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13讲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课时达标2.doc_第1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13讲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课时达标2.doc_第2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13讲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课时达标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达标第14讲1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d)硅酸盐na2fe2si3o10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为:na2o2feo3sio2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abcd解析 从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na2fe2si3o10中铁的化合价是3价,错误;水晶的主要成分是sio2,错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错误。2二氧化硅(sio2)又称硅石,是制备硅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原料(见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sio2既能与hf反应,又能与naoh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bsio2和si都是光导纤维材料c在硅胶中加入cocl2可显示硅胶吸水是否失效d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解析 两性氧化物的定义为与酸和碱反应均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sio2与hf反应得到的sif4不属于盐类,a项错误;sio2是光导纤维材料,si为半导体材料,b项错误;cocl2在吸水和失水状态下显示不同的颜色,c项正确;制取si的过程中涉及了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3用四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选项操作及现象溶液a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饱和na2co3溶液b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ca(clo)2溶液c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变浑浊ca(oh)2溶液d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na2sio3溶液解析 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会生成溶解度小的nahco3,继续通co2,浑浊不消失,a项错误;co2与ca(clo)2溶液反应生成caco3白色沉淀和具有漂白性的hclo,b项正确;co2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caco3沉淀,继续通入co2,生成ca(hco3)2,沉淀消失,加入naoh溶液,又生成caco3沉淀,c项正确;co2与na2sio3溶液反应生成硅酸,硅酸不溶于稀硝酸,d项正确。4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b)asio2中含al2o3杂质,可以加入足量naoh溶液然后过滤除去bco2中含有co杂质,可以通入盛有cuo的玻璃管且加热cco2中含有hcl杂质,可以通过盛有na2co3溶液的洗气瓶dna2co3溶液中含有na2sio3杂质,可以通入足量的co2,然后过滤解析 a项,sio2、al2o3均与naoh溶液反应;c项,na2co3溶液会吸收co2生成nahco3,应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d项,na2co3溶液能与co2反应生成nahco3。5向含有0.2 mol naoh和0.1 mol ba(oh)2的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co2气体,当通入气体为8.96 l (0 ,1.01105 pa) 时立即停止,则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与通入co2气体的体积关系图像正确的是(气体的溶解和离子的水解忽略不计)()解析 本题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ba(oh)2co2=baco3h2o;2naohco2=na2co3h2o;na2co3co2h2o=2nahco3;baco3co2h2o=ba(hco3)2。当未通入co2气体时,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na、0.1 mol ba2、0.4 mol oh;当通入2.24 l co2气体时,发生反应,此时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na、0.2 mol oh;当通入4.48 l co2时,发生反应,此时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na、0.1 mol co;当通入6.72 l co2时,发生反应,此时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na、0.2 mol hco;当通入8.96 l co2时,发生反应,此时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na、0.1 mol ba2、0.4 mol hco。6铅及其化合物可用于蓄电池、耐酸设备及x射线防护材料等。回答下列问题:(1)铅是碳的同族元素,比碳多4个电子层。铅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为第_六_周期第_a_族;pbo2的酸性比co2的酸性_弱_(填“强”或“弱”)。(2)pbo2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pbo24hcl(浓)pbcl2cl22h2o_。(3)pbo2在加热过程发生分解的失重曲线如下图所示,已 知 失重曲线上的a点为样品失重4.0%(即100%)的残留固体。若a点固体组成表示为pbox或mpbo2npbo,列式计算x值和mn的值:_322394.0%,x21.4,根据mpbo2npbo,1.4,_。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