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ppt_第1页
大气环境.ppt_第2页
大气环境.ppt_第3页
大气环境.ppt_第4页
大气环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月球表面的照片 1 为什么月球表面会有如此多的坑洼 陨石撞击 2 地球的质量比月球大 从物理角度分析 地球被撞击的概率会更高 但为何不是这样 有大气的保护 大气环境 二 大气的组成 大气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 干洁空气 水汽 杂质 你认为大气中包含哪些成分呢 干洁空气 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含量78 组成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光合作用的原料 温室效应 吸收紫外线 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强烈吸收长波辐射 影响气温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凝结核 B F 1 将下面几种成分的代号填入表中 与其作用进行正确的搭配 A 二氧化碳B 水汽C 臭氧 D 氮E 氧F 尘埃 E D A C 为什么登山运动员要背着沉重的氧气筒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分层依据 温度 密度的大气垂直运动状况 大气的垂直分层 1 各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变化有何变化 你还能从图中观察到各层有何特点 对流层 12 50 高度 km 温度 20 60 0 对流层 气 温 垂 直 分 布 3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例 雨 雪 冰雹 台风 热 冷 一 对流层特点 1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2 对流运动显著 低纬地区对流高度可达17 18km 高纬地区仅8 9km 12 50 高度 km 温度 20 60 0 平流层 二 平流层特点 气 温 垂 直 分 布 1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增 2 以平流运动为主 上热下冷 3 天气晴朗 热 冷 22 27km处为臭氧层 一架飞机沿10km高空从南极飞到北极 依次穿过了大气的哪几层 平流层 对流层 平流层 10km 12 50 高度 km 温度 20 60 0 高层大气 气 温 垂 直 分 布 三 高层大气特点 1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先递减 而后递增 2 流星 极光现象出现 3 有电离层 能反射无线电波 利于无线电通信 列表归纳 大气分层 高层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 气温垂直变化 空气运动 天气现象 与人类关系 规律 原因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随高度增加而增高 靠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增温 平流运动为主 对流运动显著 天气晴朗 复杂多变 有电离层 能反射无线电波 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 为人类生存环境天然屏障 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2 大气对流层的特点有 A 平均每上升100米 气温降低0 6 CB 由于上部冷下部热 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C 由于上部热下部冷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D 水汽和杂质最集中的一层 天气复杂多变3 关于平流层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平流层中存在一个电离层 能反射无线电波B 气温基本不受地面影响C 利于高空飞行 与人类关系较密切 D A D B C 1 低层大气中 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 A 氧和臭氧B 氧和二氧化碳C 氮和一氧化碳D 氮和氧 4 气温随高度变化会影响大气的稳定性 从而影响大气污染物的聚集和扩散 下图所示气温与高度关系的四种情况 最容易导致大气污染物聚集的是 A 一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 吸收作用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 二氧化碳 水汽吸收红外线 有选择性 思考 1 从臭氧 二氧化碳和水汽的吸收作用 可知大气吸收具有什么特性 2 为什么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 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 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到地面 2 反射作用 特点 无选择性 影响因素 云层尘埃 越厚越多 反射越强 例 夏季 多云的白天 气温不会 太高 3 散射作用 无选择性 波长越短越容易被散射 例 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特点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晴朗的天空 空气里面多微小的尘埃 水滴等 当太阳辐射穿过大气时波长较短的蓝 紫光容易被散射 使天空呈现蔚蓝色 学以致用 联系生活 为什么青藏高原的拉萨有 日光城 之称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 对太阳的削弱作用很弱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很强 太阳能资源丰富 所以有 日光城 之称 学以致用 联系生活 小结flash演示 太阳辐射 地面吸收 大气吸收 反射 散射等削弱作用 地面辐射 大气吸收 射向宇宙空间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辐射 射向地面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是对流层大气直接的热源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是地球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能 地面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玻璃温室 大气作用 保温作用 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 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 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 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 故名温室效应 思考 月球昼夜温差为什么比地球大 仅从大气的热力作用 说明为什么地球表面温度的昼夜变化不像月球那样明显 解释下列现象 夏季天空多云时 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白天多云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夜晚多云 