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doc_第1页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doc_第2页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doc_第3页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doc_第4页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第1单元教案我愿住在童话里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一)单元总要求 1能够有感情地背唱小红帽和大鹿这两首歌曲。 2感受不同音乐情绪所带来的音乐形象的变化,根据不同的音乐故事进行表演。 (二)具体要求 1学唱并背唱歌曲小红帽和大鹿,能用简单的动作进行表演。 2欣赏龟兔赛跑,了解它的故事情节并能分角色扮演音乐中的小动物。3听辨音乐情 绪,找到相应的画面,并能够配乐讲森林小卫士的故事。 4听赏永远住在童话里,感受欢快、活泼的情趣,并模仿动画中的主人公进行表演。 三、教学准备 (一)教具 钢琴、录音机、VCD 或录象机、相应的录音带、录像带或光盘。 (二)图片、道具 花草、树木、小路、小溪、终点路标等背景,小动物的头饰、小彩旗、玩具枪、花环等。 四、教材分析 (一)编写意图 本单元用音乐“讲”了几个小朋友所喜爱的童话故事。既有富有童话色彩的歌曲,又有童话 故事音乐。这一内容的安排主要是用音乐“讲述”童话故事,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进而提高学生对不同音乐情绪的感受和听辨能力以及音乐表现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重点: 1学会并有感情地背唱歌曲小红帽、大鹿。 2对不同音乐情绪的感受和听辨能力以及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本单元难点: 体会小红帽和大鹿所描述的不同音乐故事,指导学生以歌声表现歌曲中的不同音乐 形象和故事的发展。第2单元教案快乐的游戏教学设计 第2单元快乐的游戏 一、教学内容分配建议表 课 时 感受与鉴赏 音乐表现 音乐创造 音乐与相 关文化 第一 课时 唱歌阿西里西 堂鼓、小钹、木鱼的基本演 奏方法 堂鼓、小钹、木鱼的其 他演奏方法 彝族风土 人情 第二 课时 欣赏转圆圈 随着欣赏曲转圆圈哼唱 部分词句 有表情地演唱阿西里西 随着转圆圈的音 乐,即兴表演动作 用堂鼓等为阿西里 西作伴奏 第三 课时 欣赏踢踺子 唱歌拔河 用人声、打击乐器为拔河 制造气氛 合着音乐表演踢踺子的动作 歌表演拔河 用人声、打击乐器为 拔河设计伴奏 第四 课时 欣赏布老 虎 活动士兵 进行曲 用拍手、拍腿、踏脚等动作表 现士兵进行曲的节律 另行设计动作表现士 兵进行曲的节律 布老虎的 民俗 二、教学要求 (一)单元总要求 1继续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对所听的音乐作出评价。 2继续引导学生经常注意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 仿。 3随音乐做动作时能与音乐协调一致。 4继续培养学生表现音乐时的自信心。 (二)具体要求 1学会歌曲阿西里西拔河,并能随歌声作表演。 2认识堂鼓、小钹、木鱼,掌握基本的演奏方法并为歌曲作伴奏。 3听赏转圆圈、踢踺子和布老虎,能随音乐作出相应的反应。 4用人声和打击乐器为拔河制造气氛,为士兵进行曲设计动作。 三、教学准备 (一)教具 1录音机、录音带阿西里西、转圆圈、拔河、踢踺子、布老虎、士 兵进行曲。 2投影仪。 3堂鼓、小钹、木鱼等打击乐器。 (二)文字图片材料 1图片、各种布老虎、彝族山寨的图片。 2节奏卡片。 四、教材分析 (一)编写意图 本单元由阿西里西、拔河两首唱歌曲目、欣赏曲目转圆圈、踢踺子、布 老虎及音乐活动士兵进行曲组成,其主题是儿童们快乐的游戏。