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超飞 做精心耕耘的“园丁”[文档资料]_第1页
叶超飞 做精心耕耘的“园丁”[文档资料]_第2页
叶超飞 做精心耕耘的“园丁”[文档资料]_第3页
叶超飞 做精心耕耘的“园丁”[文档资料]_第4页
叶超飞 做精心耕耘的“园丁”[文档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叶超飞 做精心耕耘的 “ 园丁 ”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叶超飞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教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赣州市重点工程建设先进个人,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主编林业财务会计等教材三部。 作为一名高职教师,如何根据高职学生特点进行教学;作为一名林业类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如何发挥育人工作的实效性?这是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副校长叶超飞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经过多年摸索和实践,他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管 理和教育理念。 勤奋进取, “ 鲤鱼 ” 跳龙门 1966 年,叶超飞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的一个小山村。兄弟姐妹多,家境较为贫困,他从懂事时起便学会了帮父母操持家务,照顾弟妹,并成为家中重要劳动力。他不仅是劳动的一把手,在学习方面也处处拔尖。小学升初中时,全县选拔 50 名农村学生进入县城的龙南中学初中部学习,因为成绩优秀,叶超飞被选上了。 这原本是一件大喜事,但叶超飞全家却都在为此纠结。去城里读书需要交住宿费、伙食费等,虽然所需费用不多,但对于吃饱饭都成问题的叶家来说,却是一个大问题。农村初中能够考上高中的学生很少,能够考进龙南高中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懂事的叶超飞却主动和父母说,他要留在家门口的农村中学读书。这样,一方面可以省下伙食与住宿等费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家里干农活。 虽然农村中学的教学资源比不上县城,叶超飞在课余时间还要帮助家人干农活,但刻苦学习的叶超飞在三年后还是顺利考入龙南中学高中部。经过高中几年的苦读,他被南京林业大学录取,成为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一名学生。自知上大学之不易,叶超飞非常珍惜读书机会,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努力减轻家庭负担。在大学里除了努力学习和课后做兼 职外,他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学校图书馆。 “ 参加工作后,我仍喜欢读各种书,有朋友戏称我为 杂师 。 ” 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在求学过程中要付出比同龄人更多的汗水,但叶超飞从来都不抱怨。他对父母始终充满感激。 “ 我的父母是农村的,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始终支持我读书。如果不是家人的支持,我就走不出大山。 ” 提升教学质量,力促高职内涵式发展 大学毕业后,叶超飞回到家乡,成为江西省赣州林业学校(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前身)的一名教师。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他先后担任教研室主任、科长、系主任、系支部书 记等职务。 从教之后,叶超飞先后承担林业经济管理学基础电子商务等课程的教学。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指导,学生的到课率与听课率都出奇的高。根据学校的 “ 评教系统 ” ,学生对叶超飞所授课程的评价全都是优秀,学生认为他讲课形象有趣。 在教学上 “ 如鱼得水 ” ,这源于他对教学有独特看法,他的教学方式被同行形象地比喻为叶氏 “ 钢筋水泥 ” 理论。 “ 在农村,我经常看到建筑工人造房子,建房子需要钢筋、水泥、沙子等材料,这些材料经过工人师傅有序结合后,就变成了房子。这给了我一个启发,其实,学习也如同造房子 :有的课程是钢筋,有的课程是砖头,有的课程是水泥,这些知识点经过有序组合后,才能成为知识大厦。 ” 在教学过程中,叶超飞始终强调课程的结构性与系统性。他把学生比作一棵树苗,学习过程如同树苗成长一样,每颗树苗具备了生长能力,每个学生也都有自我成长能力。例如在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叶超飞非常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在充分了解学生兴趣后,叶超飞将枯燥的知识分解成一个个循序渐进的任务来引导学生。他将教学目标与课程章节分化细化,如将 “ 电子商务 ”“ 电子支付 ”“ 网络营销 ” 等一个个概念、内容分解 成任务探索,通过构建双向互动的课堂,运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案例示范等教学方法,既向学生教授了知识点,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工作中,叶超飞一直在思考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多年的高职教学经验使他对于教学形成一套心得,他将其归纳为 “ 三个转变 ” :首先是把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知识,如果离开知识的积累,实践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其次把实践知识转变为实践技能,只有当理论知识真正能解决问题时,才能体现知识的力量;再次是把实践技能转变为工作成果,只有坚持教育与劳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促进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 化。 依靠 “ 三个转变 ” 的教学思路,叶超飞的教室里走出过许多优秀人才。他的学生王根林说: “ 叶老师的教学方式对我影响很深:刚进大学时,我很内向,极不自信。叶老师鼓励我要勇于表达,慢慢地我学会了与人交流。通过大学三年的锻炼,我沟通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毕业时我选择销售行业,我对现在的自己充满信心。 ” 精细化管理,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 以生为本、立艺树人 ” 是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六十多年来秉承的学生管理工作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叶超飞始终强调要关爱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 性作用,把学生当作管理的对象,同时也是自我管理的主体,实行科学管理,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在大学求学期间,叶超飞就阅读了大量的关于管理学方面的书籍。 “ 管理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提升学生工作管理水平,促进学生的成长。精细化管理并不是 人人管、事事管、时时管 ,而是搭建好一个框架,营造好一个环境,让学生自觉自主地成长。 ” 在叶超飞的推动下,为落实精细化管理,学校构建了一个育人格局,搭建了一个让学生自觉自主发展的 “ 框架 ” 。