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七年级生物(上)期中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把答案写在后面答题卡上,每题2分共50分):1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名俗语说明的生物现象是()a生殖b发育c遗传d变异2在自然界中,孔雀开屏属于什么生命活动()a美化环境b生长c获取营养物质d生殖3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恐龙骨骼b珊瑚c珊瑚虫d钟乳石4调查时要选取的对象是()a对象中的一个b对象中的一部分c全部对象d以上都对5将有关的生物分成植物和动物,所采取的分类依据是()a生物的用途b生活环境c大小多少d形态结构6在调查校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a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b小梅拔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c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7生物圈的范围为()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b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c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8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生物因素是()a温度b光照c湿度d土壤9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这说明了()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d生物适应环境10水稻与草的关系是()a竞争b合作c寄生d捕食11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a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b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组成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d阳光、空气、水组成1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黄河中的鲤鱼b洞庭湖中的所有生物c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羊d泰山林区13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生物种类abcde单位体积农药含量(毫克)0.0450.0240.0030.1450.009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你分析,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aabcdebedcbacdabcedcebad14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a草兔子狐狸狼b植物遗体真菌动物c猫头鹰老虎种子d青蛙蛇猫头鹰15生物圈养育着万物生灵,人和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下面承担分解者角色的是()淡水中的衣藻高山上的油松土壤中的细菌朽木上的蘑菇树上的麻雀河边的青蛙土壤中的蚯蚓树叶上的毛毛虫池塘里的蠕虫abcd16下列生态系统中,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a海洋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淡水生态系统17用显微镜观察材料时,若光线太暗,应选用()a大光圈、平面镜b小光圈、平面镜c大光圈、凹面镜d小光圈、凹面镜18在显微镜下观察,若要看清视野左方的物体,请问玻片应向哪个方向移动()a左方b右方c上方d下方19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的同一部位若想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该选择的组合是()a目镜10x,物镜10xb目镜10x,物镜20xc目镜10x,物镜40xd目镜10x,物镜4x20在观察植物细胞时,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移动玻片和目镜镜头,污点都没有移动,则说明污点在()a目镜上b载玻片上c物镜上d反光镜上21一学生从洋葱鳞片叶上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表皮按课本的实验步骤制成玻片标本,这种玻片标本称为()a切片b永久装片c涂片d临时装片22画生物图时,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表示a细点b黑色c阴影d斜线23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a清水b生理盐水c碘液d自来水24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看清楚的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25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由低倍镜转换高倍镜,视野亮度和细胞数目的变化是()a变亮、增多b变暗、减少c变亮、减少d变暗、增多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6分)26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判断对错)27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生存的地点(判断对错)28生态系统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外界的干扰超出了一定的范围,生态系统就有可能受到破坏(判断对错)29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要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判断对错)30绿色植物的每个细胞中都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判断对错)31细胞壁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判断对错)三、连线题(每题1分,共4分)32将显微镜结构名称与其对应的功能联系起来()转换器a、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地升降镜筒()光圈b、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镜筒c、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粗准焦螺旋d、固定玻片标本()压片夹e、调节光线的强弱四、识图填空(每空1分共29分)33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2)和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3)该图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成分是和(4)从总体上,植物的数量总是比食草动物,食草动物的数量总是比食肉动物的(5)如果有毒物质进入这个生态系统,含有毒物质最少的是,最多的是34读图回答(1)如图所示的是细胞,因为细胞中含有、的结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和的基本单位(2)结构对细胞有和作用结构除保护作用外,还能控制物质细胞(3)含有细胞液的结构是;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是(4)此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和(5)动植物细胞所共有的结构是、五、探究实验(每空1分,共11分)35下面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1)下面几个步骤,它们分别属于探究过程的哪个环节,请你将右侧相应的字母填写在横线上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 a 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b作出假设实验发现在阴暗处鼠妇的数量明显比明亮处的多,实验结果支持假设 c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方案:控制变量、设置对照实验,需要哪写材料和用具等 d 实施计划向大家汇报你的实验过程和出现的现象等 e得出结论按你设计的方案做实验,并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f表达与交流 (2)该实验的变量是,对照组应设置阴暗的条件,而实验组应设置 的条件其他条件应该(3)用一只鼠妇做实验行吗?简要说明你的观点:(4)实验结束后,你怎么处理鼠妇呢?