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大视野丛书)中考化学 第2讲 活动探究与实验(无答案).doc_第1页
(精英大视野丛书)中考化学 第2讲 活动探究与实验(无答案).doc_第2页
(精英大视野丛书)中考化学 第2讲 活动探究与实验(无答案).doc_第3页
(精英大视野丛书)中考化学 第2讲 活动探究与实验(无答案).doc_第4页
(精英大视野丛书)中考化学 第2讲 活动探究与实验(无答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 活动探究与实验智能概述 活动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而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进行活动探究和化学实验时,必须具备的基本实验技能包括药品取用、对物质进行加热、仪器连接、过滤和蒸发、仪器洗涤等。 实验时要注意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由此分析、推理得到正确的结论,从而证明物质的性质及反应的规律。如下表即为通过实验现象得到相关结论的实例。反应物实验现象结论铁屑、稀硫酸有气泡产生,铁屑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有些金属可与酸反应,产生气体。锌、稀盐酸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溶解铜、稀硫酸无明显现象问题解决 例1 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克食盐时,错把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了右盘,他称得食盐的质量为8.6克(1克以下用游码).则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a. 8.6克 b. 7.4克 c. 8.0克 d. 9.2克 例2 根据维生素c能够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可以测定出苹果汁和橙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相对多少。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a. 烧杯中溶液的体积b. 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c. 烧杯中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d. 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例3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 b. c. d.例4 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中与气体b充分接触,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a和b的组合可能是()a. 水、一氧化碳b. 水、氯化氢c. 酒精、氧气d. 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例5 加热碱式碳酸铜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 试管内壁有水滴出现 b. 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逐渐变浑浊c. 绿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 d. 加热碱式碳酸铜能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氧化铜例6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平视测量,初次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a. 大于15ml b. 小于15ml c. 等于15ml d. 无法确定刻意练习1.小军同学在家做家庭小实验时,发现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 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c. 认为自己做错了,不予理睬,继续做其它实验 d. 向老师请教2.某些玻璃仪器,为保证其密闭性,常常把玻璃的接触面处磨毛(也称磨砂),下列仪器的口部经过了磨毛处理的是() a. 量筒 b. 集气瓶 c. 烧杯 d. 试管3.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_4.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5.托盘天平调零后,在左盘衬纸上置氧化铜粉末,右盘衬纸上置1个5g砝码,游码标尺示数如下,此时天平平衡。则被称量的氧化铜质量为()a.8.3g b.7.7g c.3.3g d.2.7g6.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该同学称取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a.23g b.27.4g c.32.3g d.32.6g7.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 b. 化学不再需要实验c. 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 d. 未化学的方向是经验化8.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一环是进行科学实验的设计,科学实验的设计的正确的步骤应为( )充分收集资料;设计合理的方案;明确实验目的;进行科学实验a b c d9.图解中甲是在有光照条件下验证绿色植物释放o2是否是在光下释放出来的装置;乙和丙是另外2个装置,通常可作为甲的对照实验装置的是() a. 只有乙 b. 只有丙 c. 乙和丙都是 d. 乙和丙都不是10.游客参观世博园后留下的固体废弃物(垃圾)也是一种环境污染物,对该垃圾的处理有以下几种方法,其中合理的是()a. 利用废弃凹地填埋 b. 分类回收,进行无公害处理c. 用船装到公海倾倒入海洋 d. 运送到边远地区埋放11.(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_ml的量筒。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再去吸取其他药品。实验室用烧杯加热水时,烧杯的底部应垫放_。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2)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都是错误的,请回答他们错在什么地方,并指出可能造成的后果图a中的错误之处: ; 造成后果: ;图b中的错误之处: ;造成后果: ;12.小英在做饭时,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率。(1)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中,写出其中两项,并推测此因素对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因素 ,影响 ;因素 ,影响 .(2) 从你列出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推测。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13. 初中化学实验中,有许多涉及操作上“先”与“后”的问题,如果把“先”与“后”顺序颠倒,就会影响实验效果,甚至导致事故发生试写出下列两种情况的“先”与“后”(1)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 (2)给试管中物质加热: (3)点燃可燃性气体: (4)实验室制取气体: 14.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学生在实验室做肥皂的制取实验,其步骤如下:在一个于燥的蒸发皿中加人8ml植物油、8ml乙醇和4mi_naoh溶液.在不断搅拌下,给蒸发皿中的液体温火充分加热,直至混合物变稠.继续加热,直到植物油全部消失为止.把盛有混合物的蒸发皿放在冷水浴中冷却.稍待片刻,向混合物中加人20 ml热蒸馏水,再冷却.然后加人25 ml naci饱和溶液,充分搅拌.用纱布滤出固态物质.把固态物质挤干,并把它压成条状,晾干,即制得肥皂.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中用作搅拌的常用仪器是 .(2)给蒸发皿中的液体加热是否需要石棉网?(3) 通过什么实验知道步骤中油脂全部反应完毕?(4) 实验过程中,蒸发皿中的液体着火了,熄灭此火的简便方法是什么?1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查阅资料知道:淀粉在适当温度和酸催化条件下可转变为葡萄糖,葡萄糖溶液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共煮,可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为探究淀粉在不同温度下转化为葡萄糖的程度,他们每人都进行了如下两步实验:步骤1.用一支大试管取一定量淀粉与水混合,再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摇匀,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实验过程中,各人控制温度不同,加热持续时间相同。步骤2.然后用两支小试管各取少量大试管内的反应混合物,在其中一支小试管(编号为a)内滴加naoh溶液至呈强碱性,再滴入45滴cuso4溶液,并加热至沸;在另一支小试管(编号为b)内滴加23滴碘水。观察并记录现象。(1)由于各人控制的温度不同,出现了下列三种情况。请你根据已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情况汇总表。现象结论第一种情况a试管中 b试管中 淀粉没有转化为葡萄糖第二种情况a试管中 b试管中 _第三种情况a试管中 b试管中 淀粉完全转化为葡萄糖(2) 在步骤2中a试管内所加naoh溶液的作用是_.16.维生素c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不同的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不同。下面是小明同学运用学到的实验方法测定橙汁、果味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实验目的】测定不同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实验原理】(1)维生素c是一种无色易溶于水的有机物,能与碘水反应,使碘水褪色;(2)淀粉遇到碘水变色。【实验试剂】碘水、淀粉溶液、已知浓度的标准维生素c溶液、蒸馏水【实验过程】步骤1:在4支试管中分别盛有3.0ml的下列物质:蒸馏水,标准维生素c溶液,橙汁,果味饮料。分别向4支试管中滴加2滴淀粉溶液。步骤2:用4支相同的胶头滴管分别向支试管中逐滴滴加碘水至刚好变色,并记录滴数。【实验记录】测定物质滴入碘水的数量(滴)18155试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小明测定的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