从制度建设到部门参与、从教师队 伍建设到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从思想政治教育到管理工作,都力求体现学校引导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的效果。 近年来,在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推动下,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不断加强学生工作队伍职业化建设:实施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实行辅导员 “ 三证 ” (心理咨询资格证书、就业指导资格证书和职业规划指导资格证书)提升工程;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使班主任成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当代大学生与叶超飞所处年代的大学生已有很大差别。叶超飞从小就很自立,当他和学生讲他小时候一个人上山挑水、劈柴时,一个人去集市上卖 菜时, “95 后 ” 的很多大学生都一脸迷茫,感觉在听天方夜谭。而当前大学生邮寄脏衣服回家等也不断刺痛这位教育者的神经,为此,叶超飞又将学生的自我管理纳入精细化管理之中。 “ 森林里的树,在自由的空间里茁壮地成长;而公园里的树,则通过人为的修枝剪叶生长。学生如同树木,需要通过正面引导,让他们主动活泼地生长,因而需要精细化管理。 ” 在叶超飞看来, “ 管 ” 是为了 “ 不管 ” ,要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学生自我管理,使学生能够早日长大。 精细化管理还体现在为学生服务上。 “ 教育是为学生服务,学校教职工要树立以生为 本的理念。 ” 在叶超飞的这一育人理念下,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不断增强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主动热情地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老师对学生倾注爱心,将学生视作自己家人,针对学生学习、生活、升学、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把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儿上,从而增强学生工作的感染力、影响力和实际效果。 而特殊学生群体的管理则始终是叶超飞所关注的。在他的努力下,学校非常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残疾人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专门出台了毕业生“ 双困生 ” 帮扶工作实施意见,为困难学生建立档 案,完善就业帮扶和咨询制度,设立 “ 双困生 ” 就业帮扶专项基金,不断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还特别注重对困难群体的就业心理辅导。 在叶超飞与江西环境职院人看来,学生不管毕业后身在何处,永远是学校的孩子。 2011 年,叶超飞得知已毕业两年的 2009 届残疾毕业生叶仁芳通过手术可以康复,但家庭困难无力承担巨额手术费的情况后,便与学校领导商量,发动全校师生为其捐款十多万元,帮助她完成康复治疗,并为其落实了新的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叶超飞在课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管理类书籍。他的眼光转 向国际,积极向国际管理咨询协会申请认证,并获得了目前管理咨询行业最权威、最广泛使用的资格证书 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 CMC)。 环境育人,熏陶学生成才 青少年求学期间家境贫寒,但全家都支持叶超飞读大学,这让他深感环境的重要性。从教后,叶超飞一直认为高校应该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与人环境;而作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一直都很注重环境对学生的熏陶作用。 在分管基建与绿化工作期间,建设 “ 生态校园、花园学府 ” 的目标一直在叶超飞脑海中盘旋。 “ 作为林业类职业院校,学校只有将 自身绿化建设好了,才能发挥示范榜样作用。 ” 为进一步提升 “ 生态校园 ” 的品牌效应,在叶超飞的带领下,学校基建处近几年的绿化都是按照尽可能选择种植多的树种,按照近自然生态的配置,形成一个近自然生态系统。学校始终贯彻 “ 校园即树木园 ” 的建设原则,绿化规划校园,突出体现生物多样性的森林生态特色。 在叶超飞的推动下,自 2006 年启动 “ 绿化工程 ” 以来,学校已投入资金 1000 余万元,引进红豆杉、银杏等珍稀树种 100 多种,加种夹竹桃、木芙蓉等两万多株。如今,学校形成了五个植物群落,将园林、生态和树木园建设结合起来,整 个校园形成了一个花园。优美的校园环境不断增强校园的教学及育人功能,从而达到 “ 人与自然和谐、树木树人同步 ” 的目标。 如今的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草木葱茂,绿树成荫,植物芬芳,鸟语花香,植被覆盖率达 70%,赢得了 “ 森林校园、花园学府 ” 的美誉。信步走在校园,犹如置身于森林公园、徜徉于绿色海洋,如同体验一次生态游。纵横交错的主干道两旁,丛丛佳木垂荫、排排大树耸立,守护着现代又典雅的教学大楼、宽阔舒适的运动场、文化浓郁的校园通道、错落有致的宿舍楼。 为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在叶超飞与其他老师努力下,学 校还制订树木种植、管理、认养等方面一系列具体办法,号召每位师生积极参与到校园生态文明建设中。通过举办“ 花卉知识普及周 ” 等活动,全校师生养成了爱绿的良好习惯。爱绿氛围也感染着毕业多年的校友,很多毕业生从全国各地赶回母校,或认养 “ 纪念树 ” ,或带着全家种植 “ 家庭树 ” 等,毕业生回校种树已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除了努力打造校园硬件环境外,叶超飞还积极提升校园软文化实力。他主张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引领学生成长。学校通过文化小品建设、生态教育基地等人文生态建设, 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情景剧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生态审美教育等富有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了 “ 和气、合力、和谐、天人合一 ” 的校园氛围,凝练了“ 行言、行知、行德、知行合一 ” 的校园精神。 优美的自然环境对学生产生了 “ 润物细无声 ” 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则让学生不断成长。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熏陶下,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自信心不断增强,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除了积极开展学校工作之外,叶超飞还积极服务社会,他先后参与江西省林业会计工作者 免费业务培训、为赣州市林业发展建言献策等等。 2007 年,赣州市确立了 “ 一条主线、六个重点 ” 的工作部署,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校园扩建项目成为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叶超飞根据学校的部署,奔走四方,极力打造 “ 一门一广场 ”“ 一山一廊 ”“ 一园一湖 ” 的自然生态建设,圆满完成了该项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