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讷河市育才学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把答案写在后面答题卡上,每题2分共50分):1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名俗语说明的生物现象是()a生殖b发育c遗传d变异【考点】生物的变异【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变异现象解答时可以从遗传、变异的概念方面来切入【解答】解:变异现象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遗传现象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亲子间和子代个体之间具有不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变异的概念2在自然界中,孔雀开屏属于什么生命活动()a美化环境b生长c获取营养物质d生殖【考点】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分析】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都属于鸟类的繁殖行为,据此答题【解答】解:孔雀中以雄性较美丽,而雌性却其貌不扬雄孔雀身体内的生殖腺分泌性激素,刺激大脑,展开尾屏,春天是孔雀产卵繁殖后代的季节于是,雄孔雀就展开它那五彩缤纷、色泽艳丽的尾屏,还不停地做出各种各样优美的舞蹈动作,向雌孔雀炫耀自己的美丽,以此吸引雌孔雀待到它求偶成功之后,便与雌孔雀一起产卵育雏 所以孔雀开屏是求偶行为,属于繁殖行为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鸟类的繁殖行为,并不是所有的鸟都有这六个阶段,但所有的鸟都要经过求偶、交配、产卵这三个阶段,本题考查注重基础3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恐龙骨骼b珊瑚c珊瑚虫d钟乳石【考点】生物的特征【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生物和非生物的判断能力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非生物不具有生物的特征解答时结合题意从生物的特征切入【解答】解: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恐龙骨骼、珊瑚、钟乳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珊瑚虫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故选:c【点评】生物的特征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此题学生易错选b,其原因是这些同学误把珊瑚当成生物,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珊瑚虫才是生物4调查时要选取的对象是()a对象中的一个b对象中的一部分c全部对象d以上都对【考点】调查的基本方法【分析】科学探究采用的方法有很多:观察法、实验法、资料收集法、调查法;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探究的对象和探究的目的来决定其中调查法是科学探究中常采用的方法【解答】解: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果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故选:b【点评】如果调查的范围太大,可以采取取样的方法进行调查5将有关的生物分成植物和动物,所采取的分类依据是()a生物的用途b生活环境c大小多少d形态结构【考点】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多种多样,我们要对其进行分类,比较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据此答题【解答】解:为了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弄清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它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等特征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方面的特征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做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生物分类的重要依据6在调查校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a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b小梅拔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c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考点】调查的基本方法【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对森林资源进行清查、人口普查等都是调查;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解答】解: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后,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方法,如根据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将调查到的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其它生物等,也可以根据生活环境来将调查到的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还可以根据用途把调查到的生物分为农作物、家禽、家畜等,但是,不能根据个人的喜好来进行分类调查时不要损伤植物植物和伤害动物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的生活环境,要如实记录观察到的动物故选:b【点评】调查时不要损伤植物植物和伤害动物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的生活环境要如实记录观察到的动物7生物圈的范围为()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b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c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考点】生物圈的范围【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范围、理解生物圈的概念8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生物因素是()a温度b光照c湿度d土壤【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解答】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9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这说明了()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d生物适应环境【考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蚯蚓的生活习性方面来切入【解答】解:蚯蚓在土壤中在土壤中钻洞,可以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植物根的呼吸、生长; 蚯蚓能富集养分,生活着的蚯蚓每时每刻都在吞食大量的有机物和土壤,把蚓粪和其他代谢产物排泄到土壤中,从而增加了土壤的肥力试验证明,有蚯蚓栖息的周围土壤中,许多无机盐的元素,如磷、钾、钙、镁等增加数倍因此蚯蚓对环境有影响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10水稻与草的关系是()a竞争b合作c寄生d捕食【考点】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包括共生、寄生、捕食、种间竞争几种方式【解答】解:稻田中的水稻和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因此稻田中的水稻和草之间的关系是竞争关系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11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a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b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组成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d阳光、空气、水组成【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分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解答】解:a、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a正确;b、植物属于生产者,动物属于消费者,细菌、真菌属于分解者,三者组成生物成分要想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非生物成分b错误;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生物部分,缺少非生物成分c错误;d、阳光、空气、水组成非生物成分,要想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生物成分d错误故选:a【点评】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缺一不可1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黄河中的鲤鱼b洞庭湖中的所有生物c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羊d泰山林区【考点】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生态系统指的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此答题【解答】解: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生态系统包括此生态系统内的所有生物以及生物生存的环境,只有生物或只有环境都不叫一个生态系统a、只有生物鲤鱼,没有其他生物以及环境,不能构成