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语文教案.doc_第1页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doc_第2页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doc_第3页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doc_第4页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一 单元总目标主备人:曲德富单元教 学目 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关指定段落、篇目。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3、在品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词句的积累,巩固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 学重 点 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背诵积累相关词句,指导学生能正确理解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如“新苗”“春蚕”“手足”“婵娟”等,并能正确运用。教 学难 点 指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相关词句,准确体会其中的含义,并练习运用。教 具 小黑板、课件课 时安 排 16课时(含“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作1”“练习1”) 第 1 课时 总 1 课时主备人:曲德富课 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教 学目 标1、指导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择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2、指导学生了解读书要做记号和如何做记号,初步掌握读书做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3、使学生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教 学重 点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和掌握读书做记号的方法。教 学难 点让学生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教 学方 法观察法、实验指导教 具挂图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一、导入新课1、启发学生互相交流有关书籍的名人名言。2、总结:知识如同大海,人一生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更何况书有好坏之分,这就决定读书要有选择。板书课题。二、指导学生选择图书1、了解选择图书的渠道。2、观察的一页最上面的图。讨论:图中的同学是根据什么选择图书?确定好自己所需要的书是哪一类后,又应该怎样在书架上查找呢?教师讲解帮助学生了解。为了方便读者选择图书,图书馆或书店的图书都是分类摆放的,我们要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书,首先要确定是属于那一类的,然后在书架上按类查找。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拿一本书讲解:封面、书脊、根据书脊确定自己是否需要。指导观察书上第一页上面的特写图:找到自己需要的书以后,应该怎样拿书?又应该怎样放回去?为什么?观察下面的图,讨论这名学生在做什么?三、学生尝试实际操作1、分组抽签,确定选书的主题。备选主题:(1)奥运会上的中国英豪 (2)自古英雄出少年 (3)实验室的故事科学精神的发现 (4)地球的故事四、小结从这一课中,你学到了什么?板 书设 计读书要有选择一、确定自己需要的书二、到图书馆借阅作 业设 计选择一个主题,课后到书店或图书馆去选择自己要的书,并且抄列书单。教学反思 第 2 课时 总 2 课时主备人:曲德富课 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教 学目 标1、指导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择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2、指导学生了解读书要做记号和如何做记号,初步掌握读书做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3、使学生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教 学重 点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和掌握读书做记号的方法。教 学难 点让学生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教 学方 法观察法、实验指导教 具挂图、图书馆实地、图片影像资料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一、导入新课1、谈话: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该如何选择图书,读书不但要有选择,而且要认真,怎样认真读书呢?要做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边读边思考,还要边读边做记号,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2、板书课题。二、指导学生读书做记号的方法1、观察第三页上面的图,说说这位女同学在干什么,这位同学是怎样坐的,怎样拿笔的,书摆放在什么位置,文具盒放在什么地方。2、小结:读书做记号的坐姿、执笔、放书的位置与写字姿势完全相同,读书做记号要有正确的姿势。3、观察特写图,讨论:说说这位同学怎样握笔的,左手在干什么?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学生摆好姿势,教师巡视,及时纠正。4、讲述:作记号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字内容,突出理解重点,增加记忆效果,以便今后查找、运用有关知识。5、谈话:应该在哪些地方做记号,怎样作记号呢?观察文字图。讨论:(1)说说在什么地方做记号?作怎样的记号?(2)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做记号?6、小结学法:刚才观察了第2页,围绕“在什么地方做记号?作怎样的记号?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做记号?”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还把做记号的地方朗读了一遍。7、布置自学:下面4人一小组,按刚才的学法自学剩下的图文。8、组织讨论交流。三、训练出示自读课本上的一段文字,尝试读书做记号。四、小结(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你觉得读书做记号这个方法好吗?板 书设 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读书要有选择读书要做记号留心观察事物作 业设 计按预习要求预习第一课,在书上做记号。