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港港口分析PPT课件.ppt_第1页
鹿特丹港港口分析PPT课件.ppt_第2页
鹿特丹港港口分析PPT课件.ppt_第3页
鹿特丹港港口分析PPT课件.ppt_第4页
鹿特丹港港口分析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鹿特丹港口案例分析 Rotterdam 第五组 Port 成员 NO 10NO 21NO 26NO 46NO 47 一 鹿特丹港的历史形成 二 鹿特丹港的发展 三 鹿特丹港的外部条件 1 2 3 4 1 地理位置 鹿特丹港位于北纬51 55 东经4 30 是西欧水陆交通的要塞 它位于莱茵河和马斯河入海的三角洲 西依北海 东溯莱茵河 多瑙河 可通至里海 濒临世界海运最繁忙的多佛尔海峡 港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码头总长42公里 吃水最深处达22米 可停泊54 5万吨的特大油轮 鹿特丹是连接欧 美 亚 非 澳五大洲的重要港口 是荷兰和欧盟的货物集散中心 有 欧洲门户 之称 港区 鹿特丹港 入海口 2 自然条件 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常年不冻港 适宜通航输送货物 地形 地处河口三角洲平原 为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可能 同时是天然避风深水良港 河流 莱茵河贯穿 适合欧洲内陆地区货物外运 提供强大的经济腹地 3 交通状况 依托西伯利亚大陆桥和新欧亚大陆桥 通达欧亚内陆国家 依托便捷的水陆交通 货物运输便利 国内道路交通网络设置完善 完善的航空港建设 密布的交通网络 4 经济腹地 四 鹿特丹港的内部条件 1 2 3 4 港区机械设备情况 1 港区面积 鹿特丹港港区总面积105 56km2 岸线长度为42km 吃水最深处达22米 可停泊54 5万吨的特大油轮 其中 工业区面积52 57km2 港口水域面积52 99km2 集装箱码头作业区8个 多功能码头作业区17个 全气候码头作业区1个 滚装码头作业区7个 汽车码头作业区1个 水果码头作业区2个 果汁码头作业区3个 散货码头作业区20个 2 港区分布 鹿特丹港共分为7个港区 40多个港池 同时可供600多艘轮船停泊作业 自东向西分别是瓦尔 埃姆港区 Waal Eemhaven 梅尔沃港区 Merwehaven 维尔港区 Vierhavens 波利斯港区 Pernis 博特莱克港区 Botlek 欧罗波特港区 Europoort 和马斯莱可迪港区 Maasvlakte 按功能分为集装箱 石油化工 煤炭 矿石 农产品 滚装船等专用和多用码头 同时 博特莱克 欧罗波特和马斯莱可迪三大港区构成了鹿特丹港的主体 2 港区分布 梅尔沃和维尔港区 瓦尔埃姆 波利斯港区 博特莱克 欧罗波特 马斯莱可迪 港区总泊位656个 其中远洋船泊位380多个 包括70多个石油泊位 可停靠30 50万吨级巨型油轮 港区有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码头 ECT DELTA 码头 全长1600m 共4个集装箱泊位 码头纵深900m 前沿水深15m 近年来 船舶出现了大型化发展的趋势 满载吃水最小的也在12m以上 为了适应这一形势 鹿特丹港不断扩建大型深水泊位 前沿水深17 23m 满足第五第六代集装箱船的要求 3 泊位 注 纵深 系指码头岸线陆侧直接或间接用于港口生产和辅助生产用地的尺度 4 港区硬件设备情况 装卸设备有各种岸吊 门吊 可移式吊 全旋转浮吊 集装箱吊 桥吊 散货装卸机 跨运车 叉车 拖车及滚装设施等 还有直径为101 6 406 4mm的输油管等 码头自1981年开始使用电子计算机导航系统 装卸设备现代化 港区码头可接纳第五代集装箱船进行装卸 既可进行吊上吊下作业 也可进行滚上滚下作业 在自动化的控制下 装卸船效率非常高 堆场上轨道式龙门吊具有电子自动定位装置 便于迅速 准确地进行堆放作业 具体设备 油罐堆场 原油 炼油厂 12 000 000m3 原油 独立堆场 1 000 000m3 矿物油产品 炼油厂 13 200 000m3 矿物油产品 独立堆场 4 100 000m3 化工产品 独立堆场 2 100 000m3 植物油脂 独立堆场 900 000m3 总共33 300 