这一贴近儿童生活、 易为儿童所接受和表现的题材,必将激起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能歌善舞,这在儿童游戏歌曲中也充分地表现出来,阿西里西和转 圆圈都是十分典型的游戏歌曲,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单元继续使学生在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诸方面得到锻炼,特别在创造力的培养方 面更是处处有空间和机会,例如探索堂鼓、小做木鱼的非常规演奏方法就是一个富有想象力 的练习,学生们很可能想出一些连教师也想不到的演奏方法来。例如拔河中的领唱和齐 唱;音乐活动壮兵进行曲,不仅要求学生的动作与音乐的节律吻合,而且还要求学生反应 灵敏,动作协调,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很有利的。 (二)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 1进一步引导学生勇于参加各项音乐活动,继续培养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和与同学们 友好相处,相互合作的能力。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3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本单元的难点: 1拔河中领唱与齐唱的相互衔接与配合。 2同时学习堂鼓、小钹和木鱼三种打击乐器,少数学生会感到困难。 3士兵进行曲的动作变化较多,且要合拍,容易发生手忙脚乱的情况。 4踢踺子和布老虎这两首管弦乐小品虽然都比较形象,但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 欣赏时仍然有一定困难,主要是他们对音乐的表现要素尚没有较多的感性积累。 (三)音乐材料分析 1阿西里西 阿西里西是一首贵州的彝族儿童游戏歌曲,“阿西里西”为“我们是好朋友”的意思, “丘都拉迪嗡啊”是表示欢乐情绪的衬词。 这首歌曲从结束音上来看是宫调式,但从第1、3 乐句来看,显然具有微调式的特点,因此, 这首歌曲具有调式交替的特点。 2转圆圈 这是云南少数民族撒尼人(彝族的支系)的童谣,表现了撒尼儿童在皎洁的月光下,欢歌跳 舞转圆圈时的生动情景。全曲只用了do、mi、sol 三个音,(只有两处用了 la 音),但结 构完整,表现力丰富,表达了热烈、质朴、欢快的情绪,而且曲调的进行又有着鲜明的民族 特点,有别于外国大调歌曲中主和弦的分解进行。 歌曲开始的领唱犹如一位先出来的儿童在召唤小伙伴们出来玩,接着是大伙的呼应“月亮出 来了,月亮出来了。”然后,欢乐的舞蹈开始了,速度越来越快,力度越来越强,表现了歌 声越唱越欢,舞步越跳越快的情景。 3踢踺子 这是一首通俗易懂的管弦乐曲,是老一辈作曲家王义平于1979 年为联合国国际儿童年而作, 全曲取名中国儿童玩具,由踢踺子、抖空竹、放风筝、布老虎四首短 小的管弦乐曲组成。踢踺子是其中的第一乐章。 乐曲的主题由木琴奏出,轻盈活泼,将孩子们踢毯子的神态生动地勾画出来: 由大军鼓、三角铁、铃鼓、木梆子、马锣组成的节奏音型更增添了活泼欢乐的气氛,小提琴 用跳弓、顿弓,在不同的音区重复这一主题,既统一又富于变化,接着主题由木管乐器演奏, 并加以变化,表现了热烈欢快、相互据戏的场面。最后,在弦乐的长音和弦上,结束了这一 乐章。 4布老虎 这是管弦乐曲中国儿童玩具的第四乐章,描绘了民间玩具布老虎的生动形象,布老虎既 有威严的一面,也有温柔动人的一面,音乐很好地描绘了布老虎的双重形象。乐曲开始时由 大管奏出威严的老虎主题: 随后出现的打击乐声,描写布老虎在孩子们的摆布下做出种种勇猛威严的动作。接着就出现 了一段由双簧管奏出的温和的曲调,表现了布老虎被驯服后的温柔: 一声吊钹声过后,又出现了布老虎威严的主题,随着提琴的拨弦声,布老虎迈着稳健的步伐 越走越欢。