教学反思 第 3 课时 总 3 课时主备人:曲德富课 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教 学目 标1、指导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择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2、指导学生了解读书要做记号和如何做记号,初步掌握读书做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3、使学生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教 学重 点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和掌握读书做记号的方法。教 学难 点让学生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教 学方 法观察法、实验指导教 具挂图、图书馆实地、图片影像资料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学会查“无字字典”这篇课文吗?聪聪的爸爸对聪聪说:“不仅要学会查有字的词典,而且要留心观察事物。2、板书课题。二、学习观察静物的方法1、指导观察第5页下面的图,讨论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校园这一角有些什么景物?2、小结:画面上是老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一角的景物,老师正在指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看得很仔细,校园一角有绿树、红花、假山和瀑布,还有一座雕塑。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是一种很好地学习方法,它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能力,促使我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不仅对学习语文十分有益,而且对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十分重要。3、讨论:校园一角是静态的,该如何观察呢?我们来尝试总结观察静态事物的方法。4、组织交流。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5、小结:观察事物要注意以下四点:第一、要按一定顺序;第二、要有重点;第三、观察以后要展开想象;第四、要观察以后再动笔。6、布置自学要求:下面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一起来留心观察图画中的校园一角。7、组织交流。8、小结引导:刚才我们观察这幅图是老师带领、指导同学们观察事物,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要运用课堂学到的观察方法自己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三、学习观察动态事物的方法1、指导观察第4页下面和的5页上面的图,想一想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观察的。2、提问:一起看第4页最上面的这幅图,谁来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谁是观察者?谁是被观察者?3、组织讨论:应该怎样观察动态的事物呢?4、布置尝试练习:假如你现在也在这个操场,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仔细观察,谁愿意告诉老师你的观察结果?5、指导观察:请同学们看第4页中间的这幅图,谁来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四、进行操作训练播放一段赏花的录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等一会儿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五、总结板 书设 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 留心观察事物作 业设 计按预习要求预习第一课,在书上做记号。教学反思 第 1 课总目标主备人:曲德富课 题1、老师,您好!教 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的思想感情。教 学重 点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教 学难 点对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理解。教 具小黑板、课件课 时安 排2课时 第 1 课时 总 4 课时主备人:曲德富课 题1、老师,您好!教 学目 标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教 学重 点利用教师节这一契机,以筹备教师节庆祝活动为目的,让学生去搜集资料,调动已有知识和情感,加深对教师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的思想感情。教 学难 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教 学方 法自读自悟,读中体会;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 具小黑板、挂图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1、汇报走访教师的感想,主要谈谈他们教书育人的感受。2、教师在你们心目中的形象?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来了,我们中队决定举行一次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大家来出出主意,你想出什么节目?生自由交流。想唱的就唱两句,想说的就说两句。相机引导出诗朗诵。三、提供诗稿、自由练读1、师配乐范读。2、小组合作,自由练读。(1)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简单记忆。(2)小组互读,纠正读音,初步确定朗读感情。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3)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小组表演,生生互评。四、教师指导,提高朗读1、分句训练。(1)自由读,体会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说说为什么。(2)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句话的精彩之处。(3)指名朗读这句话,生点评。(4)生竞赛读这句话,达到朗诵水平。2、如上,对相关句子进行训练。五、本课小结;板 书设 计老师,您好!崇高 美好作 业设 计1、用钢笔描红2、抄写下列词语编 织 崇 高 浸 透 创 造 智 慧塑 造 朝 霞 闪 耀 祝 愿 波 涛3、形近字组词崇( )浸( )桶( )编( )宗( )侵( )涌( )篇( )教学反思 第 2 课时 总 5 课时主备人:曲德富课 题1、老师,您好!教 学目 标1、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2、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教 学重 点1、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 学难 点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教 学方 法联系上下文与生活实际,理解相关词句。