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韶关大学韶关师专学报 自然科学版 1 9 舰年第 4 期总第4 4 期 半导体界面物理 Mls结构的探讨 王耀泉编译 译者按本文译自日文 半导体物理 一书 内部交流 的第八章第六节 该书内 容新颖 富于研究 探索 可作为学习半导体工程学各论的物理基础 而且该书现令在日本已成为理工科各专业学生学习 半导体物理 的通用教材 特介绍给有关读者参阅 该书作者为御子柴宣夫教授 1 9 8 2 午林式会社培风馆发行 荟8 6 金属一绝缘体一半导体 MI S 结构 1 理想的MIS 结构 金属一绝缘体一半导体结构 简称MI S 结构 如图8 1 2所示 以氧化物 例如硅的氧化物51 作为绝缘体 就叫MO S 结构 MO S 是构成晶体管的基本咸朽于 在金属 端加正电压 称为控制极电压 时 取作V O 图8 1 3表示v 0 时 n型半导体的理想MI Sy 结构的能带 这里E i 是本征半导体的费米能级 1 冷几 L e 小 是费米能级E F 和E i 的差 一 弓2住涅r 门 俨 理想Ml s 结构的定义如下 l个琳生磅 1 i V O时 半导体的能带是平坦的 称为平面L一一一一二二一二一 能带 换言之 V 二O 时 金属和半导体的功函告 l 从又尽任冈气 数相等 由图8 1 3 这个条件可写成下式 图8 1 2 1 e 小m e X 会七g 一小 B 8 8 5 2 U 一 丁 一 4 8 屯立能板 v万 气上 阮 眺 肠 L L L J J J 补犷 一一 一一 e e e甲口 口 夕 斤卢 瓦斤 瓦 乓 斗 沪沪 由一 曰曰 夕夕 峭 一一 匕 r r r一一 甲甲 跳 应 介 图 8 1 3 图 8 14 ii 绝缘体的电阻为c o时 在金属和半导体间加直流偏压下 载流 子不能通过 实 际 的MI S 结构与理想的MI S 结构有些差异 为简单起见 以下 我们研究理想的MI S结 构 如 图8 1 4所示 由于加上电压v而出现电荷积累 电荷耗尽 反转三种状 态 这些 情况放在P型半导体的条件下来说 明 首先 当电压V o 时 能带向下弯曲 在表面附近缺少空穴 这就是电荷耗尽状态 当加于大的正向电压V 0 时 Ei与E F变为相交 E F Ei的情况下 变为少数 载流子 电子 的浓度比空穴浓度高 也就是载流子的极性 变 为与半导体内部相反 这 个表面层称为表面反型层 反型层的内侧 是空穴浓度低的区域 也就是耗尽层 只入 叭2 妓 缘 仲 图 8 1 5 2 表面 一 电位和表面电荷 图8 15表示P型半导体的详细的能带 以这个图为基础 我们来研究表面电位与表 面电荷的关系 电位在半导体时内部 相对表 面来说是主体 作为 且是从E i计量起 的值 在半导体表面小 中 s 称小 s为表面 电位 电子浓度 n 和空穴浓度P根据电位 小可 用下式表示 n noe日小 P Po e一 日小 日 二 K oT 8 86 这里 n po是半导体主体 内部 的热平衡浓度 在 泊松 方程式黔 一 摆 8 8 7 中 把电荷看成是所有的电子 空穴 离子化施主 离子化受主等而写成 Q x e ND 一NA 一 P 一n 8 阴 在半导体的内部 电中性条件N D 一 N 一 n o 一p 8 8 9 成立 用此式消去式 8 那 中的N D 十 一NA 一 则式 8 87 变为如下 d Z 小 d x Z 在式 8 9 0 之一 长丁 p 一 p小 一 1 一 髻 小一 l 8 叨 中乘以d小 d x 且从半导体内部向表面积分 并注意到 赞 豁 d一 I器 袭 赘 d 一f 赘 丹 8 王 为 禁 d小 Q毛了竺 夕 UX 俨 J I PO气e 艺 七 L O 一 日 一 卜 日 一 l 小 5 0 8 9 2 用电场E 一d 小 d x 积分结果变为如下 口 L Z k B T E 二土 共丰 二F 小 8 9 3 一一e L 丫 F 小 二 e 一 日小 日小一 些在日小一日小一 1 0 4 L p 0 L D 丝 Ze k B T P o e 8 9 5 在式 仑 9 3 中 号对应小 0 一号对应小 0 E s 0时 可选取Q s O 从而可得到下式 八 二 一2 场T Q s二一 E 干一三井毕翌匕一F 甲s 8 9 6 气 一 一 一 一 e L O 一 丫 产 甘 产 件 一 口 份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1 该 气月一 一 户 口k 沈一月 1 0 一 I 旦一一一二二一一一生一 二几止监山一 一 一一 一 0 4 扣分 图8 1 6 表示表面电荷密度Q s 与表面电位小 s 的依赖关系的数值计算例子 P S