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练测)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7.1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讲)(含解析).doc_第1页
(讲练测)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7.1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讲)(含解析).doc_第2页
(讲练测)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7.1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讲)(含解析).doc_第3页
(讲练测)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7.1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讲)(含解析).doc_第4页
(讲练测)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7.1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讲)(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7.1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1、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2、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3、了解焓变与反应热、中和热和燃烧热的含义。掌握中和热的测定方法(实验)。4、掌握反应热的简单计算,能灵活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5、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一、化学反应的焓变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变化: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2)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守恒: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热能、光能、电能等。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2焓变、反应热(1)定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热效应。(2)符号:h。(3)单位:kjmol1或kj/mol。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总不会相等的。在新物质产生的同时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注意】h的比较比较h的大小时需考虑正负号,对放热反应,放热越多,h越小;对吸热反应,吸热越多,h越大。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总不会相等的。在新物质产生的同时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的角度分析,如图所示。(2)从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的角度分析(3)记忆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讲练测)2017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7.1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讲)(含解析)可燃物的燃烧;酸碱中和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物质的缓慢氧化等。吸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ba(oh)28h2o与nh4cl反应;碳和水蒸气、c和co2的反应等。【总结】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比较类型比较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定义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形成原因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与化学键的关系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表示方法h0h0联系hh(生成物)h(反应物),键能越大,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键能越小,物质能量越高,越不稳定【注意】化学反应表现为吸热或放热与反应开始是否需要加热无关,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co2=co2),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也不一定是放热反应。浓硫酸、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nh4no3溶于水吸热。因不是化学反应,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不是反应热。通过反应放热或吸热,可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典型例题1】【海南华侨2016届第一次】化学反应a2+b2=2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断裂2mola-b键需要吸收ykj能量c 2molab的总能量高于1mola2和1molb2的总能量d断裂1mola-a键和1molb-b键可放出xkj能量【答案】b【考点定位】考查考查了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的关系。【点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各种元素的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断裂反应物的化学键,形成生成物的化学键,断键吸收能量,成键释放能量,因此任何反应,无论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都需要有一个活化的过程,即都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热就是断键吸收的热量与成键释放的热量差。研究反应热可以为反应的发生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充分利用,达到物质及能源的充分利用,更符合当今的原子经济型和能源经济型的消费理念。【迁移训练1】【百强校2016届哈师大附中期中】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水蒸气变成液态水 酸碱中和反应 浓硫酸稀释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食物腐败a b c d 【答案】c考点:本题主要是考查放热反应判断二、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2意义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如:2h2(g)o2(g)=2h2o(l) h571.6 kjmol1表示:2 mol氢气和1 mol氧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水时放出571.6 kj的热量。3书写(1)注明反应条件:反应热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绝大多数反应是在25 、101 kpa下进行的,可不注明。(2)注明物质状态:常用s、l、g、aq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溶液,同素异形体要注明名称。(3)注意符号单位:h应包括“”或“”、数字和单位(kjmol1)。(4)注意守恒关系:原子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能量守恒。(h与化学计量数相对应)(5)区别于普通方程式:一般不注“”、“”以及“点燃”、“加热”等。(6)注意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且化学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h也要加倍。例如:2h2(g)o2(g)2h2o(g);h483.6kjmol1 h2(g)o2(g)h2o(g);h241.8kjmol1 上述相同物质的反应,前者的h是后者的两倍。