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七 周日微测试(时间60分钟 总分75分)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他在家里不声不响,妻子总是觉得他木讷,把他当成个闷葫芦,但在社会上他却玲珑剔透,无论做什么事总是一点就通。为什么人言可畏?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毁谤,积累下来足以致人于毁灭之地,那是一种铄石流金的力量。陶渊明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从此无意于仕途,转而求田问舍,过上寄情山水、恬然自适的隐居生活。现在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传统的纸质媒体已经四面楚歌,如若不想方设法挖掘其核心竞争力,很有可能被时代淘汰。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美国卫星追踪网站声称,美国一卫星曾拍到马航客机失联海域附近的照片,并以?可能为马航坠机地点?为题发布消息,这令此事件更加扑朔迷离。a b c d【答案】b【解析】【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名师点睛】正确使用词语的题目,有实词成语和熟语,有时还考核虚词。实词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区分,成语注意望文生义、对象错配、褒贬误用、语法搭配、似是而非的角度分析,虚词注意分析连接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是否相符。此题考核成语,望文生义。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7月3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北京由此成为第一座奥运会历史上获得过夏冬两季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 b按照教育部要求,今年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将适度降低在属地的招生计划比例,用于招收更多的农村学生,进一步提高农村学生升入重点大学的比例。c美国研究人员使用硅胶材料成功地仿制出新型的黏附装置,巴掌大小面积的这种材料不仅能支撑体重70公斤的成年人在玻璃幕墙上攀爬,而且可供双手自如切换。d运动员的高超技能可以通过日常的刻苦训练获得,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却要通过临场的无数竞技才能练就出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语序不当,“第一座”不应在“奥运会”之前,应移至“获得”之前。b项 偷换主语,“用于招收更多的农村学生”的主语应该是“减少的计划”,而非“高校”或“比例”。d成分赘余“练就”本就有“练成功,练出来”的意思。【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名师点睛】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主要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此题选项b偷换主语,“用于招收更多的农村学生”的主语应该是“减少的计划”,而非“高校”或“比例”。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 ( )在全球化的今天,守护文化多样性,是关涉人类文化发展未来的大问题。在不同文化主体之间,要倡导有创建的交流、理解与对话。这种文化理解是一个双向承认的过程:_。前者是自觉、内省,后者则是宽容礼让、平等开放。 a首先是了解“自身”文化以理解“他者”文化,然后是接触“他者”文化以认识“自身”文化。b首先是接触“他者”文化以了解“自身”文化,然后是认识“自身”文化以理解“他者”文化。c首先是接触“他者”文化以认识“自身”文化,然后是了解“自身”文化以理解“他者”文化。d首先是了解“自身”文化以认识“自身”文化,然后是接触“他者”文化以理解“他者”文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前后照应的原则,采用排除法。由“双向承认”排除b项,由“自觉、自省”“宽容礼让、平等开放,排除a项。由“认识”和“了解”的认识程度,排除c项。