教 具课件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一、复习导入: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2、学习了课文,你想到了什么?二、分析课文:重点部分,拓展训练。(1)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2)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3)再读句子,抒发感情。(4)重点句子: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带学生理解“春晖”、“朝霞”、“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的象征义。(5)相机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指名读;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换一种句式,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有什么不同?根据你搜集的资料,来证明这句话。饱含感情地再读一读。4、齐读。三、补充资料,增强积累1、调动学生积累,说说赞美教师的诗句。2、师出示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文,小故事。(附后)四、小练笔1、你们一定也有好多话想对教师说,你是不是也仿照课文写一首诗,长短不限,我们来个新的节目诗歌联诵。2、各自起笔。3、主动朗读,师生点评,以鼓励为主,提出改进性意见。4、修改后进行诗歌联诵。板 书设 计1、老师,您好!传递知识 崇高推动时代 (感激、赞美)塑造人才 美好 培育心灵作 业设 计1、抄写优美词句(必须有一句比喻句) 2、填空这是一首抒情诗,赞美了(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抒发了(孩子们对教师的感激,热爱)的思想感情。3、把下列字夹上偏旁再组词 ( ) ( ) ( )甬 ( )军 ( )扁 ( ) ( ) ( ) ( ) 教学反思 第 2 课总目标主备人:曲德富课 题2、但愿人长久教 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五、六自然段。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教 学重 点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教 学难 点对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教 具小黑板、课件课 时安 排2课时 第 1 课时 总 6 课时主备人:曲德富课 题2、但愿人长久教 学目 标1、学会17个生字,生字组成的词语要理解。2、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3、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并领略皓月当空的美景。感受祖国古典诗词所创设的意境,进行美的熏陶。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五六自然段。教 学重 点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教 学难 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教 学方 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理解词语,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教 具小黑板、课件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一、引入新课1、谈话导入:我们刚刚度过一个传统节是什么节?在中秋节的夜晚你看到什么?那天还有那些传统习俗?这些习俗有什么意义吗?2、小结:中秋节是象征着团圆的节日,人们合家团圆,在一起吃着月饼赏月。对那些不能团聚的人,我们也常常会听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祝愿。那么这句话的出处是哪里呢?表达了人们的什么美好心愿?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出示课题)3、齐读课题。二、 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字,速度可以稍慢一些。2、出示生字词,指名试读生词,纠正读音:奔、蝉、辙、延。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3、指名领读齐读生字词。4、提问:这些生字词中哪些容易写错?怎样记住它们?5、尝试听写。6、组织反馈。7、提问:在预习中,你用什么方法解决了哪些生词的意思?8、齐读生字词。三、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小声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速度适中。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默读课文,要求有一定的速度,思考:围绕这件事情,课文先讲了什么?接着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尝试给课文分段。4、组织交流。5、小结:一(3)二(4-5)三(6)四、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板 书设 计 但愿人长久 苏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作 业设 计听写生字词。思考:课题“但愿人长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文中哪一句话告诉 了我们此话的含义?搜集抄录水调歌头全文。搜集思念家乡的古诗。教学反思 第 2 课时 总 7 课时主备人:曲德富课 题2、但愿人长久教 学目 标1、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的含义。教 学重 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教 学难 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教 学方 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感受作者心情的变化。教 具小黑板,课件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一、回顾复习1、听写词语,并且反馈。2、提问:(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课题“但愿人长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文中哪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此话的含义?3、检查读书情况:出示水调歌头,指名读。