000m3 起重机 集装箱桥吊93 多用途起重机147 散货龙门起重机58 浮吊25 人字起重架10 码头 集装箱码头8 多用途码头17 全天候码头1 滚装码头7 汽车码头1 水果码头2 果汁码头3 散货码头20 仓库 通用仓库4 452 505m3 化工品仓库310 700m3 冷藏仓库3 056 400m3 其它 拖轮40 引航船3 油突堤码头122 浮筒泊位28 船厂6 干船坞6 水上干船坞13 船台水道2 信息化程度 EDI技术鹿特丹港的港口信息化建设促进了港口发展 全面应用EDI技术 使鹿特丹港成为欧洲最大 效率最高的港口 EDI服务系统除了传统的信息传送外 其子系统 INTIS 已成功推广了 电子商务网络 所有贸易和运输环节中的用户都可以很容易地登陆INTIS网络 目前 与鹿特丹港有业务往来的公司基本使用INTIS网络 通过这一信息化的公共服务平台 达到船方 货方 代理方 港方和其他海关 税务 银行 保险等多方资源及时共享和高效运作 实现无纸化作业流程 使其港口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并使其继续保持欧洲第一大港地位 RFID技术 目前当红的无线射频辨识系统 RFID 技术 预计将为物流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荷兰的竞争对手是西欧沿海国家 这些国家的工资不相上下 因此尽可能提高服务效率 比压低价格更能增加竞争力 无线射频恰能做到这一点 所以RFID技术是鹿特丹港的不二选择 它在集装箱码头上的使用物流效率大大提高 五 吞吐量 2010年港口吞吐量43000万吨 集装箱吞吐量1110万TEU 2011年上半年鹿特丹港货物吞吐量为2 15亿吨 同比增长1 其中杂货吞吐量为7500万吨 同比增12 集装箱吞吐量542万TEU同比增9 8 2012全年鹿特丹港货物吞吐量达4 42亿吨 增长1 7 其中 货物进口吞吐量逾3 11亿吨 增长0 8 货物出口吞吐量近1 31亿吨 增长4 五 吞吐量 五 吞吐量 六 集疏运条件 鹿特丹港除了优越的地理位置 和良好的水深条件及高效的港口管理模式外 发达的多模式集疏运系统是重要的支撑 鹿特丹港现拥有500多条班轮航线 与世界上1000多个港口通航 港口便捷的集疏运条件 使得货物能做到门到门运输 其集疏运系统内连各港区码头 衔接港口业区和市区 外通欧洲综合交通网络 是大量货物的运输中转地 1 公路运输 2020 1 8 23 2 铁路运输 铁路每天有几十列火车抵达或离开鹿特丹港适应远距离的陆地运输 2007年建设的贝突威货运专线提供鹿特丹与德国之间的直达运输 鹿特丹港的铁路线路直接深入港口作业区 实现海铁的无缝衔接 减少了海公铁路联运的起吊装卸环节 降低了海铁联运的成本 在港口铁路编组站 采用了仙剑的调度设备 进一步提高了铁路运输的效率 从而保证了鹿特丹港的集装箱集疏运方式结构中的铁路方式占10 左右并且不断提高 3 驳船运输 近年来 由于运价低等原因 鹿特丹港驳船集装箱运输得到了迅速发展 几乎每天都有驳船将集装箱由鹿特丹运至莱茵河沿岸各集装箱码头 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内陆集装箱码头开始大量出现 在欧洲 尤其是莱茵河沿岸 已兴建了32个集装箱码头 90年代以来 鹿特丹开始实施新的扩展计划 建造10 15万吨级的第五 第六代集装箱码头 以确保欧洲最大集装箱运输中心的地位 内河驳船是包括煤 矿石及粮食等散货和集装箱的首选运输方式 因为莱茵河将鹿特丹与德国和瑞士等国家链接在一起 3 驳船运输 3 驳船运输 4 管道运输 原油等液体货物主要通过管道进行输送 港区内各种运输管道的长度已超过1200km长的荷兰铁路系统鹿特丹港的运输油管直通阿姆斯特丹以及联邦德国和比利时 荷兰建有专门运送危险货物的管道175000公里 其中12500公里是运送气体管道 5000公里是运送油和化学品管道 原油 成品油和液体化学品占货物总运量的50 都是利用管道运输的 大部分的原油直接在马斯弗拉克特港区码头通过管道运输或储藏 港口30 的湿散货通过综合管道运输 5 近海运输 鹿特丹港的近海直线船运发展迅速 目前已经成为欧洲各地150个港口的班轮服务 因此航班需次高 近海和支线运输成为鹿特丹港替代公路运输的最有吸引力的形式 新型的江海运输船舶80米长 6 3米高 41700载重吨 吃水3 4米的船舶能够运送各种类型的货物和集装箱 6 航空运输 史基浦机场位于阿姆斯特丹市东南 