【典型例题2】【百强校2016届衡阳八中一模】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 ( )a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 kj/mol(燃烧热)b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中和热)cs(s)o2(g)=2so2(g)h296.8 kj/mol(反应热)d2no2=o22noh116.2 kj/mol(反应热)【答案】c【考点定位】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点评】本题考查燃烧热以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误判断,重在搞清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需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h的正负号、数值、单位,燃烧热抓住1mol可燃物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中和热抓住生成1mol水。【迁移训练2】【百强校2016届哈师大附中期中】在25、1.01105pa下,将22gco2通入到750ml1.0moll-1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x kj热量。在该条件下1molco2通入到2l 1.0moll-1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ykj热量,则co2与naoh反应生成nahco3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aco2(g)+naoh(aq)=nahco3(aq) h = -(2y-x)kjmol1bco2(g) + naoh(aq) = nahco3(aq) h = -(4x-y)kjmol1cco2(g) + naoh(aq) = nahco3(aq) h = -(2x-y)kjmol1dco2(g) + naoh(aq) = nahco3(aq) h = -(8x-2y)kjmol1【答案】b【解析】考点:考查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三、燃烧热与中和热1燃烧热(1)概念: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燃烧热的单位一般用kjmol表示。注意:完全燃烧,是指物质中下列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物质:cco2,hh2o,sso2等。(2)表示的意义:例如c的燃烧热为393.5kjmol,表示在101kpa时,1molc完全燃烧放出393.5kj的热量。2中和热(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 1 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2)中和热的表示:h+(aq)+oh-(aq)=h2o (1); h=-57.3kjmol。【注意】稀溶液是指溶于大量水的离子。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热、电解质电离的吸热所伴随的热效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化合生成 h2o,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这部分反应热也不在中和热内。3燃烧热和中和热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燃烧热中和热不同点能量变化放热反应hh 0【答案】d【考点定位】考查燃烧热、中和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方向的判断【点评】“三热”是指反应热、燃烧热与中和热,可以用对比法深化对这三个概念的理解,燃烧热要准确把握可燃物为1mol,生成稳定的产物,中和热应准确把握生成的h2o为1mol,明确它们的区别和联系,避免认识错误。【迁移训练3】以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c(s)1/2o2(g)=co(g) h110.5 kjmol1bc(s)o2(g)=co2(g) h393.5 kjmol1c2h2(g)o2(g)=2h2o(l) h571.6 kjmol1dh2(g)1/2o2(g)= =h2o(g) h241.8 kjmol1【答案】b考点:考查燃烧热的有关判断四、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再生能源非再生能源常规能源新能源常规能源新能源一级能源水能、生物能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煤、石油、天然气等核能等二级能源煤制品、石油制品、电能、氢能、沼气、火药等(1)重要的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2)煤作燃料的利弊问题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把煤作燃料简单烧掉太可惜,应该综合利用。煤直接燃烧时产生s02等有毒气体和烟尘,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煤作为固体燃料,燃烧反应速率小,热利用效率低,且运输不方便。可以通过清洁煤技术,如煤的液化和气化,以及实行烟气净化脱硫等,大大减少燃煤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提高煤燃烧的热利用率。(3)新能源的开发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燃煤在能源结构中的比率,节约油气资源,加强科技投入,加快开发水电、核电和新能源等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是太阳能、燃料电池、风能和氢能等。这些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且有些可以再生,为再生性能源,对环境没有污染或污染少。【典型例题4】下列能源组合中,均属于新能源的一组是 ( )天然气 煤 核能 石油 太阳能 生物质能 风能 氢能a b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天然气、煤、石油、均是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其余均是新能源,答案选d。【考点定位】考查新能源判断【点评】新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说的,一般具有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很少污染等。常见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许多种,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迁移训练4】 【2017届山西省重点协作体高三暑假第一次联考】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直接来自自然界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来制取:2h2o(l)= 2h2(g)o2(g),该反应需要吸收大量的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煤气是二级能源 b水力是二级能源c天然气是二级能源 d电能是一级能源【答案】a考点:考查能源的划分等知识。考点一: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正误的判断“五看”法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1)看方程式是否配平;(2)看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是否正确;(3)看h的“”、“”符号是否正确;(4)看反应热的单位是否为kjmol1;(5)看反应热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是否对应。【典型例题5】【百强校2016届哈师大附中期中】已知充分燃烧ag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c2h2(g)5o2(g)4co2(g)2h2o(l) h-2bkj/molbc2h2(g)5/2o2(g)2co2(g) h2o(l) h2bkj/molc2c2h2(g)5o2(g)4co2(g)2h2o(l) h-4bkj/mold2c2h2(g)5o2(g)4co2(g)2h2o(l) hbkj/mol【答案】c【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点评】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正误的4个观察点:“一观察”:化学原理是否正确,如燃烧热和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否符合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二观察”:状态是否标明;“三观察”:反应热h的符号和单位是否正确;“四观察”:反应热的数值与物质的系数是否对应。【迁移训练5】【辽宁抚顺一中2016届第一次月考】在25、1.01105pa下,将22gco2通入到750ml1.0mol/l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xkj热量。