全曲在一声大锣声后结束。 5拔河 这是一首富有民族风格的儿童游戏歌曲,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犹如民歌中的号子,数板“一 二三、一二三”和“加油加油加油!”的运用更增添了身临其境的生活气息。 除了第一乐句外,其它各句都是领唱与齐唱各唱两小节,既方整又富有规律,并符合拔河的 节奏,但领唱的最后一个音与齐唱的第一个音都不是同一个音,这可能会形成教学中的一个 难点。 6士兵进行曲 这是德国作曲家舒曼的名作,选自儿童曲集。表现了一群木偶兵神气地操练的情景。全 曲的旋律进行几乎都是级进,加上八分休止符的多次使用,塑造了既神气可爱又小心翼翼地 前进的木偶兵的生动形象。这首乐曲虽然不长,但与作者的快乐农夫一样,是享誉世界 的钢琴小曲,成为钢琴初学者的必弹曲目。第三单元劳动最光荣 年级:二年级下学期 课题:劳动最光荣 课型:艺术课 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 1、音乐欣赏劳动最光荣 2、拓展训练 教学目标: 1、通过歌唱,表演等活动,在发展学生的艺术能力的同时,并使他们 懂得要力所能及地为家庭做贡献,培养关爱家人,热爱劳动的品德。 2、学习多种歌曲的表演方式,为歌曲添彩。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关爱家人,热爱劳动的品德。 教具准备:打击乐器、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组织教学。(歌曲铃儿响叮当,学生自由做律动) 2、师问:同学们听过三只小猪的故事吗?请学生上台来讲故事。 大灰狼为什么没把第三只小猪的房子给推倒?(因为第三只小猪 的房子是砖头盖的,说明这个小猪非常勤劳。 二、初听歌曲劳动最光荣,师问:你们还发现谁和第三只小猪一样 勤劳?(雄鸡、小鸟、小喜鹊、小蜜蜂),听完这首歌你的心情怎样呢?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个朋友,大家想认识吗?师介绍打击乐器 及演奏方法,(鼓、双响筒、三角铁、串铃、沙槌) 2、请学生上台表演。 3、你能有节奏的用打击乐器模仿刚才哪些小动物的叫声吗? 4、同学们真棒,不但会模仿小动物们的叫声,还会用打击乐器有节奏 的敲打小动物的叫声,大家喜欢这首歌吗?我们在来欣赏一遍,师问: 这种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的呢?(靠劳动来创造的) 5、按节奏读这句词(师问生答) 6、出示课件:大家看看大屏幕的这些小朋友都在干吗呢?他们勤劳吗? 7、有的同学刚才在听歌的时候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现在,我们就跟 着音乐轻声地演唱一遍。 8、师带唱一遍 三、歌曲拓展 1、师:同学们唱的可真棒,不过,胡老师觉得如果能配上动作来表演 一定会更好的,你们说对不对啊?那胡老师是教还是同学们自己想动作 来配上歌曲呢?(全班学生跟着音乐做动作) 2、师:胡老师想请同学们帮胡老师想一想,我们除了给歌曲配上动作, 我们还能用什么来丰富歌曲的内容呢? 生:可以配上打击乐器。 3、师:那么,今天我也想让大家来当一回小小音乐家,上节课,老 师让大家回家用日常的生活用品做了些简单的小乐器,老师今天也想唱 歌,请一为同学上台来为老师伴奏大家可以开动脑筋想不同的节奏来为 歌曲伴奏,自由创编节奏,学生上台表演。 4、跟着音乐一起有节奏的用手上自制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劳动最光荣,胡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 请我们班的同学今天回家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家务,下节课告诉胡老师你 都帮爸爸妈妈干了些什么?