大气逆辐射作用 保温作用 强 2 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 但它并不是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 赤道地区空气对流旺盛 多云雨 云量多 大气的反射作用强的原故 在晚秋或寒冬 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你知道吗 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读图 完成1 2题 1 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A 减弱 B 增强 C 减弱 D 增强 2 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 能使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A 增强B 增强C 减弱D 减弱 D D a 大气上界 A B A B两种情况下 地面得到太阳辐射强度是否一样 为什么 b 三 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1 纬度因素 影响地面辐射主要因素 不同性质地面的反射率 三 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沙土 黏土 浅色土 深色土 耕地 草地 新雪 海洋 冰 海洋 A雪地 B深色土 2 下垫面因素 纬度相近的拉萨与成都 太阳能资源为何差异如此的大 三 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3 气象因素 拉萨位于青藏高原 海拔高 空气稀薄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 另外 拉萨晴天日数多 所以太阳能资源丰富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 海拔低 大气层较厚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多 另外 空气潮湿 阴雨天较多 所以太阳能资源较少 1 有关大气热力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出现在晚上B 为长波辐射 为短波辐射C 地面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 D 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2 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当 关于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 正确的是 A 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 与 大小有关B 四川盆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 与 大小有关C 四川盆地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与 大小有关D 青藏高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 与 大小有关 3 热力环流 2 3大气环境 B A 2000米 大气上界 地面 单位 百帕 hpa 所谓某地的气压 就是指该地单位面积垂直向上延伸到大气层顶的空气柱的总重量 A 气压的垂直分布规律 垂直方向上 海拔越高 低 气压越低 高 A 地面 B 高压 低压 B C D 同一高度上 空气密度越大 气压值越大 称为高压 密度越小 气压值越小 称为低压 1010 1008 1006 地面 高空 1004 A B c 百帕 等压面 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组成的面 假设 地面受热均匀 则形成的等压面平行于地面 E D A B C 受热 冷却 冷却 A B C 气压升高 气压降低 气压降低 气压升高 气压升高 气压降低 1 假如A受热 BC冷却 垂直方向大气将如何运动 2 观察ABC和A B C 各地气压有何变化 3 A 的气压比A气压高吗 为什么 垂直方向大气热上升冷下沉 高压G 低压D 高压G 垂直方向高低空气压状况相反 垂直方向海拔越高气压值越低 A B C A B C A B C 受热 冷却 冷却 A B C 高气压 低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4 你认为大气水平方向应该怎样流动 A B C 受热 冷却 冷却 A B C 气压升高 气压降低 气压降低 气压升高 气压降低 气压升高 A B C 受热 冷却 冷却 A B C 气压升高 气压降低 气压降低 气压升高 气压降低 气压升高 风 风 风 风 水平方向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 水平方向的近地面 气温越高气压越低 A B C 受热 冷却 冷却 A B C 高气压 低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1 高压区 向上凸 低压区 向下凹 2 高 低空等压面弯曲方向相反 3 特别注意 同一地点 近地面气压始终高于上空气压 BAC 热 冷 冷 三组关系 气温与气压地面与高空水平和垂直 读图 某地高空等压面状况 1000米 A B C D E F G 900百帕 2 判断A B受热状况 1 比较A B C D气压值高低 B A C D A地受热 B地冷却 高 低 低 高 3 画出热力环流方向与近地面等压面 热 冷 合作探究 问题探究1 城市风 问题探究2 海陆风 气流上升 市区 郊区 郊区 热 一 城市风 展我风采 因人类工业生产 生活和交通运输排放出大量的废热而导致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 称为 城市热岛 从而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 在郊区下沉的小型热力环流 称之为城市风 1 对空气有污染的工厂应建设在A B C中的地 要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最好在地进行植树造林 2 你认为哪些措施可以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C A B 海边拍照 低压 热 冷 高压 低压 热 冷 高压 军港之夜 海风你轻轻地吹 海浪你轻轻地摇 远航的水兵多么辛劳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让我们的水兵好好睡觉 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 夏季气温低 空气较湿润 是避暑的好地方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 你认为 巴山 主要指什么地方 2 试着解释为什么 巴山 多 夜雨 增温快 热源 增温快 热源 增温慢 冷源 谷风 山谷风 谷风的形成 拓展 山谷风 降温快 冷源 降温快 冷源 降温慢 热源 山风 山风的形成 2 海陆风 白天吹海风 晚上吹陆风 1 城市风 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区 一 掌握热力环流基本原理 冷热不均 二 解释生活中的热力环流 3 山谷风 白天吹谷风 夜晚吹山风 读热力环流图 回答1 题 1 有关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地肯定在下雨B 甲地气压比乙地高C 甲地气压比丙地高D 甲地的气温较乙地低2 有关甲 乙 丙 丁四地气压的比较 正确的是A 甲 乙 丙 丁B 乙 甲 丙 丁C 丁 丙 乙 甲D 甲 丙 丁 乙 C B 