舞蹈为主,只有乐器伴奏而没有歌唱,乐音铿锵,速度从散板到慢板再逐渐加快到急拍。开始时,有散板的引起,称为入破。白居易的卧听法曲(霓裳)诗称:朦胧闲梦初成后,婉转柔声入破时,可见其曲调是相当抒情的,不过很快就转入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的快板部分。这一部分在转入快板前有一个由散板入快板的过渡段虚催,中间也还有由快转更快的几次变化。此曲结尾时节奏再次放慢,然后拖长一音作结,白居易自注云:凡曲将毕,皆声拍促速,唯霓裳之末,长引一声也,可见霓裳羽衣曲由于舞曲的要求,结尾处没有像别的大曲那样采用极快的煞衮作结,尾音拖得很长。 霓裳羽衣曲在唐宫廷中倍受青睐,在盛唐时期的音乐舞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宫廷中表演时,玄宗亲自教梨园弟子演奏,由宫女歌唱,采用群舞形式。此舞后来传到民间,也有采用单人或双人舞形式。有关此曲的表演情景,白居易、元稹等人的诗中均有精彩描写。此曲的伴奏乐器,除了前面提到的磬、箫、筝、笛以外,白居易还提到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篥沈平笙。清絃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就是说还用到箜篌、筚篥、笙等乐器。而在唐玄宗时代的宫廷表演时,却用了玉磬四簴(架)与琴、瑟、筑、箫、跋膝管、笙、芋各一件。看来其乐队编制比较接近清乐的系统。此曲传到民间,也有采用单一乐器演奏,如用琵琶、筝、笛等乐器;也可采用几件乐器合奏,如:箜篌、筚篥、笙、筝等。 霓裳羽衣曲歌舞十分注重表演者的服饰,不著人家俗衣服,裙色如虹,身上披的丝帔如飞云流霞,佩着黄金装嵌璎珞珠串,响声泠泠,清脆悦耳;秀发梳成双鬟,头上饰金嵌的珠花,舞姿轻盈柔美,进退飘忽,长袖翩翩似弱柳扶风,裙裾轻曳像缭绕流云,饰羽毛的舞装随双臂挥动,如鸾凤展翅。霓裳羽衣曲表明唐代大曲已有了庞大而多变的曲体,它的艺术表现、意境创造以及对外来音乐的吸收与融化都显示了唐代宫廷音乐及舞蹈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首诗的全文: 【霓裳羽衣歌(和微之)】白居易 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舞对寒食春风天,玉钩阑下香案前。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家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磬萧筝笛递相搀,击擫弹吹声迤逦。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一落人间八九年,耳冷不曾闻此曲。湓城但听山魈语,巴峡惟闻杜鹃哭。移领钱塘第二年,始有心情问丝竹。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篥沈平笙。清絃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虚白亭前湖水畔,前后祇应三度按。便除庶子抛却来,闻道如今各星散。今年五月至苏州,朝钟暮角催白头。贪看案牍常侵夜,不听笙歌直到秋。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问。闻君部内多乐徒,问有霓裳舞者无。答云七县十万户,无人知有霓裳舞。唯寄长歌与我来,题作霓裳羽衣谱。四幅花笺碧间红,霓裳实录在其中。千姿万状分明见,恰与昭阳舞者同。眼前仿佛覩形质,昔日今朝想如一。疑从魂梦呼召来,似著丹青图写出。我爱霓裳君合知,发于歌咏形于诗。君不见,我歌云:惊破霓裳羽衣曲。又不见,我诗云:曲爱霓裳未拍时。由来能事皆有主,杨氏创声君造谱。君言此舞难得人,须是倾城可怜女。吴妖小玉飞作烟,越艳西施化为土。娇花巧笑久寂寥,娃馆苧萝空处所。如君所言诚有是,君试从容听我语。若求国色始翻传,但恐人间废此舞。妍媸优劣宁相远,大都只在人抬举。李娟张态君莫嫌,亦拟随宜且教取。 注释:磬萧筝笛递相搀,击擫(y)弹吹声迤逦(yl):是凡唐朝的法曲开始演奏时,磬(唐代指铜钵)、筝、箫、笛等金石丝竹逐一发声,霓裳羽衣曲也是这样。擫古同擪,表示用手指压按的弹奏方法。 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散序部分共奏六支曲子,没有节拍,所以尚未开始跳舞。 