胡老师看看我们班谁会是那个最勤劳的小 朋友第五单元 动画城一、教学内容分配建议表 课 时 感受与鉴赏 音乐表现 音乐创造 音 乐 与相关文化 第一课时 唱歌我是快乐的小木匠 小小音乐剧小熊猫学木匠 第二课时 欣赏蓝皮鼠和大脸猫活动跟着队长走 蓝皮鼠和大脸猫的叫声。学唱大风车 排成“十字”队形旋转。跟着队长做动作 第三课时 欣赏三个和尚 童谣三个和尚学唱三个和尚歌谱,“跳树桩”游戏 用打击乐器为童谣配伴奏 第四课时 唱歌大风车单元复习。 二、教学要求(一)单元总要求通过优秀的动画片音乐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学生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了解相关的卡通文化,初步感受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音乐启发学生通过广播、电视等传媒听赏音乐,积累和丰富课外学习成果。(二)具体要求在演唱、观看VCD、做游戏的过程中,欣赏民乐合奏三个和尚、蓝皮鼠和大脸猫、跟着队长走。帮助学生回忆和总结动画片音乐,联系动画片的画面和故事情节,初步感受音乐、画面、故事情节这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优秀卡通文化带给人们的愉悦。用木鱼、堂鼓、小钹为儿歌伴奏,进一步熟悉、巩固这三种打击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法。学唱歌曲大风车和快乐的小木匠,按照动画片中的情绪,大方地演唱。做游戏,熟悉唱名。三、教学准备(一)教具1 头饰:印第安人插着羽毛的头饰。2 图片:蓝皮鼠图片、大脸猫图片。3 打击乐器:木鱼、堂鼓、小钹。4 大风车蓝皮鼠和大脸猫快乐的小木匠跟着队长走三个和尚音响资料(录音带)。5 写有唱名do re mi sol la 的卡片,按以下位置摆放: 6 节奏卡片:(二)文字、图片资料1 蓝皮鼠和大脸猫三个和尚小飞侠的动画片,或动画片片断、图册等。2 蓝皮鼠和大脸猫三个和尚小飞侠动画片故事,及动画片的相关介绍。四、教材分析(一)编写意图在现代生活中,动画片因为其丰富的表现内容、奇妙的想象与幻想、神奇的高科技表现手法,给人们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它吸引着广大观众,尤其是少年儿童,成为儿童娱乐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其中的许多优秀作品,包括动画片中的主题歌、插曲、音乐背景等,成为流传广泛的音乐佳作。因此,在第一学期第五单元的动画城之后,本学期再次安排一个单元的动画城,希望能从浩瀚的动画片世界里撷取几朵小小的音乐浪花,奉献给学生们。本单元由大风车快乐的小木匠蓝皮鼠和大脸猫三首歌曲、器乐合奏三个和尚以及音乐活动跟着队长走组成。歌曲和乐曲均选自近年来播放的优秀动画片,现代气息浓郁。大风车是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正在采用的片头曲;蓝皮鼠和大脸猫小飞侠也是近两年拍摄、引进、播放的动画音乐。有的歌曲在儿童中间早已传唱开来,有的歌曲儿童虽说不会唱,但也已耳熟能详。编写者的意图,一是整理儿童课外的零星的音乐信息,了解儿童的音乐趣味;二是借助画面和情节,丰富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三是鼓励学生模仿动画音乐、探究音乐情绪,发展创造性思维。(二)重点与难点本单元的重点:感受和鉴赏音乐。聆听和感受歌曲蓝皮鼠大脸猫跟着队长走、器乐曲三个和尚,培养儿童专心聆听的习惯,并启发儿童大胆表现内心对音乐的感受,发展儿童的肢体语言、口头表达等能力。引导和训练儿童形成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发展儿童对音乐节奏感、音高感、音乐记忆、音乐情绪变化等感受能力,促使儿童逐渐形成自己对音乐好坏的评价标准,喜欢哪首作品、作品的哪个部分、为什么喜欢等。