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安徽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课堂简录(一).doc_第1页
2014年安徽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课堂简录(一).doc_第2页
2014年安徽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课堂简录(一).doc_第3页
2014年安徽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课堂简录(一).doc_第4页
2014年安徽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课堂简录(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安徽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课堂简录(一)(巢湖市六中金月明老师整理)说课太和一中 写作课人性光辉,写人要凸现人物个性一、说教材二、说学生。高一的学生有一定的写作基础,不陌生,处于青春期,求知和表现欲都很强。三、说教学目标。四、说教学重难点:引发学生情感冲动,激起他们的写作欲望。五、说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趣性、讨论评价。六、说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三毛”图像,经过处理,仅三根毛,让学生猜人物。学生容易猜,从而引出本课特点“个性”。2、课文链接。看文中的例子,激发写作兴趣。3、引活水,练细节。(1)取时代感强的。播央视公益广告,体会老人对儿子深深的爱; 学生写,小组讨论; 学生用自己的评价来概括。(2) 展示“洗手”的图片,然后介绍背后的故事。(新颖时代性) 学生写,小组讨论,互评。 教师作品夹杂其中,学生客观评价。(3) 以齐白石的话来看另一幅图。7、 板书宿州辛集中学 祝福1、 文本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角度。2、 教学目标。3、 教学方法。4、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用“十月一”引入本课,引出“灵魂”问题。2、 解析文本。(1) 祥林嫂对灵魂的态度。纵观祥林嫂的一生,在她身上发生了哪些事让她想要弄清灵魂的问题?(引导学生概括故事情节。)从这一系列事件中看出祥林嫂是什么样的人呢?通过这个问题归纳人物形象。祥林嫂对灵魂的态度。(2) 小户人家对灵魂的态度。(3) 大户人家对灵魂的态度。联系新文化运动,表现小知识分子,鲁迅的苦闷和彷徨。比较句式:“内中一个破碗,空的。” “内中一个破碗是空的。”黑格尔:艺术最终会变成哲学。尼采:艺术本质上是对生命的肯定和祝福,将生命神化。怀着悲悯心关注生存,关爱生命。让学生体察自己的心灵,从而走入到文本,让学生达成与鲁迅先生的共鸣。5、 说设计特色。合肥一中 祝福1、 学情分析。鉴于学生有一定的鉴赏力2、 教材分析。1、 课标要求。2、 教学目标。3、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4、 教学难点:悲剧人物的根源,小说的主题。5、 教学策略:点拨、提问6、 安排课前指导:生字词 复述情节7、 课时数:2课时抓情节,析形象,探根源、主题。3、 教学过程。5个流程:1、引鲁迅名言。两个时代 “想做好事而不得” 吃人 “生不能存命,死不能安魂。”2、 为人物做履历表填写。 学生留心 姓名:不详 出生:不详 命运的悲剧性3、 祥林嫂的悲剧是怎样造成的? 内因,外因两个角度。三个图片:初到鲁镇(人物肖像,行为)/再到鲁镇/最后见到我时用问题逐层引导1、 反抗行为的实质是什么? 对封建礼教的遵从,迷信2、 两次做工的情节有何含义?(引学生关注人物)三次四婶“放着吧”。生不能存命柳妈的话让她死不能安魂。骨子里封建迷信造成悲剧面对其不幸,周围人的反应和态度:地主、劳动者(封建思想深重,支配自己和他人的言行)造成大悲剧的根本原因:扼杀了她的灵魂。人物要表达何主题?(情节,环境)封建迷信,礼教的吃人本质。不是一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时代的悲剧。3、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关照意义。