二、 细读课文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2、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在庆祝团圆,苏轼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3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3、提问:“心绪不宁”是什么意思?这儿指什么? 苏轼为什么“心绪不宁”?4、默读第三小节,思考:苏轼为什么这么思念他的弟弟?把关键词标注出来。5、相机理解“手足情深”,“一起-一起-”“ 形影不离” “七个年头”这些词语,让学生理解苏轼思念弟弟的急切心情,并指导读出感情.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此刻,苏轼在想什么呢?自由读第4、5自然段,思考:苏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轼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些想法?7、相机指导理解:(1)出示句子:“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提问:“无情”是什么意思?这儿苏轼为什么说月亮无情呢?“偏偏”表达了什么情感?看到月亮,苏轼可能想到了一些什么往事?这儿的省略号表达了什么?指导朗读。试着背诵这段话。(2)出示语段:他转念又想: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提问:“转念”是什么意思? 苏轼的这段话中有哪几个意思? 这段话照应了诗句中的哪几句话? 现在,呢知道诗句中的“婵娟”是指什么了吗?8、提问:你们搜集了哪些思念家乡亲人的古诗? 这些诗同这首水调歌头相比,在表达的感情上有什么不同?这同苏轼这个人的性格有什么关系?9、齐诵水调歌头。三、小结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板 书设 计心绪不宁但愿人长久埋怨通情达理 宽慰作 业设 计熟读课文,背诵4、5、6自然段。练习背诵、默写诗词。课后练习4教学反思 第 3 课总目标主备人:曲德富课 题3、古诗两首教 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 学重 点背诵古诗,感悟诗的意境。教 学难 点对诗中重点词句的理解。教 具小黑板、课件课 时安 排2课时 第 1 课时 总 8 课时主备人:曲德富课 题3、古诗两首教 学目 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学会本课3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只识不写。3. 理解古诗望洞庭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 学重 点朗读、背诵古诗。教 学难 点对诗中词句的理解。教 学方 法自学古诗,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教 具小黑板、相关资料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一、 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在同学们读过的古诗中,哪些描写风景的诗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背给大家听,并且介绍一下喜欢这首诗的原因吗?2、过渡:今天,我们还要来学习两首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板书课题)二、指导学习望洞庭1、解题:从诗题来看,作者描述的是什么风景? “望”是什么意思?“洞庭”是什么地方?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对他有什么了解? (教师可视情况补充刘禹锡的资料)2、学生尝试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3、播放磁带,让学生跟读,把握停顿,并且正音。思考:读了诗句,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情景?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4、组织交流。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5、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上由什么?是什么样的?看了画面,你理解了哪些诗句的意思?相机引导理解诗句含义。a. 诗句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b. “湖光秋月”为什么会“两相和”?c. 课文中的“镜”、“白银盘”、“青螺”分别指什么?为什么作者要这么比喻?(A.湖广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相:相互。和:和谐、协调。镜:铜镜。磨:摩擦。B.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遥望:远望。句意:秋天的夜晚,洞庭湖水清澈透明,天空的月亮银光闪闪,湖水和月亮交相辉映,显得那么宁静、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就像没有被磨轼的铜镜一样。远远望去那在月光映照下的洞庭湖就像一个白银做成的盘子而在那湖中青翠的君山则像放在银盘里的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6、让我们闭上眼睛,听录音想像诗的意境。7、指导朗读:现在,谁愿意用自己的朗读把我们也带进那个美好的画面中去?三、总结学法1、引导学生总结学法:想一想,刚才,我们是凭借哪些法宝理解、体会、学会这首望洞庭的?2、小结:读、想像、课件、磁带板 书设 计 望洞庭 刘禹锡 赞美月夜洞庭美景作 业设 计练习中相关题目教学反思 第 2 课时 总 9 课时主备人:曲德富课 题3、古诗两首教 学目 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 学重 点朗读、背诵古诗。教 学难 点理解诗句,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教 学方 法自主学习古诗,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教 具相关影音、图片资料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一、复习望洞庭1、指名背诵。2、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二、指导自学峨眉山月歌1、谈话:现在,你们需要的课件、图片及声音资料都在你们面前的电脑上,书上还有插图,你们可以自由浏览,帮助自己理解诗句。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3、出示自学汇报题:从这首诗的内容看,这是在什么时间?作者此时在哪儿?准备去哪儿?从哪儿看出来?根据诗句,展开想象,画面中诗人坐在船中看到什么?这些景物让他想到什么?表情会是什么样?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对这首古诗,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4、组织自学交流汇报。(清秋月夜,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着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到,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襄渝州驶去了。)5、指导朗读,语调要低缓,读出诗人思念友人的感情。