本单元的难点:如何引导儿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如何创设活动,给予儿童表现自己的空间和手段。(三)音乐材料分析1快乐的小木匠快乐的小木匠是动画片小熊猫学木匠的主题歌,表现了小熊猫一边做木匠活,一边快乐地歌唱的情形。歌曲由三段歌词组成,第一段歌词描写木工劳动现场的景象,有刨子刨木头的声音,大锯锯木头的声音等;第二段歌词描写小熊猫做木匠活的动作与心情;第三段歌词表现木匠辛勤劳动的收获。歌曲节奏鲜明、情绪欢快,洋溢着劳动的勃勃生气,歌颂了热爱劳动、勤奋工作的劳动者形象。歌曲共十二小节,为非方整性单段体结构,每三个小节为一个乐汇,除最后一个乐汇以外,每个乐汇第三个小节都是对第二小节的重复,因此歌曲可以看作是由第一、二、四、五、七、八、十一、十二共八个小节组成的歌曲。在演唱时,这八个小节与其他四个小节可以设计成领唱与齐唱、男女对唱等形式。歌曲音域不宽,为一个八度,但歌曲第一、四小节由两个三度连续下行的音程组成,形成七和弦分解的音程结构,所以音高不容易唱准。加之,歌曲速度较快,因此,需要教师多范唱、多听、多模仿。此外,第一小节的最后一个音与第二小节的第一个音构成一个大二度音程,很容易唱成同一个音高的两个音,需要引起注意。歌曲短小,适合做律动,可以由学生对歌词进行创编,表演其他的劳动动作。2三个和尚这首音乐作品选自幽默讽刺动画片三个和尚。这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动画片,巧妙地借用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的民间谚语,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社会共同利益的关系的思考,辛辣地讽刺了推卸责任、吃大锅饭的社会现象。动画片中,和尚念经与和尚挑水两个事物交替出现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看似无意,却蕴涵着很深的寓意:讲求念经成佛,对自己身边的小事情却不加关注和理会,揭示了只注重理论不注重实际的行为的严重后果。这部动画片没有一句对话,全凭音乐效果塑造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烘托环境气氛。全曲为带再现的AABA二段体结构。板鼓由慢渐快的节奏和一声钹的敲击引出前奏,木鱼不紧不慢地由弱渐强,间或穿插几下钹声,一座高山上的寺庙由远而近出现在人们眼前,一声小锣的长音之后,坠胡演奏出一个滑奏的长音,把主题音乐引出:这段音乐节奏紧凑,情绪轻快,坠胡的音色轻巧、纤细,木鱼与钹穿插在其中与主奏乐器相映成趣,诙谐活泼,仿佛是小和尚连跑带跳、欢欢喜喜来到庙中,一切都那么新鲜美好。二胡演奏的这段音乐,音色稍暗,节奏舒缓,仿佛小和尚在寺庙中舒适安逸地唱经念佛。在短小的经过句之后,三弦由低向高的长音滑奏,引出主题音乐第二次再现。三弦演奏的主题音乐的第一段,仿佛是另一个和尚来到寺庙中,勤快地挑水的情形。二胡演奏第二段音乐,庸懒而平和,预(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原文地址/thread-141504-1-1.html)示着潜在的危机。展开部,板鼓紧敲密击,二胡、扬琴等乐器演奏一段由二度音程反复构成的上行经过句,随着筝等其他乐器的加入,声部逐渐加厚,节奏越来越急促。一声锣响之后,笛子吹出由主题发展而来的问句,二胡与镗鼓等其他乐器齐奏作答,几次问答之后,乐句越来越短促,仿佛几个和尚互相推搡不愿挑水,争执不休。接着,在上方五度调上,坠胡在高音区奏出一段新的音乐因素,锣、钹点缀其中,反复两次之后,主题因素再一次出现,锣鼓点紧密,乐器齐奏,节奏加快,音量逐渐加强,一时之下情形紧急,形成全曲高潮,仿佛寺庙突然起火,众人争先恐后挑水救火。在三弦与坠胡齐奏下,主题音乐第三次再现,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次乐器声部加厚,情绪更为舒展,最后乐曲在几声木鱼的敲击声中结束。