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河北省衡水市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单元十五 近代以来的中外科技与文艺的发展历程 作业45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doc_第1页
(通用版)河北省衡水市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单元十五 近代以来的中外科技与文艺的发展历程 作业45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doc_第2页
(通用版)河北省衡水市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单元十五 近代以来的中外科技与文艺的发展历程 作业45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doc_第3页
(通用版)河北省衡水市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单元十五 近代以来的中外科技与文艺的发展历程 作业45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业(四十五)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11988年邓小平在视察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邓小平的话说明()a“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b我国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已拥有核武器和人造卫星c没有“两弹一星”的国家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d强大的军事力量是奠定崇高国际地位的基础解析:分析题干邓小平的话,强调了我国的原子弹、氢弹和卫星技术发展的重要性,这些都属于尖端科技,同时又强调,中国必须拥有这些尖端科技成就,要不然不算有重要影响的大国,所以答案为d。“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洲际导弹和人造卫星,故排除a项;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故排除b项;c项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答案:d2据西方媒体报道:“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这评论的是我国()a“南优2号”的成功培育b“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升空c每秒向量运算过亿次计算机诞生d“神舟5号”飞船成功发射解析:根据“中国的航天技术”,排除a项;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升空,1983年每秒向量运算过亿次计算机诞生,时间不符合“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排除b、c两项;2003年“神舟5号”飞船成功发射,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d项正确。答案:d3有位在华的苏联学者不同意毛泽东关于孙中山世界观的论点,有人提议把这一事件通报给苏联驻华大使。毛泽东回复道:“我认为这种自由谈论,不应当去禁止。这是不同意见,什么人都可以谈论,无所谓损害威信。”这充分表明毛泽东()a在学术界提倡百家争鸣b在国际交往中的高度自信c在学术界提倡百花齐放d坚定地倒向社会上义阵营解析:材料中毛泽东的回复说明了他认为在思想上要允许存在争议,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这表明毛泽东在学术领域鼓励百家争鸣,所以a项正确。c项错误,百花齐放是艺术领域的主张;b项不是材料所表现的含义;d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一点。答案:a4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早期,香港影片在上海上映时场面火爆,除少数戏曲片外,“几乎场场满座”。而国产电影,尤其是反映“大跃进”的影片,上座情况却相形见绌。这一反差表明()a香港电影更能反映社会现实b国产电影的制作技术低下c这一时期文化氛围相对宽松d“大跃进”运动的持续深入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在20世纪中期,上海的影院可以放映香港影片,也播放反映大跃进的影片,这表明当时的文化氛围相对宽松,故c项正确。a、b、d在题文中没有明确表述,不符合题意。答案:c5我国从1957年到1966年高等学校培养毕业生近140万人,为1950年到1956年7年间的4.9倍。与这一成就相关的是()a国民教育体系逐渐形成b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c“三个面向”方针的落实d“科教兴国”战略初步实施解析:到1966年,建国十七年来,教育事业的重大成就是形成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量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故a项正确;“科教兴国”是20世纪90年代初步实施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后初期,三个面向”是80年代提出的,b、c、d三项时间不符合材料,排除。答案:a6在中国历史上的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到3%到6%。这一状况最可能出现在()a洋务运动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解析:“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表明中国工业建设对工程技术需求很大,“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到3%到6%。”反映了和苏联关系非常友好,综合信息可判断这一状况最可能出现在“一五”计划时期,中国加强重工业建设,对工程技术需求很大,并且建国初期,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中国的工业建设得到了苏联的帮助,故b项正确;a、c、d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b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全球通史一书中曾列出古代中国传播给西方并对其造成影响的诸多发明:钻井技术1126年传入欧洲;冶金鼓风机1200年传入欧洲;铸铁1300年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活塞风箱,1500年传入欧洲;旋转风扇1556年传入欧洲材料二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时间成就意义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核垄断,步入核国家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中国拥有战略威慑武器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研制经费少速度快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拥有自己天空眼睛1997年银河iii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计算机枝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2002年中国第一头克隆牛成功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取得重大成果2003年神五飞船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2008年神七飞船发射成功太空行走实现卫星放飞探测手段的多样化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科学家“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发展贡献”奖章标志着中国在此方面的研究水平居世界前沿2013年“辽宁”号航母正式入列人民海军表明中国海军航母已经开始进入战斗力生成阶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影响以及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科技发展重心的变化。(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进步产生的影响。答案:(1)影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长期领先世界;大量科技成就传入西方,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原因:僵化腐朽的君主专制制度,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制约了思想文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