读北半球因热力原因造成的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图 回答 1 B地的气温比A地 高或低 2 C处的气压比D处 高或低 3 高空的气压中心与近地面 相同或相反 4 若图为北半球夏季白天 则A为 B为 海洋或陆地 低压 高压 地面冷热不均 大气垂直运动 同水平面气压差异 大气水平运动 高压吹向低压 造成 导致 太阳辐射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热上升冷下降 风 热力环流 低 高 C A B 髙 低 低 髙 风 风 BA间一国旗会飘向何方呢 风的形成探究 水平气压梯度力 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高压 低压 结论 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与水平气压梯度力一致 最大 最小 气压梯度力 与地转偏向力 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 北半球 1008 1010 1006 1004 1002 1000 hpa 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地转偏向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特征 垂直于风向 影响 改变方向 不影响风速 结论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高空情况 1008 1010 1006 1004 1002 1000 hpa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与地面摩擦力 共同作用下开成的风 北半球 风向 水平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摩擦力 结论 风向与等压线有一交角 近地面风向 摩擦力 特征 与风向方向相反 影响 改变风的方向和大小 形成风的几种作用力的比较 有一飞机在北半球的平流层飞行 飞机的左侧是高压 右侧是低压 请问飞机现在是顺风飞行还是逆风飞行 逆行 高 低 练习 1 如何在等压线图上确定风力 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上 等压线的疏密程度不同 等压线密集的地方 单位距离水平气压梯度 力 大 风力 风速 就大 反之 等压线稀疏的地方 水平气压梯度 力 小 风小 风速 就小 2 如何在等压线图上确定风向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 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 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 用来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 北半球后 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左或向右偏转30 45 角 画出实线箭头 即过该点的风向 思考1 1 A B C D分别代表什么 2 这张图反映的是什么半球 A 风向B 水平气压梯度力C 摩擦力D 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 课堂练习1 作南半球的近地面实际风向图 并划上三个影响力 2动手划一划 1 问题 试绘出M地近地面的风向 F梯 风向 F偏 F摩 北 风 风 A B N 全球气压带 风带的分布 一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通称为大气环流 2 形成原因 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1 大气环流的概念 南极 北极 单圈环流 探究活动 假设地表均一 地球不自转 不存在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不移动 直射赤道 结果在赤道与极地间存在怎样的热力环流 1 只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北极 赤道与极地间的单圈环流是否能够维持 不能 因为地球是不停自转的而且地球的表面不是均匀的 因此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 副热带高压带 2 4 副极地低压带 7 6 1 3 5 8 9 10 2 既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又考虑地转偏向力 结果形成三圈环流 热力成因 热力成因 动力成因 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高压带 东 南 信 风 中 纬 西 风 极地东风 3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零三六九七压六风四高三低相间排列 1 以赤道为对称轴 南北对称2 气压带高低相间3 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 1 大气环流 A 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B 是大气运动中常见的形式C 是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D 它很难调节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2 关于气压带叙述错误的是 A 全球7个气压带 3个低压带 4个高压带B 热的地方形成低压 冷的地方形成高压C 气压带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D 低压带气流上升 多云雨 高压带气流下沉 多晴天 C B 4 假设我国的北极科学考察工作者在北极圈以内的某地区升起一面五星红旗 则旗帜常年飘扬的方向是 A 向东北飘B 向西南飘C 向西北飘D 向东南飘 B 3 读 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 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点位于30 N附近B 乙点位于30 NC 是冷性气流D 盛行西南风 A 5 下图是南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 回答 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 A 东北风B 西北风C 东南风D 西南风 6 下面四个风向中 表示南半球西风带风向的是 A B C D B B 考虑地球自转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一个假设 地表均匀 气压带 风带的南北移动 北回归线 23 26 N 0 23 26 S 南回归线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A 0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读图回答 甲图表示北半球 冬 夏 季的大气环流状况 判断理由是 2 据图B风带是 3 C气流来自气压带 冬 气压带风带南移 东北信风带 副热带高 甲 归纳小结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 只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单圈环流2 既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 又考虑地转偏向力 三圈环流 低纬环流 中纬环流 高纬环流3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4 