【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名师点睛】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有时选用关联词语,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选用关联词语注意分析前后语句之间的关系,此题属于填写衔接句的题目,注意陈述对象的衔接。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四月的月底,蟋蟀开始唱歌,_,不久,就合成在一起形成美妙的奏乐,每块泥土都夸赞它是非常善于演奏动听的音乐的乐者。与穿梭在百里香和欧薄荷的繁花绿叶中的百灵鸟的优美歌声相比,_,但这正与它们生命复苏的单调喜悦相协调,是一种警醒的歌颂,为萌芽的种子和初生的叶片所了解、所体味。在合奏这春天美妙乐曲的两者中,_。没错,我乐意将它置于春天的歌唱者之魁首。【答案】示例: 最初是一种生疏而又羞涩的独唱它们的歌声单调而又无艺术感我们应该判定蟋蟀是优秀中的胜者(佼佼者)(写出一处给1分,写出两处给3分,写出,三处给5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如此题中的“独唱”“单调”“蟋蟀”在前后文都有相应的类似或语意相反的提示性的词语。5.下图为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会徽,请指出它的构图要素及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6分)【答案】会徽内三个连在一起的抽象人形手脚相连,组成里约面包山形象。该设计基于富有感召力、多样性、自然性。该图寓意着要全世界与奥林匹克追求卓越、相互尊重和友谊的观念连接起来,增强合作伙伴同奥运会的联系。(6分,言之有理即可)【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简要描述其形状特点,并说明其寓意”考查的是图形的构图要素和寓意。 构图要素要其考生依照一定的顺序,列出图片中那个内容即可。对于图片寓意,考生依据图片内容,结合题干中“2016年里约奥运会会徽”即可得出。答题时注意语言简洁。【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典例拓展】对于图形(主旨)寓意,总体思路:多角度联想,按要求答题。联想的多个角度:一、主题。徽标名称中关键的一个字的汉字或拼音首写字母一般会出现,图形和颜色也会为主题服务。二、文字。1汉字。如第六届竹文化节节徽中有个写意的汉字“竹”,北京奥运会标志中国印里有个汉字“京”,中国探月工程标志里有个汉字“月”。2阿拉伯数字。如第六届竹文化节节徽总体上形成“6”,还有一个隐含的“6”,就是6片竹叶。3英文及首写字母。如中国中央电视台台标是“cctv”。4汉语拼音首写字母。如洛阳电视台台标表面是“tv”,实际是变形的“洛阳”的拼音首写字母“ly”;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会徽里有“残疾人”的首写字母“c”。5汉字的分与合。如中国公民道德标志里,总体是个“公”字,分开看,上面是“人”字,下面是“心”字形,说明公德心体现人内在的素养。三、图形。1图形的多方面含意。比如我国的国家节水标志中,那只手掌又像一条河流,象征滴水成河。其实那滴水也可以解释为像眼泪,如果不节约用水,我们的最后一滴水,就是自己的眼泪。只是因为2013年新课标二卷的这个题目中限定不超过70个字,写不下而已。(那只手放在别的徽标里,也可能表示白鸽或字母“”。)2图形的分与合。比如2013年新课标卷的中国环境标志的外围是十个环,但不能孤立去看这些环,还要看到它们环环相扣、象征共同保护环境的一面。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览(在洛阳举办)标志中间总体有朵牡丹花,分开看是蝙蝠,“蝠”与“福”谐音。3图形的阴与阳。比如全国妇联会徽中间,总体是朵花,而阴处是三个“女”字的旋转重叠,阳处是三个“w”,而“w”是英语“woman”的首写字母。四、图与文的结合。比如北京奥运会标志中国印里的汉字“京”同时也是个跑动的人的形状;中国探月工程标志里的汉字“月”中间两横是两个脚印,表达登月的目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会徽“残疾人”的首写字母“c”组成轮椅形状;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标志的汉字“文”同时是条龙,龙尾上还有长城。中国环境标志则是由“环”形想到环境、环保。沈阳全民读书月标志总体是“s”,“s”既是“沈阳”的“沈”字的拼音首写字母,也是“书”字的拼音首写字母;分开看这个“s”,又是打开的两本书,两书中间还有只眼睛。