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doc_第1页
中国传统节日.doc_第2页
中国传统节日.doc_第3页
中国传统节日.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中期论文中国传统节日化学113班 汪婷 1110010326我国传统节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根源。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蕴含着长期积淀下来的民族性格、心理、信仰、价值、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民族深层文化结构内涵,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是我们的祖先创造出来的,真实地反应了当时的人文等信息,是无形的财富,是我们软实力不可或缺的内容。其实,换句话说,一个国家文化的渊源,完全可以从传统节日看出来。我最喜欢的节日是春节。记得晓得时候每每到了春节,都有说不出的喜悦和兴奋。春节从小给我的印象就是,热闹,红火。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一、 春节的文化意义春节之于中国,其影响力的深远以及地域扩撒的广度是其他任何节日或习俗所无法企及的。儿时对它的期盼毕竟也是很局限的,随着年岁的增长以及我们思想的成熟,慢慢地我们对春节的思考也就越来越多,其深远的意义也就慢慢地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现在看来,春节并非只是一个文化活动,其反映出了中国人民内心的渴望和归属,春节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对于背井离乡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春节无疑是他们最开心最温暖的话题。因此,挖掘春节背后更深的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作用,是尤其重要的。1. 春节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春节的传说是从海洋的一种怪物“年”开始的,每年除夕之夜他都要上岸为祸人间,人们都到山里去避难。有一位身着红衣的老人,在村民都上山躲难后,将红色的桃符也就是现在的春联贴在各家门口。将竹子撕开,弄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吓走了“年” 为了纪念这位老人,庆祝自己不用被年所困惑,村民们将除夕就叫做“过年”,在以后,过年的时候人们都高高兴兴地放着鞭炮,贴上红红的对联和福字。从这个短短的传说可以看出,春节时折射出人们驱除邪恶、躲避灾难追求幸福安康、吉祥快乐的生活的美好愿望。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节好多习俗是发生了改变,但中国人注入其中的本质和精华多年来是不变的,真切的反映了中国人最本质的想法和愿望。在中国,地区的差异影响着春节的习俗,但都大同小异。贴上门神驱灾避难。带上腊肉和香蜡纸钱去祭祖,寄托着中国人们对已故亲人的思念。正月初一,去寺庙拜佛,为来年祈福,这并不表示着迷信,反而是表现着对来年的期盼和向往。在正月间,避免各种打杀,恶意相斥,以及打破瓷器等。人们是非常小心和谨慎的。在这几天里,人们尽力向周边的人传达祝福和善意。而在这些习俗文化中最突出的就是春联了,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2. 春节是一种文化的缩影,春节的习俗、礼仪等方面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春节属于礼俗文化,它体现了中国人的一种哲学精神。中国哲学追求的是一种和谐与统一,因而在春节的确定上兼顾了太阳和月亮二者的运行情况,追求着阴阳调合、天人合一。中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娱乐活动。这些文化艺术和活动不仅在一年的结束或开始时调整着人们的身心,使人焕发出新的活力,而且凝聚了丰富的感情。这种文化把人置于一种非功利性的身心愉悦之中,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春节由此而具有了艺术与审美的品质。春节的文化意义更集中地体现在它的一些习俗、礼仪之中。比如,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吃鱼,目的是以求“年年有余”,为此还产生了把鱼作为主题的年画。春节里人们从不说倒霉的话,孩子打碎了碗,也不能责备,而要说“碎碎(岁岁)平安”。3. 春节可以增强现代人的归宿感和认同感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物质化,利益成为人际关系的罪魁祸首。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们越来越感到人际交往中的冷漠、疏远。相比较而言,与上述的利益追逐不同,春节期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馈赠与分享。流动着的人们也暂时停息下来,多数都要“回家看看“。在春节里,人们不再集中于讨价还价,不再向他人索取,更不再巧取豪夺,而是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赠送、奉献上。这些馈赠行为使人们与他人融为一体,形成某种“共同体”意识。4. 春节推动着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老百姓的收入也逐年增加,在这种背景下,“假日经济”开始成为经济领域一个看好的“场域”,春节购物和旅游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春节一到,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各个商业领域都出现“火爆”情景,一向花钱谨慎的中国城乡居民都纷纷拿出积蓄多年的钱,加入到消费者的行列中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加大国内的消费,对于整个经济是有着极大地推动力的。二、 提高春节等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但随着外国文化的入侵,在现在的年轻人未来祖国的顶梁柱看来,外国节日,如圣诞节、万圣节等,更具吸引力,他们觉得过这些节日是前卫时尚的。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往往被忽视掉了。如何增强传统节日的吸引力成为我们的重大问题。1. 极大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和习俗随着年代的推移,对于我们新一代来说,好多传统节日的传统和习俗是不太了解的,过节日时大多是父母们一手超办的,而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什么感觉和印象的。因此,大力宣传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历史失很有必要的,并以此来激发大家的兴趣。我们可以通过在中小学的语文课本中添加中国传统节日的介绍的课文。地方上可以利用宣传海报和漫画的形式来达到宣传的目的。2. 多多举办传统节日活动比如说端午节吧,只有少数地方是在举办赛龙舟等活动。春节的舞狮也许久不见踪迹。像这种传统的活动对于大家是很有兴趣的。传统节日也只有在传统的方式中度过才更有感觉。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节日有归属感。但随着外国文化的入侵,在现在的年轻人未来祖国的顶梁柱看来,外国节日,如圣诞节、万圣节等,更具吸引力,他们觉得过这些节日是前卫时尚的。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往往被忽视掉了。拿春节来说吧,近些年经常听到大家说:“现在过年,一点年味也没有了。”还有,作为伟大诗人屈原的纪念节日端午,也被韩国强行说是他们的传统节日。这些个事实都是我们国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和保护不够的结果,这些也都是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清楚我们面临的问题,抓紧对青少年们知识的普及,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尊重和爱戴。我相信中国的节日文化还会更加强大。参考文献:1 张欣,2000,中国社会文化礼俗,上海大学出版社。2 王治功,2010,春节的起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