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卷)2016年高考生物冲刺卷05.doc_第1页
(浙江卷)2016年高考生物冲刺卷05.doc_第2页
(浙江卷)2016年高考生物冲刺卷05.doc_第3页
(浙江卷)2016年高考生物冲刺卷05.doc_第4页
(浙江卷)2016年高考生物冲刺卷05.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高考冲刺卷(5)【浙江卷】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3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 (120分)一、选择题(共17小题。每小题6分,共102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中含有mrna、trna和rrnab在翻译时,mrna上有多少个密码子就有多少个转运rna与之对应c化学本质为rna的核酶只能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d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经加工后部分形成trna和rrna【答案】a2型糖尿病可能由人类第六对染色体短臂上的hla-d基因损伤引起,它使胰岛b细胞表面出现表达异常的hla-d抗原,引起淋巴细胞被激活,最终攻击并杀死胰岛b细胞,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上述过程不需巨噬细胞参与b、型糖尿病由基因突变引起c、上述过程属于细胞免疫d、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答案】a3下图表示乌贼离体神经纤维膜电位的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状态的形成是由于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较高造成的bc过程称为复极化,是钠通道重新关闭后,钾通道打开,大量钾离子外流所致c在b过程中膜外钠离子浓度始终高于膜内dc过程膜电位下降是由于膜内大量的钾离子经主动运输运出细胞造成的【答案】d【解析】图中a表示极化状态,b表示去极化过程,c表示复极化过程。极化状态下的膜电位为静息电位,产生原因是有钾离子外流造成,a正确。c表示复极化过程,是钠通道重新关闭后,钾通道打开,大量钾离子外流,使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b正确。虽然在去极化过程中膜外的钠离子向膜内流入,但细胞内的钠离子浓度仍然低于细胞外,c正确。复极化过程是由于钾离子大量外流恢复至极化状态,其中钾离子经协助扩散运出细胞,所以d错误。4为了研究生长素和赤霉素对遗传性矮生植物的作用效应,某课题组选取了甲、乙、丙、丁、戊五种矮生豌豆突变体(它们的生长速率依次递增)。实验中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溶液分别喷施到五种突变体幼苗上,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可知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生长速率的突变体b对照组的结果表明该组的矮生豌豆幼苗均不生长c体外喷施生长素溶液能明显促进矮生豌豆的生长d生长速率越慢的品种,赤霉素的作用效果越显著【答案】d【解析】分析题干可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生长素和赤霉素对遗传性矮生植物的作用效应,实验方法是将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分别喷施到5个不同突变体的矮生豌豆幼苗上,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生长速率的突变体,喷施的不同试剂种类,a错误。对照组不喷施试剂,作为空白对照,与对照组高度比为100,不是证明矮生豌豆幼苗均不生长,b错误。由戊组可以看出,该实验不能证明体外喷施生长素溶液明显促进矮生豌豆的生长,c错误。由图分析,生长速率越慢的品种,赤霉素的作用效应越显著,d正确。5研究人员为测定细胞周期时间长短,进行如下实验:用含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原料培养某动物细胞,数分钟至半小时后获得细胞群体甲;随后将3h-tdr洗脱,转换至不含3h-tdr培养液并继续培养得到细胞群体乙。则细胞群体乙 ( )a所有细胞均被3h-tdr标记b最先进入m期的标记细胞是s期最晚期细胞c培养液中缺乏氨基酸供应,细胞停留在s期d培养液中加入秋水仙素,m期细胞比例减少【答案】b6夏季的晴天,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中某种乔木的叶片的表观光合速率相对值如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6:00时下层叶片的叶肉细胞中,呼吸速率一定大于光合速率b在这个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中,树冠层对群落的影响最大c.造成中、下层叶片表观光合速率低于上层叶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d.图中显示,该种乔木在夏季生物量明显增加主要来自上层叶片【答案】a【解析】下层叶片的叶肉细胞中,由于叶片相互遮挡,接受光照的叶肉细胞中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故a错误;从题图中可以看出,上层叶片的光合速率变化较大,因此树冠层的光合速率对群落的影响最大,故b正确;造成中、下层叶片表观光合速率低于上层叶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故c正确;由于上层叶片的表观光合速率较大,因此生物量的增加主要来自上层叶片,故d正确。第ii卷(180分)三、非选择题。30(14分)在适宜温度条件下,研究co2浓度倍增对干旱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坐标曲线可知,co2浓度倍增能使光饱和点 (变大变小)。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干旱胁迫降低净光合速率的原因是 ;co2浓度倍增不仅能提高净光合速率,还能通过提高 来增强抗旱能力。(2)从光合作用的物质基础来看,干旱胁迫可能导致叶肉细胞中 的含量减少,使光反应减弱,直接影响卡尔文循环中 反应的速率。