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态变化第一部分 温度计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只有高低之分,没有“有无”之分2、热平衡:只发生热交换而未发生其他变化,热总是由高温系统流向低温系统。当二者的温度相等时即达热平衡。注:当两只温度计大小不同(内径不同)同时插入一杯热水(同一温度的液体)两只温度计示数相同,内径不影响读数(没说高度相同喔),但内径大的读数更准确。(相对于肉眼的 读数来说)温度计读数是中考常考(或者说必考)的知识点3、温度计(这里专指实验用温度计和体温计)体温计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缩口,原因是:便于拿出体外进行读数(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使用前要将水银甩回到玻璃泡中)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性质)制作而成的4、测量温度的步骤:A 估计待测液体的温度 B 选取适当的温度计C (观察)确定温度计的量程 D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E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中,待示数稳定后,(在液体中)进行读数F 取出温度计 整理器具注:地球上的最高气温57,最低气温为89.2。现在要做一支地球上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用的温度计,应从表中选用的液体是酒精以下是四种液体在一个大气压下的凝固点和沸点(单位:)物质凝固点沸点水银38.8357酒精11778甲苯95111水0100第二部分 三种物态变化一、熔化(吸热)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凝固(放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要吸热,但温度不变 非晶体熔化过程要吸热,但温度不断上升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注:当晶体处于熔点时,可能是固体,可能是液体或者是固液共存,即三种情况都有可能,选择题常考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个物态变化过程二、 液化(放热)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使物体的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汽化(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的两种形式:(1)蒸发 (2)沸腾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 液体表面积大小 液体上方的流速知道有这么回事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影响液体沸腾快慢的因素:气压(气压增大,沸点升高:高高压锅的原理)(1)液体沸腾的两个条件:达到沸点 继续加热 两者缺一不可(2)实验:水的沸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但有些题目故意考察读温度计或读表,使水的沸点不在100,记得以原题为标准,此点易失分)为了缩短加热到沸点的时间,可采用(1)减少水的质量 (2)提高水的初温 (3)密封加热根据实验现象归纳水沸腾的特点:_;_;_。三、升华(吸热)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凝华(放热)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熔化和凝固只发生在固体和液体之间汽化和液化只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之间 二者可互相转换,不存在其他中间过程升华和凝华只发生在固体和气体之间气固液凝固 放热熔化 吸热液化 放热汽化 吸热升华 吸热凝华 放热第三部分 生活中的物态变化(这些要死记中考查物态变化逃不出这几点)(1)“下雪不冷,化雪冷”( 雪后寒)是因为雪在熔化(融化)的过程中要吸热,因此周围的温度要降低(2)舞台效果、人工降雨、樟脑丸变小、冻衣服变干,这些都是升华现象(3)雨、雾、露都是液化现象;霜、雪、雾凇、冰雹(小冰晶)都是凝华现象(4)北方严冬,玻璃窗上的“冰花”是由于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凝华成小冰晶,附在玻璃内壁(5)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重是因为库内的水蒸气附在肉上(6)外科手术常用一种叫氯乙烷的液体(冷冻剂),其沸点为13.1,能使皮肤局部麻痹,是因为氯乙烷汽化吸热(制冷)(7)用同样多的0和0的冰冷却食物,用冰的效果更好,因为冰除了有像水一样热传递的功能,在融化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吸热。(8)为了加快雪的融化速度,撒上盐或盐水是因为盐(水)使冰雪的熔点降低(9)灯泡(灯罩)用久了会变黑,是因为灯泡使用时,灯丝放热,使钨升华成钨蒸汽,遇到温度低的灯泡壁凝华成小颗粒。(10)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往下飘。 白气是空气中水遇冷凝结而成的呈雾状小水滴,之所以往下飘,一方面是由于液体要比空气来得轻,另一方面其周围的冷空气的重量也要比热空气大,因此白气一定是向下飘的。(在旧题中,会找到这样的题,不过大多都是以选择题出考)(11)冰豆腐做菜味道鲜美,原因在于内部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的成因是: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再熔化成水形成的(12)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而且环保一种新型环保电冰箱就是利用环戊烷替代氟利昂进行工作的如图所示,环戊烷在管子里流动,当它流到冷冻室时就会_吸热_吸,流到冷凝器里就会_放热_放热这样就可以使冰箱的冷冻室长期保持低温(填“吸热”或“放热”)声现象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有立即消失。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人靠声带的振动发声 笛靠空气柱振动发声)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宇航员用无线电的原因)V固 V液 V气体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2、声速与介质和温度有关3、回声:是由于声音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时,人耳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即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第二节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感知声音的过程 声波 鼓膜振动 听小骨振动 听觉神经 大脑听觉中枢神经性耳聋(不易治)传导性耳聋(易治)耳聋 2、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 颌骨把声音传给听觉神经 引起听觉 据说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用牙咬住木棒,另一端抵在钢琴上来听自己的演奏声3、双耳效应: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不一样,人据此区分声音的方位第三节 声音的特性知识点1:音调(声音的高低) 1、 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越快 频率越大 声音越高2、 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赫兹(Hz),1Hz=1次/秒3、 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低于20Hz为次声波,高于20000Hz为超声波注:(1)次声波与超声波的应用(2)弦乐器发声:弦越短、越细、越紧音调越高 空气柱乐发声:柱越短、越细音调越高知识点2:响度(声音的大小) 1、 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的幅度有关 振幅越大 响度越大2、 决定声音响度的因素:(1)振幅大小;(2)声源到人耳的距离;(3)声音的传播方式(集中方向传播比分散传播听到的响度更大)知识点3:音色(声音的区别)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区分发声体的重要依据)第四节 噪声知识点1:定义和来源1、 从物理角度讲:由发声体不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是噪声;从生活上讲:凡是影响人们正常休息 学习工作的声音以及人们要听见的声音有干扰的都属于噪声2、 噪声的来源:(1)工业噪声;(2)交通噪声;(3)建筑施工噪声;(4)社会生活噪声。知识点2:噪声的等级划分与危害1、 分贝(dB):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划分噪声的等级。2、 噪声等级划分:(略)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纪昌学射教课件
- 校园流行风校园作文8篇范文
- 纪念周恩来课件
- 纪念刘和珍路课件
- 2025年软件设计师考试软件测试用例设计与执行试题
- 七年级收心考数学试卷
- 青海省小考数学试卷
- 纪委书记课件
- 去年沭阳小升初数学试卷
- 2024年天津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GB/T 8982-2009医用及航空呼吸用氧
- GB/T 40565.3-2021液压传动连接快换接头第3部分:螺纹连接通用型
- FZ/T 01137-2016纺织品荧光增白剂的测定
- 分镜头脚本设计-课件
- 2020数学花园探秘决赛三四年级A卷
- (精选word)2019《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 《信念永恒》(朗诵稿)
- 开具生效证明申请书(申请开具生效证明用)
- 瑞吉欧活动-人群课件
- 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
- 物流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