五、颜色。高考试卷虽然是黑白的,但颜色在题干中会有提示,所以还是要注意。比如北京奥运会标志和中国公民道德标志呈红色,总体上都是中国印。2013年第六届东亚运动会会徽的红绿蓝三条彩带,既是凤尾,又比喻赛场跑道。第六届竹文化节节徽整体为绿色,意为“绿色环保”、“绿色生活”。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萧劢,字文约,喜愠不形于色。位太子洗马,母忧去职,殆不胜丧。每一思至,必徒步之墓。或遇风雨,仆卧中路,坐地号恸,起而复前,家人不能禁。景特所钟爱,曰:“吾百年后,岂无此子乎。”使左右节哭。服阕,除太子中舍人。景薨于郢镇,或以路远,秘其凶问,以疾渐为辞。劢乃奔波,届于江夏,不进水浆者七日。庐于墓所,亲友隔绝。会叔父昙下诏狱,劢乃率昆弟群从同诣大理,虽门生故吏,莫能识之。除淮南太守,以善政称。迁宣城内史,郡多猛兽,常为人患,及劢在任,兽暴为息。又迁豫章内史,道不拾遗,男女异路。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至新淦县岓山村,有一老姥以盘擎鳅鱼,自送舟侧奉上之,童儿数十人入水扳舟,或歌或泣。广州边海,旧饶,外国舶至,多为刺史所侵,每年舶至不过三数。及劢至,纤毫不犯,岁十余至。俚人不宾,多为海暴,劢征讨所获生口宝物,军赏之外,悉送还台。前后刺史皆营私蓄,方物之贡,少登天府。自劢在州,岁中数献,军国所须,相继不绝。武帝叹曰:“朝廷便是更有广州。”有诏以本号还朝,而西江俚帅陈文彻出寇高要,又诏劢重申蕃任。未几,文彻降附。劢以南江危险,宜立重镇,乃表台于高凉郡立州。敕仍以为高州,以西江督护孙固为刺史。征为太子左卫率。劢性率俭,而器度宽裕,左右尝将羹至胸前翻之,颜色不异,徐呼更衣。聚书至三万卷,披玩不倦,尤好东观汉记,略皆诵忆。刘显执卷策劢,酬应如流,乃至卷次行数亦不差失。少交结,唯与河东裴子野、范阳张缵善。卒于道,赠侍中,谥曰光侯。(选自南史萧劢传,有删改)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b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c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d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服阕,为了给父母守丧而解除官职,和“丁忧”的意思一样,都是遭逢父母丧事,多指官员居丧。b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薨”,后世有爵位的大官死了也叫“薨”。“死”按尊卑分为五种不同的称呼: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c敕,指帝王的诏书、命令。在古语中,与“敕”组成的词一般与皇帝有关,如“敕书”指皇帝给臣僚的文书。d谥,古代君主、诸侯、大臣等人死去之后,朝廷根据他们生前的功过是非与品德修养,给予一种具有评价性质的称号,称为“谥”或“谥号”。 8.下列有关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萧劢为子至孝,守丧尽礼。他在为母亲守孝时由于悲痛伤心几乎难以操办丧事常常到母亲墓前表达哀思;父亲萧景去世后,他在墓旁结庐而居,并与亲友们隔绝。b萧劢为政有方,深受爱戴。他因善于治政而被称颂,其治所豫章郡民风淳朴,路不拾遗,男女守礼;做广州刺史离任之时,官民皆至情相送。c萧劢为官清廉,不谋私利。他到广州任职后,一除此前官员贪得积弊,外国商船来往频繁;他征讨做海盗的俚族人并把战利品向朝廷进奉,供给国家军政所需。d萧劢为人大度,博闻强识。随从曾经不慎将菜汤洒到他身上,他虽然脸色没变,但却大呼别人助其更衣;他读书勤奋,裴子野曾经拿着书提问他,他对答如流,甚至卷次和行数都不出错误。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会叔父昙下诏狱,劢乃率昆弟群从同诣大理,虽门生故吏,莫能识之。(5分) (2)未几,文彻降附。劢以南江危险,宜立重镇,乃表台于高凉郡立州。(5分)【答案】6.d7.a8.d9.(1)正逢他叔父萧昙被朝廷逮捕下狱,他于是带领家中兄弟们一起赶到大理(上诉),即使是他家的门生故吏也没有人认出他来。(2)不久,陈文彻投降归附。萧劢认为南江地方险要,应该设立重镇,于是上表朝廷,(建议)在高凉郡设州。【解析】6.试题分析:“徙”的对象应是官职,所以“刺史”应和“徙”连接,“数百里”表范围,不要断开。【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徙”的对象应是官职,所以“刺史”应和“徙”连接,“数百里”表范围,不要断开。8.