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布线系统1.1 概述综合布线系统 (PDS) 是一套用于建筑物内或建筑物之间为计算机、通信设施等预先设置的信息传输通道。它将语音、数据、图像等设备用标准的双绞线和光纤彼此相连,同时能使上述设备与外部通信设备数据网络相连接,支持高速率的数据传输。其是为适应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别设计的布线方式,它为智能大厦和智能建筑群中的信息设施提供了多厂家产品兼容,模块化扩展、更新与系统灵活重组的可能性。既为用户创造了现代信息系统环境,强化了控制与管理,又为用户节约了费用,保护了投资。同时也是大楼智能化系统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智能化系统的性能和寿命。综合布线是现代化高智能信息平台的桥梁,为了实现*市图书科技馆的高智能信息化平台,我们采用高品质六类综合布线系统,完全满足千兆以太网的传输要求。所有布线路由的设计遵从结构化设计,确保原有设施不受损和原有设施合理有效地利用,并且保证布线路由设计与原有环境的协调。1.2 工程概况*科技馆共4层,其中局部地下1层,地上4层。随着科技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构建信息网络平台已成为当务之急。本设计是针对*市图书科技馆信息化平台中的基础网络建设所做的初步方案。1.3 需求分析1.3.1 建设目标 根据对*市图书科技馆的分析,综合布线系统建设总体目标为:建立*市图书科技馆网络信息系统,构筑网络化信息平台;实现相关部门的互联,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各种数据资料查询信息化、管理科学化和办公自动化;1.3.2 用户现状 我公司对*市图书科技馆分析如下:大楼共*层,其中局部地下*层,地上*层。目前大楼土建设计已完。1.4 设计标准和依据ISO/IEC 11801 国际布线标准GB/T 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2-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验收规范YD 5082-99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图集GSZB2005-0601/GC01 *市图书科技馆工程机电安装招标文件及答疑甘肃信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1.5 设计原则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是为了适应计算机与通信相结合而提出的。它的出现意义在于,它彻底打破了数据传输和语音传输的界限,使这两种不同的信号在一条线路中传输,从而为综合业务数据网络的实施提供了传输保证。它是实现智能性大厦的最基本又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各种操作系统和控制系统的信息共享,结合*市图书科技馆的需求特征,我们遵守以下原则进行本次综合布线设计:可用性:布线系统实施后,能满足现在*市图书科技馆数据通信技术的应用和未来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即在系统中能实现数据通信、图像信息以及多媒体信息的传输,为今后办公自动化等提供可靠实用的信息传送通道。经济性:根据网络技术,布线采用扩展性好、安全稳定的星型拓扑结构,布线材料选用性价比好、成熟和模块化布线产品,可灵活地实现不同拓扑结构的网络,降低金昌市图书科技馆重新布局或设备搬运的费用,并节省了搬迁的时间,降低了维护费用,同时使金昌市图书科技馆一次性投资可长期使用,为以后智能化建设和集成奠定基础。可靠性:根据*市图书科技馆的特点,我们采用了现在较为成熟的千兆以太网技术,布线采用技术成熟的布线产品,保证了整个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易维护性:系统采用标准化和模块化布线产品,易于扩充及重新配置,当人员数量增加,现有设备数量不足时,只需增加相应的模块及线缆即可,具有很高的扩充性。由于采用模块化布线,因此,当系统在运行当中发现问题时,便于查找和维护更换,具有很高的维护性。先进性:设计在技术上将适度超前,所采用的产品不仅成熟而且体现了当今世界的先进技术水平。考虑到*市图书科技馆将要建设成为一座现代化智能型大楼,为保证其技术的先进性,所有布线均采用世界最新通讯标准,所有信息通道均按(ISDN) 标准,采用八芯配置,通过双绞线最大速率可达到150Mbps,干线光缆可支持1000兆速率,为将来本大楼的办公、以及联网办公提供了足够的富裕量。同时,本工程采用先进布线技术和成熟的布线产品,使系统满足金昌市图书科技馆数据传输的当前需求和未来的发展。1.6 系统设计1.6.1 网络系统初步分析1.6.1.1 网络技术的选择随着ISDN(综合业务数据网)、ATM(异步传输模式)、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出现、应用、推广和发展,原来使用的布线系统将无法满足要求,千兆以太网已成为将来的发展的主流。因此,本次综合布线采用六类布线系统,主干采用六芯多模光纤实现千兆传输。