6、提问: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对他有什么了解?(教师可视情况补充李白的资料)三、小结,布置作业1、小结: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 其中哪一首与水调歌头相近?又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首?为什么?板 书设 计峨眉山月歌李白 思念故乡和友人作 业设 计熟背默写两首古诗。课后练习4小练笔:想像望洞庭这首诗描写的景像,并且写下来。教学反思 第 4 课总目标主备人:曲德富课 题4、秋天教 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 学重 点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诗歌内容。教 学难 点让学生初步感知拟人句的运用,练习把句子写生动。教 具小黑板、课件课 时安 排2课时 第 1 课时 总 10 课时主备人:曲德富课 题4、秋天教 学目 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文章中的生字新词。3、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理解诗中拟人手法的运用。 4、初步感受现代诗的意象美和韵律美。教 学重 点掌握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 学难 点初步感知新诗的美,读好长句子。教 学方 法自主学习字词,读中促悟教 具小黑板、课件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一、导入新课1、 激趣:同学们,一年四季,季节更替,转眼,又到了秋天。秋天是硕果累累、流光溢彩的季节,让我们跟着诗人王宜振的脚步,一起到田野里去感受明丽的秋天吧!(板书课题) 2、 (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展示秋景)教师范读全诗。 3、 学生自由谈:看了秋景,听了写秋的诗,你对秋天有了怎样的印象呢?二、初读诗歌,理清诗歌的脉络。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读准课文,不错、不添、不漏。同时,边读边标出诗歌的小节来。2、指名读全诗,相机正音。3、出示生词卡片,指名领读齐读: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明丽酿造烦恼羊肠小道照耀珍藏柔韧井井有条4、提问:这些生字中,有哪些容易写错的地方?我们怎样记住它们?5、尝试听写,并交流反馈。6、齐读。7、再读全诗,将自己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秋天?8、小结:秋风、秋阳、秋色、秋实、秋香三、小结,布置作业:1、小结:读了这一首诗,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板 书设 计秋风 秋阳 秋色 4、秋天 秋实 秋香作 业设 计熟读诗歌,背诵全诗。听写生字词,描红习字。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小节,根据内容画一幅秋天的画。课后收集写秋天的诗,古诗,现代诗都可以。教学反思 第 2 课时 总 11 课时主备人:曲德富课 题4、秋天教 学目 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知道秋天的一些特点,感受秋天的美,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秋天。教 学重 点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教 学难 点对拟人句、比喻句的运用。教 学方 法以读为主,读中促悟;教 具课件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一、复习:1、听写,并反馈。2、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秋天的美,用读来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好吗? 二、进入新课1、精读感悟,体会秋天各样的美。过渡:跟着诗人我们走进了秋天,看到了秋天,你喜欢秋天的什么风景呢?读读课文,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画画谈谈自己的理解。读完课文后学生自由谈,教师相机板书:秋风、秋阳、秋色、秋实、秋香(可以打乱顺序)指导学生重点品读:其中,你喜欢什么呢?把描写这一景物的语句勾画下来,圈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批注上你的体会。组织交流,相机指导:A、秋风:(1)、你为什么喜欢秋风?指名学生答。(秋风像个淘气的娃娃,又像一把柔韧的梳子。)(2)、“把夏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是什么意思?你觉得这个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好像是风在一点一点擦拭脚印,掩盖夏的痕迹。)(3)、能把你的喜欢用读表达出来吗?(感情朗读,这一小结,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师生共同评价。) B、秋实:(1)、秋天里,有哪些果实成熟了?都是什么样子的?(稻穗、向日葵、苹果、葡萄。)(2)、自读第三到五小节,感受丰收的喜悦。(3)、汇报朗读,教师指导。(4)、全班赛读,看谁先背下来。(5)、在看到累累秋实的时候,我们还看到了迷人的秋色,都有些什么颜色呢?(红、黄、紫。学生可以想象补充课文中没有的颜色。)2、回归整体,感受诗的韵律美。组织讨论:(1)、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呢?(写得美,读起来上口。)(2)、你觉得这首诗还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自由谈,只要有道理就给予肯定。(重点指导体会拟人手法的运用)(3)、教师小结:这首小诗运用拟人的手法,用流畅明快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秋天的美。3、再读全诗,试着背诵全诗。三、拓展延伸,描绘自己心中的秋天1、谈话“同学们,金秋是美丽的,在每一个人心中,它又美得各不相同,下面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礼赞自己心中的秋吧!2、自由组合,分组活动,出示分组活动内容:(1)、深情颂秋天,读出心中的秋。(2)、妙笔描秋景,写出心中的秋。(即课后练习4,将诗句改成一段话。) 板 书设 计 秋风 秋阳 秋色 秋实 秋香4、秋天 活泼 耀眼 明丽 丰硕 醉人作 业设 计1、听写:2、辨析,组词:教学反思 习作1总目标主备人:曲德富课 题习作1教 学目标1、读懂习作要求,知道本次习作是写按自己的心愿设立的一个节日,而不是现实中的某个节日。2、能把设立这个节日的原因或怎样度过这个节日的过程交代清楚。教 学重 点能真实地说出自己的设想,并有条理地写下来。教 学难 点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充满感情地描述过节的情景。教 具放大图片或相关照片课 时安 排2课时 第 1 课时 总 12 课时主备人:曲德富课 题习作1教 学目 标1、读懂“习作要求”,明确此次习作是要同学们借助“设立一个新节日”的主题,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2、教会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合理想像的能力和习惯,注意积累生活体验,明白习作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和感情的。