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b、只有所有的生物,没有环境,也不能构成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c、只有生物羊,没有其他生物以及环境,不能构成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d、既包括了泰山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熟练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仔细分析各选项中的内容是否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即可答题13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生物种类abcde单位体积农药含量(毫克)0.0450.0240.0030.1450.009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你分析,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aabcdebedcbacdabcedcebad【考点】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分析】此题考查对生物富集作用的理解解此题的关键是从表格信息中寻找解题线索,提取有利于解题的信息,与所学知识建立链接,从而得出答案【解答】解: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污染物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的安全依题意,由表可知:c表示生产者,e表示初级消费者,b表示次级消费者,a表示三级消费者,d表示四级消费者选项d正确故选:d【点评】人类活动会通过食物链影响生态系统,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不应该随意把有毒物质排放到生态系统中14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a草兔子狐狸狼b植物遗体真菌动物c猫头鹰老虎种子d青蛙蛇猫头鹰【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解答】解:a、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b、真菌是分解者,而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c、猫头鹰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d、青蛙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 所以,食物链正确的是“草兔子狐狸狼”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15生物圈养育着万物生灵,人和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下面承担分解者角色的是()淡水中的衣藻高山上的油松土壤中的细菌朽木上的蘑菇树上的麻雀河边的青蛙土壤中的蚯蚓树叶上的毛毛虫池塘里的蠕虫abcd【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分析】(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2)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3)消费者主要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4)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解答】解:淡水中的衣藻高山上的油松,都是绿色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都属于生产者;土壤中的细菌、朽木上的蘑菇、土壤中的蚯蚓,都主要靠分解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都属于分解者;树上的麻雀、河边的青蛙、树叶上的毛毛虫、池塘里的蠕虫,都是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都属于消费者 所以,承担分解者角色的是“土壤中的细菌、朽木上的蘑菇、土壤中的蚯蚓”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成分的作用16下列生态系统中,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a海洋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淡水生态系统【考点】生态系统中的类型【分析】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以沼泽为典型;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解答】解:a、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辽阔的海平面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海洋中的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人们必须不断地从事播种、施肥、灌溉、除草和治虫等活动,才能够使农田生态系统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因此,可以说农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程度上受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农田生态系统就会很快退化;占优势地位的作物就会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取代不符合题意c、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雨水降落到森林后,首先会受到树冠的阻留,顺着树干流到地面后,再被盘根错节的树根缠住,又因森林土质疏松,一部分水又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这样从地表直接形成径流的水就减少了许多,不易造成山洪,避免大水冲刷地表导致水土流失,有绿色水库之称,符合题意;d、淡水生态系统 是指在由淡水生物群落及淡水水域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分为静水的和流动水的两种类型前者指淡水湖泊、沼泽、池塘和水库等;后者指河流、溪流和水渠等没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特点,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握生态系统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7用显微镜观察材料时,若光线太暗,应选用()a大光圈、平面镜b小光圈、平面镜c大光圈、凹面镜d小光圈、凹面镜【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根据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分析解答【解答】解: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要想使视野变强,要用大光圈,便于更多的光线进入;反光镜有凹面镜和平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故选:c【点评】解本题时,要注意显微镜的结构中能够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18在显微镜下观察,若要看清视野左方的物体,请问玻片应向哪个方向移动()a左方b右方c上方d下方【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物像时,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一个倒像【解答】解:由于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不但上下倒,左右也倒当物像位于视野的左方时,要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只有向左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能向右方移动到达视野的中央故选a【点评】关于视野中物像的特点以及如何移动是每年考察的重点,可通过总结规律:在哪儿就向哪儿移动,正好到视野的中央19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的同一部位若想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该选择的组合是()a目镜10x,物镜10xb目镜10x,物镜20xc目镜10x,物镜40xd目镜10x,物镜4x【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此题考查显微镜的成像特点【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体积就越小,细胞的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体积就越大,数目也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题中要求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因此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应该是最小a中,目镜10x,物镜10x,物像的放大倍数是100x;b中,目镜10x,物镜20x,物像的放大倍数是200x;c中,目镜10x,物镜40x,物像的放大倍数是400x;d中,目镜10x,物镜4x,物像的放大倍数是40x故选:d【点评】显微镜使用方面的题很重要要想做好此类题目,一定要多动手,多思考,熟能生巧,有些看上去很复杂的问题,如果我们经常操作使用显微镜的话,就会变得十分容易了20在观察植物细胞时,