试题分析:随从曾经不慎将菜汤洒到他身上,他并未怪罪,慢声叫人给他换衣服。并且,拿书提问他的人不是裴子野而是刘显。【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题选项d随从曾经不慎将菜汤洒到他身上,他并未怪罪,慢声叫人给他换衣服。并且,拿书提问他的人不是裴子野而是刘显。9.试题分析:重点词语:“会”“昆弟”“诣”“莫”“降附”“以”“宜”“表”“降附”。【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会”“昆弟”“诣”“莫”“降附”“以”“宜”“表”“降附”等实词,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参考译文】萧劢字文约,喜怒不形于色。位居太子洗马时,因母去世而辞官,由于悲痛伤心几乎难以操办丧事。每当想到母亲,必定要徒步到墓上去。有时遇到风雨,摔倒在半路上,便坐在地上痛哭,然后起来再往前走,家里人也阻拦不住。父亲萧景特别喜爱他,曾说:“我百年之后,怎能少了这样的儿子呢。”吩咐左右人关照他节哀。服丧期满后,被任为太子中舍人。萧景在郢州去世,有人因为路远,就对他隐瞒了凶讯,而用病重作为托词。萧劢于是奔波前往,赶到江夏,已是七天水米未进。埋葬父亲后,他在墓旁结庐而眠,断绝亲友往来。正逢他叔父萧昙被朝廷逮捕下狱,他带领家中兄弟们一起赶到大理上诉,即使是他家的门生故吏也没有人认出他来。作淮南太守时,因治理有方而被称颂。后改任宣城内史,境内多猛兽,经常危害人民,萧劢到任后,野兽的危害得到治理。又改任豫章内史,结果境内路不拾遗,男女有别而道不同行。后调任广州刺史,当离开豫章郡时,官吏百姓都悲痛落泪,沿途几百里舟车堵塞,人们都各自带着酒食来给他送行。萧劢都接收下来,但随后又给予他们钱财。走到新淦县岓山村时,有一位老太太用盘子托着泥鳅,从送行的船侧奉献上来,又有几十名少年跳进水里给他拉船,又是唱歌,又是流泪。广州地处沿海,向来是富庶地区,外国商船到此,多被当地刺史盘剥侵夺,所以每年来船不过三几次。自萧劢到此,对他们秋毫无犯,于是一年就有十几趟到来。当地的俚族人不顺服,多数做了海盗(经常在海上行凶抢劫),萧劢对他们进行讨伐,俘获的人口财物,除犒赏军队外,全部送交朝廷。他以前的刺史们都营私中饱,当地的土产贡品多被私吞,很少能进入朝廷仓库。自从萧劢到任,一年里向朝廷进奉数次,国家军政所需的资财,源源不断地输送。梁武帝感叹道:“朝廷算是又添了一个广州。”有诏令让他以原来的官号还朝,这时西江的俚人头领陈文彻进犯高要,于是又下诏让萧劢再任原职。不久,陈文彻投降归附。萧劢认为南江地方险要,应该设立重镇,于是上表朝廷,建议在高凉郡设州。朝廷下令改为高州,命西江督护孙固为刺史。征召萧劢回朝任太子左卫率。萧劢生性率直有节制,而且气量宽宏。一次手下人曾把一碗菜汤不慎打翻在他胸前,他脸色不变,慢声叫人给他换衣服。他收藏图书多达三万卷,披阅观览而不知疲倦,尤其爱读东观汉记,大部分都能背诵下来。刘显曾经拿着书考问他,他对答如流,甚至卷次和行数都不出错误。他很少结交朋友,只和河东裴子野、范阳张缵关系密切。在回京路上去世,追赠侍中,谥号光侯。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宋辛弃疾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相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注】作此词时,辛弃疾已年届40,是辛弃疾离开扬州溯江上行将赴南昌新任,在途中的抒怀。楼观才成人已去:此句是化用苏轼诗句楼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送郑户曹),意思是说三国时吴国基业始成,而孙权就匆匆离开人间。10.对于词中的 “怪”“长为客”“头先白”,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简要分析。 (6分)1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心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答案】10.“怪”,奇怪,是不能认定的惊疑感,往事虽然记得,却模糊,蕴含着久别重逢之慨;“长为客”,长期客居他乡,不但写出了词人长期为官他乡而深怀忧愤,而且也表达了自己无奈之感;“头先白”头发先白了,战争还未胜利自己的头发却先白了,写出了战争未胜利而自己的头发却先花白的感伤与悲叹。(每点2分,全对5分)11.大半生不如愿的失意与无奈。“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可笑我忙忙碌碌,却有三十九年做得不对,长期做来去匆匆的过客。表达了作者对不如愿的大半生耿耿于怀,忙忙碌碌却终究是自己无法左右的“常为客”的失意与无奈。