通过人物审视当下:人与生存环境的对抗,对女性生存状况的沉思,对当下灵魂的拷问。4、 作业:1、阿Q阅读评论2、对鲁迅已学作品从语言艺术、主题等任一角度来评论。省优质课大赛讲课屯溪一中边城1、 梭罗的话:“一个人若活的充实,他一定生活在遥远的地方。”瓦尔登湖,宫崎骏天空之城 , 海子引出 “ 愿景”的话题,进而引出沈从文的话,“中国另外一个地方的另外一件事物,与都市无关,与喧嚣无关。”借助视频走进沈从文边城。介绍边城(沈从文文中的景物描写)2、 探究文本1、 串联,情节巧妙2、 翠翠念念不忘的是什么?3、 介绍黄永玉。漫画展示“鱼”(大鱼)找几处出现“鱼”的地方。36,37,46,54自然段4、学生综合探究:略。5、即时让学生分角色读。6、翠翠的形象:纯真,可爱,青涩。女生分析时让学生抿嘴笑(接近人物,体味人物)玩味翠翠提到天保和傩送时的不同表现:少女之美,爱情之美7、诗意的边城更是真、善、美的理想王国。3、 拓展探究铜陵一中边城1、 导入电影那山、那人、那狗,描述了一对父子之情今天看看山、人、狗的故事2、 新课教学1、 展示了哪些人?(翠翠,祖父,天保,傩送,顺顺)2、 一分钟时间分析人物。学生各抒己见3、 问题:这些人身上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淳朴、善良、和谐、温暖。灵魂干净而纯粹的人(过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到底是怎样的水土养育出这样的人?4、 哪些节目?端午、中秋,过年从简到繁:(师:中秋,一句话,潜台词:赏月,唱山歌。 生:端午的描写,习俗的生成。)5、 着重描写了什么?生:放爆竹,学生谈这一段文字。6、 拉近探究:(1)这个节日咱们还过不过?你有没有感觉到沈从文笔下的节日与咱这不同,想一想,哪里不同?生:中秋,一城热闹,一水团圆。端午:城市放假,军民和谐(沈从文笔下的都热闹,体现出信任)师归纳:没有掺杂污染,原生态(2)继续引导:(若能结合爱情中含蓄的翠翠,就能见出传统中国人的几种美)原生态状态下能透露过的是什么?祥和,自由。阳刚,野性的美。对于生活的追求,和自由状态和追求,淳朴的风情,纯粹的温暖的人。(3)联系最后一题,“我要表现的本是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世界。”与这个时间背景相似的故乡(“我”挑一块来和同学们一起回忆一下)(4)“故乡的描写”片段与本文有何不同?萧索、温暖、人淳朴和尖刻(爱占小便宜)、生活快乐与艰难。(5)为何这里要这样写?生:向往这样的生活。赞美 提示:沈从文的家乡川湘交界处 (联系沈从文的散文,对故乡爱得深沉。)7、教师总结:沈从文心中的憧憬、梦想、隔着时空的追寻。美丽的乡愁、内心所期待的美好。阜阳一中 老人与海1、 导入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男孩打扮阴柔化,有的人轻生脆弱的现象?“男人们的骨子里缺少一点什么的时候,我就会自然地想到海明威。”(李派)2、 新课。(1) 整体感知,熟悉内容。1、 问:老人和鲨鱼进行了几个回合的搏斗?2、 迅速回忆一下,几个回合?是哪些敌人?为什么要突出敌人的变化?3、 迅速再读一段文字,你觉得哪一段惊心动魄,让你觉得震撼?(35、36段,学生齐读)(2) 感知画面,品味语言。1、 引用海明威自己说的一段创作评论。2、 让学生看哪个动词很传神,谈体会。(3) 美析独白,分析人物。1、 学生找出心里独白。表现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毫不屈服、自信、乐观、斗志、不屈的意志。2、 补充文中有个5岁小男孩跟着老头去捕鱼。3、 为什么在此前还写老头的恐慌?(正常的人性的本能反应。但英雄人物在真正面对时就勇于面对。)说明了作者在塑造人物很符合生活真实。4、 联系海明威的生平“硬汉”,两次经历世界大战。“一个人并不是可就是打不败他。”有哪些例子可以引证。(谭嗣同、司马迁、苏武、鲁迅)5、 题“海”的象征意义。(人生的象征。面对困难,不放弃、不抛弃)安庆二中 老人与海1、 导入。“美丽的相遇。”拉近与合肥学生距离感。大屏幕呈现周国平文字,建议学生多读读周国平散文。2、 新课。1、 课下注释。2、从海明威的情况来读。了解海明威创作小说的主要内容。3、几回搏斗? 梳理情节,老人用什么方式与鲨鱼进行搏斗的?4、 归纳总结,小组探究。5、 为什么要塑造鲨鱼的形象?大海:生活舞台6、 这位老人是怎样面对这个困境的?凭借( )(1)勇气、勇于担当。 (2)充满希望的。(3)有决心、有自信的人,永不放弃(4)会直面困难,乐观面对坚强的意志,高度的自信。