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甘肃省武威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2016年秋季版)甘肃省武威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2016年秋季版)甘肃省武威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2016年秋季版)甘肃省武威市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试题一、基础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曹操观沧海)(2)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3)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4)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揭示了新旧交替的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 。(5)把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默写完整。 ,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在这种gn g( )的处境中,我继续待了近一年。(2)后来发生了fn q( )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3)于是全班同学兴趣高涨,一个个 x r gng tng ( )。(4)接着我就大用其功,将这个国家的地理状况记得 gn gu ln sh(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沾满灰尘的小阁楼。b爷爷返老还童,跟我玩起了打仗的游戏。c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d学习遇到疑难时,我们要及时向老师求教,做到不耻下问。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把“一直”或者“始终”删掉)b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把“通过”或者“使”删掉)c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还很健壮。(把“健壮”改为“充沛”)d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把“一切”放到“人类的”后面)5、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如果你是鱼儿,那么快乐就是一汪清凉的水;如果你是小鸟,那么快乐就是一片湛蓝的天; , ; , 。二、阅读练习测试一: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饭疏食饮水( ) (2)曲肱而枕之( ) (3)博学而笃志(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上节选内容涉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这三个方面。b选文第一则写了学习的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其中,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境界最高。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的是要善于向周围的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学习。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句中的“择”字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说明了学习的关键在于他人身上,只有“择其善”去“其不善”,自己才能有所进步。练习测试二: 不必说_ _菜畦,_ _石井栏,_ _皂荚树,_ _桑椹;也不必说鸣蝉_ _,肥胖的黄蜂_ _,轻捷的叫天子_ _。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_ _,蟋蟀们_ _,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_ _,还有_ _,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_ _,_ _。何首乌藤和木莲藤_ _,木莲有_ _何首乌_ _。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更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_ _,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1.默写填空。 2.这段景物描写的顺序是( )a.由园内到园外 b.由整体到局部 c.由概括到具体 d.由略写到详写 3.百草园的自然丰富多彩,作者是从_、_、_、_四个方面来写的。4.本段使用了哪些修辞方法?_ _5.文中写“我拔何首乌”表现什么?( )a.表现“我”小时候很淘气,毁坏东西。 b.表现“我”小时候有想吃何首乌成仙的幻想。 c.表现百草园的生活充满无穷乐趣。 d.表现“我”小时候很好奇,勇于实践。练习测试三: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1.按照顺序写出本段使用的修辞方法? 2.删掉句中的加黑字好不好的,为什么? 3.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练习测试四:回答下列问题,理解第七自然段写了什么? 1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比较的无味”是无味吗?“可”字有什么用处?去掉它行吗?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 2 “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有人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这句话的意思比较多,要注意“所以”、“只好”两个词 ,说说这句写了什么? 3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养不过夜的。”这三句写捕鸟的过程,都有哪些记叙的要素?找出来。其中第2句用了多少动词写人的动作?有什么好处?如果将第2句改成:“在没有雪的地方,用秕谷做诱饵,用竹筛子扣鸟。”好吗? 4 此段各句间有什么关系? 5总结一下这段话写了什么? 练习测试五:窃读记1概括全文内容,并说说对标题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