离鹿特丹80公里 是欧洲的四大国际中枢机场之一 开设了260多条航线 机场旅客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九 欧洲第四位 货邮吞吐量位居全球第十六位 欧洲第三位 七 班轮航线 鹿特丹现在拥有500多条班轮航线 与世界1000多个港口通航 班轮航线 欧洲一线AEX1航线 班轮航线 欧洲一线AEX2航线 班轮航线 欧洲一线AEX3航线 班轮航线 欧洲一线AEX4航线 八 临港工业区 鹿特丹是荷兰最大的工业城市 是西欧重要的海陆空交通枢纽 工业基地和贸易中心 拥有石油化工 船舶修造 港口 机械 食品等临海 临江工业带 直接与间接雇员近60万人 港口及相关辅助产业总产值占全国GDP的12 占当地城市GDP的40 鹿特丹城市经济的发展充分运用临近港口的优势 大力发展临港经济 贯彻 城以港兴 港为城用 的思想 发展临港经济 实现港口产业化 是当今世界大型港口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鹿特丹港区服务最大的特点是储 运 销一条龙 产业类型主要为 1 港口直接产业2 港口依存产业3 港口关联产业 九 实行地主港管理模式 荷兰鹿特丹市是世界上典型的实行地主港模式的著名港口城市 在建设港口过程中 由政府或是现有的港口管理局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 也可将港口建筑的开发任务交给私营企业 并以租赁方式把港口码头租给国内外港口经营企业或船公司经营 实行产权和经营权分离 特许经营机构收取一定租金 用于港口建设的滚动发展 鹿特丹港在地主港管理模式下 港区建设 物流园区 临港产业及集疏运体系等4个方面非常有特色 其模式的优点有 1 兼顾了政府和企业的利益 2 提高了港口效率 3 确立了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长远的固定投融资渠道 4 不仅可以满足港口企业的发展需求 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作用 SWOT分析 S 优势 莱茵河与马斯河汇合处 西依北海 东溯莱茵河 多瑙河 港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码头总长42公里 吃水最深处达22米 港区基础设施齐备 有世界最先进的ECT集装箱码头 劳动力富足 有城市作为腹地 海港集群拥有密切合作和联合经营的产业结构特点 港口化工行业在世界范围内只与新加坡 休斯顿和安特卫普有可比性 W 弱势 其地段污染严重 地势极低 水位较浅 自然资源较为贫乏 由于三角洲河床不稳 经常改道 使鹿港至北海口约30公里的直线航距最长迂回绕远达150多公里 甚至还出现过出海通道淤塞 中断航运的情况 海港的空间稀缺性和鹿特丹的区域被认为是劣势 市场越来越大 但是缺乏一个足够大的发展空间 海港的腹地的道路连接质量也是其劣势之一 一方面 公路连接质量有所下降 另一方面 货物配送到腹地或跨腹地配送的服务水平受交通堵塞的制约 SWOT分析 O 机会 政府统一规划 建设和管理 企业自主经营 物流中心规模大 专业化程度高 港口货物的运输干线莱茵河 高速公路 港口铁路与国内外交通网相连 自由港政策 免征关税 自由出入 降低成本 世界贸易 世界贸易的进一步增长 导致集装箱运输需求和能源有关的活动的增加 可持续交通 考虑到鹿特丹的地理位置优势 关于可持续和环境友好的运输的关注被视为机遇 欧洲联盟为港口建立了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造福于鹿特丹港口群与它的竞争对手的关系 SWOT分析 T 威胁 世界贸易世界贸易的增长 不仅被视为机会 但也是一个威胁 尤其是关于在鹿特丹港口群的枢纽功能 能量变化鹿特丹对石油的依赖 即将到来的能源变化将被视为其潜在的威胁 因此 鹿特丹港口的重点需要是将其转变为 能源港 吸引其他来源的能源 保持其竞争地位 综合性的货物中转站逐渐兴起 港口贸易附加值在增大 SWOT分析 thanks 谢谢观看 PortofRotterdam 截止2005年年底 公路 水路 铁路在多模式运输中分担比例分别是59 31 10 而截止2009年年底 公路 水路 铁路在多模式运输中分担比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