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雨花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案2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雨花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案2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雨花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案2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雨花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案2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雨花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案2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课程标准: 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教学活动建议学习比较的方法,列出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考试标准: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和掌握:明治维新的背景、开始时间、性质、主要内容及对日本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引导学生利用历史事件的共时性来学习历史,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整体上把握历史事件的能力,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以教师启发、讲述为主,穿插学生的阅读议论。在读读、讲讲、议议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明治维新的有关内容,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国家只要勇于革新,善于利用有利条件,就一定能改变落后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认识到明治维新的资产阶级性质,在日本历史上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教学重点: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教学难点:感知这次改革促使日本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成为本国历史上重大的转折点。教学过程导入:回忆中国历史上讲过的“甲午中日战争”,提问:“为什么国土狭小的日本能够战胜地大物博的大清国?”导入对近代日本历史的学习。跟一场改革有关。 讲授新课 日本明治维新首先看一看改革发生在什么背景之下。1、背景(1)幕府统治的危机(内忧)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然是一个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根据材料,思考日本当时的对外政策?结合p119日本封建等级示意图天皇:名义上天皇是至高无上的,将军的权力由天皇授予。但是天皇不过是一个傀儡,是京都的囚奴。将军:或称幕府将军,幕府原来是指将军出征时的营幕,后来将军掌握了全国的统治权,幕府成为将军统治全国的最高政权机关。国家实际权力的掌握着。大名:全国250多个藩国,每个藩国由一个大名统治,大名的财富来源于农民征收土地税。大名在藩内拥有行政、司法权,必须向国家的政治军事统治者幕府将军效忠武士:大名有自己的武装,武装由世袭的武士组成,也是属于统治阶层。武士靠上级发俸禄。 以下的农工商阶层处于被统治的地位。遭受到了统治阶层的层层剥削。矛盾尖锐。且他们较早接触到了西方资产积极文化。 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问:幕府将军德川庆喜,当时是受欢迎呢?还是遭到痛恨、反对呢? (遭到痛恨、反对。) 那么,都有哪些人反对他呢?为什么反对他? 天皇反对他。因为天皇是傀儡,没有实权;农民、手工业者反对他。因为他们是被统治者,受剥削、 压迫;商人、新兴地主反对他。因为他们没地位、受歧视。 问:除此之外,大名、武士,对幕府统治态度如何呢? 同时,日本封建经济开始瓦解,封建经济的衰败打击了大名和武士,为维持生计,他们开始经商,逐渐资产阶级化。幕府的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些大名和武士由原来的封建统治的支柱变成了推翻幕府统治的主要力量。 改革幕府统治的共同要求使商人、高利贷者、工场主、新兴地主、一些大名和武士联合到一起,形成了一股社会的改革力量。(2)西方列强的入侵,民族危机严重(外患)可见,幕府统治已经岌岌可危。除了内忧,还有外患。外患表现在哪里? 1840年中国的大门被打开,差不多与此同时,日本也难逃恶运, 1853年,美军一支舰队闯入浦贺港,要求谈判“通商”,否则立即交战。 随之俄、英、法也接踵而来,与日本先后签订了一系列条约,日本面临着即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西方列强几乎没费一枪一炮,就轻松地打开了日本国门,大家讨论一下,然后回答,西方列强能轻易地打开日本国门,说明了什么?结果怎样? 说明了当时的日本,经济落后,国力衰微,没有抵御能力;结果是,落后就要挨打。 (3)倒幕运动取得成功问:面对危机日本各阶层采取了什么行动? (武装倒幕)倒幕派主要由哪些人组成? 以谁的名义来进行?结果怎样?中下级武士中的革新派和与出身豪农豪商的志士们,联合素与幕府有矛盾的西南强藩,要求幕府把将最高权力交还朝廷抵御外敌在人民战争的推动下,最后发展成为武装倒幕。1867年,孝明天皇四,年仅十四岁的皇太子睦仁继位,倒幕派仅仅抓住年幼的天皇,挟天子以令诸侯,决定武装倒幕。1867年10月13日,睦仁天皇下达讨幕密敕,下令讨伐德川幕府。德川庆喜以退为进,假意把政权交给天皇,却在大阪集结精兵以图反扑。1868年,日本的幕府统治被推翻。庆应四(1868)年7月,将江户改名为东京。8月27日举行即位典礼,9月8日改年号为明治。10月,明治天皇抵达东京执政。12月,返回京都,与一条美子(昭宪皇太后)举行大婚之礼。明治二(1869)年明治天皇再度抵达东京,并定东京为首都,以图一新人心。接着,在明治政府推动下,接二连三的推出版籍奉还、废藩制县、制定征兵令等前所未有的大改革。其中与天皇地位最有关的就是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制定。推翻幕府统治以后,明治天皇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2、时间:1868年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统治日本长达600多年的幕府终于在明治天皇统领下被推翻了。谁能结合教材及你在课外所了解的向大家简介一下明治天皇。(明治天皇,名睦仁,生于1852年,1912年去世。1867年继承皇位。他在位45年,日本完成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3、主要内容 政治方面,取消大名对各藩的统治权,全国设3府72县,打破了国内封建割据的局面。 全国行政区分为3府72县,由中央任命府、县知事(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的废除各藩之间的关卡,统一全国的币制,结束了封建割据局面,真正形成了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促进日本经济的发展。当然,对于各藩大名,政府采取了优抚政策,减少改革的阻力。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1871年币制改革,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货币。1872年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1873年,颁布地税改革法令,以土地价格为标准,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者征收土地税,并以货币税取代原来的实物税。