1.6.1.2 网络的应用分析为子网间互联提供高速路由,实现核心高速交换;实现全网的系统管理和安全管理;实现国际互联网络的连接;实现内部数据共享,提供动态WEB访问;1.6.2 各子系统设计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示意图:1.6.2.1 工作区子系统(WORK AREA)工作区子系统是处在用户终端设备(包括电话机、计算机终端、监视器、数据终端等)和水平子系统的信息插座(TO)之间,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软线)、适配器等组成,起着搭接终端设备和输入/输出(I/O)接口的作用。工作区信息点位的数量根据建筑与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中的规定及图纸确定。工作区子系统信息插座安装位置确定: RJ45埋入式信息插座与其旁边电源插座应保持30cm至150cm的距离,信息插座和电源插座的低边沿线距地板水平面30cm (与电源插座保持同一高度)。点位的布置: 楼层数据点语音点合计-1F2241F3636722F52521043F4545904F2121424F夹336总计159159318综合布线系统图:1.6.2.2 水平布线子系统(HORIZONTAL CABLING)水平子系统是指每个楼层配线架(FD)至工作区信息插座(TO)之间的线缆、信息插座、转接点及配套设施组成的系统。作用是将楼层内的每个信息点与楼层配线架相连。实现信息插座和管理子系统(配线架)间的连接,本方案中我们使用8芯六类非屏蔽双绞线实现这种连接。此次设计中,涉及到的水平线缆有数据线、语音线,数据、语音线缆为8芯六类非屏蔽双绞线。1.6.2.3 管理子系统(TELECOMMUNICATIONS CLOSET)管理子系统由交连、互连配线架组成。管理点为连接其它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交连和互连允许将通讯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使在移动终端设备时能方便地进行插拔。依据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管理间设计原则及建议为:管理间面积不应小于5m2(如覆盖的信息插座超过200个时,应适当增加面积);保证管理间良好的通风;保持管理间处在10oC30oC室内温度和2080%的室内湿度的环境下;保证水平双绞线的传输距离不能超过90m;管理间应提供至少一个220V、10A带保护接地的单相电源插座;系统在1层设楼层配线间,负责地下1层和1层的管理;在2层设楼层配线间,负责地下2层的管理;在3层设楼层配线间,负责地下3层的管理;在4层设楼层配线间,负责4层和4层夹层的管理;对于管理间设备的安装,按照设计规范机柜前面的净空都大于800mm,后面的净空都大于600mm。1.6.2.4 垂直干线子系统(BACKBONE CABLING)大楼干线子系统是指每个建筑物内从主交换间(BD)至楼层交换间(FD)之间的缆线及配套设施组成的系统。其作用是将建筑物内BD与各CD之间形成一个干线馈电网络,实现计算机设备,程控交换机(PBX),控制中心与各管理子系统间的连接,本案中使用的介质是50对大对数双绞线电缆、6芯多模光缆。根据本大楼中心机房(总配线间)和分配线间的布局情况,考虑到金昌市图书科技馆功能较全,将来有着大量的数据、图像的传输,为保证数据安全稳定的传输,由设备间到分配线间主干数据采用6芯多模光纤,满足1000M传输。语音部分使用三类50对大对数电缆,提供语音通道通信。1.6.2.5 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 ROMM)设备子系统由设备间中的电缆、连接器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它把公共系统设备的各种不同设备互连起来。设备间则用来安放交换机、计算机主机、接入网设备以及除强电设备以外的设备。根据招标书的要求,我们将设备间,也就是中心机房建设在3楼网络管理中心,参考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要求,符合设备间设计原则:设备间易设于干线子系统中间具有良好通分的位置;设备间应尽可能靠近建筑物电缆引入区和网络接口,同时便于接地;设备间应保持室内10oC30oC的温度和2080的湿度;设备间空间平面积不得小于10m2;设备间应提供至少两个220V、10A带保护接地的单相电源插座;对于设备间设备的安装,按照设计规范机柜前面的净空都大于800mm,后面的净空都大于600mm。为方便维护及管理,设备间(中心机房)设置了40U的机柜,用以管理各楼层引入的光纤,以及中心网络设备。1.7有线电视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是建筑弱电系统中应用最普遍的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国际上称“Community Antenna Television”,缩写为CATV系统。1.7.1系统概述由于电视接收机的普及和高层建筑的增多,CATV系统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服务设施。目前随着有线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多用途性是其最大的特性。CATV系统采用频率分割、数字压缩、调制解调等技术,在有线电视HFC网上,除传送常规的广播电视信号外,还可以进行高速的数据传输,实现图象、数据和语音“三网融合”。