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届高三生物下学期考前押题卷(二)1下列细胞内的物质变化或生理过程发生在生物膜上的是adna复制 b光合作用的暗反应c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过程 d氨基酸脱水缩合2研究小组同学研究某湖泊中x深度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时,设计了如下操作:取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标号a、b、c,并将a用不透光的黑布包起来;将a、b、c三个瓶子均在湖中x深度取满水,并测定c瓶中水的溶氧量;将a、b两瓶密封后再沉入x深度水体中,24小时后取出;测定a、b两瓶中水的溶氧量,三个瓶子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24小时内x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v) mol/瓶 b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w) mol/瓶c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kv) mol/瓶 d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v mol/瓶3. 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 1.8% 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a. 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b. 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c. 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d. 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4科学家发现一类蜣螂,不仅取食粪便,还取食包括蜈蚣在内的千足虫。与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结构也发生变化: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千足虫内脏;后腿较蜷曲,便于捕猎千足虫。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类蜣螂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该类蜣螂与千足虫之间存在着共同(协同)进化c该类蜣螂出现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结果d如果该类蜣螂可与普通蜣螂交配,则没有生殖隔离5.下列有关细胞内遗传物质及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同一生物不同细胞内遗传物质的量都是相同的b遗传和变异分别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c可以携带遗传信息,也可作为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d可用吡罗红研究细胞内遗传物质的主要分布区域6dna疫苗是用病原微生物中一段编码抗原的基因制成的,这段基因编码的终产物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以下关于dna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疫苗能引起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原因是dna作为抗原物质bdna疫苗引起免疫反应后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将变长cdna疫苗在人体内直接表达为抗体,起到免疫作用ddna疫苗引起免疫反应前必须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29.请根据所提供的实验材料用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重力影响生长素的重新分配”。实验材料用具:若干相同的燕麦胚芽鞘尖端、若干相同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个实验支架(支架的材料托中,放置了6块已编号的相同琼脂块。相邻两个琼脂块之间用不透水的云母片完全分割开)。写出主要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放置a1琼脂块的胚芽鞘比放置a2琼脂块的胚芽鞘 。放置a3琼脂块的胚芽鞘比放置a2琼脂块的胚芽鞘 。放置a3琼脂块的胚芽鞘 。30.已知水稻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条。现用单倍体育种方法选育抗病、有芒水稻新品种。(1)诱导单倍体所用的花药,应取自基因型为 的植株。(2)为获得上述植株,应采用基因型为 和 的两亲本进行杂交。(3)在培养过程中,单倍体有一部分能自然加倍成为二倍体植株,该二倍体植株花粉表现 (可育或不育),结实性为 (结实或不结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4)在培养过程中,一部分花药壁细胞能发育成为植株,该植株的花粉表现 (可育或不育),结实性为 (结实或不结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5)自然加倍植株和花药壁植株中都存在抗病、有芒的表现型。为获得稳定遗传的抗病、有芒新品种,本实验应选以上两种植株中的 植株,因为自然加倍植株 ,花药壁植株 。(6)鉴别上述自然加倍植株与花药壁植株的方法是 。31.回答下列问题下图为植物引诱一种昆虫帮助杀死另一种食植动物的示意图。该过程体现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的作用是 。若人工合成图中引诱剂类似物用以吸引胡蜂对毛毛虫的数量进行控制,属于 防治。为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腐烂的影响,某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采用对照实验的办法,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土壤 ;实验组的土壤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恒温箱1h目的是 ,同时避免土壤的 改变。土壤中小动物的采集方法为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为 , 。32. 人们平常食用的西瓜是雌雄异花同株二倍体植物,回答下列问题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原理为 ,需要用 处理在二倍体西瓜的 得到四倍体植株。然后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进行杂交,得到的三倍体植株由于 无法产生可育配子。获得三倍体无子西瓜每年都需要制种,很麻烦,请写出两种替代方法。方法一:利用三倍体无子西瓜的体细胞进行 ,无性繁殖。方法二:在花蕾期对二倍体西瓜雌花用 处理,并 。37【生物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15分)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请利用相关的知识回答问题:(1)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的呼吸方式是 ,产生的终产物是 。(2)该微生物与制作泡菜的微生物相比,其主要的结构特点是 。(3)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据图分析,操作有误的依次是 ,错误是 ,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 ; ,错误是 。上述发酵过程结束后,甲、乙、丙同学实际得到的发酵产品依次是 、 、 。38.【生物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如图为某市玉米生态工程设计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 、 、 的工程体系。(2)将玉米粉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酒精,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 呼吸将有机物分解。提取酒精后的酒糟废液可以在提取酒糟后排放到水池中养鱼,酒糟和玉米粕用来养猪,这体现了 原理。(3)该生态工程在原来单作玉米(玉米螟泛滥)的基础上,引入了食虫鸟;并将玉米和大豆间作,这主要遵循了 原理,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4)玉米生态工程的设计实施,不仅可获得每年上亿元的经济收入,还可以有效处理每天排放的大量废水,同时还可以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这体现了 原理。(5)酒精生产、生猪生产、养鱼、废水处理等分别是一种相对独立地生产系统,该设计中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这遵循了系统学与工程学中的 原理。(6)玉米中赖氨酸的含量比较低,可利用蛋白质工程对赖氨酸合成过程中的两种关键酶进行改造,基本途径为从从提高酶的活性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 ,找到相对应的 。生物答案:c a b d b d29.主要实验步骤第一步:将3个胚芽鞘尖端分别放置在实验支架材料托的琼脂块上。第二步:将实验支架在黑暗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第三步:移走胚芽鞘尖端,然后将材料托的琼脂块取出,分别放在6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第四步:分别测量和比较不同处理的胚芽鞘弯曲程度。预期实验结果弯曲度大 弯曲度小 弯曲度最大 30.(1)rrbb (2)rrbb和rrbb (3)可育,结实,24条 (4)可育,结实,24条 (5)自然加倍,基因型纯合,基因型杂合 (6)将植株分别自交,子代性状表现一致的是自然加倍植株,子代性状分离的是花药壁植株。31.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生物不做处理 灭菌(尽可能避免土壤微生物作用) 理化性质取样器取样法 记名计算法 目测估计法32.染色体变异 秋水仙素(低温) 幼苗(萌发种子) 联会紊乱植物组织培养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套袋37(15分)(1)无氧呼吸(1分) 乙醇(1分) co2(1分)(2)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1分)(3)甲(1分) 未夹住发酵瓶的充气管(2分) 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黄芩素对糖尿病肾病中TNF-α及SOD、CAT的影响的研究
- 怀柔水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研究
- 企业财务数据真实性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 地方储备粮安全管理法规与操作流程
- 培训班招生代理合同8篇
- 【《维也纳酒店营销策略分析-以浦东机场店为例》开题报告990字】
- 2025年5G+边缘计算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报告
- 公文最易错别字的
- 饿了外卖市场经理月工作总结
- 如何说课培训课件
- 公司司库管理系统执行管理办法
- 密歇根九级综合复习题
- 供货方案及保证措施供货服务方案
- 新冠核酸检测结果报告单
- 2023年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Unit 4 教案
- 施乐S2011、S2320、S2520维修手册
- GB/T 32892-2016光伏发电系统模型及参数测试规程
- GB/T 10708.1-2000往复运动橡胶密封圈结构尺寸系列第1部分:单向密封橡胶密封圈
- 骨髓细胞学检查-英文版课件
- 惠普云教室用户操作手册
- 基于PLC的物料分拣系统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