已知该条件下,1mol co2通入到2l1.0mol/l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y kj的热量则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hco3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为 ( )aco2(g)+naoh(aq)=nahco3(aq)h=(2y-x)kj/molbco2(g)+naoh(aq)=nahco3(aq)h=(4x-y)kj/molcco2(g)+naoh(aq)=nahco3(aq)h=(2x-y)kj/moldco2(g)+naoh(aq)=2nahco3(aq)h=(8x-2y)kj/mol 【考点】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22gco2通入1mol/lnaoh溶液750ml中充分反应,n(co2)=22g44g/mol=0.5mol,n(naoh)=1mol/l0.75l=0.75mol,该反应既生成碳酸钠又生成碳酸氢钠,方程式为2co2+3naohnahco3+na2co3+h2o。由0.5molco2反应放出热量为xkj,则2molco2反应放出热量为4xkj,即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o2(g)+3naoh(aq)nahco3 (aq)+na2co3(aq)+h2o(l)h=4xkj/mol,又1mol co2通入1mol/lnaoh溶液2l中充分反应放出y kj的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 2naoh(aq)+co2(g)na2co3(aq)+h2o(l)h=ykj/mol,由盖斯定律可知,-可得,naoh(aq)+co2(g)nahco3(aq)h=(4x-y)kj/mol,答案选b。考点:本题主要是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考点二:反应热的相关计算 盖斯定律(一)盖斯定律: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热量)变是一样的。在使用盖斯定律时,伴随着两个或多个方程式的加减处理时,h的计算一定要带上(二)化学反应热的计算1计算的基本方法(1)根据盖斯定律,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热化学方程式包括其h相加或相减,得到一个新的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计算的模型:(2)根据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差进行计算反应物旧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e1,生成物新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e2,则反应的he1e2。如h2与cl2燃烧生成hcl的反应,h2(g)cl2(g)=2hcl(g),断裂旧键吸收的总能量为679 kjmol1,新键形成过程中释放的总能量为862 kjmol1,故该反应的反应热h679 kjmol1862 kjmol1183 kjmol1。2注意事项(1)反应热数值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改变时,其反应热数值需同时作相同倍数的改变。(2)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是指按所给形式完全进行时的反应热。(3)正、逆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典型例题6】【宁夏六盘山高级2016届上期中】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s(s)2kno3(s)3c(s)=k2s(s)n2(g)3co2(g)hx kjmol1已知:碳的燃烧热h1a kjmol1 s(s)2k(s)=k2s(s)h2b kjmol12k(s)n2(g)3o2(g)=2kno3(s) h3c kjmol1 则x为() a3abc bc3ab cabc dcab【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已知碳的燃烧热为h1= a kjmol1,则碳的燃烧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 (g) h1= a kjmol1 ,s(s)+2k(s)=k2s(s) h2=bkjmol1,2k(s)+n2(g)+3o2(g)=2kno3(s) h3=c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可得h =3h1+h2h3,即x=3a+bc,答案选a。考点:盖斯定律【点评】像这种根据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计算的试题,关键是找出欲求的热化学方程式与已知几个热化学方程式的关系,通过必要的加减乘除除掉欲求热化学方程式中没有,而已知热化学方程式有的物质,如该题欲求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没有fe2o3和fe3o4,所以只要想办法除掉这两种物质即可。【迁移训练6】【浙江杭州高级2016届第三次月考】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nn键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nn键放出942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则1moln4(g)生成n2(g)的h为 ( )a -882kj/mol b+441kj/mol c+882kj/mol d-441kj/mol【答案】a考点:考查反应热的计算。考点三:中和热的测定1实验用品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温度计、两个量筒(50 ml)、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2测量方法与步骤:测量原理:hn(m酸m碱)c(t终t始)操作步骤a量取50 ml 0.50 mol/l的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定其温度,记作thcl,然后将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洗液不倒入小烧杯)。b用另一个量筒最取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测定其温度,记作tnaoh,然后将温度计上的碱用水冲洗干净。c先将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中,然后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中(注意不要洒到外面),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作t终。d重复上述实验两次,取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计算数据。e根据实验数据计算:t始(若实验过程中保证盐酸与naoh溶液温度相同,则无需用该公式计算)h=kj/mol3中和热测定实验中需注意的事项:(1)注意温度相同。必须确保酸、碱两种溶液的温度相同。(2)注意酸、碱的浓度大小。为使测得的中和热更准确,所用盐酸和naoh溶液的浓度宜小不宜大。(3)注意保温。必须确保实验过程中酸、碱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能扩散到测定仪器以外。(4)注意温度计的使用。实验宜使用精确度为0.1的温度计,且测量时应尽可能读准。温度计的水银球要完全浸没在溶液中,而且要稳定一段时间后再读数,以提高所测温度的精度。(5)注意两个近似。一个是体系的比热容近似等于水的比热容,二是酸、碱溶液的密度近似等于水的密度。【典型例题7】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用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所用naoh溶液要稍过量?_。(2)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填序号)。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b分三次少量倒入c一次迅速倒入(3)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填序号)。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c轻轻地振荡烧杯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4)现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1 l 1 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h1、h2、h3,则h1、h2、h3的大小关系为_。(5)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1。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序号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盐酸氢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