这首乐曲运用乐器音色变化刻画不同人物形象,这种不改变旋律,改变音色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十分简朴有效,易为儿童接受。段落与段落衔接处,或是几声打击乐器的敲奏,或是一件独奏乐器简短的经过句,手法简洁,音乐流畅,浑然一体。3大风车大风车是一首电视少儿栏目的主题歌。歌曲表现了小朋友看“大风车”节目时的快乐情形,表达了“大风车”节目伴随着小朋友的身心成长的愿望。歌曲前四小节为商调式,后四小节为宫调式,结束句扩展为八小节的乐句,形成不规整结构,显得别具风格。第一小节的三个八分休止符,形成跳跃而活泼的节奏,仿佛儿童连喊带唱,欢呼雀跃。第四小节第一个音向上一个八度大跳,使得重音位置的“真好看”的“真”得到进一步加强,表达儿童内心由衷的高兴。尤其是歌曲最后两小节,“嘿!好朋友。”富有童趣,反映了现代儿童开朗外向的性格特征。第三小节和第二段第七、八小节处的切分节奏,改变了规整划一的节奏样式,富于变化,建议用听唱法学唱。4蓝皮鼠和大脸猫蓝皮鼠和大脸猫是电视动画片蓝皮鼠和大脸猫中的片头曲。歌曲塑造了自然界的一对天敌老鼠与猫的形象,蓝皮鼠聪明机智、友好善良;大脸猫顽皮、粗心、爱吹牛皮,两个动物性格、相貌截然不同;歌词揭示了“世上有我就有你”,大自然各种生物互相依存的真理,表达了生物之间相互“永远不分离”的美好愿望。这是一首领唱和齐唱相结合的叙事性歌曲。歌曲节奏明快,情绪欢快,不断在歌词中穿插着老鼠和猫的叫声,音乐形象十分生动,也因此颇受儿童的喜爱。全曲为四个乐句,每个乐句为四个小节,领唱与伴唱各唱乐句的前、后半句,上半句由领唱者唱歌词,下半句由伴唱者模仿这两种动物的叫声。连续八分音符 ,和一个四分音符与两个八分音符的组合 ,构成了歌曲最具特点的节奏型,分别刻画了老鼠与猫的形象。旋律的半音变化和下滑音,都增添了歌曲顽皮、谐谑的形象。歌曲除了供学生欣赏以外,可由教师演唱领唱部分,学生演唱伴唱部分,如果学生积极性高,时间又允许的话,学唱全曲也未尝不可。 5跟着队长走在空中自由地飞翔几乎是每个孩子儿时的梦想,美国迪斯尼动画片小飞侠以动画片的形式将儿童心中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动画片中的温迪和她的两个弟弟约翰、迈克在小精灵星儿的帮助下,飞到了理想国,温迪与小飞侠到海边拜访小美人鱼,其他人在约翰带领下去寻找岛上的印第安人,他们唱起了歌曲跟着队长走。跟着队长走是一首进行曲,在动画片中重复演唱了三遍。歌曲为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八小节小军鼓奏出的前奏之后,儿童齐声唱道:“我们跟着队长,无论他走到哪。游戏已经开始,快加入到队列中,让我们齐声唱:嘀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嘀嗒。”表现了一群儿童团结进取、步调一致、勇往直前的精神。乐曲开始,主三和弦分解的音调结合附点八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这样一种富于动力感的节奏,奠定了明朗、坚定的音乐情绪。中段在原调上方五度展开,音色明亮,情绪上涨。歌曲第二遍的中段由人声变为口哨吹奏,增添了歌曲兴致勃勃的欢乐气氛。第三遍再现歌曲内容。歌曲短小,进行曲节奏适合进行律动教学。在小学低年级,律动教学是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既可与唱歌、欣赏、表演结合,成为丰富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的有机内容,也可成为音乐教学的一个独立内容,进行专门的教学。低年级律动教学,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以音乐的节奏、节拍为主要表现内容的律动教学;二、以音乐结构、乐句变化为主要表现内容的律动教学;三、以音乐表现的不同对象、不同情绪为主要内容的律动教学。一、以音乐的节奏、节拍为主要表现内容的律动教学。1用身体运动表现节拍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