(3)研究表明,干旱胁迫和co2浓度倍增均可能会提高黄瓜幼苗的 (填激素)含量;当a组净光合速率为12mol co2m-2s-1时,限制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 。【答案】(每空2分,共14分)(1)变大 气孔开度降低,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 水分利用效率(2)(光合)色素(或nadp+或adp) (c3酸co2)还原碳同化(3)脱落酸 光强度和co2浓度(2)从光合作用的物质基础来看,干旱胁迫可能导致叶肉细胞中光合色素及nadp+、adp、pi 等的含量减少,使光反应减弱,直接影响卡尔文循环中c3还原反应的速率。(3)干旱胁迫和co2浓度倍增均可能会提高黄瓜幼苗的脱落酸含量,使叶片提前脱落;当a组净光合速率为12mol co2m-2s-1时,限制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强度和co2浓度。31(12分)人体内的血糖浓度总是维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当血糖代谢失去平衡时,人体就会患低血糖病或糖尿病。某学校的学生兴趣小组作了以下的模拟尿糖的检测实验和问题讨论,请根据以下材料完成相关的内容:(1)实验材料:试管,试管架,滴管,清水,葡萄糖溶液,蛋白质溶液,蓝色葡萄糖试纸(遇到葡萄糖会出现棕红色),样本甲(糖尿病人尿液)、样本乙(正常人尿液)。(2)实验步骤取 支试管,分别编号,并放在试管架上。在上述试管中 。用滴管从1号试管中吸取等量液体滴2滴在葡萄糖试纸上,观察和记录葡萄糖试纸的颜色变化。重复步骤,用葡萄糖试纸测试另外几种溶液,每次记录测试纸的颜色变化将各组实验的试纸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实验结论。(3)设计一个表格记录上述实验结果,并将结果预测填入表中:(4)结果分析与问题讨论: 某同学实验所得的各张试纸的现象没有明显区别,都出现棕红色,请帮他们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 仅凭尿液样本还不能断定某人患糖尿病,应该怎样进行进一步确诊? 请简单写出实验思路: 。【答案】(2)5 15号分别是等量的清水、葡萄糖溶液、蛋白质溶液、甲尿液、乙尿液。 (无等量扣1分,漏写扣1分)(3) (4分) 用葡萄糖试纸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葡萄糖的实验记录表组别清水葡萄糖溶液蛋白质溶液样本甲样本乙葡萄糖试纸的颜色变化蓝色棕红色蓝色棕红色蓝色(评分标准:表头1分,组别正确1分,测量指标1分,结果预测:错1个扣1分、最多扣2分)(4)可能是用同一支滴管取液体样本(其他合理的答案也可以,如使用的滴管没有清洗等。但写试纸失效不给分,因为材料已告知)抽血、检测血液(1分)中胰岛素的浓度(1分)(说明:“浓度”不写不给分、写测血糖也不给分)32(18分)已知玫瑰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a对a为完全显性)。a基因控制紫色性状, a控制白色性状。现某研究小组将一种修饰基因b导入该植物某染色体中,该基因能淡化该植物花颜色的深度。研究发现植物具有一个b基因时颜色变浅为红色,具有两个b基因时为白色(无修饰基因b时用b表示)。现有三个纯合品系,白色1、白色2和紫色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组别亲 本f1 表现f2表现i白色1紫色紫色3/4紫色,1/4白色ii白色2紫色红色1/4紫色,1/2红色,1/4白色iii白色1白色2红色3/16紫色,6/16红色,7/16白色.(1)根据杂交实验结果,控制花色的基因与导入的修饰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 定律;(2)研究人员通过转基因技术将修饰基因b导入体细胞中,从而培育出红色植株,该育种方式的明显优点为 。(3)根据以上信息,可判断上述杂交亲本中白色2的基因型为 。第iii组f2中开白花的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基因型有 种。若从第i、iii组的f2中各取一株紫色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4)玫瑰花色遗传过程中说明一对相对性状可以由 对基因控制,玫瑰花色由花青素决定,而花青素不是蛋白质,故a基因是通过控制 控制紫色性状。(5)为鉴别第iii组f2中某一白色植株的基因型,用非转基因白色植株进行杂交,若后代只有红色和白色的植株,则可判断其基因型。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判断过程。【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8分)(1)自由组合 (2)定向改变生物性状或 克服远缘亲本杂交不亲和 (3) aabb 2 5/9 (4)一对或两对(答全给分) 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代谢过程(5)遗传图解:(4分) 【解析】(1)根据实验组中的f2代性状分离比为紫色:红色:白色=3:6:7,说明控制花色的基因与导入的修饰基因独立遗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基因工程育种的优点是可以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3)根据题意,白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b或aa_,红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b,紫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b,由于实验材料为纯合子,组中亲本为白色2紫色(aabb),f1全为红色(a_bb),则亲本中白色2的基因型为aabb;根据第组中的f2代性状分离比为紫色:红色:白色=3:6:7,则f1的基因型为aabb,亲本为白色1(aabb)白色2(aabb),f2中开白花的个体基因型为a_bb或aa_,其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aabb,共2种;第组亲本为白色1(aabb)紫色(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紫色),f2代中的紫色的基因型为1/3aabb和2/3aabb,第组f1的基因型为aabb,f2代中的紫色的基因型为1/3aabb和2/3aabb,因此从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