渴望建功立业却又因未如愿反先老而遗憾。下阙通过对往昔英雄人物曹操、刘备的追忆与今朝他们了无陈迹的叹息, 抒发了作者既渴望能如英雄一样建功立业,又因“旌旗未卷头先白”而遗憾。对人事多乖的感叹。“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可叹人世间的悲欢,不过是在循环往复,从古至今都是如此。表达了作者对命运不如已愿,人事多乖的感叹。(每个2分,意思对即可。若答时光匆匆,人生如梦 也可酌情给分。)【解析】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重点结合诗歌中的重点词语“笑”“长为客”“吹尽”“人已去”“头先白”“叹哀”。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25分)焚 书 取 暖白落梅一九四五年,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多年的动乱总算得以平息。一场漫长的战争让整个中国都被灼伤,而那些被烟熏火燎过的人都需要好好地疗伤。多少人用生命换取了如今的盛世太平,可只有那些活着的人才可以享受这等风流时序。人之出生的年代,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的,也因为有了如许多的磨砺,我们才会重新审视生命。也正是在这一年,梁思成陪林徽因到重庆检查身体,大夫告诉梁思成,林徽因将不久于人世。梁思成听后不胜悲戚,又不忍将实情告之林徽因。他深知徽因是个好强的女子,不肯向命运低头,若她得知自己来日无多,则会更加提前预支时光,消耗生命。整整四年的卧病生涯,让曾经那个风华绝代的女子已不复旧时容颜,但病弱的林徽因却一直怀有一颗坚韧不拔的心,哪怕病到形销骨立,也依然不肯丢下她挚爱的事业与文字。或许是上苍眷顾,在医生诊断之后,还让这位才女在世间存活了十年。十年,这段虽说短暂却也漫长的光阴,让林徽因的人生得以更加充实。事业上,她做出了许多成就;文学上,她多出了很多优秀作品。想来定是事业与文字消减了她的病痛,延续了她的生命。多少次,她让自己坚定地活下去,不是因为贪恋尘世繁华,而是割舍不了心中的梦想。林徽因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就如同她喜欢人间四月,喜欢碧绿无瑕,喜欢月圆花开。所以以她的性情,不会轻易辜负任何一个春天,亦不会轻易错过任何一个路人。在她的眼中,每一种生物都赋予了情感,每一处山水都深藏了内蕴,每一个过客都该有一段美丽交集。所以她喜欢烟火人间,甘愿为这红尘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许多人爱上林徽因,爱的不仅是她的才情,不只是她的成就,爱的是她优雅的气韵,是她骨子里的坚定,是那种在任何境况下都可以让生命苍翠葱茏的美好。她不容许自己有丝毫的错过,更不允许自己提前凋零。所以林徽因只要病情稍有好转,她便开始奔走,匆匆赶赴那一场春光。一九四六年,四十二岁的林徽因在费慰梅陪同下,乘机去昆明拜会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建议清华大学增设建筑系。她住在唐继尧后山祖居一座花园别墅,与张奚若、钱端升、金岳霖等旧友重聚。七月,同西南联大教工由重庆乘机返回北平,为清华大学设计胜因院教师住宅。一九五二年,梁思成和刘开渠主持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林徽因被任命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身边的许多亲友都劝她歇息一段时日,找个清静之处养病,可固执的林徽因依旧抱病参加设计工作,与助手关肇邺一起,经过认真推敲,反复研究,完成了须弥座的图案设计。同年五月,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建设高潮,林徽因梁思成翻译了苏联卫国战争被毁地区之重建一书,并由上海龙门书局印行,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借鉴。而后的日子更是不能悠闲自在,林徽因应了新观察杂志之约,在极短的时间里撰写了中山堂北海公园天坛颐和园雍和宫故宫等一组介绍我国古建筑的文章。如此成果,让人叹服到无言,或许这世上也只有林徽因可以做到。在她身上,仿佛有无限充沛的力量,所有的人愿意为她折腰。细数流年,过往的千灾万难到如今都成了回忆,成为茶余饭后闲聊的话题。人生聚散无常,起落不定,但是走过去了,一切便已从容。 人 生人生,/你是一支曲子,/我是歌唱的;/你是河流,/我是条船,一片小白帆/我是个行旅者的时候/你,田野、山林,蜂峦。/无论怎样/颠倒密切中牵连着/你和我,/我永从你中间经过;/现在我死了,/你, /我把你再交给他人负担!