永不言败的生命准则。7、 你认为老人被打败了吗?文中说“终于被打败了,而且一点补救的办法也没有。”学生交流讨论:(1) 物质角度来讲,被打败了,鱼被抢了,我认为他没被打败,面对强大地对手还勇于对抗。8、 总结人物形象:桑迪亚哥是为普通的渔夫,( )汉子。(智勇双全的勇士,乐观主义者,铁臂铮铮的硬汉。)学生动笔写:平凡的老人,胜利的失败者,失败的悲情英雄主义者,硬汉精神,硬汉宣言。9、 勾划语句,齐声朗读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美国人民灵魂塑造大师,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帕斯.卡尔名言:“人是一根能思维的芦苇”10、 课后阅读桥边的老人,谈看法。淮南一中祝福1、 导入由淮南到合肥的火车上,我看日历上写着“大雪”,由这个节气引入绍兴的习俗,从而引出课程。2、 正课1、 (1)问“祝福”是什么?(2) 通过“祝福”获得什么?女人们能不能参与其中?参与方式?劳力付出(3) 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什么?封建时代2、 本篇几次描绘“祝福”情景?(1)初到鲁镇时祥林嫂有怎样的表现?(在祝福时)做这么多事,她累么?不累,哪里看出?她要求高不高?她仅有怎样的要求呢?(追求生存的一种存在)(2) 再到鲁镇时,她的人生有没有发生一些变化?请欣赏祥林嫂捐门槛前后做事的细节描写。“不干净”,“流泪”,“坦然”(追求存在价值的失败)鲁镇祝福场景的描写。鲁迅先生:别人评价他是深爱着每一个人,又厌恶着每一个人。对看客们有着怎么样的期待?写“看客”,批评“看客”的用意何在?和谐中能否发现一些值得我们反思的,鲁迅先生对看客的意见放在现实中又有何意义?联系“小悦悦事件”让学生谈其他冷漠事件。三、小结本课四、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探究。鲁迅作品在当下还是有其实际意义的。五、作业。宿城一中 写作课(写景要抓住特征)1、 以自己的诗引入写景要抓住特征。庐州有怀唇齿江南天地问,风物人佳两相欢。2、 学习写景,摹山范水。(1) 展现自己写的大蜀山。客观的说明,写景应当描写。“如果一个人对着大自然喊:美啊,美啊。那么他只能是个野蛮人。”(2) 眼中景,生动摹写。“江作青冢带,山如碧玉簪。”“峥嵘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春山艳冶如笑,夏山苍翠欲滴。”学生谈哪一个句子好,好在何处?(形、声、色)我们可以抓住大自然景物的形声色。(3) 眼中的山水请以“我喜欢-的水”开头。写一段文字,注意突出景物特征。3、 学习写景,摹山范水。(1) 心中的山水写景第三境:融情入理1、 山登绝顶我为峰。这不仅是登山的境界,也应该是每个人的豪迈气概。2、 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爬了就好;不一定每个人都要登到山顶,但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蜀中天)3、 别爬到山顶去,也别站在山脚。打从半高处看,这世界最美好。(尼采)(2) 请你抓住水的某种特征,把它和某个人、某种情感或者某种人生哲理联系到一起,写一段文字。3、 联系静静的顿河“他看到头顶上一轮黑色的太阳。”(情感的真实)4、 小结本课:味山悟水引国学大师刘文典:“观世音菩萨”的名言。点拨:“观”:是要多观察生活; “世”:是要明白社会上的人情世故; “音”:是文章要讲音韵;“菩萨”:是要有救苦救难,为广大人民服务的菩萨心肠。“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5、 布置作业。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格-沉稳。水的灵秀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灵动的海水常年保持一种蔚蓝,沉稳的大山却一年四季变换不同的景色。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作文,不少于800字。安庆二中 写作课写景要抓住特征(亲近自然)1、 导入投影显示一张图片。要求:根据图片,取一个名字。让学生各抒己见,说明理由。“秋” “静” “寂寥” “落叶无根”教师归纳,每位同学都从不同的特征来命名了。可是为何同一幅图片会得出不同的名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