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_ABC教育网_.ppt_第1页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_ABC教育网_.ppt_第2页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_ABC教育网_.ppt_第3页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_ABC教育网_.ppt_第4页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_ABC教育网_.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分析 2003年10月的一天 一位妇女在深圳的一家超市购物时 偷了超市的东西 在她走出门口时被保安发现 保安随即对其进行了搜身 发现了赃物 超市保安没有报警 而是写了一张 我无耻 我是小偷 的牌子 让其拿着当街示众 读了这一事例 你有什么想法 保安的行为侵犯了该妇女的人格尊严 该妇女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一 人格尊严不可辱 任何人都享有作为 人 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 这种权利就是人格尊严 人格尊严不可侮 侮辱者必将受到社会道义的谴责 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人格尊严权表现为 自尊 他尊 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 集中体现为名誉权 肖像权 姓名权 隐私权 什么是人格权中的首要权利 生命健康权 二 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思考以下问题 1 名誉权的含义及主要表现是什么 2 现实中有哪些侵犯名誉权的行为 分别举一个例子 侵犯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 侮辱 指语言 文字或暴力手段贬损他人人格 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 分为口头侮辱 文字侮辱和暴力侮辱 例如 起侮辱性外号 用大字报 文章 漫画等对他人进行辱骂 嘲讽 以语言或动作羞辱他人 往他人身上泼脏物等 诽谤 指无中生有 捏造并散布虚假的事实 恶意中伤他人的行为 分为口头诽谤和文字诽谤 新闻报道失实 诬告 这些行为 既是不尊重他人 贬低他人人格 使他人名誉受损的侵权行为 又是不尊重自己 损害自己形象的不道德行为 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 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相关链接 宪法第 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 诽谤和诬告陷害 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 公民 法人享有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