气压带 风带的南北移动 北半球 夏季北移 冬季南移 南半球 夏季南移 冬季北移 空气上升 气温越来越低 水汽容易凝结形成降水 大气上升 空气下沉 气温越来越高 水汽无法凝结 不形成降水 控制下的天气一般晴朗 大气下沉 低气压 高气压 气压带气流的垂直运动与降水的关系 低气压 气流上升 多雨高气压 气流下沉 少雨 南北纬90 附近 南北纬60 附近 南北纬30 附近 赤道附近 热力原因 热力原因 动力原因 动力原因 冷高压 热高压 冷低压 热低压 下沉 上升 上升 下沉 干冷 温湿 干热 湿热 1 气压带分布及其性质对气候的影响 风与气候 海风陆风低纬度来的风高纬度来的风 湿润 干燥 温暖可形成降水 低温难以形成降水 2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较高纬流向较低纬 干燥 较低纬流向较高纬 暖湿 较高纬流向较低纬 冷干 2 风带分布及其性质对气候的影响 大陆 吹向低纬 吹向低纬 大陆 吹向高纬 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 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 图中 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A 下沉干燥B 由高纬流向低纬干燥C 上升湿润D 由低纬流向高纬湿润 A 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和风带有 A abeB bcdC adeD cde C 1 一般地 A地比B地降水量 原因是 2 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 3 气流相对上升的纬度是 那里一般是 气压带 天气特点是 气流相对下沉的纬度是 那里一般是 气压带 天气特点是 4 常年吹C气流的大陆西岸地区 气候特点是 丰富 A处 西风带 气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运动中空气冷却 有利于水汽的凝结 降水的产生 C气流较暖且轻 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D气流 被迫抬升 南北纬60 和赤道 低 多阴雨天气 南北纬30 和极地 高 多晴朗天气 终年温和湿润 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情况下 以亚洲地形为例 观察地球表面是否均匀 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高压带 7月份 受热 低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 副热带高压 七月 1 考虑 高低纬间热量不均 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 低气压中心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高压带 1月份 冷却 高 亚洲高压 蒙古 西伯利亚高压 冰岛低压 副极地低压 阿留申低压 一月 1 考虑 高低纬间热量不均 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 低气压中心 副极地低气压带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 亚洲高压 蒙古 西伯利亚高压 冰岛低压 阿留申低压 7月份 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月份 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高压带 1月份 高压 低压 低压 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高压带 7月份 副热带高压带 低压 高压 从图中看出南半球的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 高压 气压带 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季风 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以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1 甲图中 东亚与南亚的风向有何不同 为什么 2 乙图中 东亚与南亚的风向有何不同 为什么 甲 乙 西北季风 东北季风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课堂小结 大气活动中心 季风环流 分布 成因 冬季 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的冷高压切断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洋上 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 陆地上 亚洲高压 夏季 副热带高气压被大陆的热低压切断 陆地上 印度低压 海洋上 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 概念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风向 东亚地区 冬季 西北季风夏季 东南季风 南亚地区 冬季 东北季风夏季 西南季风 小结 季风环流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寒冷干燥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温暖湿润 读下面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 回答1 2题 1 有关上图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A为亚洲低压 B为夏威夷高压B 此时被切断的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 A为亚洲高压 B为夏威夷高压D 此时被切断的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2 图中亚洲东部C点的风向是 A 东南风B 西北风C 东北风D 西南风 D B 3 当气压分布如下图所示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处是大西洋 此时受低压控制B 1月份时 北半球海陆气压分布呈图中所示C 此时a处吹东北风 c处吹西北风D 图中海陆之间的气压差异是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造成的 a c b B 中国地区 由于受夏季风的影响 降水丰沛 形成森林景观 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农业也生机勃勃 撒哈拉沙漠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降水稀少 形成沙漠景观 气团和锋面系统 气团的类型 暖气团冷气团 温度 湿度和气压等物理性质比较均匀的大团空气 气团的概念 气团向比它暖的下垫面移动时 称为冷气团 冷气团 气团向比它冷的下垫面移动时 称为暖气团 暖气团 冷暖气团物理性质比较 低 高 小 大 大 小 高 低 单一气团控制下 天气如何 暖气团 温暖晴朗冷气团 低温晴朗 二 锋面系统 冷气团 暖气团 锋线 A B C 思考 图中A B两点空气的温度 湿度 密度 气压差别大还是小 B C两点空气的温度 湿度 密度 气压差别大还是小 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1 锋面 2 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