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移动玻片和目镜镜头,污点都没有移动,则说明污点在()a目镜上b载玻片上c物镜上d反光镜上【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分析】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解答】解:我们视野中能看到污点的位置只有目镜、物镜、与玻片标本,在观察植物细胞时,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移动玻片和目镜镜头,物点都没有移动,则说明污点物镜上故选:c【点评】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较小,只要掌握规律:污点的位置只有这三个,使用排除法就可以了21一学生从洋葱鳞片叶上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表皮按课本的实验步骤制成玻片标本,这种玻片标本称为()a切片b永久装片c涂片d临时装片【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分析】此题是一道实验操作题,考查的是玻片的类型【解答】解:玻片根据保存时间的长短分为永久性的和临时性的;根据取材的不同分为切片、装片和涂片其中从生物体切取的薄片制成的是切片;从生物体撕取、挑取或刮取的材料制成的是装片;由生物体内的液体物质涂抹而制成的是涂片所以从洋葱表皮上撕下一小块透明薄膜制成玻片标本用来临时观察,这种玻片标本称作临时装片故选:d【点评】通过比较将切片、装片和涂片,区分清楚22画生物图时,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表示a细点b黑色c阴影d斜线【考点】画细胞结构图及注意事项【分析】生物图的画法和要注意的事项有:(1)图的大小要适当,一般在稍偏左上方,以便在右侧和下方留出注字和写图名称的地方(2)一般用3h的削尖的铅笔(3)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细点来表示不能涂阴影表示暗处(4)字尽量标注在右侧,用尺引水平的指示线,然后注字(5)在图的下方写上所画图形的名称【解答】解:绘细胞图一般还是选用3h的铅笔较好图中较暗的地方用较密的细点来表示,不能用铅笔涂阴影表示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熟记生物图的画法和注意事项23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a清水b生理盐水c碘液d自来水【考点】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分析】在制作玻片标本时,为了保持细胞性状都要滴一滴液体,植物细胞滴的是清水,动物细胞要滴生理盐水【解答】解: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由于0.9%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的组织细胞液的浓度一致,故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膨胀,也不至于因失水而皱缩故选:b【点评】关于制作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在第二步滴的液体不同,但都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24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看清楚的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考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细胞的结构的特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等结构【解答】解:不同的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a、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具有保护、支持细胞的功能,在显微镜下很容易找到,故不符合题意b、细胞膜是紧贴在细胞壁上的一层透明且极薄的膜,具有控制进出的作用,使有用的物质不能任意的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在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故符合题意c、细胞质是液体,能够不断地流动,所以在显微镜下无法看清它的结构故不符合题意d、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个体较大,在显微镜下很容易找到,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植物细胞的结构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掌握25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由低倍镜转换高倍镜,视野亮度和细胞数目的变化是()a变亮、增多b变暗、减少c变亮、减少d变暗、增多【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显微镜的使用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识,只有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才能较容易地完成此类题目【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进入的光线越少,视野就越暗,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大,进入的光线越多,视野越亮,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细胞的体积越小故选:b【点评】有关显微镜使用方面的题都很重要要想做好此类题目,一定要多动手,多思考,熟能生巧,有些看上去很复杂的问题,如果我们经常操作使用显微镜的话,就会变得十分容易了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6分)26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判断对错)【考点】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分析】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分析作答【解答】解: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因此,命题是错误的故答案:【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7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生存的地点(判断对错)【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据此解答【解答】解: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因素非生物因素如:温度、食物、光、空气、水等而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等,这些都属于环境,因此单一说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具有片面性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环境的含义28生态系统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外界的干扰超出了一定的范围,生态系统就有可能受到破坏(判断对错)【考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分析】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平衡,不是生物数量的恒定不变【解答】解: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故答案:【点评】人类活动只有尊重生态规律,才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9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要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判断对错)【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只有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才能较容易地完成此类题目;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解答】解:对光时,首先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然后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然后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通过目镜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就说明对好光了故答案为:【点评】正确使用显微镜是初中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要想做好此类题目,平时一定要多动手,多思考,做到熟能生巧30绿色植物的每个细胞中都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判断对错)【考点】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两种能量转换器【分析】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据此解答【解答】解: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场所,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