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7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2课时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习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浙江专用)2017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2课时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习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浙江专用)2017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2课时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习题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浙江专用)2017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2课时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习题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浙江专用)2017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2课时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习题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选择题读19世纪中叶以来每10年全球表面气温距平变化统计图,完成12题。1下列选项与图中信息相吻合的是()a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下降b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直线上升c20世纪50年代,全球气温较19611990年平均气温高d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每10年都比前10年明显变暖2近几十年,全球气温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关系密切,是因为温室气体()a强烈吸收太阳辐射 b强烈吸收地面辐射c强烈反射地面辐射 d强烈反射太阳辐射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每10年都比前10年明显变暖。第2题,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从而导致大气升温。答案1.d2.b3某研究小组认为,在冰雪覆盖的高纬度地带植树造林可能加剧全球变暖。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在该地带植树造林()a增加了对co2的吸收 b降低了地面反射能力c降低了大气相对湿度 d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解析本题以全球气候变暖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植树造林增加了对co2的吸收,会有效抑制气候变暖,故a项错误。在冰雪覆盖的高纬度地带植树造林改变了地面状况,降低了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增强了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地面又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所以在冰雪覆盖的高纬度地带植树造林,会使地面对热量的吸收和传递功能增强,加剧气候变暖,故b项正确。植树造林后,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相对湿度,故c项错误。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与气候变暖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b4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影响有()a青藏高原抬升b海平面上升c南极永久冰川面积扩大d旱涝灾害频率降低解析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答案b5近年来,世界上很多高山的雪线高度有上升的趋势,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全球降水增多 b全球气温升高c地壳运动剧烈 d海平面的上升解析高山的雪线高度上升,说明全球的气温升高。答案b下图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单位:km2)。读图,回答67题。6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暖 b地壳抬升c流水搬运 d风力侵蚀7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a冰蚀作用增强 b绿洲面积增大c干旱程度加剧 d流域面积扩大解析第6题,据图判断该流域冰川面积有减少的趋势,特别是东南方向面积变化最大,其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第7题,冰川面积减小会使冰蚀作用减弱;补给水源减少使绿洲面积减小,干旱程度加剧;流域面积是河流、湖泊的集水区域面积,不会随冰川面积的减小而扩大。答案6.a7.c读下图,回答89题。8上图为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福建省南部局地海岸变迁状况示意图,如果仅考虑气候变化对海岸变迁的影响,则全新世以来该地气候冷暖变化特征是()a逐步变暖 b先冷后暖c逐步变冷 d先暖后冷9若全球气候变暖,可能造成()高山雪线上升高纬冻土融化水稻分布北界南移全球普遍干旱a b c d解析第8题,由图中信息可知,早全新世到中全新世期间海岸线向陆地方向变化,所以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变暖,由中全新世到现代,海岸线向海洋变化,所以气候变冷。第9题,全球变暖,冰川融化,雪线上移;高纬度冻土融化;水稻分布的北界向北移动,全球旱涝加剧。答案8.d9.a读“全球气候长期演变图”,回答1011题。10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特点是()a全球气温逐渐升高 b全球降水量逐渐增加c冷暖、干湿交替出现 d气候变化周期长短一致11在a阶段()a气候由暖湿变为干冷 b冰川面积减少c雪线高度不变 d海平面不断上升解析第10题,读图可知,全球平均气温冷暖交替,全球平均降水干湿交替,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特点是冷暖、干湿交替出现。第11题,图中显示a阶段,全球平均气温由暖变冷,全球平均降水由湿变干,说明气候由暖湿变为干冷。答案10.c11.a世界气象组织称,北极周围地区的海冰面积创新低,2012年39月北极海冰消融118 377平方千米。据此回答1213题。12北极周围地区的海冰面积创新低与下图中的哪个箭头所示的辐射增强密切相关()a甲 b乙 c丙 d丁13为解决北极周围地区海冰面积创新低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发展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b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c加大矿物能源的勘探、开采和利用力度d限制一切耗能产业的发展解析第12题,北极周围地区海冰面积创新低是由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而全球气候变暖与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增大、大气逆辐射增强密切相关。第13题,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增大,温室效应增强,而温室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因此,解决北极周围地区海冰面积创新低问题的可行性措施是发展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答案12.b13.a二、非选择题14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1)碳元素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物质,它不但参与地球上的物质循环,而且参与能量流动。图1中各序号所表示的作用或结果分别是:_;_;_。(2)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全球变暖导致原本就短缺的淡水资源更加紧张,向海洋索取淡水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某高中生设计了一套海水淡化装置(图2)。(3)如果选择一些地区推广这套装置,需要设计一个方案来评选哪些地区适用这套装置。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列出必备的评选条件。解析第(1)题,根据关联图中各要素的关系分析即可。第(2)题,考查二氧化碳与大气保温效应的关系。第(3)题,评选条件中应包含临海、水资源短缺以及有利于海水蒸发的天气等。答案(1)光合作用沉积作用全球生态系统的破坏(2)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增强,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导致气温上升。(3)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太阳辐射较强;晴天多;临海;当地缺乏成本更低的淡水资源。(答出2点即可)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根据材料,分析全球变暖将给大洋洲带来的严重后果及其形成原因。(2)全球气候变暖给全球带来巨大影响。下列事象不会受其影响的是()a海陆间水循环 b阿拉伯半岛的气候类型c台湾海峡的宽度 d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