中序擘(b)騞(hu)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乐曲从中序(也称拍序)开始打节拍,这时舞蹈也开始了。擘表示拨弹琴弦的指法,用拇指抬弦称擘。騞表示暴裂声。擘騞其实就是用拇指抬弦后迅速切音,这样乐器会发出类似暴裂的声音。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这四句都是形容刚开始起舞时的姿态。 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上元是指上元夫人,传说中的神女;在天宫中的地位仅次于王母娘娘。萼绿、飞琼分别是萼绿华和许飞琼,都是天宫中的仙女。 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霓裳羽衣曲的第三部分曲破为十二遍,然后乐曲结束。 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一般的曲子都是急音收停,而霓裳羽衣曲结尾时节奏再次放慢,然后拖长一音后才结束,如长空鹤唳。 湓城但听山魈语,巴峡惟闻杜鹃哭:湓城指江州(今江西的九江);巴峡指忠州(今重庆忠县)。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诗人白居易由江州司马升任忠州刺史。 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b)篥(l)沈平笙:商玲珑、谢好、陈宠、沈平四人都是杭州的歌妓。觱篥为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形似喇叭,以芦苇作嘴,以竹做管,吹出的声音较凄凉。又名筚篥、悲栗、笳管。 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的诗句:渔阳鞞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曲爱霓裳未拍时:白居易在重题别东楼中的诗句:宴宜云髻新梳后,曲爱霓裳未拍时。 吴妖小玉飞作烟,越艳西施化为土:吴王夫差的女儿小玉夭折后,化为人形来见吴王,小玉的母亲想去抱她,她化成轻烟飞走了。 李娟张态君莫嫌,亦拟随宜且教取:李娟、张态均为苏州的歌妓。 全诗串讲:我侍奉宪宗皇帝于元和年间,并曾在宫中参加廷宴。见过的宫廷歌舞不可胜数,其中最喜爱的是霓裳羽衣舞。当时正是寒食节的春天,她们舞蹈于玉钩阑下的香案前。香案前的舞女容颜如玉,穿的不是人间的普通衣服。舞女们身着彩虹般的衣裳,头戴珠步摇的饰冠;身上有许多璎珞和玉佩,舞动时佩声珊珊。舞女们的身形娉婷袅娜好似不胜罗衣,倾听舞曲行止有矩。磬、萧、筝、笛等乐器相继奏起,击、擫、弹、吹、等声音悠长旖旎。音乐演奏散序六遍,舞女们的舞衣如阳台峰上驻留的宿云片片。中序的乐曲和入节拍,其声如秋竹暴裂,如春冰化开。轻盈旋转的舞姿如回风飘雪,嫣然前行的步伐如游龙矫捷。垂手时像柳丝娇柔无力,舞裙斜飘时仿佛白云升起。黛眉流盼说不尽的娇美之态,舞袖迎风飘飞带着万种风情。就象是上元夫人招来了仙女萼绿华,又象是西王母挥袖送别仙女许飞琼。十二遍的曲破繁音急促而华丽,就象跳动的珍珠敲击玉片铿锵有力。舞罢如飞翔的鸾凤收敛彩翅,终曲的长鸣声如空中鹤唳。 刚看此舞时惊心眩目,观赏完了意犹未足。岂知自从降官到民间至今八九年,再也没机会观赏此曲此舞。在江州只能听到山魈夜语,在忠州只听到杜鹃啼哭。后来出任杭州刺史,才有机会和心情重温此技。商玲珑的箜篌、谢好的筝;陈宠的觱篥、沈平的笙,这四位擅长吹弹管弦乐的歌妓,经我调教后霓裳曲终于练成。在虚白亭前的湖水畔,她们前后三次表演了霓裳曲的弹唱。我后来离开杭州是因为任期已满,听说她们如今已各自分散。 今年五月出任刺史来苏州,光阴似箭催我白发满头。批阅公事常常工作到深夜,无暇听歌一直忙到深秋季节。秋日公事较少反而心情闲闷,想起霓裳曲却不知去何处询问。听说你们越州有很多吹弹好手,请问问是否有人懂得霓裳羽衣舞。你回答越州七县十万户,懂霓裳舞曲的一个也无;而你却寄了一首长诗给我,诗的题目是霓裳羽衣谱。四张信笺的颜色为绿色间红,霓裳诗句录于其中。好似霓裳舞的实况都在其中展现,与当年在宫中所见相同。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当年舞女的体态和高雅气质,今朝昔日,宛然如一。象是在梦中遇见,又象是在画中显现。你也知道我对霓裳曲非常热衷,并常把霓裳曲写入诗中。你应该还记得,长恨歌里有惊破霓裳羽衣曲,重题别东楼诗中有曲爱霓裳未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