废除土地买卖禁令,实为保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土地所有权的确认和保护,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同时地税改革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为国家工业化政策提供了保障。尤其,明治政府出钱建立大批工厂,扶植、保护私人企业,修建铁路,日本还请来大批外国专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基本上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像欧洲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明治政府在推广“殖产兴业”政策时特别注意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以提高日本的生产力水平。但只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和掌握这些技术,因此明治政府大力倡导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即所谓“文明开化”。 为向欧美学习,派出使团出外考察,眼界开阔。(1)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让更多日本国民了解西方文明。 (2)为提高日本国民的素质,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仿照欧美,设立新式学校,强制普及初等教育。1871年明治政府成立了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的教育,开始逐步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小学为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必须上学。教学内容增加了许多自然科学的知识.一方面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批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另一方面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插图明治初期的小学课堂本图是一幅想像画,它真实地记录了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教育改革的历史事实。明治维新期间,日本引进西方先进的思想和技术,其中包括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图中教师正在教学生数学乘法表。日本教改非常成功,日本经济如此发达,科教兴国是重要因素之一。(3)在生活习俗方面,明治政府也大力推行西化。如采用西方历法。穿西服,喝牛奶,吃西餐,住洋房等。此外,政府提倡盖洋楼,吃西餐,穿西服、改变传统发型。但随着学习西方高潮的到来,也出现追逐西方文明的皮毛和崇洋媚外的不良倾向。有的人甚至主张取消日语,改用“文明”的英语。19世纪晚期,随着明治维新的推行,许多新的事物不断引进日本,电和电灯就是其中一例。本幅图生动地反映了东京街头出现了电灯后,人们争相围观的情况,从图中也可以看出当时东京已经有了铁路和火车。军事方面: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军队。4、意义: 积极作用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很快成为亚洲强国。 问:日本今天最高统治者是谁?他是什么阶级的象征? (天皇,是封建统治阶级的象征。) 问:日本至今保留天皇,说明了什么? (日本改革不彻底,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 指出:这是改革的局限性,它决定了日本今天的社会政体,即君主立宪制政体。 学生讨论并评价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由弱到强,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强大起来的日本,不应该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依我看,日本不应该维新,如果它依旧落后,它就没有能力欺负别人了。 指出:并不是维新导致了战争,而是由于日本起步较晚,尤其是本国资源、资本的匮乏,致使日本特别热衷于侵略、掠夺。值得一提的是,十九世纪末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日本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凶恶的敌人。同学们一定不要忘记这段屈辱的历史,要居安思危,勿忘国耻。 探究: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1、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都使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4、都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俄国、日本改革成功给我们的启示?要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先进文明的长处;对西方文明不能照搬照抄,应该取其精髓去其糟粕;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有人说:“日本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吸取借鉴外国先进经验的历史”。你赞同这一观点吗?请用史实加以说明。你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问:发生于19世纪中期的日本明治维新与发生于19世纪末期的中国戊戌变法,为什么一个成功,一个失败?试从时代背景、领导者、改革的参加者、改革内容几方面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你认为日本的明治维新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明治维新戊戌变法时代背景国内列强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幕府陷于极端孤立地位清政府对内依靠汉族官僚地主,对外妥协退让,共同绞杀人民革命;守旧势力很大国际世界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并开始瓜分中国领导者具有革新精神的中下级武士有资产阶级倾向的知识分子、士大夫参加者反幕府的强藩、广大农民和市民、商人、手工业者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联合少数官僚改革措施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方面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开办新式学堂;创办报刊军事方面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军队训练新式军队启示:要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课堂小结 :通过讨论,我们有所启示,更有所感悟,借助于史实,我们深刻理解了社会变革的伟大意义无论是什么性质的变革,只要能促进社会发展,推动人类进步,就是值得肯定的。 教学后记:中考链接:运用1、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作用1868年推翻幕府以后,日本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性质)。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影响: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拓展:(1)学习对象:西方列强(或:欧美国家)。(2)日本“用自己的手将西方文明带入国内”的事件是明治维新。(3)对中国的影响:一方面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另一方面,日本的崛起也刺激了中国开始向政治近代化方向迈进,中国的维新变法正式学习日本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走资本主义道路的。(4)日本在19世纪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