根据金昌市图书科技馆的实际情况,结合我们CATV工程的经验和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精心设计出具备相当水准的先进实施方案。1.7.2有关设计标准规划和设计依照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技术参数应优于标准规定值。GB6506-86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Y/T106-92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B50200-94民有建筑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J79-85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1.7.3有线电视设计规划及技术要求1.7.3.1网络技术水准*市图书科技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方案设计以国家标准规定的指标为依据,采用750MHZ邻频传输技术,前端、放大器和信号分配设备选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水准的产品,现以双向传输高质量电视节目为主,可以进行高速的数据传输,实现图象、数据和语音“三网融合”。使整个系统工程在今后五年至十年内留有充分发展的余地。1.7.3.2电视节目容量按照550MHz邻频传输规划,系统可容纳59个正向电视频道,2个反向电视频道。系统增加回传带宽,占用4个正向频道。数据通讯容量按照邻频传输规划,550MHz750MHz为数据通讯,可传200路以上的数据。考虑未来数字技术的发展,在200MHz带宽数据通讯中,可划出100MHz作数字电视传输,可传60100套电视节目(可作为VOD视频点播)。1.7.3.3广播节目容量按照邻频传输规划,88MHz108MHz为调频广播,系统可容纳16路数字立体声和50路调频广播,考虑到近10年的发展情况,设计容纳15路调频广播。1.7.4系统的功能*图书科技馆有线电视系统主要功能简介如下:(1)具体节目源如下:接收当地有线电视台的节目、卫星信号的接入做出预留。(2)系统建成后将具有双向传输功能系统把有线电视台的电视信号分配至用户端。采用双向有线电视HFC星型网络,实现高速网络传输和大容量数据信息服务。1.7.5系统设计1.7.5.1系统指标分配模拟信号(1)依照国家标准,将整个系统总体指标分配给前端、干线、和分配网络,其参数如下:总体前端干线分配网络C/N(dB)444648.250CM(dB)4751.454.9CTB(dB)5558.461.9IM(dB)5761.464.9(2)相频道电平差 小于2dB(3)用户终端电平 65dB75dB(4)微分增益DG 取决于前端调制器(5)微分相位DP 取决于前端调制器1.7.5.2数字信号为防止数字信号对模拟信号的干扰,要求数字信号电平低于模拟信号电平15dB。1.7.5.3分配网络设计网络部分采用分支分配方式,分配、放大系统均为双向传输(支持750兆传输)。主要技术指标(1)载噪比 C/N 50dB(2)交扰调制 CM 54.9dB(3)三次互调比 CTB 61.9dB(4)用户电平 6575dB网络设计要求(1) 要符合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电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2) 网络结构采用分支分配方式,终端用户盒采用双孔豪华型。(3) 分配放大器分布在楼内。(4) 分配放大器输出信号电平设计为倾斜方式,以保证用户信号电平的均匀性,倾斜量为6dB。 (5)放大器的输入电平网络的载噪比(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环保产业项目投资合作协议范本模板
- 2025版专业挖掘机械租赁及操作培训协议
- 2025版健康养生饮品贴牌代加工合同
- 2025年度纯人工劳务分包工程分包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房地产并购购买委托代理合同
- 2025版威海市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缴纳范本
- 2025版速记服务合同-聚法通专业法律事务保密协议
- 2025电信用电远程抄表与数据采集服务合同
- 2025年代理招聘与校园招聘活动策划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新型防火门窗工程承包合同样本:安全认证
- 2023分布式光伏电站安装作业指导书
- 《七大营养素》课件
- 国际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许可申请表
- (2023版)电信智家工程师认证必备考试题库大全(含解析)-下(判断题汇总)
- 超高层带伸臂结构巨型环桁架施工技术总结附图
- 2乳的验收与预处理解析
- 三峡大学级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二本培养方案
- 架桥机安装与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 GB/T 19839-2005工业燃油燃气燃烧器通用技术条件
- 伤口造口新进展课件
- (完整版)人工智能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