被病痛纠缠多年的林徽因,她的诗并没有显露消极之意。在她的心里,人生是一支曲子,而她却是那个歌唱者。这是个永远歌唱的女子,哪怕有一天她真的离开人世,她的灵魂亦会生生不息。她写诗,是为了让灵魂自由舒展,给乏味枯燥的人生描上色彩,同时也是为了打发寂寥的光阴。所以无论在多困难多纷乱的时候,林徽因始终没有停止过她的笔,这种无需诺言的相伴成为一种令人钦佩的默契。也许我们的心时常会寂寞、会荒芜,而文字可以给人无穷无尽的灵思。然而与文字的邂逅也需要缘分,如果有缘,当自珍惜,倘若无缘,不得识字,还可以划火,焚书取暖。 (节选自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有改动)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a1945年日本投降,林徽因在重庆检查身体,大夫告诉梁思成她将不久于人世,梁思成怕林徽因害怕而没有把实情告诉她。b在患病之后,林徽因在世间存活了十年,这短暂而漫长的光阴,给予了林徽因人生上的充实:事业上有更多成就,文学上出了更多作品。c林徽因顽强地与病魔做斗争,在病魔的折磨下,她不允许自己生命提前凋零,稍有好转,就开始奔走和投入事业之中。d文章引用了林徽因写的小诗人生,其目的是说明林徽因是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人,增强传记的真实性。e文章在叙述林徽因的事情上,以评述为主,表达了对林徽因其人的喜爱和崇敬之情。文辞雅丽,情感真挚。(2)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6分) (3)林徽因是一个热爱事业与文字的人,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6分) (4)文章中说“所有的人愿意为她折腰”,为什么所有的人愿意为林徽因“折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案】(1)选ce。(c 2分 e 3分)(2)文章第一段交代了时代背景,写了日本投降后的中国社会现实多年动乱得以平息,灼伤的中国人需要好好地疗伤。引出下文林徽因患病将不久于人世,及其带病投入建设事业的叙述。(每点3分)(3)拜会西南联大主持校务的梅贻琦,建议清华大学增设建筑系;为清华大学设计胜因院教师住宅;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翻译和撰写建筑类论文;写了许多有灵思的诗。(1点1分,答对5点得6分)(4)有优雅的气韵,骨子里透着竖定。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不错过生活中每一件美好的事。热爱国家,为国家建设奉献生命。有性情,有才情,写诗让灵魂得到自由舒展。重友情,有张奚若、钱端升、金岳霖等众多好友。(每点2分,答对任意4点即可)【名师点睛】实用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点和论述类文本阅读基本相同,注意“词语”“句子”“文段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工业自动化控制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工业缝纫机智能化改造需求与供应商格局
- 2025-2030工业级无人机倾转旋翼机构动力学仿真边界条件设定
- 2025-2030工业粉尘治理技术发展趋势与政策导向研究报告
- 民营企业营销团队绩效考核制度
- 交通运输行业车辆维修保养计划模板
- 小学语文课本阅读理解提升方案
- 幼儿园老师家长沟通技巧
- 医疗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台账
- 初中英语教学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 初中三年级全学期信息科技《认识物联网》教学课件
- 部编版初中语文《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公开课堂实录
- 2024-2029年中国司美格鲁肽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奥氮平氟西汀胶囊-药品解读
- 4D厨房区域区间管理责任卡
- 提高住院患者卒中知识知晓率
- 公司组织知识清单范例
- 烘焙类产品的特性及应用
- 第三章转录及转录调控
- GB/T 7193-2008不饱和聚酯树脂试验方法
- GB/T 3810.3-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