3、能按作业要求,写一篇想象合理、情感真挚的记叙文。教 学重 点明确此次习作是要同学们借助“设立一个新节日”的主题,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教 学难 点教会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合理想像的能力和习惯,注意积累生活体验,明白习作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和感情的。教 学方 法观察图片,展开想象教 具图片或照片、课件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一、指导阅读作文要求,指导写法1、轻声自读作文要求,思考:这篇习作的要求是什么?你看懂了吗?2、再读例文,思考:要写好这篇作文,使内容不空洞,最关键的是要写好什么?二、指导选材1、提示:上节课,我们开了“节日”漫谈会,给你印象最深的话题是什么?当时有哪些同学提出了新设想?这些设想是怎么来的?如果成功了会怎样?选择一个设想,围绕这个设想,确定写什么材料,列一个提纲。2、组织交流。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3、针对问题再提示:注意,在选材时要考虑什么好写。如果由来好写,自己有体验,就写由来;如果想像好写,就要进行合理、细致的想像,重点写出“节日” 设立后的变化。4、提示:听了同学的发言,你有什么启示?修改你的提纲。5、组织再交流。6、谈话:这篇习作是表达你的美好心愿的,因此,语言一定要有真情实感。三、进行习作教师巡视,指导修改。板 书设 计习作1要求:1、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提出“新节日”的设想,题目自拟;2、搜集与这个设想有关的资料;3、记事要具体,特别要具体写出使你想到这个设想的地方;4、想像要合理。作 业设 计学生习作教学反思 第 1 课时 总 13 课时主备人:曲德富课 题习作1教 学目 标1、读懂“习作要求”,明确此次习作是要同学们借助“设立一个新节日”的主题,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2、教会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合理想像的能力和习惯,注意积累生活体验,明白习作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和感情的。3、能按作业要求,写一篇想象合理、情感真挚的记叙文。教 学重 点明确此次习作是要同学们借助“设立一个新节日”的主题,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教 学难 点教会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合理想像的能力和习惯,注意积累生活体验,明白习作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和感情的。教 学方 法观察图片,展开想象教 具图片或照片、课件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一、继续进行习作二、小结1、小结此次习作的大致情况。2、表扬此次习作写得好的同学,并请他们朗读自己的 优秀片断。表扬此次习作有进步的同学,并请他们朗读自己的 优秀片断。总结此次习作的主要问题。三、指导修改1、出示一篇有共性问题的习作,并且出示讨论题:(1)这一篇习作与刚才的习作比,存在什么问题?(2)这个问题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3)可以怎样解决?(4)如果是你,你会怎样修改?2、组织交流。3、提问:(1)从刚才的讨论中,你有什么启示?(2)你觉得自己的习作有什么问题,可以怎样修改?4、要求同桌交流互提修改意见。四、尝试修改1教师巡视修改情况。板 书设 计习作1要求:1、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提出“新节日”的设想,题目自拟;2、搜集与这个设想有关的资料;3、记事要具体,特别要具体写出使你想到这个设想的地方;4、想像要合理。作 业设 计完成作文草稿教学反思 练习1总目标主备人:曲德富课 题练习1教 学目标1、认识几个动物标牌,懂得“只要处处留心,随时都能学习语文”2、学习修改日记片断3、写好钢笔字,知道右边都有撇,捺时,撇要收一点4、熟记八个成语和古诗风5、练习口语交际,学会感谢6、学写毛笔字教 学重 点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教 学难 点进行口语交际,“学会感谢”。教 具小黑板、课件课 时安 排3课时 第 1 课时 总 14 课时主备人:曲德富课 题练习1教 学目 标认识几个动物标牌,懂得“只要处处留心,随时都能学习语文”教 学重 点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教 学难 点指导学生修改一段话教 学方 法结合实际;指导学习教 具小黑板、图片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一、指导学生学习清楚地介绍:1、指名读书上”爸爸带小芳去动物园”这一段训练要求,思考: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有什么收获?2、出示书上的动物标牌,思考:这些动物的名字你认识吗?有没有以前见过,但是读错了的?今天记住了吗?4、再读书上的标牌,讨论这些动物你对他们有什么了解?你还有哪些类似的容易读错的动物名称可以介绍给大家?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二、训练学生学习介绍动物1、出示小芳的日记,默读,思考:小芳的这段话介绍了哪种动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物?写出了这种动物的什么特点?哪些写的好?还有什么不足?2、组织交流。3、尝试练习:你们可以帮助小芳写好吗?4、拓展练习:你对什么动物比较了解?仿照小芳的习作写一种小动物。三、小结:小结:看,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对吗?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善于积累,哪里都能学到语文的。板 书设 计练 习 1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我们做有心人 善于积累作 业设 计 预习成语。 搜集谜语古诗教学反思 第 1 课时 总 15 课时主备人:曲德富课 题练习1教 学目 标1、写好钢笔字,知道右边都有撇,捺时,撇要收一点。2、熟记八个成语和古诗风。教 学重 点指导学生熟记成语教 学难 点指导学生写好钢笔字、正确运用成语教 学方 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 具小黑板教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一、写好钢笔字1、审题,明确练习要求2、出示例字“次”“缺”“珍”,指导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书写要求。3、提示:右边有撇、捺时,撇要收一点。4、生练习写字,师巡视指导。二、进行词句积累训练1、出示成语,请学生轻声自读成语,思考:读了这些成语,你想到了谁?为什么?举个例子。这些成语为什么会分在一组? 2、齐读成语。3、默读成语,思考: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你知道哪些成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