i 护N 4 x1 0 c m 一 室温 这个依赖关系的特征分下面五个方面来讨论 a 电荷储存区域 中 0 石盈尹 二二 一日小 I 川 一八 一 一 由于P o o e 一 尸 1日小一 近似成立 Q s 变为下式表示 n 2 互k o T r e 印 5 1 侧 s 一饭茸 x p 添淤 8 9 7 b 平面带的条件帅 s 二O 下 Q s 二0 8 9 8 c 电荷耗尽层 O 小s 小 d 弱的反型层 小 B 小 s 2 小动 这个情况下 式 5 9 4 中的 n o p o e x p 日小 S 成为主要的部分 八2 8 已 k o T n o e 小 Q s 一 二 一常岸盆一 茹e X 一矶余 8 0 0 3 MI S 结构的静电电容 式 8 9 6 的Q s 对小s 微分 可求得MI S 结构的空间电荷层的电容C D 亘Q舀I 1一 e x p 一日小 s n o p o e x p 日 p s 一I I 八 C 二 乞说 代常 进一昌斌认笋一毖一 8 o 在图8 1 2 的MI S 结构上 两端的电容C 可由这个C D 与氧化 绝缘 膜电容 J 品山 小 C o x C DC ox d o x 的串联连接求得 C 分二岑钊乙 a 1 0 2 门 一 一 入 一 一C o x C D 我们来研究电容C 与诱 s 的关系 首先 在电容存储区域 功 s O 可得 C一二念 一p借豁 C 一C 型C 8 3 在平面带的条件 功 s O 下 把式 8 1 们 的指数函数展开 当功 s O 时 可得C D二扩万飞 s L D 5 lo 4 a 从而 C 的表达式变为如下 一 止呈竺匕一一一 r 一 5 10 魂b d o x L n 扩2 特别是在电荷耗尽层和弱的反型层中变为下式 c k o T 一 C D 二胜龄 半 r p s C o x C 丝C D 8 0 5 在强的反型层中 e D 一份 c 一 n o e x p 三子熟 一 c 二 10 6 L D P o 乙 K B I 5 2 现在 根据C s 蔚 N SS 一 8 132 fo 氏 o C sRs 8 1 3 3 定义界面能级的电容和 阻抗 从而得 Y s二 一车 气一一 LJC Oe s 一土 仄s 8 134 Y s是 C s一 R s 的串联连接的导纳 和式 8 1 20 合并来考虑 MI S 结构的等效回路变为图 8 18 a 那样石 尸 声 甘 民 介 例题8 7 MI S 结构的等效电 路 写 成如图8 18 b 那样时 试求C p和Gp 的表 达式 匀凡 答 C soZT 么rZ 把式 8 1 34 换写成Y s 口 几一C s 8 1 3 5 C 2丫2 第一项表示电导 第二项表示j x 电纳 与式 8 1 2 0 合并考虑 可得 下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森林火灾知识培训课件
- 物业公司薪酬体系实施方案
- 2025年初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师招聘考试运动技能测试模拟题集
- 桥梁监控课件
- 高血压护理业务学习试题及答案
- 《机械员》考试题库含答案(培优b卷)
- 2025年工业节能减排技术专家招聘笔试模拟题详解及备考指南
- 2025年碳足迹评价师中级实操面试题及操作指南
- 2025年碳汇计量评估知识体系梳理与高级模拟题实战训练
- 2025年审计招聘笔试实战模拟题集及解析
- 2025年内江市总工会公开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1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辅警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四川内江市总工会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1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三支扶陕西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
- 【政治 云南卷】2025年云南省高考招生统一考试真题政治试卷(含答案)
- 培训班老师规矩管理制度
- 炉窑公司现场管理制度
- 无人车项目计划书范文大全
- 股权转让及公司业绩承诺补充协议模板
- (高清版)DZT 0388-2021 矿区地下水监测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