但是并不是每个植物细胞中都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叶绿体只在见光部分的植物细胞内有,因为叶绿体内叶绿素的形成要在光下,因此见光部分的植物细胞中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不见光部分的植物细胞中只有线粒体故答案为:【点评】关键点:见光部分的植物细胞中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不见光部分的植物细胞中只有线粒体31细胞壁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判断对错)【考点】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分析】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是细胞最外层透明的薄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非常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看清楚,起保护作用并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近似球形的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dna,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能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解答】解:细胞壁是细胞最外层透明的薄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非常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看清楚,起保护作用并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故答案为:【点评】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是学习生物的基础,也是重要的考点之一,要牢记掌握三、连线题(每题1分,共4分)32将显微镜结构名称与其对应的功能联系起来()转换器a、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地升降镜筒()光圈b、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镜筒c、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粗准焦螺旋d、固定玻片标本()压片夹e、调节光线的强弱【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仪器,解答本题通过熟记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识图解答【解答】解: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和功能分别是: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粗调节器(粗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细调节器(细准焦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其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经通光孔照明标本,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集光器(聚光器)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聚光镜:由一片或数片透镜组成,起汇聚光线的作用,加强对标本的照明,并使光线射入物镜内,镜柱旁有一调节螺旋,转动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调节视野中光亮度的强弱,光圈(虹彩光圈):在聚光镜下方,由十几张金属薄片组成,其外侧伸出一柄,推动它可调节其开孔的大小,以调节光量,目镜和物镜:观察和放大物象故答案为:()转换器a、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地升降镜筒()光圈b、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镜筒c、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粗准焦螺旋d、固定玻片标本()压片夹e、调节光线的强弱【点评】本题考查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及使用显微镜的方法,考查学生使用显微镜的能力四、识图填空(每空1分共29分)33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草鼠蛇鹰(2)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3)该图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4)从总体上,植物的数量总是比食草动物多,食草动物的数量总是比食肉动物的多(5)如果有毒物质进入这个生态系统,含有毒物质最少的是草,最多的是鹰【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食物链是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的吃与被吃的关系,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绿色植物),其营养级别越高,数量就越少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满足自身的需要是生产者,而动物大多直接或间接的以生产者为食是消费者(3)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根据以上知识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1)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所以,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营养级越多,食物链越长,其中最长的一条是:草鼠蛇鹰(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不停的循环流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特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3)图中草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因此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的成分外还缺少了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4)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沿着食物链流动的,其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低获得能量越多,数量就越多;营养级别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数量就越少从总体上看,植物的数量总是比食草动物多,食草动物的数量总是比食肉动物多(5)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草的营养级别最低,鹰的营养级别高故答案为:(1)草鼠蛇鹰(2)物质;能量(3)分解者;非生物部分(4)多;多(5)草;鹰【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的概念等知识点的理解,属于基础题34读图回答(1)如图所示的是植物细胞,因为细胞中含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的结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结构对细胞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结构除保护作用外,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算中心扩建项目施工方案
- 水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离职技术人员知识产权归属与离职后技术成果转化协议
- 大宗固废减量化处理系统建设方案
- 建筑民宅方案设计图
- 2025年小学二级试卷及答案
- 法制员专业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华杯赛初一试题及答案
- DB65T 4394-2021 籽用南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 新能源2025年危机公关处理案例:技术创新与策略实施指南报告001
- 2025年度哈尔滨市平房区纪委监委公开招聘雇员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海上作业安全培训教学课件
- 2025年ARVR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情绪管理课2025年职场压力释放与心灵成长分析报告
- 2025年征地拆迁考试题及答案
- 巡游出租车考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方竹笋市场经营方向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 2025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教案
- 2025医用眼科器械消毒处理标准流程
- 胸部穿刺教学课件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答案(附目录P10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